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信息经济学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3: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请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解释以下经济现象或问题并结合大学生就业问题发表你的评论: (要求不少于3000字)

(1)为什么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依然采用考试或面试形式招收职工,或主要依靠其文凭来取舍员工?

(2)分析职员“跳槽”现象?

(3)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经济学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在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一批批的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却

无法找准自己的位置,只能盲目地寻找工作的机会。但在寻找工作机会的路上往往困难重重,让人觉得十分头疼。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并尝试着找出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跳槽性别歧视信息甄别逆向选择

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引起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不能单从一方面入手。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都必须通过相互传递信息来获得了解和认同。因此双方获取和解读信息在就业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可以知道出现“就业难”现象真正的原因。

1 企业招收员工的办法

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依然采用考试或面试形式招收职工,或主要依靠其文凭来取舍员工。

企业在招收员工的过程中,大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但招聘单位不知道,但大学生的教育程度向招聘人员传递有关大学生能力的信息。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大学生首先向招聘人员传递信息。然后招聘人员根据大学生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判断,来决定是否录用和给予雇员的工资水平。

在大学生与招聘单位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甚至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在更早的时候。

1.1 企业只通过这些形式招收员工的原因

1) 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学生在报考学校专业时往往没有很好地分析社会所需的人才,找准自己的定

位。盲目听从家长的建议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同时,学校也只是通过分

数招收学生,并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能力、素质等,最终导致学生与

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2) 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当今社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学校应当及时了解社会需

求,关注经济走向,并及时修改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正确设置招生与专业, 合

理安排课程与知识结构, 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接轨,是学生能更好

的面向市场。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由于市场经济变化迅速,学校很难准确

捕捉到市场需求,而同时大部分企业也不能向学校及时地传递所需人才的信

息。从而形成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3) 学生与招聘单位之间 信息不对称

学生与招聘单位经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学生与招聘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通,

学生不能及时获得一些招聘单位的招聘信息如岗位、人数等。招聘单位因为招

聘时间仓促并不能知道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 这就会造成招聘录用的决策

失误, 从而引发招聘的风险, 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用人单位稂莠不齐,

经常会有以招聘为由欺骗毕业生或为了吸引毕业生, 也将单位情况进行包装,

制作虚假的宣传海报, 许以丰厚的待遇, 最终双方以不愉快结束。

1.2 信息传递不对称产生的后果

由于种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只能通过面试或笔试的形式进行招聘,而且所依据的也只能是学生的文凭来取舍员工。

信息不对称现象最终会导致招聘单位进行“逆向选择”。在毕业生就业招聘中表现为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和能力一般或很差的毕业生同台应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都不尽相同。但在招聘活动中求职者清楚自己的能力信息,而用人单位却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反过来用人单位的信息求职者也不可能知道得一清二楚。对于招聘方而言,用人单位自然愿意选择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但问题在于毕业生的能力等信息属于个人私人信息,用人单位不可能完全获取现在用人单位大都是从学生的简历中获取信息,了解学生的能力、素质等。而简历经常会出现“注水”的情况,用人单位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得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情况,从而造成用人单位的招聘失误。

用人单位为了降低招聘风险,就会降低工资,以期减少可能产生的招聘损失。优秀的毕业生见工资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往往会放弃这样的工作机会;而用人此时就会选择一些看上去很优秀但实际上是并不优秀的毕业生。从而导致将优秀的毕业生挤出市场,最后形成“柠檬”市场。

1.3 对策

 信息传递

拥有信息的一方尽可能的将信息传递给另一方。

①即学校应积极地更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市场需求,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采用“订单教育”模式。

②即学生应诚实地将自己的工作能力、学习情况告诉用人单位,争取将信息传递到位。 ③发挥网络优势,增加信息透明度。

 信息甄别

信息劣势的一方有办法诱使拥有信息的一方显示信息。

① 建立起有效的信誉机制,鼓励学生诚实守信。

② 采用面试加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员工“跳槽”现象

跳槽是市场经济下的正常现象,但大学毕业生这特殊群体的频繁跳槽,必然导致人才流动无序性的系列负面影响。

“跳槽”是职业流动的一种形式,是劳动者转换劳动角色的过程,是指从一种职业或职位到另一种职业或职位的变更。现在社会,员工往往不满足与现状,而选择频繁跳槽。对于这种现像,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的这种行为是“极不负责任”“极不守诚信”的,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另一种观点却反驳到: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不能把责任单方面地推给大学生。姑且不论谁是谁非,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花费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辛辛苦苦招来补充空缺岗位的大学生突然就离开了公司,不仅会加大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更严重的还可能打乱企业的某项商业计划,甚至导致计划的最终失败。这常常令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头疼不已,同时也十分的不解:当初面试时信誓旦旦地说喜欢这个岗位,愿意到公司来工作,如今却毫不留情,说走就走。

