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观《三峡好人》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观《三峡好人》有感

首先回顾一下影片的主体故事,我感觉应该可以划分为两个寻人的故事:

一、煤矿工人韩三明从山西汾阳来到四川奉节,寻找他十六年未见的前妻。两人在长江边相会,彼此相望,决定复婚。

二、女护士沈红从山西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他们在三峡大坝前相拥相抱,一只舞后黯然分手,决定离婚。想同时期的两段寻亲经历,结果却截然相反。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但在我们看来反映了很现实的意义,导演贾樟柯也正是以他一贯坚持的现实主义风格而闻名。

男主人公韩三明老实木讷,很少表情变化。“小马哥”是他结识的第一个朋友,两人互赠电话号码,韩三明的手机零声为“好人一生平安”,而“小马哥”的零声为“上海滩”。在此,影片似乎已经提示给我们,作为一个煤矿工人,韩的人生目的仅简单到执着的追求平安,追求一个团圆的家庭,似乎不去想象物质上的优越。“小马哥”明显是更年轻的一代,生活观念上的差异让他对生活更盲目,在变迁的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身不由己。他在房屋坍塌中意外的失去生命,生也盲目,死同样盲目。这场大变迁中似乎毫不足惜的死亡刺痛了我们的心灵。“小马哥”是千千万万平凡死亡中的一个,又有多少卑微的生命就这么默默消失了呢?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城奉节很快就要被淹没了,这不得使我想到前些日子看的一部影片《唐山大地震》,其宣传中我感觉最有力度的一句就是“23秒,32年”。再想想三峡工程,这几千年历史的老城瞬间就被淹没,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是很难解决的,房屋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无数家庭被迁往外地,两千年历史的旧县城在两年之内拆掉并将永远沉没于水底。这意味着数十万的百姓生活失去了保障,为此国家调动大笔资金对三峡工程中移民,但到2006年年初,上报批准的三峡工程移民113万人已经安置完毕,批准的400亿元人民币移民安置费已经全部用完,但是还有数十万居民要搬迁安置。由于前期移民安置存在问题多,造成未来移民安置工作的进展更加困难。

三峡工程确实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工程开工以来,三峡库区一直是中国社会最不稳定的地区。三峡工程移民对安置工作不满,每年信访的次数高达八万多件次,连年持续不减。三峡工程的所谓开发性移民措施,不但没有使百万移民致富,而是使绝大多数移民陷入赤贫状态。负责三峡工程移民信访的官员将移民生活用“三低”和“三无”来描述:收入低于搬迁前的水平;低于安置地当地农民的水平;家庭生活水平处于当地贫困线之下以及无田种,无工做,无出路。三峡工程移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一颗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无论从剧中反映的社会问题来看,还是影片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三峡好人》都是三峡工程真实的写照。

观三峡博物馆后感

三峡好人影评

三峡好人观后感

《三峡好人》影评

《三峡好人》影评

影片三峡好人的影评

三峡好人的影评专题

《三峡》观评记录

观 后 感

观影感

观《三峡好人》感
《观《三峡好人》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峡好人赏析 好人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