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钢铁冶金原理重点06

发布时间:2020-03-03 00:35: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六章还原熔炼反应

1 试比较CO和H2还原氧化铁的特点。

解CO和H2是高炉内氧化铁的间接还原剂。它们均能使Fe2O3还原到Fe。但它们的还原能力在不同温度下却有所不同。在810℃,两者的还原能力相同,而在810℃以下,CO的还原能力比H2的还原能力强,但在810℃以上,则相反,氢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这反映在 还原剂的分压上,随温度的升高,还原FeO所要求的CO分压增高,还原FeO需要的H2分压则减小。高炉下部高温区H2强烈参与还原,而使C消耗于形成CO(C的气化反应)的量有所减少。另,在高温区内,它们形成的产物H2O(g)及CO2均能与焦炭反应,分别形成H2及CO。增加间接还原剂的产量。这也就推动了碳直接还原的进行。

在还原的动力学上,由于H2在FeO上的吸附能力及扩散系数均比CO的大,所以H2还原氧化铁的速率,即使在810℃以下,也比CO的高(约5倍)。提高还原气体中H2的浓度有利于氧化铁还原速率的增加。

2 在氧化铁的逐级还原中,哪个环节是最主要的?

解在氧化铁(Fe2O3)的逐级还原中,氧化铁中铁的价数不断降低,而最低价氧化铁的还原剂的平衡浓度最高。在1000℃以上,(CO)%,70平2平H(FeO(s)还原的稳定最大(氧势最小)。%)。这是由于60

为使间接还原反应不断地进行下去,必须有高于FeO(s)还原的平衡值的CO或H2得浓度存在。因此,还原的气相平衡浓度是计算间接还原碳最低消耗量的主要数据。

3 在高炉的炼铁过程中,硫是怎样去除的?高炉内脱硫有哪些优越条件? 解钢铁生产的过程中,硫来自矿料、熔剂及燃料(还原剂)。硫在这些物料中存在的形式有硫化物、硫酸盐及有机硫。硫是以3种方式脱除的。以气态形式,如H2S、CS

2、COS、SO2等挥发除去的,称为气化脱硫。它在整个脱硫过程中,除去的硫分的数较少,不是钢铁冶金中采用的脱硫方式。铁水中加入某些金属元素的脱硫剂,如Ca、Mg、RE等,形成的硫化物自铁水中排出,称为铁水的炉

外脱硫。

在高炉炉缸中及炼钢炉内,造高碱度渣进行脱硫,称为造渣脱硫。它是钢铁冶金中最主要的脱硫方式。铁液中的[FeS]向与之接触的高炉渣内扩散,在渣-铁界面上与渣内的(CaO)反应,形成溶于渣内的(CaS),同时产生(FeO)。其反应为

SO2S2OK

aOaS2

 aSaO2

而LS

wS%wS%

K

fsao2

 aos2

但是由于熔渣内有关组分的活度或活度系数不易实验得出,就引入了与这些有关的硫容量,用CS来表示:

lgLSlg

wS%wS%

170

54lgCSlgpO2lgfs1.224

2T

PO21122

S(O)(S)O式中,CS是反应式22的硫容量:CSw(S)PS222

。用

与铁液平衡的熔渣的w(S)及气相的PO2及PS2得出。它表示了熔渣的脱硫能力。 因此,由上式可得出脱硫的影响因素:

