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经济学论文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7-06 06:00:3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经济学论文

07年度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中经济学应用元素浅析

摘要

根据信息产业部11月发布信息:

2007年1-10月电子信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645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1.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0.4个百分点。

其中累计出口额为365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0.1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7.1%,对全国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7.1%,拉动全国出口增长26.5个百分点中的 9.8个百分点。

累计进口总额为2797.5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2.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0.9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36.2%,对全国外贸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37.5%,拉动全国进口增长19.8个百分点中的 7.4个百分点。

关键词

电子信息产业;进出口;增长;消费水平;行业萎缩

我国信息产业发达地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发展速度趋于平稳、市场日趋饱和、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产业迫切寻找信息技术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信息产业的形势不仅体现在自身行业的发展,更大程度带动了连带产业的发展。就现有信息产业的增速而言,23.9%的增速可以使自身产业发展前景大好,但是增长率却比去年同期低11.2%,这表明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有所变化,其内部原因方方面面,现在就其中的经济学元素作简要分析。

从最新的数据分析看来,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额占主体的67.2%,这很大程度上反应的是需求定理中例外,信息产业的主体产品是电子产品,电子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需求弹性一般化的局面,需求量由起先的随价格的降低而上升的规律而转换为随价格的下降而下降的形势,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价格上层,这一点首先是由于产品类型转为高档商品,从根本上决定了商品需求趋于价格上升,另外一点是由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升高,支付能力显著增强,消费者的偏好随之转向了高端产品。

另外,国内生产水品有限,高端产品很大程度上依赖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因而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额占主体。

1.生产要素和消费需求的配合程度决定了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行业运行的形势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在07年进一步扩大,增加值增速小幅回升。1-10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收入34997.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5759亿元,同比增长19.7%,产业规模继续在全国工业各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生产商在选择生产要素配合时要将投入要素数量与产出数量之间的等产量曲线趋于直线,形成生产要素的最佳配合,将投入的成本的价值量最大化。

其中,电子计算机、电子器件行业表现较好,收入和增加值增速均好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特别是电子计算机行业,1-10月增加值增速超过30%,高出行业平均增速11.3个百分点,

是全行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这反映了电子产品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形成了最佳状态,生产要素形成了最佳配合。

2.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引起行业产品类型的变化、导致高端产品发展稳中有升,传统产品总量继续萎缩。

今年以来,全行业主要产品保持平稳发展,但与去年同期增速相比呈现出整体放缓趋势。1-10月全行业共生产手机46574.5万部,同比增长25.6%,比年初下降9.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63.8%)下降38.2%;液晶电视共生产1297.2万台,液晶显示器共生产6567.3万台,同比增长15.4%,,同比增长71.3%传真机、电话单机、CRT彩电等传统产品继续呈负增长,总量规模进一步萎缩。高端产品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传统产品的萎缩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生产商生产能力的变化,然而这两点正是引起高端产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价格分化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是各分行业出现不同走势的主要原因。

产业发展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发达地区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其发展速度趋于平稳、市场日趋饱和、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产业迫切寻找信息技术新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空间。

基础行业例如电子器件和原件逐步成为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主体经济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受价格分化以及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今年以来,软件业收入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高出制造业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软件技术服务和嵌入式软件。

3.1计算机行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计算机行业中,个人消费成为主要元素,个人购买能力越来越强,反映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时,大学生以及上班族的消费量最大,但消费对象仅仅局限在中档消费水平。1-10月计算机行业实现收入增速22.7%,比产业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产品中层水平层次的占到52%。

3.2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速度略有回调。

今年自年初以来,通信设备行业发展速度始终低于全行业发展水平,1-10月实现收入6051.3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但仍比全行业平均水平低10.2个百分点。通信行业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形势异曲同工,发展对象趋向于中层次消费。

3.3家用视听行业继续萎缩。

在电子消费行业中,家用水平呈继续下滑的趋向,家用音响,家用影院等产品越来越高端化,但经济总量却持续低迷,原因在于个人消费能力局限于中层水平,高端产品对消费者的诱惑力远远强于其他层次的产品,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的消费能力会首先取决于他们的经济能力,在高支付水平下,消费者会认为产品的边际效用越高,但是经济能力的局限会打消高消费水平的念头,家用视听消费的萎靡就是最好的例子,消费者追求高质量的视听效果,

但是诸如IPOD之类的高价产品是一种天位数字,比中层价格的其他类的视听产品的边际效用要高得多。

4.内外资企业产品类型呈现相反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受人民币不断升值、两税并轨等政策的影响,以往靠外资拉动的产业格局被打破,外资企业发展呈现出相反态势,相反内资企业今年表现较好,这是因为在产业发展状况中,产业转移效应还不够明显,区域间协作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东中西部采取区域经济合作和产业分工虽然有所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区域协调对话中的地位不平等。二是区域间的竞争多于合作,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垄断与分割现象突出。三是一些中西部地区定位不明确,产业优势不突出,忽视自身比较优势,片面把像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之类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而造成地区产业同构的恶果,无法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信息产业是第三产业中发展前景最为乐观的行业之一,服务对象面广,因此发展经济状况呈现很好的局势,其中最能体现经济原理的是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最能体现在信息行业中,消费水平和经济能力的切实反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经济学原理,这表明经济学原理无处不在,从生产要素到消费需求,层层深入,影响着社会的正常运转,因此,在认识经济学原理的同时,结合社会实践能够更好的认识理论,深化理解,对于以后正确处理和掌控经济运转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消费需求决定生产方向,因而在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正确理解消费正的消费倾向,能够更好的解决发展的问题。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从局部发展深化到整体提升,是经济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碧云主编经济学[M]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盛来运市场化取向制度改革[R]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2007-11-30

[3]2007年1-10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R] 中国经济信息网 2007-11-30

附录:

2007年1-10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

推荐第2篇:经济学论文

知识产权刍议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接受焦点访谈中提到知识产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那何为知识产权?所谓知识产权是指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21世纪人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产权保护对知识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经济高速发展、知识产权如此重要的今天,知识产权在我国发展现状如何呢?。通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条例。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知识产权工作总体状况还存在着与国家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首要原因。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企业拥有知识产权量少,易发生侵权或被他人侵权的现象。在我国,大多数人并没有把知识产权真正作为财产权来看待,甚至很多企业都没有认识到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他们很少将知识产权作为财产权来对待,只重视有形资产的积累与保护,忽视了专利、商标、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智力成果。2.法律体系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以单行法的形式出现,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起草。各单行法律的内容、手段等不够统

一、协调,缺乏法典化的统一安排和规范,导致对有些对象重叠调整、规范冲突,而对有些问题却又出现调整空白,甚至对于同一种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不同的单行法判决的侵权赔偿数额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差异。3.忽视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 。在大力保护国外驰名商标时,我们却忽视了对国内驰名商标的扶植与保护,造成国内大量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近些年,贽国商标国外抢注案件每年不下百起,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国外抢注者通过商标抢注或进行商标倒卖,或以侵权之名索赔,或索取高额转让费,更有甚者利用商标抢注,让中国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今年4月,在全国知识产权局长会议上,会议表示: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建设,着力实现专利质量与数量的协调提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工作的宏观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建设,全面优化执法保护环境;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专利的运用与产业化;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文化;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知识产权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为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提供服务。

因而,保护知识产权显得尤为重要。在我看来,保护知识产权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环境氛围。 迅速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前提。应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树立以下四种意识:一是培养全民知识产权意识,优化舆论环境,加强对企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并把专利知识列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二是提高品牌意识。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投入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为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知识产

权宣传教育,进一步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新品牌。

2.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专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专利活动、规范专利行为而采取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政策和措施的总和,要通过政策引导,形成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二。是要优化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司法、行政两条途径,有力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3.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和知识产权统筹协调机制。要建立权威、高效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构,解决知识产权管理条块分割和部门之间不协调的问题,研究和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总体战略、政策和对策措施。并加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对有可能引发知识产权争端,并对国家根本利益、经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严重威胁的动向,研究对策,向有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发出预警报告。

4.大力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 制定特惠扶持政策,支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促进其产业化,着力解决产业技术空心化的问题;对于政府投资且在一定期限内未实施的休眠专利,要制定相应办法,促进其转让和实施;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在合理分享权益的基础上,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向企业转移;支持和鼓励以专利创业,依靠专利技术发展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

知识产权一个对知识经济起决定性作用,对经济转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大学生的我,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创新,树立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推荐第3篇:经济学论文

农村市场的开发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多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市场在销售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地位。目前我国的农村市场发展还很不完善,为了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拓展国内市场的空间和容量。

关键词:经济结构、农村市场、开拓与发展

正文:

一、农村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市场需求狭小

我国农村市场需求不足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 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很不相称。

2.农村市场消费水平低

由于受收入、生活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价格”仍然是农民选购商品首先考虑的问题。在选购商品时,农村居民不仅讲究经济实惠、价格低廉,而且要求经久耐用、使用方便。

3.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从农村市场的建设来看,农村市场种类不齐备,结构不合理,各类市场发育程度低。除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外,在农村,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以及农产品专业市场、批发市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还相当落后。不仅如此,农村各类市场布局不合理,一般主要集中在县城以及乡、镇政府所在地。

4.农村市场秩序混乱,设施简陋

在农村市场,大量的交易活动是在一种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低,交易场所简陋,交易程序紊乱中进行的。一方面,农村市场法规不健全,市场管理混乱,从产品收购、贩运到批发,垄断市场,强买强卖,扰乱正常交易秩序,损害农民和消费者利益的非法经营时有发生,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拦路虎”。另一方面,农村市场服务设施简陋,有些农村交易市场缺乏必要的营业厅,更多的是以露天市场为主。另外,农村服务设施落后。不仅电网设施陈旧、线路老化、容量过小、电价太高,而且住宿、供水、供气、供热以及文化娱乐等条件与城市相差甚远。落后的交通、通讯和服务设施,使农村市场信息闭塞,投资者不愿意到农村投资办厂,商人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商品买卖活动,其结果农村市场供给不足,不仅商品数量少,而且花色品种单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购买热情。同时落后的服务设施也使农村的劳务消费滞后。

二、开拓农村市场的策略

面对农村市场落后的状况,面对扩大内需、启动市场的迫切需要,开拓农村市场已迫在眉睫。开拓农村市场应有以下策略:

1.更新农民的消费观念,挖掘农村市场的潜在需求

在影响人们需求的诸多因素中,思想观念是影响人们需求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把转变农民的消费观念作为突破口,挖掘8亿农民的潜在需求,使富裕起来的农民成为市场需求的主体。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正确理解自给自足与商品交换的关系。 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特有的经济现象,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自我供给、自我消费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与商品经济背道而驰的。

正确认识勤俭节约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系。 中华民族具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至今仍是我们事业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当代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含义与过去那种压抑消费、勒紧裤腰的理解完全不同,它是相对于奢侈浪费、讲排场、比阔气而言的,是进行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

2.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市场的开拓,农民购买力的提高,最终都要建立在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上。所以,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关键。

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开放20 余年的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适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不仅符合农业生产的实际,而且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使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在坚持农村经济基本制度不变的条件下,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面向国内外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资源、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区域优势,调整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比例,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长期以来, 农民只能得到出售初级农产品的收入,而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的高附加值被工业和商业部门获得。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对农产品进行多层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不仅能够获得粗加工和深加工等生产环节的收入,而且还能获得储存、装运等流通环节的收益,从而推动农村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步伐。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农产品资源,农村土地价格低廉,工资水平比较低,发展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不仅办厂成本低,使乡镇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价格竞争优势,而且还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积累基金。在农村形成强劲有力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3.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保障,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介和桥梁。所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对于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都有重要的意义。

完善农业要素市场。生产要素能否合理流通, 不仅关系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农村产业化的发展前景。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建立起城乡开通、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的流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市场化就业,为农民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创造条件。

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村市场发展的政策、制度和法规。 整顿农村市场秩序,打击坑害农民、欺行霸市的行为,创造一个公平买卖和竞争的交易环境,使各类市场正常有序的运作,这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保证。为此,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市场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制订和完善有关农村市场的法律和法规,指导、约束和规范各类市场。

结束语:农村市场的发展必定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定会迈着大步向前走。

推荐第4篇:经济学论文

论双十一带来的经济影响和消费者行为理论

连锁经营与管理3班

撰写人:陈超 学号:20154701

摘要:.......................................................3 1.崛起的“双十一” ............................3 1.1巨大的网络账单 .............................3 1.2对传统商场的影响 .........................3 2.双十一中的经济理论 ...........................4 2.1双十一的需求理论 .........................4 2.2双十一中的弹性理论 .....................4 2.3消费心理分析 .................................4 3.“双十一”中的欲望与效用.....................

