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1

发布时间:2020-03-01 21:19: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

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精心的选材,组织巧妙的结构。

2、感受冰心与巴金的纯真友谊,学做真人。 教学重点:

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链接阅读】

一、诗词赏析: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友情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简析]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村民汪伦家做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厚情谊。

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说明出于意料之外。也许汪伦昨晚已设家宴饯别,说明第二天有事不能再送了。但现在他不仅来了,还带了一群村民一起来送行,怎么不叫诗人激动万分!用什么语言来表达?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信手拈来,用桃花潭的水深与汪伦对自己的情深作对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清代沈德潜评价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的确,这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释]

①庾开府: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鲍参军:刘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③②①②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

③论文: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简析]

这是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春,杜甫到长安不久所作。杜甫和李白于天宝四载秋在鲁郡分别,就再未见面。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深挚情谊和对他的文学才能的极高评价。全诗以赞诗起,以“论文”结,由诗转到人,由人又回到诗,转折过接,极其自然,通篇始终贯穿着一个“忆”字,把对人和对诗的倾慕怀念,结合得水乳交融。以景寓情的手法,更是出神入化,把作者的思念之情,写得深厚无比,情韵绵绵。《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唐陈彝语:“‘飘然思不群’五字,得白之神。”此诗颈联亦颇得前人赞赏。《唐宋诗醇》称其“情景双关,一何蕴藉”。《唐诗别裁》称其“写景而离情自见”。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

①兰山:应为万山,在湖北襄阳,诗人的园庐在岘山附近,距万山不远,诗人在此度过了大半生。张五:名子容,排行第五,隐居襄阳岘山南边的白鹤山。

②北山:当指万山。隐者:指作者自己。 ③薄暮:日将落之时。“薄暮”句:说忧愁由薄暮引起,其实是本身忧愁,见天色昏暗而触景生情。兴:秋兴。

④“时见”句:由山下看,见归村行人,有的还在沙道上行走,有的已在渡口休息。 ⑤荠:一种野菜,形容远望所见无边树木的细小。

⑥何当:何时能够。重阳节:古代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简析]

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鉴赏问答] 1.本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希望朋友重阳佳节携酒登高而欢聚。 语意亲切自然,寄托了诗人对朋友真挚的怀念之情。 2.请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这首诗名为寄,实为隔山遥望,不能相见,由清秋登高,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来抒发情感。全诗感情飘逸真挚、情景清淡优美、语言淳朴隽永。

梦元九 酬乐天频梦微之 白居易 元稹

①晨起临风一惆怅, 山水万重书断绝, 通川湓水断相闻。 念君怜我梦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 我今因病魂颠倒, 昨夜三更梦见君。 惟梦闲人不梦君。

[简析]

写作这两首诗时,元稹贬通州,白居易谪江州,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十分困难。 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诗从对方着墨,构思精巧,感情真挚。

元诗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现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昨晚上又梦见了他。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诗的第二句乃说:“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在通州害过一场严重的疟疾,病后一直身体很坏,记忆衰退。但“我今因病”的“病”字还包含了更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包含了无限凄苦之情。四句紧承三句说: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

“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居易和元稹两个人都写了梦,但写法截然不同。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元诗一反其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白诗用入梦写苦思,是事所常有,写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写心境,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 [鉴赏问答]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对友人的真挚思念之情。 2.“梦”是一往情深的精神境界。白诗与元诗都写了梦,但在写法上却截然不同,试简要分析二者的不同点。

参考答案: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君。从对方着墨,构思精巧。元诗说自己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有梦见白居易。一反其意,用不能入梦写自己的凄苦心境,翻出新意,内容更为深广。

二、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僖藻尹汲靳笃

2、介绍古代一些表现友谊的诗歌。

赠汪伦

问刘十九

别董大 李白

白居易

高适

李白乘舟将欲行,

绿蚁新醅酒,

千里黄云白日曛, 忽闻岸上踏歌声。

红泥小火炉。

北风吹雁雪纷纷。 桃花潭水深千尺,

晚来天欲雪,

莫愁前路无知己, 不及汪伦送我情。

能饮一杯无?

天下谁人不识君!

3、请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古今中外关于友谊的小故事。

三、简介冰心、巴金的生平事迹。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长乐人。1919年在北京求学时即投身“五四”文学革命。1923年因成绩优异,提前获得燕京大学学士学位及学校颁发的金钥匙奖,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硕士学位,随即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系任教,并在清华大学兼课。1954年以来当选历届人大代表。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儿童文学集《小桔灯》。另有《冰心著译选集》、《冰心文集》等。 巴金(1904~)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春天里的秋天》、《寒夜》等,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四、整体感知:

1、如:淡交如水。语出《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手法。

学生讨论,课文中写了冰心和巴金哪些典型事例。(自由发言。)

再讨论,为什么要写这些事例,而不写冰心参加过“五四”运动;巴金勤奋写作,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启发学生应如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选,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就不选。)

3、概括文章的主题。

本文选取了冰心和巴金交往的典型事例,表现了这两位文学巨匠纯真的友谊。

4、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用典型事例说出一个人的特点。

五、延伸拓展:

1、平时我们看电影、电视放松自己,娱乐身心,那么,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友情的影视呢? 生答:《香樟树》、《山鸡故事》、《不能没有你》、《难兄难弟》、《兄弟连》、《红苹果乐园》。(3分钟)

2、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感人的名人友情故事呢?(5分钟)

生答:桃园三结义、高山流水、歌德席勒、鲁迅瞿秋白、马克思恩格斯。

3、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与好朋友之间又感人的故事吗?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5分钟)

4、(真情告白)也许,为了追求理想,我们不能与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如今新年到了,你想对好朋友说些什么呢?请用笔写下来。(5分钟)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寄语:相识是缘,相知是福,成为挚友是幸,我愿与每一位同学成为好朋友,共同谱写一曲人间至真至纯的友情之歌。

2、结束语:友情是写不完的、说不完的。歌德说:恋爱中的男女都是诗人,而我要说:友情中的男女都是诗人。你们写的一定是人世间最美的诗篇。真正的友情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结束也不会随空间的阻隔而淡忘,它只会永远燃烧在我们心中!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之一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之二

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二同步训练 2冰心:巴金这个人 ]

2 冰心:巴金这个人

《冰心:巴金这个人》教案

冰心:巴金这个人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单元导语

老蒋《冰心:巴金这个人……》之教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古诗文单元知识点集中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新闻教案 粤教版必修5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1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 体验情感冰心:巴金这个人 教案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