(1) 熔渣的硫容量:它代表熔渣的脱硫能力。由CSK

aO2

S

知,它与熔渣

2

的碱度有关。碱度高,则aO2大,而S2低。可由熔渣的碱度,或光学碱度计算得出。

(2) po2:它代表体系中的氧势。在高炉炉缸的铁水中,有 较高的[C]、[Mn]、

[Si]浓度,且在高温下,CO的氧势(2C+O2=2CO)很低,能使脱硫反应在较低的氧势下进行,故LS值比较高。

(3) fs:铁水中硫的活度系数比较高,在高炉铁水中,有较高浓度的能提高fs

的相互作用系数的元素C、Si、P存在,使fs可达到4~6。

(4) 温度:脱硫反应是吸热的,温度提高,有利于脱硫。从上面的LS式可见,

温度提高,式中右端的第4项减小,从而LS增大。由于S2S,

7054

lgK1.224,K随温度提高而减小,即铁水中[S]以S2进入渣内,

T

为渣所容纳,故LS提高。此外,温度高,则熔渣的黏度降低,有利于铁水中[S]向渣内扩散,从而提高脱硫的速率。因此,脱硫需要采用较高的焦比。

4 在600℃温度下,用碳还原FeO,制取金属铁,求反应体系中允许的最大压力。 解 碳还原FeO时,体系中可能同时出现的下列3个反应:2FeO(s)=2Fe(s)+O2(1);2C(石)+ O2= 2CO(2);2C(石)+ O2=CO2(3)。因此体系内气相平衡压力应是上3个反应中气体物质,即O2+ CO +CO2的分压之和。可由上3个反应求得的O2,CO 及CO2分压和得出体系的允许最大压力。1) pO2:由反应(1)2FeO(s)=2Fe(s)+O2

K1=pO2

528000129.18

24.84lgK119.14787319.147

K11.441025 pO2=K11.441025

2)pCO:反应(2)中有两个气体O2及CO,需要由pO2才能求得pCO,较为复杂。利用反应(1)与反应(3)组成反应C(石)+FeO(s)Fe(s)CO,

rGm158970160.25T,可求得pCO:

K=pCO

lgK

158970160.25

1.141

19.14787319.147

K=0.072

pCO=K=0.072

3)pCO2:反应(3)中有2个气体O2及CO2,按前法,由反应(3)与反应(2)组合成

C(石)+ CO2= 2CO,rGm166550171T,求得pCO2,

pCO2

,pCO2pCOKKpCO2

166550

lgK19.147873171

1.0 319.147

K=0.092pCO2(0.072)

0.092 0.059

故p=pO2+pCO+pCO2=1.441025+0.072+0.059=0.131p0.1311051.3104Pa

5 在钒钛磁铁矿的高炉冶炼中,还原的钛溶解于铁水中,达到饱和时,就以TiC(s)形式析出,存在于熔渣-铁液界面上。试求1400℃,铁水中钛的溶解度。已知铁水中碳饱和溶解度的计算式为w[C]1.342.54103t(℃)。解 铁水中还原的钛与碳的反应为

]TiC( s)[Ti][C

其中碳为饱和浓度,以石墨为标准态,其活度为1, TiC(s)的活度液位1。 故K

11

aTifTiw[Ti]%

1KfTi

而w[Ti]%

Klg

或lgwTi[%]

上反应的rGm可如下得出:

fTilg

(s)C石)(Ti

Ti(C;)srGm 51848001T2.

C(石)0 C石 ;GC

Ti(s)Ti;GTi25100

844.T 9

TiCTiC

molrGm15970057.53TJ·

15970057.53

1.9 81

19.147167319.147

lgK:lgK

TiCC

lgfTi:lgfTieTiwTi%eTiwC%eTiwC%

上式中,仅考虑了[C]对fTi的影响,因为其余元素的相互作用系数值均很小,例如

SMnTi

eTi0.05,eTi0.043,eTi0.013

等,又铁液中

wC1.342.5410314004.89%。故lgfTi0.1654.89lgw[Ti%]1.981wTi0.066 %

6 用铝热法生产金属铬,需要消耗大量的铝,现改用碳做还原剂,需要多高的温度,才能使反应进行。如采用真空度为1kPa,碳还原Cr2O3的温度可降低多少?解还原反应为Cr2O3(s)+ 3C(石)=2Cr(s)+3CO;

rGm766940

0.807 1.174

6J·mol-1 50T4.

由于反应中,固态物质的活度为1,而pCO=1

0,还原温度T=rGmrGm

766940

1520K(1247℃)

504.63

即温度高于1520K,才能使反应进行。 在真空度1kPa下进行还原反应,则

3

rGmrGm RTlnpCO

1

=766940504.6319.147lgT

100

=766940﹣619.51TrGm0,T123(965℃) K8即还原温度可降低282℃。

在此真空度下,只要采用高于965℃的炉温,就可以用碳还原Cr2O3为金属铬。由于温度不高,反应中不会形成碳化铬,降低金属铬的纯度。同时可采用一般的耐火材料如用高铝砖作炉衬。

钢铁冶金原理重点05

钢铁冶金原理重点07

钢铁冶金原理A

钢铁冶金

钢铁冶金排名

钢铁冶金论文

钢铁冶金论文

钢铁冶金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方面知识

钢铁冶金小论文

钢铁冶金原理重点06
《钢铁冶金原理重点0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