5 论双十一带来的经济影响和消费者行为理论

摘要: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崛起对我国企业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大。以淘宝为首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为表现形式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电子商务的重要发展模式,11月11日,阿里巴巴公司旗下的淘宝、天猫两大网上商城策划发起了“双十一”狂欢购物节,掀起了一场令人瞩目的网购盛宴。

关键词:“双十一” 促销活动 经济理论分析 消费者行为理论

1.崛起的“双十一” 1.1巨大的网络账单

如今的光棍节已经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给广大单身狗度过的节日,而是成为了一个网购狂欢节的代名词。从2009年开始阿里巴巴首次以“光棍节“的名义展开的促销活动开始,今年已经是第七年的“双十一”狂欢节,912.17亿,这个数字也是今年淘宝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节最终定格的数字。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是68%的无线成交量占比,是超过4.67亿张的物流订单,是232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是又一中国网上购物的价格新纪录。不少电子商务的网站纷纷学习阿里巴巴的模式,搞“双十一”如今演变成了一个网络购物狂欢节。

1.2对传统商场的影响

在线下商场逢折必火景象难再现全国从多百货纷纷提前启动大型促销,以应对“双十一”网购的冲击。虽然有低价杀手锏和各种创新体验活动拉拢人气,但商场逢折必火的景象已难以重现,业内专家认为,未来百货门店收缩的现象会不时发生。百货大促人气两重天上百场秀、多位明星捧场,每一层都有真人模特、各式表演„„上周五,一场名副其实的嘉年华正式登场广百北京路店,加上低至4.8折的低价杀手锏,吸引了成千上万人涌向北京路。当天广百北京路店营收4000多万元,比平常的周末大促翻倍。而另一边厢,其中多家有做促销的百货公司,发现客流只是比平时略多,却不见人头涌涌的现象。虽然说接近年底,商家促销活动此起彼伏,但单纯的打折或返券已令消费者不再过多关注。新光百货相关负责人高萍认为,面对各种竞争,百货业不仅要拼价格,还要舍得花钱为顾客带来体验。但也有业内质疑,活动带来的人气只是短暂的,靠砸钱营造体验的效果难以持久。如此一来对传统商场造成的危害极大,造成许多小型超市无法存活纷纷倒闭。

2.双十一中的经济理论 2.1双十一的需求理论

需求法则告诉我们,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双十一”期间,淘宝、天猫发起了“五折”促销活动,部分销售商甚至推出了“一折”商品,还有的商家实行优惠券、返现等手段,商品价格比平时明显下降,造成消费者需求上升。网络购物相对于实体店销售来讲,具有快捷性、便利性和无地界等巨大优势,销售商众多,商品品种非常丰富,消费者可以在网络商城上对不同销售商的多种商品进行充分比较,选择余地大,市场的自由竞争度高。“双十一”期间,天猫购物狂欢节的参与销售商达到2万家,共3万多个品牌。商品数量、种类剧增,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市场需求上升。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销售商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供给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出售的愿望,二是有供给能力。供给函数是一条由左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法则意味着商品供给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在“双十一”促销活动中,销售商调低了商品价格,利润下降,部分销售商甚至出现了“赔钱赚吆喝”的现象,因而销售商不可能把所有商品都投放到低价网购的供给上来,而是限定了一定数量,这也是“双十一”当日,为什么很多消费者熬夜抢购、有人仍然买不到提前选中的商品的原因。退一步讲,即使有的销售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不加以限制,但由于折价促销活动仅限于十一月十一日当天,时间限制了商品的总供给量。阿里巴巴及众销售商在“双十一”之前的营销造势,早已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积累了众多的消费需求,叠加效应使得购物节当日对于商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当日的供给量,就造成了“双十一”的供不应求,成就了一次网购狂欢盛宴。

2.2双十一中的弹性理论

从消费者群体分析,淘宝和天猫都属于B2C电子商务平台,其消费者基本锁定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这些消费者年轻、时尚、接受新事物快,喜欢网购,但总体上收入水平不高,可支付能力有限,消费支出的很大份额集中在日常用品。这一特点也能从“双十一”热销商品类型上看出来。天猫方面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服饰品类占比居各大品类销量之首。在“双十一”购物节开卖仅一小时,天猫平台就已售出200万件内裤,连接起来有3000公里长;1小时内销售的文胸销量160万件,叠放起来相当于3个珠穆朗玛峰高度。此外,母婴品类商品在“双十一”期间也大受欢迎,例如奶粉销售突破50万罐,成交过亿元,销售数量可供全国2个月大的新生儿使用一个星期。然而手机、家具、首饰等高档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奢侈品等,销售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因此,“双十一”网购的商品多属于生活必需品。按照经济学常识,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大。这是从不同类别商品的需求弹性分析的。如果比较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于同类商品的需求弹性,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高收入人群,参加“双十一”网购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由于总体收入水平不高,可支付能力有限,导致其对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相对较高,需求价格弹性较大。

2.3消费心理分析

贪便宜或求廉心理,获得更多的让渡价值:打折,是双十一打出最响亮的口号;虽然大家心里明白可能有水分,但是还是怕自己错过占便宜的机会;而双十一还打出“仅此一天”的口号,则让消费者心理上更加紧迫,让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最终快速的转化成实际购买行为,以抓紧时间占便宜。

图方便,图省事:不用花大半天的时间去上街购物,然后大包小包的扛回家;网购能方便快捷的买到性价比高的产品,并直接快递到家;而且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做出购买决策,却不受他人或环境干扰。根据对网购用户的调查,图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的占55%,在网上能买到线下买不到的商品占22%,这是对此种心里的有力佐证。 从众心理:双十一在网上造势,热闹非凡,而中国人总喜欢在热闹的氛围中做出购买决策;这也可能导致盲从,以至于买大量可有可无的东西。

寻找参与感:这么火热的全民运动,不参加的话,跟办公室同事就没有共同话题。

图炫耀,有表达的欲望:亲身体验双十一,过后再对双十一大加吐槽,或者进行各种晾、晒;表现欲借助全民运动得到充分满足。

有成就感、有面子:双十一过了,一包一包的快递到了你的办公室,瞬间,你就成为办公室的话题;而一旦买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不但十分有成就感,还能得到周围同事、朋友的一片艳羡,虚荣心一下子就得到了满足。

情感上的宣泄、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在情感上,女性希望获得男性更多关注的心理体验未能获得满足时,网购简单、便利,便成了女性调节心情甚至宣泄情感的方法;而且网购可以让无聊感和压抑感得到转移和释放,不仅可以让消费者买到了需要的商品,还可以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放松。

3.“双十一”中的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动机源于消费者本身的欲望。欲望即“需要而没有”,指一个人想要但还没有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心里感觉。物品之所以能成为用于交换的商品,原因在于商品恰好具有满足消费者某些方面欲望的能力。

人们的欲望是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动因,商品具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消费者则依据商品对欲望满足的程度来选择不同的商品及相应的数量。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被称为商品的或服务的效用。一种商品或服务效用的大小,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或者一个消费者的不同状态而言,其效用满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样,欲望驱动下的消费者行为可以描述为在可支配的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所消费的商品数量组合,力图得最大的效用满足。

在“双十一”网络购物狂欢节的浪潮中各种商品的大减价让原来有这种欲望而没有能力购买的人有了能力购买自己平时不能买到的商品,这样的活动刺激了广大不是很富裕的消费者有了平时不能消费的能力,大大的满足了消费者心中的欲望。人的欲望是具有多样性的,一种欲望得到满足,更高层次的欲望也会随之产生。因此,人的欲望表现为无限性,当人们在“双十一”中满足了自己平时的小欲望随之大的欲望也开始产生。随着欲望的产生

4.总结

在这场“双十一”的网络购物狂欢中,得到利益最大的还是那些网络商铺的店家,他们通过降价,压价的方式大量的倾销自己的商品从而达到用数量上的最大化,通过增加商品的销售数量以量来达到自己预期的销售额。双十一让商家和消费者之间达到一种相互共赢的关系,商家达到利益最大化消费者通过这个活动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推荐第5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是一门专门研究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社会与个体利益的最佳结合,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1.研究劳动力市场运行和结果。2.研究劳动力资源投入与产出机理。3.研究劳动关系及其运行规律4.研究与劳动相关的问题。具体描述:以劳动力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研究各种劳动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涵盖劳动力市场及其变化、劳动力的投入与产出效率、劳动经济管理及其运作机制、劳动和谐关系的维护、社会劳动问题的处理等领域

研究方法

一般方法: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具体方法:社会调查法、实验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法、统计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实证分析方法 定 义: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 步 骤1)建立预测行为用的数理模型 2)用计量经济学的办法检验数理模型所表达的理论是否符合现实 3)用检验过的数理模型,预测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特 点1)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本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研究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3)试图超越和排斥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方法 定义:用一定的价值观去评价经济效益的好坏和制度政策的利弊,回答经济行为人的选择“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基准:互惠原理。特点1)研究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释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问题,即说明其对于社会的意义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2)研究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关心经济运行的结果是否合理、公正。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适龄人口:人口中处于劳动年龄的那一部分人口。劳动力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体 (现实的、潜在的)。

劳动力市场:1.是劳动力要素的交换场所,既可以是有形的(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法律服务中心、信息中心等) 2.劳动力市场的基本要素是价格,价格决定劳动力要素供求双方的市场行为3.劳动力市场反映了一种机制。劳动力的供求双方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1.劳动者只能被雇佣或租借,劳动者本身不能被出卖和购买2.劳动者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3.劳动力受雇或出租的条件不仅是工资的多少,而且还有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好坏等其他因素4.劳动力市场的活动不仅由工人和用工单位双方决定,而且受到政府、工会、雇主和舆论等社会力量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1.在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中起纽带作用 2.在协调劳动力供求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3.在劳动者职业或就业单位的转换中起媒介作用 4.对劳动者就业竞争起到激励作用 5.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起鞭策和推动作用 6.在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中起导向作用 7.为政府了解社会劳动分配状况起到“窗口”作用

