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剖宫产对母儿的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3-04 00:16:3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剖宫产对母儿的健康的影响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你,医院的剖宫产率也越来越高。所以这次科研的目的是研究剖宫产对母儿的健康的影响。方法 经整群抽样选取杭州市的产后42天,产后5年,产后10年和产后15年四个年龄段的妇女出生后42天(均无异常孕育史,无内外科合并症,按孕妇自愿选择)及一岁新生儿和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剖宫产的和自然生产的妇女以及她们孩子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的妇女恢复速度和孩子的免疫力都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然生产对于孩子和母亲的健康更有利。

【关键词】剖宫产

恢复率

免疫力

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剖宫产率的要求是总分娩率的15%以下,而我国剖宫产率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很多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达到40%~60%。 为什么有这么多孕妈咪选择剖宫产?这与大多数孕妈咪对手术与健康的风险认识不足有关。剖宫产并不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它只是一种万不得已的分娩方式,是用来解决、保全和孕妇生命的一种应急措施,特别是,它对妈妈、宝宝的健康都有影响,不能盲目选择。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经整群抽样选取杭州市的产后42天,产后5年,产后10年和产后15年四个年龄段的妇女出生后42天(均无异常孕育史,无内外科合并症,按孕妇自愿选择)及一岁新生儿和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将剖宫产的和自然生产的妇女以及她们孩子的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研究。 1.2.1调查方法

(1)对于母亲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方法(2)对于儿童及新生儿用DDST儿童发育筛查测评工具进行测评(3)对学龄期儿童调查评估学习能力进行筛查评测 2 结果

(一)术中并发症

1.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孕妇仰卧位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孕妇血压下降。尤其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腰脊胸低位交感神经被阻断,血管扩张,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可直接影响子宫胎盘血液供应,使子宫胎盘血流明显下降,影响胎儿的血氧供给,造成急性胎儿窘迫。

2.子宫异常出血:(1)子宫切口出血:古典式剖宫产术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出血多,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时,若切口附近有较粗大的血管,或前置胎盘附于子宫前壁或与切口临近时,则切口出血多。(2)子宫切口延裂及血管破裂出血:常见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切口裂伤可沿宫颈向下甚至延长至阴道壁上段,或向两侧横行撕裂,裂伤可波及子宫血管,甚至伸向阔韧带。原因包括:子宫切口过小;子宫切口过低;胎头过大;胎头过低;产程延长,局部受压致组织水肿;娩头过急,用力不当或手法粗暴。(3)宫腔表面局部出血:多是胎盘剥离面出血,其特点是即使宫缩良好,局部仍有明显出血。可采用“8”字缝合出血部位,但要注意勿穿透子宫全层而误缝周围组织。(4)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胎盘黏连或植入出血,凝血机制障碍性出血:原因与阴道分娩者相似。

3.脏器损伤:(1)膀胱损伤:多见于盆腔手术史、上次剖宫产史,严重黏连导致膀胱异位或膀胱发育、解剖异常,导致切开壁层腹膜时或分离膀胱腹膜反折时误伤膀胱;腹膜外剖宫产分离膀胱筋膜时损伤膀胱;娩出胎头时子宫切口撕裂而累及膀胱。(2)输尿管损伤:妊娠期子宫常常右旋,术时若不注意,出现子宫切口偏左、向左撕裂累及输尿管,或在撕裂缝扎时容易损伤到输尿管,甚至误扎输尿管。

4.羊水栓塞:剖宫产术中羊水栓塞的原因:官腔内压力过高,羊水沿裂伤的宫颈内静脉或胎盘边缘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子宫血管异常开放,如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羊水由此进入母体循环;子宫切口血管开放。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有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紫绀、心血管功能障碍、出血和昏迷。 (二)术后并发症

1.剖宫产术后病率与感染:(1)产褥病率增加:剖宫产分娩的产褥病率是阴道分娩的5~10倍,国内20世纪80年代报道为2%~8%,国外报道为13%~30%。造成产褥病率增加的原因是剖宫产后产褥期感染增加。(2)产褥期感染增加:产褥期感染增加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剖宫产术后手术切口感染;剖宫产后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增加;剖宫产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也远高于阴道分娩者,这与手术后常规保留导尿管增加感染机会有关。 2.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子宫切口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如组织再生能力、是否存在弓I起子宫切口感染的因素、是否合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等;(2)切口部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优于子宫体部各类切口,但如在子宫下段与体部交界处切开也妨碍切口愈合;(3)操作:应轻柔、迅速、准确、缝合的松紧及疏密应适度;(4)缝线;(5)手术时机:过早子宫下段过厚,过迟则过薄,均不利于切口愈合。

