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育学期末考试小抄(直接打印)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6: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教育学: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影响或增进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有目的,有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梭巡要的人的教育。3.认得发展:狭义:青少年儿童身体和心理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广义:个体全部人生中身心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4.教师专业发展:只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5.教育目的:指教育主体在教育在教育活动之前预先设想和确定关于教育活动最终期望达成的结果。具体说来教育活动手续要培养人才的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6.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驾驭活动。 7.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8.课程:(出自唐朝孔颖达《五经正义》里)广义:学生在学校获得全部知识和经验。狭义: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

9.学科课程:指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段学生发展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他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10.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指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11.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12.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统一的活动。13.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方式。14.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15.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期望结果,规定学生在知识技能、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达到的程度。

1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他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和只是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教师根据统一规定的课程,教学时间,教学地点对全班学生进行集体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也被称作课堂教学。

17、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以搜集相关信息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师生的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18.形成性评价:又称“即时评价”,是指在活动过程中检查被评者的进展或进步情况,用以调节活动进程并通过反馈信息保证目标顺利实现的评价。19.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人物,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

20.教学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制,培养良好品质与个性品质的过程。21.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活动程序及其方法策略体系。22.教学原则:依据一定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23.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教的方式方法,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的方式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24.教学组织形式: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较适合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协调活动的结构形式。25.因材施教: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26.义务教育:依法规定所有适龄青少年儿童都必须教授教育,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现代教育有哪些特点?1)不断提高普及教育,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2)教育密切联系社会,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3)学习内容极为丰富,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4)重视教育立法,教育具有法制性5)教育贯穿人的一生,教育呈现终身化6)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教育具有国际行7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教育具有科学性2.影响认得发展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各起什么作用?1遗传因素:是人的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不能决定认得发展;存在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2)环境: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的外部条件;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主管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3.课的类型和课程类型: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总和课。课程类型包括:科学课程和活动课程,总和课程和核心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国家课程4.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必须循序渐进;2)互补性3)不均衡性,教育必须抓好最佳期;4)个别差异性,教育必须因材施教;5)统一性,教育必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5.教师劳动的特点(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和未成熟性;(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示范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和复杂性;(4)创造性7.教师事业发展的途径。(1)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2)加强教师培训;(3)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4)劳动时期的长期性和连续性(5)劳动成果的长效性和迟缓性(6)劳动成果的间接性和精神性

8.中学生的基本特征:(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能动的独特个体。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是具有特征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人(2)身体的迅速增长。体型巨变。性发育成熟。出现第二特征。神经系统的发展接近常人(3)认知方面:对事物的感受性提高,出现逻辑知觉和音乐的敏感度较高、观察积极主动,但精确度不高、注意力日益集中稳定、抽象思维日益占主导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占优势。(4)个性方面:富有热情但易冲动偏激,情绪变化快,自制力差、自我意识大大增强,自我评价不稳定、富于幻想,理想尚不稳定、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时期,世界观孕育时期。

9、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特征及本质。基本因素:教师和学生、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特点:主要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一种师生特有的交往过程、是一种师生发展过程。

10、启发性教学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独立思维,引导教会学生学习。

要求:(1)激发学习兴趣(2)启发学生积极独立思维(3)教会学生学习(4)发扬教学民主

11、教育的基本规律(1)教育要是和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与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并且租金社会发展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优点:(1)有利于高效的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作用

(4)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缺点:(1)不利于充分照顾学生个体差异(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性(3)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客观条件,影响和制约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进程(2)环境对人的作用和影响是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实现的。

14、教育的主导作用(1)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能促进遗传向最优化方向发展(3)能对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4)青少年时期最适宜和最需要受教育(5)主导作用是有限的。

15、教育与经济、政治(1)经济发展制约教育投资水平,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受教育人口、受教育程度(2)教育调高个体劳动生产率,满足经济发展对有效劳动的需要,促进尅及的传播、生产与应用,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3)政治制约教育权、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制约与影响教育制度和管理制度,制约与影响教育资源分配

16、我国的教育目的和全面发展教育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羽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实现策略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面性教育、是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教育)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