市场机制的运作过程:1.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力供求2.市场体系通过变动工资水平和调整劳动者的流动速度实现均衡—工资的变动引致劳动力在不同职业、不同地区间流动,最终导致市场均衡3.供求决定工资水平4.供求变动与市场调节

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硬环境的建设、软环境的建设、直接需求者 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

影响因素:工资率、企业商品的市场价格、企业商品的市场需求、企业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成本、技术进步、宏观经济环境

均衡条件:当每增加一个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量等于其边际成本或工资水平时,企业的用工规模处于最佳状态

工资变动对理想雇佣水平的影响:替代效应—工资提高后,由于劳动力相对昂贵而引起的资本代替劳动,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规模效应(产出效应)—工资提高后,由于厂商总成本增加而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减少

L1L2为替代效应、L2L3为规模效应、L1L3为总效应

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就是劳动和资本都可变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弹性可能要大于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因为有替代效应存在。表现在需求曲线上,曲线更加平坦。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推导

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1.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2.其他投入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性3.其他投入要素的供给弹性4.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劳动力供给的含义: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

影响劳动力供给量的因素: 1.人口的规模和构成(或适龄劳动人口)2.愿意工作的人的比例(劳动力参与率)3.工作时间制度4.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5.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水平

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一般情况,收入随之变动):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a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资效应为正,工作时数增加

b 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工资效应为负,工作时数减少

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涵义: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动的曲线。一般规律: 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倒“U”形。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呈“M”形或倒“U”形。趋势: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劳动力参与率下降2)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总体上仍较男性参与率低)3)老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

劳动力市场均衡概念: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的静态均衡:1.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工资率是均衡工资率或市场出清工资率2.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就业量是均衡就业量3.只要工资率不等于均衡工资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将使得工资率回到均衡点,所以只有均衡工资率才是市场的普遍工资率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动态均衡的基本假设1.假设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2.假设本期的劳动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本期的工资率和本期 的劳动力需求量两者之间关系为: Wt = ƒ( Dt )3.假设本期的工资率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St+1 表示,则

St+1 = ƒ (Wt )

动态均衡的三种模型(假定劳动力需求弹性为1):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能达到最有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前提下,社会产出也能取得最高水平2.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劳动力市场均衡条件下,由于完全竞争和自由流动的作用,经济社会中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的和地区的工资差别3.充分就业 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形成、寓寄在劳动者身上并能够为其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生产能力(体现为劳动者的生产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投资: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和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人力资本特征:依附性、私有性、递增性、不可视性和难以度量性、时效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各级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保健、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收益多重性、投资收益的迟效性与长期性、投资效益的间接性。 净现值法:现值-未来收入或支出的现在价值。假定给定的年利息率为i, n年以后的货币值在今天的价值PV=Y/(1+i)n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只要内部收益率超过市场利息率,所进行的投资就是合算的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者相对于劳动力市场条件的差别,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职业之间和岗位之间的自愿选择和迁移

劳动力流动成本:货币成本 +非货币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收益:货币收益+非货币收益(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等非货币因素)劳动力流动决策:只要流动的收益现值大于不流动的收益现值(净现值收益大于零),劳动力就会流动。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年龄、家庭、教育、流动的距离。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工资形式: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福利。工资职能:补偿职能、激励职能、调节职能、效益职能

工资水平是指某一特定领域、某一特定时期的职工实际平均工资的高低程度(一定时期和一定统计范围内劳动者平均工资的数额)。工资水平=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

低端工资水平调控—最低工资制度:保护低收入阶层或收入不稳定者、体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维持一定购买力,创造必要市场条件、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

对社会集团最高工资的控制,一般不应超过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对个人最高工资的控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率进行控制

短期工资水平的非经济调控—工资谈判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企业、雇主或其组织为一方,以雇员或工会组织为另一方,在政府的指导协调下,就企业工资分配问题进行协商的制度

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补偿性工资差别、竞争性工资差别、垄断性工资差别

工资差别的形式:产业间差别、地区差别、年龄间工资差别、职业工资差别、性别差别 (劳动)就业: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运用生产资料依法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获得赖以为生的报酬收入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数量影响就业者供应量 ;人口构成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合理性2.科学技术进步因素3.经济因素: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劳动就业的总体水平;经济形式是解决社会就业的前提条件 ;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结构4.劳动制度因素:国家的劳动就业方针政策直接影响就业问题解决的程度 ;用工制度的内容和形式及其执行机构,直接影响着充分就业的实现 ;工资制度和政策也是影响劳动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5.国家宏观政策因素6.心理因素:就业意识

失业:是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治理的政策选择:1.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修复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功能、提高经济活动水平(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治疗失业的根本性药方)2.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失业保障(设立普遍的失业救济保险计划、提供失业收入保障、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帮助政府的社会援助支出达到有效目)3.社会援助

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前提 2.积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相适应的市场就业机制是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环节3.促进国民经济有效率地持续快速增长是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4.立足世界劳动力市场解决中国劳动者的就业是解决失业问题

推荐第6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网络信息化带来新的就业模式:“网络创业”

一 为大学生创业带来新的模式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期影响,同时高校毕业生的数额也逐年递增,部分企业的用工需求放缓,这导致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网络创业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就业模式以低风险、低门槛、收益快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创业者。他们投入很少的成本,在互联网上做起“网商”,月收入可达上千元。

陈韦良是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大二学生,在网络创业中经验效益双丰收。他,大一时就创立了校园门户网站。该网站是一个校园内的网上“跳蚤市场”。他介绍:“同学们通过这个平台交易二手商品,网站则通过广告和线下活动盈利。”网站开通当年,交易额过万元,盈利超过千元。

一方面,网络创业成本低、盈利快,是新一代学生用“智商换财富”的工作新选择。大学生乐于挑战传统就业观,这种新型创业模式无疑满足了他们求新的思路。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创业中存在信用等级低、缺乏人脉资源和网络经营技能等困难。因此,社会和各高校应重视并增加网络创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加强电子商务类课程的师资投入,适时给学生提供网络创业相关信息和行销思路,让网络创业真正成为大学生谋职就业的新选择。

二 为残疾人就业提供新的机遇

虽然残疾人就业状况逐年得到改善,多元化的残疾人就业格局也已初步形成,但是由于中国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特别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残疾人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平台。网上开店投资少、回报高、见效快、营业时间长,同时它又不受地理位置、店面空间、资金挤压等限制,特别适合残疾人经营,受到了残疾人的广泛欢迎。

目前有很多残疾人开网店,做网商,在阿里巴巴、淘宝、易趣、百度有啊这样的C2C网站。如聋哑人陈汉俊夫妇利用淘宝网推出的免费开店平台,销售某著名运动品牌。2008年,他们的网店荣登“全球十大网商榜”,2009年,创办公司,开专卖店,月营业额超过10万元。

网店在实际运营过程当中,残疾人店主还会面临很多复杂问题。因为残疾人肢体不便而且社会活动比较少一些,他如何找到合适的货源,特别是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是非常大的一个难点。创业资金的匮乏及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的交易规则的多变,是令残疾人相当困惑的问题。残疾人网络创业,还需多方帮助和支持,希望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网店,更多的爱心企业加入到供货商的队伍中来,网络平台对于残疾人店主准入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同时希望政府加强对残疾人的重视,跟随形势变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为残疾人店主答疑解惑,解决实际问题,并带动更多有网络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推荐第7篇:劳动经济学论文

劳动经济学论文

论文题目:论延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11城建人力1班

学号姓名:王孝春 11211900112

完成时间: 2013-12-22

摘要: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延迟退休似乎是大势所趋但这一政策的推行到底会给劳动力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得出该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影响的正负效应取决于各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引言:近期,关于是否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以减轻“白色浪潮”对社会养老压力的新闻,因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甚为抢眼。推迟退休年龄会对就业局面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国是否需要推出弹性的退休制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表述,显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关注的焦点之一自然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镇下岗、失业浪潮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截止2004年6月底,中国城镇的失业人数为837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数为196万,两者相加,仍有1000多万之众。如果加上实际上“在职不在岗”的“企业职工”,真正“失业”人数还远不止此数。最近发布的《社会保障白皮书》在谈到失业问题时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矛盾和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持续存在”。延长退休年龄,意味着有一批年长者要推迟退出他们的劳动生涯。但是在整个社会的工作岗位吃紧的前提下,这同时是否也意味着有一批年轻人相应地不能得到工作岗位?

一般来说,在国际上,采取延长退休年龄的做法并不是用来解决养老保险负担问题的,而是针对劳动力短缺之困。中国的劳动力短缺吗?有专家称,起码在2010年以前,我们正处于人口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的“黄金时期”。此后,劳动年龄阶段的人口会有所减少,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绝对数十分庞大,劳动力的绝对数也就大。所以,讲到中国社会缺少劳动力,还是一个非常遥远的事。

延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今年是高校扩招后又一个就业高峰年。据权威部门统计,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可以说,毕业生、下岗职工、退伍转业复员军人以及向城市转移大量农业人口等,是目前城市主要的就业大军,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总工会、人社部等的专家完成的报告认为,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在1000万左右,其中约30%岗位来自退休人员更替。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8月4日在武汉发布。报告称,延迟退休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

延迟退休自有动议以来,就一直遭受社会的广泛质疑。而延迟退休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即属社会质疑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研

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大约30%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则更为延迟退休影响就业提供了直观的数字论据。在当前我国每年都面临较大就业岗位缺口情形下,诚如报告所指出的,“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青年失业状况,由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正如人们所常说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因为唯有实现就业才会有生活来源,有生活来源才谈得上生活幸福。尽管按照现行规定年龄退休,退休人员退休后的收入会比退休前有所减少,但是对退休人员的生活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如果因为实行延迟退休致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不能获得就业机会,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将会没有基本的生活来源,这显然将会对民生造成不小的影响与损害。

从另一个角度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唯有不断扩大消费,才能促进经济不断获得更大的发展。年届退休人员由于主要消费项目均已完成,子女业已成人,所以即便延迟若干年退休,也不会对消费起到多大的拉动作用。而年轻人如果能通过退休人员退休获得就业岗位,由于其消费观念更为超前与需要置业等原因,其消费潜力绝对要比退休人员大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实行延迟退休还会对我国的消费扩大与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

从以上意义来说,延迟退休虽然能让那些工作轻松、待遇优厚人群获得更多一些的实际利益,但却是以影响就业与民生以及妨碍消费扩大与经济获得更快增长为代价的。有关方面显然不能为了满足部分特殊人群出于一己之私的诉求,而令国计民生受到影响与妨碍,令社会公平与和谐受到损害。顺应多数民众的意愿,更多地从有利于国计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退休制度方是正道。

劳动力市场的参与者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因为从一个时期的观察出发,总是不断有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 完成劳动力的市场交易并与用人单位或雇主建立一定合约形式的劳动关系,从而参与社会财富(产品或服务)创造活动。与此同时,也会不断有劳动者退出劳动力市场,脱离劳动力的市场交易和解除与用人单位或雇主之间的劳动关系,通过失业、闲暇偏好、职业再搜寻、退休 人力资本投资等多种形式加以实现。显然,这里所讲的劳动力的市场退出是相对劳动力的市场进入(就业或再就业)而言的概念,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模型提供的终止劳动力供给行为的考察平台而形成的经济现象。