3.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指手术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2~6周,多数在术后lO~19天内。原因:(1)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多因感染而影响胎盘附着部位复旧,局部蜕膜脱落出血;(2)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裂开;(3)胎盘、胎膜残留出血;(4)子宫内膜炎。

4.肠梗阻:肠功能损伤多见于术后动力性(麻痹性)肠梗阻和非动力性(机械性)肠梗阻,前者往往由于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影响肠蠕动恢复所致;后者则为增大子宫影响肠管正常排列位置或术后黏连所致。

5.盆腔、下肢静脉血栓栓塞增加:妊娠期血液本身多呈高凝状态,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阻碍静脉血液回流,使盆腔及下腔静脉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加之剖宫产麻醉时,下肢静脉扩张,血流缓慢,手术操作损伤血管壁、术后产妇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肢体活动少,静脉输液时间较长,这些因素均可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6.围生期子宫切除发生率增加:国外报道围生期子宫切除发生率为O.027%~0.300%,剖宫产术后子宫切除发生率为阴道分娩后切除子宫的23倍。

二、剖宫产对新生儿的近期影响

剖宫产为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外有关资料显示,剖宫产增加到一定水平(20%~30%),围产儿病死率确有明显降低,但剖宫产率继续增加(40%~50%)不仅不能再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反而会增加围产儿病死率,究其原因剖宫产对新生儿还有不利影响。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显然不是单靠剖宫产能解决的,还需要加强对高危妊娠的预防、治疗,健全妇幼保健体系,围生医学的发展及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实施,尤其是新生儿医学的迅速发展。

1.医源性早产增加:选择性剖宫产时,撇开因病情需要终止妊娠者,如单根据孕周决定手术分娩时间,有时会存在孕周与实际孕龄不符,造成不必要的医源性早产。

2.新生儿损伤:剖宫产造成的产伤临床并不少见,主要是皮肤切伤和骨折。皮肤损伤多见于头皮、脸部及臀部;新生儿骨折多发生于足位、臀位娩出时,手术者不恰当牵拉所造成,以股骨和肱骨骨折较多见。

3.新生儿湿肺及肺透明膜病变(RDS):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胸腹腔被产道挤压时胎儿肺内、呼吸道液体可在出生后自口鼻流出,可减少新生儿湿肺及羊水、胎粪吸人性肺炎的发生。选择性剖宫产,无宫缩、胎儿头胸壁未受到挤压,娩出后新生儿受到大气压的刺激促使肺呼吸,易发生羊水或胎粪吸人,导致新生儿呼吸障碍,出现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学者称之为剖宫产儿综合征。若潴留在肺泡内的液体较多,出生后易发生湿肺,使肺组织扩张程度较差;潴留在肺泡内液体中的不能被蒸发的物质如纤维蛋白等可黏附在肺泡及支气管壁上,形成嗜伊红膜,阻碍了气体交换导致呼吸困难,此称为肺透明膜病。剖宫产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5倍于阴道产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往往是缺氧所致。

4.新生儿黄疸增加:有报道认为剖宫产可能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王雪梅将2382例新生儿分为剖宫产组和非剖官产组,对微量血清胆红素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组高胆红素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剖宫产组。

5.免疫功能低下:剖宫产儿体内免疫因子(IgG、IgA、IgM、C

3、C4及备解因子B)的含量明显低于阴道分娩者。所以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对感染的抵抗力较产道分娩的新生儿更为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而且死亡率高,更增加了剖宫产儿的病死率。

三、剖宫产对母亲的远期影响

有分析表明剖宫产对母亲产后5年显著性影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肌体抵抗力下降;对母亲产后10年显著性影响是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和盆腔炎;剖宫产对母亲产后15年显著性影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性生活不适和盆腔炎。说明,剖宫产虽然是解决难产、缩短产程的最佳方式,但由于产科医疗机构施术条件、手术技术、剖宫产自身的缺陷以及个体差异等原因,对母亲健康造成诸多长期影响。

