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渔家傲 秋思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6: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渔家傲 秋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积累文言字词。

2、能力目标:理解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情感目标 :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当时的思想感情,激发自己的诗兴。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2、体会豪放词的风格特色

三、教学难点:

1、学会通过描吟诵--想象----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2、感悟该词的豪放特点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课时准备: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

1、诵读品味法。通过读使学生体会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思。

2、讨论——质疑——点拨法。质疑解难,合作研讨,互动探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引导学生鉴赏词作。

3、描述法。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面,品味词作的意境美。

4、竞赛法。通过同学间的竞赛,打破古诗文教学单调沉闷的格局。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 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赵祯即位(1022年)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1038),西夏李元昊称帝,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变其父夏太宗李德明国策,展开宋夏战争,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西夏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边防军事的副长官)兼知延州,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挽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边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本词便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

(三), 吟诵《渔家傲》:

1学生自读:

(注意字音、停顿、节奏) 2.注意听范读:

3.个人表现读:

4.齐读一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5通过以上的读同学们还有哪些字词不明白提出来。(提出难懂的字词,大家一起解决)四)理解《渔家傲》:

1、请同学们看课文下注解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白话文翻译这首词。

2、再读译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麽?

2.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麽?(学生回答后师板书:戍边图,思乡图) 过渡:那么上片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麽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品读这首词的上片内容。 五 品味《渔家傲》: 1上片写了哪些景物?

a、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异在何处?(课件逐句打出并分析) b、雁为何无无留意?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异寒) c边塞之声和号角声混在一起渲染了怎样的一种氛围?(异声)、千嶂、长烟、落日构成了一副诗情画意,而孤城闭有暗示了什么,渲染了怎样一种气(异势)

3总结:通过上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势?此景会令人产生怎样的感觉(板书:荒凉萧瑟)过渡:下片主要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思乡图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着文字,小组合作试着在下片中寻觅深藏词人内心的那份情愫

1、出示思考题:

a、一杯浊酒,万里家园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一种怎样情绪? b.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何谈归家之事,又是何等胸怀?

c羌管悠悠霜满地。指的是什么时间?听到幽怨的羌笛声,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会有什么感受?

d、人为何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作者及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感?

2学生归纳下片主要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一种心情?(师板书:思乡愁苦)

3、找出词中总束全词的一句,这句表达了戍边将士及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乡忧国)六联想

八、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边塞诗派的形成及特点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 秋思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改写《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 秋思》(版)

渔家傲 秋思
《渔家傲 秋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