按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行为收益最大化假设,首先是劳动者的失业即代表其市场供给行为的中断。失业性质的劳动力市场退出可以有被动(非自愿)和主动(自愿)的区分。其次,一般可认为,劳动能力人口作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选择与该劳动力的个人收入或家庭收入有关。因为按照“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模型分析,如果个人或家庭的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 就有可能引起劳动者减少工作时间的行为,其中也包括暂时性地选择闲暇或终生性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行为.而且这里 讲的个人或家庭收入并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工资收入, 也包括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性收入等;而退休金与企业年金等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影响一个人或家庭的劳动供给。另外,劳动力的市场退出还与劳动者个人的健康、工作机会及人们对福利的主观评价等非经济因素影响有关,例如,当工作损害健康且劳动者可能由此支付更高的医疗费用甚至寿命预期缩短时,一些劳动者也会选择退出劳动领域;对另外一些人而言, 在劳动力市场存在其他工作机会,尤其是这些工作岗位有更高的收入预期情况下, 也会放弃现期工作而选择退出,以便寻求更合适的工作岗位。还有一些人则可能是为了享受社会保障的福利待遇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可能是为了进一步投资人力资本而暂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如青年人就业后重新回到学校学习。

可以发现,劳动力市场退出的直接后果在于对退出者的现期和预期收入产生影响。在假设退出者都具有经济理性的前提下,按照收益(效用)最大化原则,他们在退出劳动力市场前都会理性地规划和安排下一步的行为,而且有制度规范约束的劳动力供给行为还可能产生多种效应,使劳动力的市场退出的影响因素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劳动力的市场退出要比劳动力的市场进入行为更为复杂。

结论:

当前,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就业问题的相关争论是存在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的。而且可能是负面的影响也可能是正面的影响。影响结果取决于上述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从某方面去进行片面分析。延迟退休年龄对年轻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影响,需要在考虑综合因素的条件下进行更多的调查和分析,从而得出结果。 从以上意义来说,延迟退休虽然能让那些工作轻松、待遇优厚人群获得更多一些的实际利益,但却是以影响就业与民生以及妨碍消费扩大与经济获得更快增长为代价的。有关方面显然不能为了满足部分特殊人群出于一己之私的诉求,而令国计民生受到影响与妨碍,令社会公平与和谐受到损害。顺应多数民众的意愿,更多地从有利于国计民生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出发,科学合理地设计退休制度方是正道。

推荐第8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主题: 延边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学校:

学院: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延边地区经济发展概况分析 摘要:延边州既享受西部大开发战略,又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实践,延边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济实力逐步壮大,经营范围不断拓宽。不仅在工业、商业、饮食业等传统产业中站稳了脚跟,而且涉足科技、教育、信息等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延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特别是近几年(2003年-2007年)延边州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对延边地区扩大就业、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稳定和增加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融资,民营经济,投资效率,延边工业,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核心技术,第三产业

正文: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幅员4.27万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和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地。自1952年9月3日成立以来,连续四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延边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边境线总长768.5公里;物产丰饶,资源富集。延边坐落在闻名世界的长白山北麓,境内有野生动物367种,野生植物246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800多种,盛产被誉为“东北三宝”的人参、鹿茸、貂皮;生态优良,延边域内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9个,森林覆盖率80.2%,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公认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后花园”。

延边是国内同时享受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唯一地区,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前沿”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目前,延边已初步形成了食品(卷烟)、能源矿产、林产、旅游、医药五大支柱产业,以及建材、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延边每年都有大批人员赴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国家劳务。充裕的民间资本,促进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使延边成为金融保险业的市场竞争之地。延边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25个国家和地区的810多家外资企业在延边置业发展。同时,全州已有几十家企业在俄罗斯和朝鲜投资建厂,涉及食品、卷烟、服装、水产、木制品加工等多个产业和领域。

2012年,延边州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9亿元,同比增长23.4%;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92.5亿元,占GDP比重由2006年的33.4%提高到51.3%;实缴税金占地方级财政收入比重由57.9%提高到69.2%;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55.7万人,占全州城镇职工总数比重由49.3%提高到84%。这一组组数字刻画了延边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上扬图标。近年来,延边州以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为主线、以民营经济服务年活动为载体,推动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不仅占据了“半壁江山”,全民创业的热潮也让民营经济“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2004年开始,延边州依托民族区域自治优势,结合自身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条例》、《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和一系列民营经济腾飞计划,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为了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搭台唱戏”,延边州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先行先试等政策叠加优势,吸引和扶持全社会创业兴业。

发展中的不足与问题

近几年延边州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发展环境有待不断优化,企业负担过重,全民创业氛围不浓;二是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后劲下足。延边地区投资效率相对较低,融资难度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发展成本较高。改善金融投资环境已成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三是科技基础薄弱,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营者素质不高,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新产品开发人才短缺,技术力量不足, 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使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企业产品属初级加工的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和拳头产品偏少。缺少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是延边工业在市场竞争中最为明显的一个表现;四是经济总量不大,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统一规划。经济体制的各个环节还没有与市场对应起来,对市场的竞争反应迟钝。小规模生产的多,有竞争实力的少。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反在已有的市场中相互挤压,使企业获利空间不断缩小;五是产业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一、二产业发展速度慢。第一产业中传统农业仍占很大份额,种植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制造业比重大,但有许多是高成本、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益的落后企业。针对延边工业结构中资源型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应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解决工业节能减排的许多困难和问题;第三产业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占主要成分,新兴的第三产业(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软件开发等)仍然发育不全。

延边州民营经济发展趋势

近年来,从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规模逐渐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民营科技企业数量上升,产品档次提高;出口大幅增长等特点。

1、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不断发展

①国有集体企业户数继续下降:一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私营经济政策的逐步放宽,私营经济队伍日益状大,私营经济不断发展和繁荣,国有、集体等内资企业日益减少;二是有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经营机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管理水平不高,经营亏损,市场前景不好,“国退民进”;三是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的下断深入,一些小型国有、集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被迫改制,退出市场主体;四是有些内资企业在各项专项整治过程中,因不具备有关前置或其他市场主体资格,被淘汰出局。

②公司企业户数增长趋势加大:一是公司企业增长明显。近些年来,私营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尤其是私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因其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等特点得到迅速发展。二是新《公司法》颁布实施后,降低了门槛,允许公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和承认一人有限公司的合法地位,更加激发了投资者创办公司的积极性,特别是一人有限公司便捷的登记被投资者看好;三是一些个体业户逐步做大做强,发展为私营企业;四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全民创业热潮高涨;五是我州逐步加大了对软环境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全市经济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2、个体工商户变动较大:总的看几年来个体工商业户数持平或略有减少,但有出有进内部变化较大。一是有一些个体工商业户经济实力增强,已发展注册为私营等民营企业,且比例逐年增大。二是近几年新从事个体工商户增长加快:一是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企业陆续下岗人员,自谋职业加入到个体工商户的队伍中;二是随着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新的越来越多的商业网点,给个体工商户经营创造了便利条件;三是政策拉动,服务环境不断改善,

鼓励个体经营;四是认真落实国家推行的优惠政策。除一直坚持下岗失业职工优惠外,退伍军人、军人家属、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进城办个体等享受优惠政策业户有所增加。

3、增长幅度较大的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

从行业布局来看,相比增长幅度较大的行业是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的热度一直持续,建筑劳务分包和装饰业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下逐步走入正轨。批发零售业增长的原因是由于我州的地理位置及朝鲜族居民较多,为了与韩国、朝鲜、俄罗斯进行贸易而新开办企业增多。

民营经济在延边州的显著地位

延边州工商联副主席、直属商会会长刘纯志对记者说:“省里召开如此大规模的民营经济大会体现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40条意见步子很大,如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将会为我们民营经济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新企业要充分享受例如自办理税务登记始,两年内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这样的好政策,老企业也要从中找到发展机遇。我们民营企业发展好了也可以为省强、国强作出贡献。

珲春国遥博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国哲说:“省里的40条意见对我们民营企业的支持是空前,特别是支持科技创新上,给了我们企业主心骨。还有在政府积极面向民营企业采购产品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扩大企业市场的方向。”

据延边州工信局中小企业发展处处长杨辉介绍,延边州将结合省里的40条意见,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这个意见不仅会包含省里40条意见中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强、符合延边实际的条款,同时还要把延边需要的政策加进去,全力扶持民营企业。

参考文献:

1、《延边州民营经济发展扫描》 吉林日报 (记者 张伟国 黄敬亮 韩

路鹏) 2013年3月7日

2、《促进延边经济发展》 英夫 延边杂谈2008-12-0

53、《延边州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李吉雄 东北亚论坛1993年第一期

4、《三十年延边经济大发展 民族团结共创和谐社会》 吉林网 张亮

2008年12月22日

5、《合理借助对外开外 促进吉林延边州经济发展》 上海万得资讯 2005年11月2日

推荐第9篇:产业经济学论文

本科实验报告

题目 论四川餐饮业在当前经

济发展形势下的转型

学生姓名 肖俊

教学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张淑英 单

位 西南石油大学

学 号 201531100305

经济学2015级

职 称 教授

完成日期

2016

目录

1.餐饮业经济发展态势 ........................................................................................................3 1.1全国餐饮业发展现状 ..................................................................................................3 2 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4 2.1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 ,但企业规模偏小 ...............................................................4 2.2 餐饮业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 ,竞争管理不力 ...........................................................4 2.3 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 ,市场秩序混乱 ...................................................................5 2.4 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 ,连锁经营受阻 ...................................................................5 2.5 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 .....................................................................6 2.6 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 ..............................................................................................6 2.7 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6 3.各项举措推动川菜产业转型 ............................................................................................7 3.1优化发展环境 .................................................................................................................7 3.2推动川菜大众化发展 .....................................................................................................7 3.3推动“互联网+餐饮”式创新发展 ...............................................................................7 3.4建设特色街区 .................................................................................................................7 3.5树立品牌标杆 .................................................................................................................8 3.6制定川菜标准 .................................................................................................................8 3.7开展技艺交流 .................................................................................................................8 3.8拓展国际市场 .................................................................................................................9 3.9注重川菜文化传承 .........................................................................................................9 3.10打造川菜标准化、产业化 .........................................................................................10 4.我的川菜转型畅想 ..........................................................................................................10

论四川餐饮业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的转型

摘要:川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消费人群,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四川餐饮业为四川经济的发展的增长提供了重要保证。近年来,四川省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川菜产业转型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业态日益丰富,经营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为扩大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餐饮业 ; 经济发展态势

; 餐饮业转型

1.餐饮业经济发展态势

1.1全国餐饮业发展现状

a.高端餐饮行业受阻

现在的餐饮行业越来越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看着红红火火,里面的人冷暖自知。随着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高端餐饮受阻,而与此同时,物价不断飙升,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餐饮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一轮的洗牌在所难免。有知名餐饮机构的黯然退场,就有新兴餐饮品牌的粉墨登场。

b.餐饮市场不景气

我国餐饮行业增速下滑和企业盈利受压交织,消费需求变革和信息技术大行其道呼应。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下,中国餐饮行业在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上都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整个餐饮市场在波动和震荡中逶迤前行。

c.餐饮业难招工

“在餐厅做服务员需要长时间站立,吃的都是青春饭,也赚不了多少钱。”白女士讲,现在物价较高,生活成本压力大。“我现在房租加水电费都得600多元,加上吃饭和平时零花,2000元的工资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白女士说。