17、教师的地位和社会角色地位:经济、政治地位和职业声望角色:(1)传统的社会角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和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生集体组织者和管理者。(2)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与人格的示范者、心理医生工作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18、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堂结构、改进学习方式、革新课程内容、改革评价制度、改革课程管理

19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新课的技能、课堂提问的技能、教学板书的技能

1、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1)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当中思想和行动方面都必须遵循的道德规则和准则。

1、对事业的无私奉献2对学生真诚热爱3对同事团结协作4对自己严格要求(2)知识素质:1以所教学科为中心,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2掌握所教学科的学科发展知识;3了解所教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4知识面宽,文理互补,对哲学、艺术等有所了解(3)能力素质A、教育教学理论素养:1教育学、教育史知识;2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知识;3课程与教学理论、学科教学方法知识。B、教育教学工作能力:1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敏锐观察能力2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4运用教育机智的能力5自我控制能力(4)良好的心理素质:1优良的智力品质2丰富而深刻的情感3坚强的意志品质4积极的个性心理特征

2、什么是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了别是什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策略和作用?含义: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以特定的方式结成的复杂的互动关系。类别:1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人际关系、法律关系。2教育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3心理关系(忍者、情感)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的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素养,健全自己的人格作用:1有助于于提高教育教学作用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3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1)备课:含义: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整个教学工作顺利的前提、能力高教师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备课工作:备文本、备学生、备教法(2)上课:该环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起着支配作用,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该环节事上的继续和补充,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消化巩固课堂上所学只是你,形成技能的技巧,培养起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课外辅导:该环节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同时也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其内容一般是解答疑难问题,知道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5)学习成绩的检验与评定:该环节主要通过考察或者考试的形式来实现多方面的意义,对学生来说可以了解学习上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使后续学习更有目标,对教师来说可以检查教学效果,作为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的依据,对上级领导来说,可以了解学校教学情况,改善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对家长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好的配合教师督促学生学习。 4.课程标准1.教学目的明确具体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3教学方法运用恰当4教学组织有条不紊5教学基本功扎实全面6教学效果好5.中小学教学目标1.传授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技能2.发展智能与体力,培养非智力因素3.培养积极情感,科学发展观与世界观高尚道德品质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一、教育学的发展经历四个教育阶段A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学记》系统的总结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古罗马昆体良《伦演说家的教育》或《雄辩术原理》B教育学的形态独立阶段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776-1787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四次在格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讲授。1806年科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格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习并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科学教育阶段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D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教育过程》 1975年苏联心理学教育学家赞科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我国教育学发展过程(近代)1.译介日本教育学阶段(19世界末到20世纪初)2.学习欧美教育学阶段(1920-1949)3.学习苏联阶段(1949-1957)4.教育学中国化(1958-1965)5.教育学语录化(1966-1976)6.教育学逐步发展(1977-至今)

二、教育活动的这种目的性规定了教育目的既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学工作的归宿,他是事关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对教育目的进行学科分类的最根本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三维目标主要指:只是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态度 情感 价值观 泰勒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三.六条现代教学原则分别为:a)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国内最早提出的是孔子;国外最早提出的是苏格拉底d启发诱导原则:《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学记》:“道而弗迁,强而夫议,开而福达”;苏格拉底:“产婆术”:“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f巩固性原则一般教学方法主要有:(1)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2)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3)练习法和实习法

四、近现代著名的课程理论1学科中心主义2经验主义3社会改造主义4后现代主义5结构主义

五、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需要)

六、教育的发展1原始的发展(原始性、平等性)2古代教育(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洋务教育(1862年竟是同文馆)4维新教育(示范教育1897年南阳工学)

七、教育的基本组成因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教育的客体,自我发展的主体。教育内容:载体。教育手段

八、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非营利组织管理小抄(下载直接打印)

教育学小抄

教育学名词解释小抄

人力资源期末考试小抄

学前300字(直接打印)

直接打印中秋灯谜

教育学超级无敌小抄

现代教育学期末考试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学期末考试小抄(直接打印)
《教育学期末考试小抄(直接打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