1.慢性盆腔痛:古巴学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探查慢性盆腔痛的原因时发现,有67.2%患者有剖宫产史,剖宫产史与慢性盆腔痛的危险度(0r=3.7),认为剖宫产史是慢性盆腔痛的主要病因。

2.盆腔黏连:盆腔黏连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黏连的形成与腹膜纤维蛋白沉积和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之间的不平衡有关,腹膜的炎性反应、异物反应、对腹膜的剥离缝合导致的组织缺血等,均可使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引起黏连的形成。盆腔黏连最常见症状是盆腔疼痛,以及不孕、不育、性生活不适等。

3.子宫内膜异位症:包括剖宫产切口瘢痕内膜异位症和盆腔内膜异位症。有报道前者发生率为O.03%~1.70%,盆腔内膜异位症少见。临床上多发生于早产剖宫产,子宫体部剖宫产,术时将微小子宫内膜碎片遗留种植于腹部切口,继续生长而成,潜伏期为6个月到1年,最长达4年。

4.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子宫破裂:是剖宫产术后潜伏存在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比率呈上升趋势。

5.再次妊娠易出现严重的胎盘并发症:剖官产后子宫内膜有退行性变和炎症改变,再次受孕后底蜕膜往往发育不全、血供减少,使胎盘面积扩大,发生前置胎盘增多。因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处内膜局部常有缺损,受精卵在缺损处着床不能充分的蜕膜化,绒毛侵入肌层造成胎盘植入。

6.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剖宫产子宫切口通常选择在子宫下段,产后子宫复旧,子宫下段恢复为正常的子宫峡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即是指此部位的妊娠。可能是胚胎穿透剖宫产瘢痕处的微小裂隙着床而引起,为罕见的异位妊娠。

四、剖宫产对婴儿的远期影响

1.过敏性哮喘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者:有学者专门对剖宫产儿远期随访,观察到其出生后到31岁时剖宫产出生者过敏性哮喘发生率3倍于阴道分娩者。

2.对儿童脑功能影响:剖宫产时产妇在麻醉状态下出现的低血压会致使胎儿缺氧胎心增快胎儿窘迫等,当胎头娩出时外界压力骤减脑血管扩张,同时肺未受压容易出现肺透明膜病造成呼吸困难脑缺氧。这一系列的缺血缺氧过程对新生儿的脑功能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进行评分在出生后第7~14天剖宫产儿均低于自然分娩儿,原因是剖宫产儿没有经过分娩自然挤压过程,而影响脑神经的成熟,但随着日龄增加,脑神经功能在28天基本恢复正常。由此可见,发育中的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代偿和修复能力,但是我们仍需注意剖宫产对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危害,其对儿童脑功能的远期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3.对儿童感知觉的影响:胎儿出生时经历的阵阵强有力的宫缩挤压过程,是胎儿最早最重要的感知觉学习经历。国外研究报道剖宫产影响新生儿的嗅觉学习能力,剖宫产属于一种干预性分娩,使胎儿被动地在短时间被迅速娩出,缺乏必要的刺激考验,特别是皮肤肌肉关节前庭器官未经刺激过程,影响了儿童对各种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组合,导致“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本体感,本位感差等感觉统合失调和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

4.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国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剖宫产出生史者,早发的精神分裂症比晚发的精神分裂症高10倍,提示剖宫产引起神经发育的异常,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多巴胺的紊乱,使得儿童期和成年期神经精神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5.对儿童发育影响:目前缺乏大样本的长期观察,但有资料显示剖宫产的母亲由于术后刀口疼痛,体位活动受限,缺少母婴长时间皮肤接触,情绪不良及手术时药物的应用等原因,造成泌乳反射建立延迟,乳汁分泌不良,而采用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这种方式喂养的婴儿,通常表现为消化不良,严重湿疹,体重增长缓慢或“虚胖”,抗病力下降,易患病。对于经济条件差而母乳不足的剖宫产产妇,由于选择了价格低廉,营养含量低的母乳代用品长期喂养婴儿,将造成婴儿营养不良。