1.2 四川餐饮业的特点

一.发展规模较大。四川餐饮业发展规模较大, 2004 年末餐饮业法人单位数为 2333 个 ,高于按33 个省区(直辖市)平均值 1623,与内地餐饮发达省份湖北省相比几乎是其 2 倍的规模 ;与沿海及发达省份相比, 几乎与浙江省相同,可见, 四川餐饮业发展规模在全国的地位仅居北京和部分沿海发达省份之后 ,具有比其他大多数内陆省区更大的行业发展规模。

二.四川餐饮业企业投资规模较大 ,资本密集程度较高 。从单位法人资产总额分析 ,四川省餐饮企业资产规模为 326 .15 万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0.68 万元, 但与江苏、浙江、广东、湖北等餐饮业发达省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省市的餐饮企业资产额偏小, 与其网点数量巨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

三.个体餐饮经营者成为四川餐饮市场的主力军 。2004 年末 , 四川餐饮行业实现销售额共计385.27 亿元 ,其中个体餐饮业营业收入达到 353.64 亿元 ,占全部餐饮业营业收入的 91.79%;从业人员达到 63 .76 万人 ,占全行业从业人员 68 .57 万人的 92.99%;个体经营户数为 23 .14 万户, 占全部餐饮业经营户数 23.37万户的 99.02 %。个体餐饮经营成为满足广大经济型消费者餐饮消费的支撑力量,他们贴近顾客、方便顾客, 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类餐饮网点的需求,为繁荣四川餐饮业起到了主力军作用 。

2 四川餐饮业主要问题

虽然四川餐饮业为四川经济的增长有着突出贡献,但仍然存在若干问题。

2.1 四川餐饮业网点规模大 ,但企业规模偏小

四川餐饮业表面看网点多,细致分析四川餐饮业企业规模可以发现 ,四川餐饮业企业规模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现状反映出四川餐饮业近年来的发展有一种“小老树”现象,即企业总是在努力但总是长不大,发展中过早遭遇瓶颈, 但又无力突破 。究其原因 ,与四川餐饮企业观念封闭、自恃强盛、缺乏系统创新、营销手段落后、管理能力不足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2.2 餐饮业企业的竞争意识不足 ,竞争管理不力

餐饮业历来竞争激烈。四川作为餐饮业发达的省份 ,餐饮市场的竞争已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大多数省区(直辖市)。这种态势一方面推动了四川餐饮业的提升,目前我省餐饮业在菜品创新、服务提升等方面比其他省区(直辖市)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四川餐饮业企业竞争意识仍然不足 ,参与竞争几乎处于一种被动地、由市场左右的状态。具体表现在,四川餐饮企业还不能通过品牌推广与维护、产品与服务创新、营销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改进等全方位、系统化地实现竞争力提升 。

2.3 餐饮市场无序现象严重 ,市场秩序混乱

因为餐饮业属传统行业, 高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行业业态,长期在地方经济中未受充分重视。尽管近些年来全国很多省份把餐饮业的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川也把餐饮业提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加以培育 ,但对行业的管理和指导仍然非常薄弱 ,餐饮行业没有建立起必要的行业规范和市场规范,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行业指导。政府在对餐饮业的管理方面显得非常薄弱,行业协会的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四川餐饮业处于相对盲目的发展状态,市场秩序较为混乱 。餐饮投资盲目 ,网点过剩, 多样化程度不足、同质化倾向明显,市场竞争集中在价格竞争 ,打折风席卷市场,餐饮业利润率因不当竞争日趋下降 ,大量企业出现倒闭 ,市场完全是一种无序的自然竞争状态 。

2.4 餐饮连锁发展速度减缓 ,连锁经营受阻

四川餐饮业连锁经营水平和规模曾居于全国前列 ,以谭鱼头、菜根香、巴国布衣等为代表的四川餐饮企业曾在全国市场上大举扩张, 取得了骄人的战绩。但近些年来, 四川餐饮企业的连锁扩张速度正在大大减缓, 甚至出现萎缩现象, 反映出四川餐饮业连锁经营发展受到了阻碍。分析个中原因, 过去的辉煌有其客观的市场背景, 餐饮连锁产品在九十年代相对于资本而言呈现为供不应求的状态,四川餐饮业在当时的市场中居于相对领先地位 ,川菜在全国市场的地位和特征优于其他菜系。在这种态势下 ,四川餐饮的连锁经营的渗透能力显得较强。近些年来 ,由于各地餐饮业的迅猛发展 ,四川餐饮业的优势地位逐渐削弱, 资本对餐饮连锁产品的选择余地增大, 各地都涌现出一批知名餐饮品牌, 四川餐饮业连锁扩张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加之四川餐饮连锁经营缺乏规范操作,连锁产品缺乏整体创新致使产品老化,连锁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 连锁经营人才匮乏等原因 ,四川餐饮业连锁经营正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2.5 四川餐饮业产业链短,产业化水平较低

四川餐饮业长期以来满足于传统经营方式,行业相对封闭, 加之四川餐饮业先天不足 ,政策不明晰,经营理念落后等因素 ,四川餐饮业的产业链较短, 规模经营和整体功能不强 。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食品行业新产品开发 ,带动食品产业发展 ,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等方面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与此相对应,四川餐饮业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加工和服务设施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子化水平不高 ;经营方式和经营管理总体水平不高;行业中多数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经营户 ,甚至还有很多是摊点,企业组织化程度低;餐饮业菜点质量不高 ,卫生条件较差 ,服务不规范。

上述这些特征反映了四川餐饮业的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

2.6 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

四川餐饮业发展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又表现在企业发展差异突出 。受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城市的餐饮业发展水平明显较高 ,而其他地区则发展水平较低, 尤其是广大农村和乡镇的餐饮业发展水平更是相对落后。与此同时 ,同一地区不同企业中也存在生意兴隆迅速扩张者与经营清淡关门倒闭者共存的现象。

2.7 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四川餐饮业从业人员甚至包括部分餐饮企业投资者的总体素质不高, 表现在学历普遍处在初中水平,综合素质较差,服务意识欠佳,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高, 管理素质和能力匮缺, 甚至基本礼貌礼节规范都难以遵从 。餐饮企业也普遍存在人本管理意识差, 不擅长培养和开发适应自身经营和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致使餐饮业人力资源素质难以提高。 3.各项举措推动川菜产业转型

3.1优化发展环境

为促进川菜产业发展,编制发布了《2012-2015年川菜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推进川菜产业工作方案》。2015年,成都市成为全国三个开展优化环境促进餐饮业转型发展试点城市之一,在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市场开拓力度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营造符合餐饮业发展规律的政策环境,并积极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川菜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餐饮企业转型发展和成都“美食之都”建设。

3.2推动川菜大众化发展

引导品牌餐饮企业积极探索特色错位的发展路径,主动迎合大众化市场需求,提供平价特色服务。如印象·泰和园、红星饭店、蜀都天香酒楼、盛世蓉和酒楼等品牌餐饮企业均推出了“特价菜”、“尝鲜价”等特色服务。成都市结合“文明餐桌”行动的开展,广泛动员餐饮企业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推出“半份菜”、“特价菜”、“平价套餐”、免费打包等特色服务。

3.3推动“互联网+餐饮”式创新发展

鼓励川菜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开展网上推广、在线订餐、电子支付、美食鉴赏等服务,创新营销模式和服务方式。成都市大力推进“智慧餐饮平台”建设,建立美食旅游移动电子商务联盟“成都美食旅游”APP,已有 60%—70%的餐饮企业加入了运用电子商务模式的队伍。“蜀九香”及麒麟胖哥火锅使用“火锅底料+辅助产品+农产品”组合的方式开展网上销售,取得了明显成效。

3.4建设特色街区

各级政府把餐饮特色街作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的重要内容,支持建设了各具特色、业态丰富的18条餐饮特色街区,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特色餐饮街区既包括成都“一品天下”等汇聚小吃、快餐、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餐饮街区,又包括成都“宽窄巷子”、“锦里”等依托当地旅游景区、文化场所建设的文化餐饮街区,还包括依托当地特色形成的火锅一条街、烧烤一条街、酒吧一条街、夜宵一条街等。

3.5树立品牌标杆

做响“美食之都”。2010年,成都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创意城市网络成员”,成为亚洲第一个“美食之都”。2012年,成都代表世界“美食之都”城市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创意城市网络工作组成员,参与创意城市网络组织架构、规则制定等工作。2015年,第九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会议决定将成都美食节纳入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的庆祝活动范畴,“美食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做亮川菜品牌。四川省已拥有60余种“中华名小吃”、14个餐饮类“中华老字号”、31个餐饮类“四川老字号”、12个“中国川菜畅销品牌”和百余道全国金牌川菜,6个餐饮企业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3.6制定川菜标准

川点、川菜经典菜肴等制作工艺规范陆续颁布,多层次标准体系正在形成。近年来,《川菜烹饪工艺规范》、《川点制作工艺》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川菜传统名点标准》、《中国川菜经典菜肴制作工艺规范》等一批地方标准相继颁布实施,《中国川菜餐厅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正在研究起草,《中国经典川式面点小吃制作工艺规范》等地方标准已由四川省质监局立项。

3.7开展技艺交流

目前,四川餐饮业管理水平还很低。餐饮行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完整的服务管理体系, 存在着相当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尽管近几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 四川餐饮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建设, 但仍缺乏系统的成效, 与发达地区特别是国外餐饮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美食之都的建设, 首先应注重餐饮行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餐饮职业技术教育, 支持创办餐饮职业技术学院, 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积极为餐饮企业培养人才。餐饮企业要加强员工培训工作, 有条件的企业可将员工送到市外、境外培训。推进餐饮管理、技术、服务人才职业资格认证考核制度, 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开展餐饮业优秀人才评选活动和技能竞赛, 推出一批优秀经理、烹饪大师(名师)和服务明星, 表彰品德良好、管理先进、技艺精湛的优秀人才。其次, 在管理上, 建立健全餐饮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引进先进理念和经营模式。推行国家级酒家酒店分等定级工作, 逐步推行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 完善和推行餐饮服务质量规范, 倡导标准化与个性化服务。

积极组织各类烹饪技能大赛和评比活动,挖掘、交流、培养川菜人才,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2015年,四川省商务厅等部门联合举办了第五届四川省烹饪职业技能大赛,凉山州举办了第三届烹饪职业技能大赛,广元市举办了“曾家山杯”生态美食烹饪全国邀请赛,攀枝花、德阳市分别举办了“行远牧业”杯电视厨艺争霸赛和调元杯名厨、名菜擂台赛,乐山市举办了乐山旅游职业技能大赛厨艺技能赛。南充市举办了“南充烹饪名(厨)师、特色名菜(点)、餐饮名店”评选活动,自贡组织开展了自贡盐帮菜十大“名菜、名店、名厨”评比。

