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进一步健全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发布时间:2020-03-02 21:52: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进一步健全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李诗伟

2008年第3期 ——社会建设

近年来,武汉市汉阳区坚持把改善困难群体生活状况作为建设“和谐汉阳”的重要抓手,把加强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放在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以就业、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各种专项救助为辅助,以政策优惠、对口扶贫、社会慈善、群众互助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区已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困难群体总量达3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2%,使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感受社会温暖。我区的主要抓法是:

强化领导,实行“联责联动”。区委、区政府将健全困难群体救助体系纳入全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各相关部门对困难群体的救助情况,研究解决困难群体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区民政、劳动、教育、卫生、房产、工会、残联等相关部门立足各自的职责,制定了相应的社会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并建立起区、街、社区三级联动的社会救助管理网络体系,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管理格局。近三年来,我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区财政对社会困难群体的救助资金增幅年均达25.9%。2008年区财政预算投入7300万元,其中低保支出3950万元,社区经费支出1750万元,再就业经费支出880万元,其他支出720万元。

规范管理,实现“应保尽保”。我区切实加强对困难群体最低生活保障的规范化、动态化管理,确保救助保障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和针对性。一是适时提出“应保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阳光施保、依法治保”的“五保”原则,对低保对象实行“分类施保、按季续保、限期保障、重点跟踪、常年公示、定期复查”的管理方针,努力做到低保对象进出有序、升降及时。2007年全区共有545户、1327人签订了脱保协议,并顺利退出低保队伍。二是全面完成了城市低保提标工作。从2007年1月开始,将全区10229户、25331名城市低保对象的保障标准从原来的220元/月提高到248元/月。三是完善了相关管理制度。为确保低保对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区制定了“三三”工作机制(三级逐户调查核实、三级民主决策、三次张榜公示),严把申报审批关,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扩大就业 ,促进“自强自立”。一是围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推进再就业工程。定期开展“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送政策进社区”活动,将困难群体纳入社区就业服务的长效机制中。总结推广七里一村“服务在社区、就业在社区”的经验,引导街道、社区创造服务性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地扩大社区就业。2007年全区通过开发社区保安、保绿、保洁等公益性岗位,解决“一家多人下岗”就业问题968户、“零就业”家庭人员1200余人次。同时,发挥全区20家认定企业、20个再就业基地的作用,妥善安置困难群体就业,提供就业岗位近4000个。二是围绕鼓励自主创业,落实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转变就业观念,走自主创业之路。对符合条件、手续齐备的下岗失业人员予以现场办理推荐小额担保贷款手续。到目前为止,我区共减免下岗失业人员各种税费500多万元,办理小额担保贷款300多万元。三是围绕提高就业能力,开展培训服务。以区残疾人培训中心为依托,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并在全市率先将残疾人子女作为就业援助对象;充分运用区级农民工培训基地,实行滚动培训,随到随学,为农民工提供免费技能教育;针对下岗失业党员、“两劳”矫正人员以及自主创业人员的现实需求,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2007年全区共免费培训残疾人及其子女345人,安置残疾人就业260名;免费培训农民工5400人次、创业培训640人次、下岗失业党员349人、“两劳”矫正人员136名。四是围绕搭建信息平台,拓展就业渠道。近年来,我区搭建了上通省、市劳动力市场,下达各街劳动保障所、社区劳动保障站的五级就业信息联动平台,并与兄弟城区建立了市场横向信息协作机制,实现了就业信息对接点前移,有效地拓展了困难群体的就业信息渠道。2007年区劳动力市场共推荐安置就业万余人次。

以人为本,纾解“三最三难”。我区坚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一是从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缓解“看病难”问题。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投入专项经费500多万元,用于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创建群众满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区9个卫生服务中心、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均实现了“药品直供”,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二是从办人民满意教育入手,妥善解决困难群体子女“上学难”问题。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减免和补助费用全部由区财政负担。2007年全区49所义务段公办学校中有41所免收借读费,共减免、资助进城务工子女贫困生近2000人。我区德才中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学生的70%以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大手牵小手”、“一对一结对子”等援助贫困生活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三是从建立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入手,逐步化解“住房难”问题。2007年我区共向困难群体提供配房租赁1140户、核减租金613户、落实租金补贴806户,解决了2563户人均使用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住房困难。在此基础上,我区建立了经济适用房销售与拆迁工作对接机制,妥善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全区共启动建设经济适用房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将“城中村”综合改造与村民群众拆迁安置相结合,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农民还建小区,既实现了就地安置,又改善了居住环境。

扶危济困,共创“温暖和谐”。一是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对“三无”对象、残疾家庭、重病家庭、特困家庭以及受灾户等困难群体上门慰问,2007年共慰问贫困户万余户。工会组织开展以“扶贫济困解难事,温暖和谐进万家”为主题的工友温暖大行动,共筹集慰问资金387万元,走访慰问困难企业50个,慰问困难职工8100人次,农民工3300人次,离退休人员3800人次,并组织环卫职工、农民工免费体检。二是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发了《汉阳区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将贫困群众的大病医疗救助工作落到实处。2007年共救助重病特困家庭346户,共计补助89.7万元。三是实行残疾人救助。认真做好特困残疾人定期补助提标工作,及时为特困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2007年共救助特困残疾人900多人,补助27.6万元。加大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力度,在全区11个街道108个社区招聘108名残疾人工作协理员,现已全部上岗。四是开展综合性救助。近三年来,我区运用“社区对话”、民主议事赶集会、“520邻居节”三大平台,为困难群众解决工资拖欠、法律援助、政策咨询、拆迁安置等实际问题1200余件,惠及群众5万人次。同时,把提高困难群体生活水平与深入开展“四城同创”活动结合起来,全区选聘242名低保人员加入文明过马路劝导队伍,每人每月补助200元,这既达到了“共建文明站台”的目的,又收到了增加困难群体收入的效果。■

(作者系中共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关注困难群众生活

关于十项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思考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困难党员社会救助制度

健全社会管理工作考评体系

扶助困难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报告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宣恩县)

进一步健全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
《进一步健全城市困难群体社会救助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