五、剖官产对母儿心理的影响

1.产后抑郁发生情况:文献报道的产后抑郁发生率变化较大。有研究认为产后抑郁的发生与产前抑郁量表评分有关,而与分娩方式没有关联,剖宫产与阴道分娩两组问产后抑郁发生率并没有差别。也有文献报道剖官产尤其是急症剖宫产与产后抑郁和对分娩经历负性情绪都有关。各项研究结果的差别也许是研究对象的差别和抑郁测量方法不同所致。

2.产后性生活恢复情况:有文献报道,对剖宫产产妇心理调查显示,其产后较自然分娩产妇性欲减退。而亦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并没有影响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影响性生活恢复时间的因素是指征和年龄。即分娩方式不影响产后性生活恢复时间。国外有文献报道,分娩方式会影响产后性功能恢复状况和性生活质量,择期剖宫产有保护作用而阴道助产危害最大,这是一些产妇自主要求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而伦敦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产后最初的3个月性交疼痛与阴道分娩方式和孕前性交疼痛史有关,到了产后6个月性交疼痛与分娩方式无关,而仅与孕前性交疼痛史和产后6个月仍在哺乳有关,即到产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与分娩方式无关。

3.对母婴关系的影响:剖宫产母亲经历了手术的创伤和麻醉药等药物的影响,体力和精力恢复都较慢,难以顾及婴儿,使母婴相互作用时间推迟,影响母子间协调关系的建立,以至于母亲的养育行为更易出现问题,这对剖宫产儿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日后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几率上升。 4.对学龄期儿童的影响:剖宫产与自然分娩新生儿智能发育无显著性差异,但剖宫产后学龄期儿童在感觉运动和听知觉方面有显著性影响。部分剖官产后学龄期儿童出现动作不协调等感觉运动和听知觉的障碍,造成部分孩子学习障碍,学习能力下降,有的由于受到同学讥笑,心理上受到影响,造成部分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六、剖宫产时机对母儿的影响

(一)择期剖宫产对母儿的影响

1.择期剖宫产的优点:择期剖宫产常用于处理某些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以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如妊高征,中央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及急性脂肪肝,高危妊娠如IUGR、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易发生胎儿猝死宫内,应严格做好对胎儿的监护,可适时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减少围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胎粪吸人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择期剖宫产是在人力、物力等条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终止妊娠,更能保证母婴安全;择期剖宫产优于急诊剖宫产,主要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及产褥感染发生率。

2.择期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包括医源性早产发生率增加、出生后易发生湿肺而导致肺透明膜病、对体液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感觉的影响(剖宫产儿综合征)等。 (二)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

Victoria等报道,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损伤及围生儿窒息的危险与第一产程剖宫产相比明显增加。第二产程剖官产产后出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损伤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正确地进行手术至关重要,应尽量避免和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第二产程剖宫产与第一产程剖宫产比较,母婴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明显增加。因此,决定分娩方式前,应充分估计胎儿大小及产妇的高危因素,产程中要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对宫颈扩张缓慢或停滞、先露下降受阻者,应及时寻找造成产程异常原因,予以纠正。经处理,产程仍无进展或进展缓慢者应及时行剖宫产,避免试产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损伤。

产科的目标是母婴安全,能否合理使用剖宫产这一技术,既保障母婴的安全,又不增加母婴的近远期病率,且对母婴不必要的干预减少到最低程度,是要以高质量的产科综合服务为基础才能做得到。

3 结论

自然生产比剖宫产更健康,对母儿更好,所以准妈妈们要慎重考虑。

4 参考文献

1.邵温群,郑斐,石一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年06期

2.丁霞;石钢;杨太珠;张雷;;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年05期

3.王敏;再次剖宫产64例分析[J];华夏医学;1999年03期

4.李慧敏;赵福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6期

5.毛卫勤,焦会琴;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6.逄健;崔言伟;;臀位剖宫产对母婴预后的影响——附61例病例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天津市河北区妇产科医院 主治医师 高洪生;剖宫产者再次分娩是否必须剖宫产[N];家庭医生报;2003年

8.李源;剖宫产的现状分析及其对母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9.王细文;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一例临床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儿梳头,母流泪

剖宫产术后健康教育

剖宫产儿636个月强化训练要领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吸烟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浅析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

儿的生日,母的难日

儿诞辰母难日诗歌

吃夜宵对健康的影响

剖宫产对母儿的健康的影响
《剖宫产对母儿的健康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