3.8拓展国际市场

引导川菜“走出去”。鼓励巴国布衣、陈麻婆豆腐、成都市饮食公司、谭鱼头、海底捞、成都映像等企业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连锁门店。2015年以来,狮子楼、成都闲亭餐饮、川北凉粉、老房子、大蓉和等餐饮企业分别在美国、中国香港、葡萄牙、泰国等国投资设立了餐饮公司。加强川菜交流、合作。成都美食之都促进会、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等协会先后组织餐饮企业赴美国、欧洲、日韩、新加坡、以色列、香港、台湾等地进行川菜文化推介交流。巴国布衣等赴美国宣传推广川菜,大蓉和已连续4年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美食节,展示川菜美食文化。

3.9注重川菜文化传承

先后出版了《川菜烹饪事典》、《今日川菜》、《川菜百人》等书籍、画册。2014年,四川旅游学院编写了中英文对照的《中国川菜》,重点介绍了180道经典川菜的制作方式,还出版发行了DVD《中国川菜烹饪工艺规范》。2015年,四川旅游学院出版了中、英、法三文对照的《中国滋味—西式厨艺烹川菜》书籍,为传承发扬川菜文化、推动川菜走出国门发挥积极作用。乐山市编印《四川百道美食》画册,积极宣传推介川菜文化;自贡市编印《盐都美食故事》文化书刊,传播盐都美食文化;眉山市积极打造“眉山东坡泡菜宴”,共研发出近500道菜品,形成东坡泡菜宴推荐菜谱。 3.10打造川菜标准化、产业化

“美食之都”称号对成都整个餐饮行业都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尤其能帮助本土企业走出国门。要让川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实现川菜标准化、产业化是其关键。目前, 四川餐饮业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均不高。川菜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经验性、模糊性, 川菜的烹饪原料、餐饮产品以及餐饮业技术等方面全凭经验, 缺乏理性分析和量的标准, 加之四川的饮食店铺大多是小规模、低效益、单打独斗经营模式, 使得四川餐饮的标准化和产业化程度不高, 这些因素不利于美食之都的建设。美食之都的构建, 需要加快川菜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如何挑选原材料、修建绿色生产基地, 都是对川菜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对餐饮企业来讲, 推出标准化的成都美食, 在食材搭配、器具选择、火候掌握、烹制程序和作料用量等方面, 更是一门需要不断研究学习的课程。美食之都的构建, 应注重川菜产业化建设。值欣慰的是围绕着川菜产业化建设这一宗旨, 在成都市附近的郫县安德镇正在打造“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 其发展思路是:通过包括川菜的原、辅料供应到菜品标准化制定、厨师培训等各个环节的建设和培育, 为全国的川菜企业提供包括上游原材料供应到终端产品认证等各个环节的服务。在辅料供应环节, 他们一方面培育壮大原有的辅料(如豆瓣、山珍精等)加工业的生产规模, 另一方面, 发挥传统商贸优势, 把郫县安德建设成为辣椒等辅料供应的物资集散地。

4.我的川菜转型畅想

作为一个四川人,从小就品尝到各种美食,感受到了美食的魅力。但当前服务业发展迅速,四川餐饮业必定需要在竞争压力的情况下闯出自己的一条特色之路,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四川很多名小吃都有很多美好的历史故事,通过新媒体作用。采用舆论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特色菜的由来。同时川菜素来以辣为主要特色,火锅更代表了四川人的泼辣性格,当前火锅行业竞争激烈,但行业规范尚未建立,我们需要取缔未达到健康饮食标准的不正规火锅,扶持口味好,口碑好的特色火锅,打造出一批具有四川特色的火锅企业。另一方面注重家常小菜的发掘,走访四川各小镇,挖掘出具备开发潜力的特色菜。例如日常所吃的泡菜则具备了这样的潜力,成本低,且受众面广。容易受到欢迎。

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形势下,四川餐饮业急需寻求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 1] 李如嘉.四川省导游资格考试复习教材[ M] .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2.[ 2] 杜莉.川菜文化概论[ 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蔚.湖南美食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 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04):97 -99.[ 4] 李海平, 胡世明, 等.关于开发湖州特色美食的研究[ J]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1):61 -65.参考文献: [ 5] 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R] .2005

推荐第10篇:卫生经济学论文

浅析医患纠纷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摘要:近年来,医患纠纷的案例呈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恶性伤医案频发造成了极其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挫伤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本文结合几个实际案例,对医患纠纷的各方面原因做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初步改进意见。

关键词:医患纠纷;弑医案;空鼻症;住院医师轮转制度

一、医患纠纷实际案例

1、2012年3月23日哈医大医生被砍

2012年3月23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一名男子突然闯入医生办公室,抡起手中的刀,疯狂砍向正在埋头工作的医务人员和实习学生,大家躲避不及,三名医务人员和一名实习学生被砍伤。死者王浩,男,时年28岁,哈尔滨医科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出事前刚刚收到香港大学医学院博士录取通知书。

2、2011年9月15日深思北京同仁耳鼻喉科医生被砍事件

2011年9月15日,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在出诊时被1名男子持菜刀追杀砍伤,随后被送往手术室抢救。被伤女医生徐文,今年43岁,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于2009年当选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首批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

二、原因分析

1.医生:

医疗行业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该行业主要为满足消费者的卫生服务需要而存在,即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而卫生服务需要又包括个人察觉到的需要,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及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三部分。在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与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不符合时,若不能及时沟通,则会出现过度医疗的误解。而当卫生服务需求,即消费者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与卫生服务需要不相符合时,若是由于消费者购买服务的愿望不充分,也会出现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的情况,而若是由于消费者没有支付能力,而又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则会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然而,相对于其他普通服务行业,医疗行业又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患者付出得是金钱,期望获得的是生命的保障,这属于人类最基础的求生的需求,因而这种“交易”牵涉到的人类最基本的利益,因此,医疗之事无小事。每一个医生在入职之前都会立下希波克拉底誓言,在选择进入医疗行业之前就被告知这是一份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这些足以说明医疗行业的责任是如此直接地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份责任也远比其他任何行业要来得沉重,这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具有极高的要求。正因为医疗行业是对人基本

权利的保障,所以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也被要求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然而,医生也是普通人,那些人人都会有的小失误和小私心在技术和道德的双重高标准下往往会被无限放大而使医护人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众人指责的对象。

疾病带来的痛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但医学生长期接触各种疾病,各类被病痛折磨的患者,各种各样的人的生离死别,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疾病的感知不如普通患者一样直观而敏感。更何况救死扶伤是医生的职业,往往需要抛开个人感情因素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处理,因此这样的医生往往也被病人认为是不近人情而造成医患矛盾。

除此之外,医生的工作强度大,尤其是中国医生,难以满足每位患者的心理需求,甚至会对患者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产生影响。这不仅会造成患者的就医体验质量下降,还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而此种情况下发生的医疗事故更不容易得到患者的谅解,更容易发生恶性医患纠纷。

此外,由于医学生学习周期长,学生的精力和资金投入都较一般专业要大,工作时间不规律且压力巨大,然而获得回报的周期却很长,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是那么理想的医学生来说,的确会出现一些“青黄不接”的情况。这时,面对“灰色收入”的诱惑,他们的意志力往往比一般人更加薄弱,更容易出现收受贿赂的情况。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医生在从医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忘记了从医的道德规范,将行医救人作为自己敛财的手段,这些医生给患者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极大地破坏了医护人员的形象。

最后,早期的一些非正规游医、私人医院招摇撞骗、大肆敛财,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随着这些势力的逐步洗白合法化,这些医疗界的毒瘤仍在继续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2.患者:

耳鼻喉专科弑医案的高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个群体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他们就是空鼻症患者群体。其中多人的独立陈述,指向了一段大致相同的经历:首先,是他们去医院看鼻炎;然后,是做了微创等需要修除鼻甲的手术,但术后出现鼻咽干燥、肺部难受、鼻子堵塞、精神不济、睡不着觉等症状;接着,各种复查,诊断均为正常,于是出现家人不理解,被怀疑精神病等情况;再往后,有些人为了求医全国医院到处跑、并上网查询,用了各种办法后,知道自己患了空鼻症,于是又各种投诉仲裁,但往往无果。最后,有的人抑郁,真的得了精神疾病;有的自杀;有的则嚷嚷着要杀医生。由此可见,生理的痛苦会给患者的情绪带来巨大的影响,长期处于病痛的折磨和精神压力下,患者行事往往会更加冲动、缺乏理智,更容易在一时冲动之下酿成惨剧。

在非卫生服务市场中,具有不同知识程度的消费者可以任意挑选他们所期望的货物和劳务,但在卫生服务市场中,由于卫生服务专业复杂性,消费者对于医学知识信息缺乏,因而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患病及缓和重病,也无法确定应该获得何种卫生服务和服务的数量,对所获得的服务的质量和价格也无法判断。同时,由于疾病的发生对于健康的危害,消费者需要及时获得服务,致使消费者没有时间估计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服务价格的比较。因而,他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必须依靠提供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往往带有一定的不对称性。中国目前推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中,人体生理知识以及医学相关知识介绍较少,国民对于医疗的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既容易由于过度依赖与信任被虚假宣传迷惑接受过度医

疗或是被假药假器材蒙骗,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对医院、医生的敌对和怀疑。尤其是在某些个人或媒体有意无意的煽风点火之下,患者一方面对就医结果抱有极高的期望,认为“我付了钱你就该治好病”,另一方面凭空怀疑医院的诊疗手段有猫腻,是为了收红包,拿回扣。医患之间知识水平的不对等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患之间的不理解。

中国的医疗资源整体水平是供不应求,医护人员难以满足每一个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诉求,因此有时只能优先处理患者的病情,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需求。而这种需求的裂口在三甲医院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有些患者一味追求好医院、好大夫,大量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处理的小病涌入了三甲医院,造成了优秀尖端医疗资源被稀释的情况。

某些患者对就医行为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或是认为“交了钱我就是上帝”,或是要求“治病就一定得治好”,甚至觉得“人死在医院你就该赔我钱”。这些观念往往会导致一些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从而加深医患双方的误会。同医生行业一样,患者的队伍里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医闹”分子,专为讹取钱财而闹事,极大地破坏了社会风气。

3.其他:

在医疗人才培养方面,政府总是在改革,却似乎一直不得法。以新颁布的住院医师轮转制度为例,它和目前住院医师的轮转培养最主要的差别是: 1.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不能直接找工作,而是要在少数几家医院进行三年到五年的住院医师轮转计划。2.轮转期间劳动关系不在实际劳动的医院,而在卫生局。3.轮转结束后,原则上不留在这些医院,而是取得一张住院医师培训合格证书,自行再找工作。 4.轮转期间,劳动关系特殊,不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关系,而是\"培训者\"和\"被培训者\"的关系。不能享受本院职工同等待遇,每月收入 1600 元。5.所学专业不定,三年后再进行亚专科的培训等等。这些情况无疑会加重医生们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对于改善医疗行业服务质量并无帮助。

在解决医患关系的问题上,政府一直放任医院、医生和患者自己进行沟通磨合,未能有效借助社工、媒体等社会力量;而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的缺失也使很多真正需要解决纠纷的患者走投无路,只能转向暴力手段。