2.1 “跳槽”现象出现的原因

① 对现状的不满,寄希望于下一份工作。

这种情况往往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觉得工作没有想象中的好,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很大的兴趣继续留在原来的工作。二是公司方面没有实现原来招聘时的承诺,使员工产生失望。 ② 盲目攀比的心理。

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会先急着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而没有很好的、全面的考虑自身的情况,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会进行聚会,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得没有找到如意的工作的学生产生挫败感,从而对现在的工作更加的不满,急于跳槽去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③ 工作难度过大而导致无法胜任,或者专业不对口

许多大学生刚毕业时都渴望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并能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都用在工作上。但并非所有工作岗位都能真正发挥出个人的所学所长,因此就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学无所用、怀才不遇的消极心理,并渴望到另一个公司寻求更加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④ 企业环境因素

企业组织文化淡薄;没有很好的凝聚力和价值观;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较差。

2.2 对策

①用人单位治理策略

 严把招聘录用关,选择合适的大学生。用人单位必须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

特性,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用人单位可以通过运用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对求职者进行鉴别和考察,区分他们的人格特点和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挑选企业所需的、恰当的职位空缺填补者。

 提供岗前培训,帮助大学生渡过磨合期。大学生长期处于象牙塔中,没有正确的生活参

照系,没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个人愿望与现实反差巨大。同时,他们对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具体岗位工作的内容要求等,并一定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很有必要尽快提高他们的能力水平,使其融入企业,以积极有效的行为和心态开展工作。

 用人理念:待遇留人,感情留心。有效、公平的薪酬管理不仅是他们满足生存需要的直

接来源,而且是他们工作绩效水平的一个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需要。其次,要用感情留住大学生,只有留住其心才能留住其人。把待遇留人和感情留心有效结合,使大学生看到良好的发展机会,安心工作。

②构建诚信的就业机制

从某种方面说,大学生频繁跳槽是责任心差、信用缺失的表现,因此青年学生必须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人无信不立,毕业生的诚信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

③ 优化工作,提高员工工作兴趣

提高挑战性的工作

 阶段性轮换工作

3 性别歧视

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应聘过程中存在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米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女大学就业难题更加严重。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显然会给女大学生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女生必须比男生更优秀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还可能助长部分学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更严重的是,这种性别歧视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原则,使全社会的人才流动不畅通、劳动力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3.1 性别歧视的原因

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尖锐化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原因。

②传统观念、生理条件加上市场经济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原因

③国家劳动与保障政策的操作性差.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性原因。

④ 女大学生自身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与较低的创业意识是造成自身就业难的主观原因。

3.2 对策

① 女大学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② 使女性“自然附着成本”社会化.将生育成本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③ 建立健全就业和劳动市场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大执法力度。

④ 挖掘就业潜力,开发和培育新的就业岗位。

⑤ 鼓励和提倡女大学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4 总结

在现在这个时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只会越来越严峻,就业难的问题在短时间内业无法得到彻底的解决。要像找到一份合心意的好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着重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各种素质,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并且大学生还要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更要注重应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赖茂生 王芳.信息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成克坚.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室,2007,(4)

[3] 嵇小怡.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J].大众科技,2006,(3)

[4] 赵研.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J].理论界,2005,(6)

[5] 何会涛.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企业招聘风险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5,(5)

[6] 李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原因探析及对策研[J].高等教育

[7] 李海燕 张学雷.论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6

[8] 陆方文.职业性别歧视—原因和对策[J].妇女研究论丛,2000,(4)

[9] 宋辉 吴烈宏.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现象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管理观察,2009(28)

[10] 王震 张荣祥.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教育职业,2004(18)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总结

信息经济学论文

信息经济学读后感

信息经济学论文

信息经济学论文

信息经济学论文

信息经济学重点

信息经济学考试题

信息经济学精简版

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