而对于基础教育内容的规定的不全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众医学基础知识普及不够不仅不利于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医患之间增进了解。

此外,社会舆论缺乏正面导向,对媒体的监管不够,任由写手罔顾医学常识自由发声,为博人眼球而恶意夸大事实。而医院处理相关新闻也相对被动,往往处于一种被舆论绑架的地位,而不是利用舆论为自己进行辩护和正面宣传。

三、如何解决

1.国外经验

国外的医患关系相对和谐,以美国为例,虽然患者将医生告到倾家荡产并不少见,但恶性伤医案却鲜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美国医学生的考试和轮转制度也十分严格,相对应的医生的社会地位和收入都很高。这样不仅保证了医疗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不需要使用非常规手段去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医生和患者之间还存在一类人:social worker(社工)。他们可以负责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心理疏导,代替医生处理一些患者的需求,以及帮助他们得到更好地后续照顾。这些人充当了医患关系的缓冲垫和润滑剂,起到了良好的沟通作用。也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疗资源相对充足,每个医生都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对每个病人给予他们所需要的救治,同时也充分满足患者的知情权和被安慰的需要,能更大程度上的提前达成共识,避免医患纠纷。同时,由于存在各级医生推介的医疗流程,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的分层分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每个层次患者的就诊体验,缓和了医患关系。

法律制度相对完善,各种定伤定责制度规范到位,法律维权途径畅通,患者无需采用高风险低回报的暴力手段即可达到自己的目的,某种程度上分流了患者的愤怒情绪。

2.浅谈

首先,医疗从业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服务意识,以更高的道德和技术标准来要求自己。同时锻炼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记住自己“常常是安慰”的职责,不仅要有仁术还要有仁心。

患者应当提高自身素质,理智看待医院、医生及整个诊疗过程,既不要恶意揣度,也不要盲目轻信,将自己和医生摆在平等的位置上,平等沟通,相互理解,积极配合,以期共同达成最好的诊疗效果。

应当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使从业人员能安心的、快乐的工作,杜绝不正当交易的发生。同时,政府也应当加强全民基础医疗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医学素养,避免少数留言迷惑民众。最后,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疏导制度,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力量和法律途径协助患者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医疗纠纷,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堵有疏才能解决问题。

第11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2011年夏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超市的大蒜、生姜和绿豆价格都达到历史新高,在民间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顺口溜。媒体广泛议论价格暴涨可能来自中间商的“炒作”。近年来,“中间商”“盘剥”小农户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城市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乡村收入仍然远远滞后于城镇,一般市民都比较倾向于接受媒体的“中间商炒价和盘剥”的观点。本文要问的问题是:实际情况如何?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说,我们该怎样理解这样的现象?

一、实际情况简述

呈现暴涨暴跌的“恶性怪圈”。200

6、2007年达到2.8元I市斤的高峰,后来跌到2008年的低谷,最低到4分I市斤;去年则达到历史最高点6元I市斤,2011年则再次跌到不足1元I市斤。2011年6月,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基地(山东省金乡县,仅该县便有数十万蒜农〕的批发市场,居然出现了数百辆农用三轮车、小卡车以及上千名销售贩子排队三到五天而卖不出其大蒜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外地的大批发商居然串通好不出手收购,借此把价钱压低到1.25元I市斤。排队的贩子们从农户收购时所出的价钱是1.35元I市斤;按照这个市价卖给批发商,他们只能亏本.。

但是,仅凭这样的供求市场关系,不会产生如此大幅度的波动。不正常的是,有的大批发商居然联合起来“炒价”。当地的小中间商反映,去年有十几二十多个大批发商联合大量收购囤积,造成短缺假象,借此抬高价格。小中间商们也因此得利,有的津津乐道,去年以几毛钱买进,二三元卖出,由此获得暴利。即便是在历史最高的6元I市斤价格下,其实农户出售价从来没有超过1.8元I市斤,而当时在金乡市场的交易价高达4元丨市斤,在超市则达到8元I市斤。价格急剧波动现象并不只限于大蒜,在生姜、土豆、蔬菜等市场上也很普遍。

作为大资本公司的经纪人,这些大商业资本对分散的小农户享有垄断或近乎垄断性的权力。对方基本不具备任何讨价还价的实力和条件,收购价格因此基本上由他们说了算。为此,他们从这个中间领域所获得的收益不仅是“管理费”或“手续费”,更多来自压低收购价格,从自己的收购价和转交给大公司的价格间的差价获利。生产小户如果依赖来村收购的(小)中间商的话,其所得价格比较低。农户自己组织运输,即便如此,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仍然要面对批发市场欠缺储存设备以及低效率等问题。政府所建立的批发市场一般只起到比较有限的作用,基本只提供一个集散空间,并不具备储存设备和信息服务,也不介入批发商与小农户I中间商之间的交易,没有起到促使权力不均衡的双方在交易中的规范化、均衡 化。

现今的批发市场,是由众多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机关所设置的,上至国营粮食部门和果品蔬菜公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省市政府,下至乡镇政府、甚至村庄集体。如此的批发市场多缺乏现代化设备,基本只提供交易的露地或棚盖空间。创建单位一般要承受建设用地高昂价格的压力。它们几乎全都以营利企业模式运作,从税收、出租摊位、管理费用等获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批发市场普遍缺乏公益服务意识,不会为购销者提供信息和储存服务。这也是物流和交易过程中损失高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个常见的、多被流通领域研究者所引用的数字是,中国生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率约在25%~30^的幅度,而发达国家则在5%以下,主要是因为中国缺乏 先进的储存、冷藏条件。而掌控这些条件的中间 商,对小生产户会拥有强大的 权力。可以见得,对生产户

的低收入来说,政府 也负有一定责任。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开始讨论该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点在“生产〔阶级)关系”中的“剩余价值榨取(剥削〕”。在理论上,一切价值源自生产者的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从封建生产方式转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经典观点。

但是,必须指出,这一切是以一定的财产关系为前提的。唯有在土地私有前提下,才可能有地租剥削的生产关系;也唯有在土地和资本私有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农业雇佣关系。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理论上属于集体,国家保留征用权〕,因此,遏制了农村租佃关系的扩展(除了亲邻朋友间的流转之外,只有少量的城郊客耕佃农,以及少量的企业公司租赁小农的承包地〕。同时,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均分土地使用权,不允许土地买卖,遏制了大资本主义农场的扩展。根据2006年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农业(全年〕雇工的劳动投人只占全部农业劳动投入的3%,在如此的客观情况下,农村其实几乎没有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租佃和雇佣“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基本没有马克思所说的,通过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生 产关系而“剥削”的“剩余价值”。

虽然如此,我们知道,农民一般只获得其产品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价格的相对低比例,相当部分的可能利润被别人所占有。而所谓的“别人”既非地主也非产业资本家,并不涉及传统意义的“生产关系”,他们主要是大“中间商”。后者依赖掌控商业资本的强势以及农户的弱势,从流通中的物流、加工和交易环节中获得利益。众所周知,农产品生产后,需要通过产地中间商(的运输和连接,部分产品更需要加工和冷冻储存〕才能进入(遍布全国的4000多个)批发市场。这里,有大规模的批发商和公司,但也有许多小中间商,包括个体农户(贩子〕进行收购。经过他们之后,又要通过市场中间商才能进入到零售商或超市,之后才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上。其流通模式是:生产农户一产地中间商一市场批发商一市场 中间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

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大商业资本举足轻重。大商业资本如果是以“龙头企业”的面貌出现并直接与小农户打交道,那就比较简单地体现本文主题的大商业资本与小农户间的关系。如果是以大批发商的身份出现,通过小商小贩与农户打交道,大商业资本的强势则更多地展示于与小商小贩的关系中(例如上述排队三五天还不能销售大蒜的上千贩子〕。如果是通过经纪商与小农户 打交道的话,其经纪商很可能会对小农户占据垄 断的强势。

我们如果简单用“剩余价值”的概念来理解商业资本与小农户间的关系,也许可以说今天的“剩余价值榨取”形式主要是商业资本通过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大收购与销售价格间的差额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古典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或“剥削”所指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关系,而不是流通领域中的关系。“商业资本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而只通过流通领域获得产业资本在生产领域中所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简单把商业资本视作与产业资本同样性质的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会混淆产业和商业资本,引起众多误解。另外,正如有的反驳意见所指出的,“中间商”不仅是大规模的批发商和公司,也包括众多为薄利而疲于奔命的农民工小中 介、贩子。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政府建设的批 发市场欠缺服务和公益观念的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流通是由成规模的产业资本和成规模的商业资本所组成的,区别于“前资本主义”的“小商品生产”。后者要么由小生产者直接销售,要么由(较小规模的〕“商人资本”所销售。马克思所没有想象到的是中国今天的悖论现实,即由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而不是小农和小商人,也不是大农场和大商业资本,所组成的流通。这是中国今天的农业经济的悖论特点。

由此可见,简单援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其连带的“剩余价值剥削”概念来理解农户与中间商的关系是不可取的。马克思分析框架的重点是生产环节中的产业资本下的“生产关系”,以及由规模化产业资本和规模化商业资本所组成的流通。但今天的中国小农所面对的既不是马克思所分析的产业资本中的“生产关系”,也不是其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流通”。它主要是马克思所没有想象到的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间的关系。因此,使用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中国今天的农业经济,难 免“牛头不对马嘴”。

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与收益

我们仍然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当前的实际是,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大中间商I企业)之间权力极端不平等的交易。对农民来说,这种交易带有高昂的(可以称作广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中国今天的(国内外)公司十农户的“订单”和“契约”农业,同样美其名曰〔自由平等的)“契约”I“合同”农业,但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垄断,或近乎垄断对弱势的关系。而对掌握商业资本的(大)中间商和公司来讲,它们获得的是(诸如通过压价的〕不平等交易的“交易收益”。

中国今天的农业生产主体仍然是分散的、人均才两三亩承包地的“小农”,但其市场流通领域中的主体则不简单是小贩子和小中介,而越来越主要是举足轻重的大批发商和大“龙头企业”。这个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的悖论共存与结合,可以说是今天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我们与其从不符实际的理论虚构出发,再试图把实际硬塞入其中,不如从实际出发,然后由此得出交易双方间权力悬殊的“不平等交易”的基本事实和概念,由此看到小农户因此而必须付出高昂代价的现实,以及大中间商和大企业公司因此而能够 获得超额收益I利润的现实。这就是当前农户和 商业资本在流通关系中所呈现的基本“规律”或 “逻辑”。 目前,我们虽然缺乏系统的统计数据,但如果我们以上的分析一在日益全面、深入的市场化大趋势下,对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农户来说,最关键的“关系”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他们在流通领域中与大批发商、大中间商以及大流通公司间的不平等“流通关系”

我们也可以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理解当今的小生产现实。

在商业公司^小农户的模式下,资本逐利的行为主要呈现为对农业 生产户压低收购价和对消费者提高销售价。其惯用方法是,试图把收购价压低到接近生产户盈亏平衡点,把出售价提高到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最高度,借以达到最大的商业资本利润。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此的商业资本也会组织生产,借以更好、更完全地掌控收购和销售额,但其基本经营模式和经济逻辑是商业资本性而不是产业资本性。作为商业资本,它们更倾向于玩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压低收购价,并借同样的手段来提高出售价。他们促使交易成本最低化的手段不是高效率的生产和高效率的合同签订与执行, 而是垄断性的价格控制,甚或对小农户的欺压。

第12篇:城市经济学论文

城市经济学论文

1081010133刘克为

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

摘要: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对于推进武汉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早期介入,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预防为主的同时,充分考虑了战略开发的全局性影响、累积性影响和附加性影响,使宏观、抽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于实际开发的全过程,成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保障,保证了武汉经济圈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上的大城市包括特大城市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纷纷联合,建立起大都市圈或大都市连绵带,即发育形成城市圈经济。城市经济圈的整体发展,可在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不足,完善单个城市的发展,实现共同增长。武汉作为我国中部最大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支点作用,是东西互动、南北联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纽带和桥梁[1]。经过5年6次申报,武汉城市圈于200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

但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引起人们的反思,进一步激起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西方的环保思想从“末端治理”、“生产过程控制”过渡到“源头防治”,对各种开发建设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的评价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法定要求。70年代中期开始,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危害性增加,人类开始由仅仅关注局部环境问题扩展到关注区域或全球性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的范围开始由项目层次的环评逐步上升和扩展到战略性的区域规划和政策层次的环评。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战略环评)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从90年代开始,我国认识到开展战略环评的重要性,先后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及《中国21世纪议程》等政策文件中提出,开展对重大政策、法规进行环评。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确定了战略环评的地位。2006年6月,我国首个省级行政区战略环评——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纲要战略环评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评审,自治区政府据此对内蒙古“十一五”规划相关目标、重点项目及产业布局等进行了调整。2006年6月22日在北京成立了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专门审议各类开发建设规划环评文件,开展经济发展政策和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研究论证。随后,在2006年8月,我国首个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战略环评也通过了专家评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实际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积极开展战略环评,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综合分析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进行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对于促进武汉城市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e,SEA)是指对政府及其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包括政策、规划和计划)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正式的、系统的、综合的环境影响评价,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政策、规划和计划等提供信息上的技术支持,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不良环境影响,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SEA强调早期介入,充分考虑战略开发的全局性影响、累积性影响和附加性影响等因素[2],强调可持续发展和预防为主的原则,是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从宏观、抽象概念落实到实际、具体方案的桥梁,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

SEA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69年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中。这个法案明确要求,“所有的联邦政府和机构对那些可能显著影响人类环境质量的法规和其他主要联邦行动的建议都必须准备一份详细的关于环境影响的报告(EIS)”,其中,就规定了联邦政府对于政策、计划、规划等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义务。如今,美国政府已经编制了好几百部战略环境影响报告。加拿大在1990年以内阁决议的形式要求所有联邦部门对其提交内阁审查的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政策与规划议案实施战略环评。另外,加拿大政府对其WTO多边贸易的谈判政策进行了战略环评,且积极推动WTO多哈会谈中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列入议题。欧洲委员会于1985年颁布《环境影响评价法令》(EIA Directive)强制要求对所有建设项目进行环评之后,又陆续发布文件强调战略环评的必要性。1997年,欧盟发布《战略环境评价导则(草案)》,要求其成员国最迟在1999年底前开始实施。2001年末,欧盟《战略环境评价法令》(SEA Directive)正式批准实施。在亚洲,韩国环评法要求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制定实施各种政策与计划时必须进行战略环评。日本出台了一整套“计划环境评价体系”,专门用于区域开发计划中的战略环评。香港则从1989年的空港计划开始实施战略环评,迄今为止已完成十几个发展计划战略环评。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就将环评制度由单一建设项目环评向开发区、流域等区域开发活动的战略环评拓展[3]。如90年代初天津市针对开发区的建设具有集中、高速、规模大、资源消耗密度高等特点,组织开展了开发区规划的环评工作,分析区域开发可能对区域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环境影响并建议有关部门相应调整开发区规划和布局,从而避免和减轻一些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一些地方在战略环评的制度建立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如199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通知》中规定:“对于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国土整治与资源开发、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重大决策事项,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这个规定,江苏省有关部门组织了对苏州工业园区等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开展了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取得了很好的综合效果。在坚持和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制度的同时,我国先后在《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及《中国21世纪议程》等政策文件中提出开展对重大政策、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明确要求对土地利用规划,区域、流域、海域开发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政府或有关部门在审批规划时,应当将环境影响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2005年,又启动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立法。2006年6月22日,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机制,推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效开展,由来自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领域的共39位院士和学者组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战

略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委员会。这是中国战略环评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具体行动,更是政府职能从重项目审批向重规划调控转变的一项重要改革探索。2007年11月3日, “战略(规划)环评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透露,《规划环评条例》的送审稿已上报国务院,正在修改审定中。近两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区域限批等手段,开展了内蒙古、新疆、大连、武汉等10个典型行政区,铁路、石化、铝业等3个重点行业和湖北省“十一五”规划纲要、重庆市三峡库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纲要等8项重要专项规划的规划环评试点。

1.2战略环评是规避环境风险的制度手段

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环境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面临着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的重大威胁。由于我国在过去制定重大经济政策时很少考虑可能将产生的环境后果,以至于在执行的过程中引发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遗患无穷。例如,现有的大都市由于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环线路网带给城市交通、市民居住、环境安全的负面影响,如今已造成了大都市交通长期拥堵不堪,城市布局像“摊大饼”一样无限扩张,加剧了城区内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再如,中西部省区在做能源、电力、重化工基地建设规划时,由于没有考虑到发展这些重污染行业必会与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尖锐矛盾,尤其是区域内有限的淡水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开发活动,现已造成了几代人都难以恢复的生态问题[4]。而近日引起广泛关注的厦门海沧空间布局失调等问题又是一个深刻教训。因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必然选择。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证明,战略环评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优化产业和区域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规避环境风险的制度手段,是现阶段促进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与合理开发,实现科学发展的最有力保障之一,是一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其中的工具。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积极地推进战略环评,加快建立健全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专家的集体智慧,为规划环评审查提供咨询,审议各类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组织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专题调研、考察及相关学术交流,开展经济发展政策及各类规划的环境影响研究论证,并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对各类重大开发建设战略和规划进行研究,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决策链的前端,推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使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人口分布、国土利用格局等成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决策和国家决策的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从决策源头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近期,战略环评专家咨询委员会将对天津滨海新区、成渝经济区、广西北部湾地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点区域的产业布局问题以及石化、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有序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十五”以来的投资、能耗、排污、治污等情况,预测其发展前景,使环境保护能积极介入,超前谋划。这必将带来国土整治规划与产业发展战略的重新制订,也必将带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新政策[5]。

2武汉城市经济圈透视

2.1武汉城市经济圈的含义

武汉城市经济圈,是指以武汉为龙头,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五个一体化”为目标,近期建设以武汉为核心的“1+8”武汉城市圈;中期将突破省界,向邻省的中小城市推进,如江西的九江市、湖南的岳阳市、河南的信阳市,建

设以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远期阶段将向中部其他大中型城市拓展,建设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最大、最强、最富有活力的城市经济圈。武汉城市经济圈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发展的结果,是走向国际型城市圈竞争的试金石。

第13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内涵及现状

随着全球及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技术与制度谁更重要

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中曾有过争论: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

本文的分析侧重从制度层面研究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而技术层面的问题则是市场经济主体在

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自主选择的结果,无需政府的干预,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问题关键在于制度设计。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

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国家应该走先保护好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品,在生存坏境都遭到破坏,空气质量糟糕的环境中,经济发展再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先保护环境在发展经济的道路。

第14篇:运输经济学论文

摘 要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能有机地联系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本文在阐述资金保障、公路发展不平衡、道路安全及外部性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措施,对新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运输经济,问题,应对策略

1.引言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产业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迅速,国家相继颁布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条例等,也逐渐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通过大规模地实施农村、乡镇和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我国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观。各地区经济发展与运输能力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城乡、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村与城市之间交通状况的差异较大、区域间交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交通需求压力的增大,运输需求也相应扩大,影响运输业稳定运行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资金压力较大、农村\\城镇和城市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运输安全问题突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高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新时期社会的发展进程,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

2.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保障面临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公路建设及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形势的好转,国家政策力度的倾斜,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处于紧张时期。今后公路开发主要集中在山区,任务艰巨,造价相对较高,建设成本大幅度上升,用于公路养护、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资金将越来越多,这必将面临资金来源的短缺。加之目前银行信贷政策和地方融资政策的改变,地方及国内外经济组织正处于恢复期,导致他们的投资受到了限制,公路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明显减少。但是在确保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公路的投资建设又不能因此而滞后,因此,公路建设的资金压力必定会增加。

2.2 城乡公路建设进度不均衡

我国地域辽阔,西部地区大多是山峦地貌,公路建设本来难度就大。加之受建设条件和地方配套财力影响,中西部部分省区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而且公路路网不够完善,供需矛盾还是没有切实缓解,县乡之间,乡镇之间没有实现互联互通,路网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村公路还存在技术标准低,路况质量较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低的问题。大城市和农村之问的公路存在很大的质量、技术差异,这样一来就制约了农村与城市间的运输发展,也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制约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II 2.3 运输安全问题突出

近年来,道路运输安全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运输安全问题不仅是运输企业、运管单位和交通主管部门关心的大事,同时也是旅客、货物承运人关心的大事。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道路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旅客和货物实现空间位移的次数和范围都空前增大。道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安全生产责任落不到实处。还有部分运输企业和个人受利益驱动,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拉的多跑的快,严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其二,客货运站安全管理亟待加强。客货运站安全管理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而目前客货运站安全管理工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第三,道路客货运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水平不够。目前我国客货运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操作技能差、安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驾驶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违章操作、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4 道路运输的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的经济学意义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影响,即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道路运输生产过程中,运输行业为社会提供了相当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随着l9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交通事故、拥挤、噪音、空气污染、土地占用等不良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运输业的发展也对环境产生了过度的冲击。整个社会都正给予越来越大的关注,但是又没有切实有效办法去降低这种外部性成本。另外,道路运输减排工作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是综合运输结构不合理、替代燃料推广面临技术和法规难题,车辆减排标准不完善等,这使得在道路运输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付出比较大的外部性成本,这反过来又不利于道路运输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5 道路运输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提高

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各地上报突发事件导致道路阻断的信息1660条.其中恶劣天气造成的道路通行受阻占76.8%。尤其进入二季度以来,全国共经历了9次大范围的集中性降雨过程。暴雨导致的公路水毁使28条高速公路、15条国道和数十条省道相继出现交通中断,累计冲毁路基1.1万公里、冲毁路面1.7万公里、毁坏桥梁1425座。造成坍塌6.7万处。2010年上半年公路水毁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2009年全年水平。为了有效降低突发自然灾害对道路运输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运输行业应对自然灾害

III 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3.目前道路运输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稳定的资金供给保障机制是解决公路发展资金问题的关键。明确政府所应担负的责任,建立专项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制度,是最追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公路属于准公共物品。政府在公路建设中应是责任主体.政府要主动承担起公路投资、建设、养护等基本责任,各级政府也要共同合作,建设涉及其地域之间的公路网络体系,确保省际、县际道路的畅通。此外。政府也要积极改革和创新公路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建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融资机制。可以通过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捐赠和个人捐赠,想尽各种办法筹集资金。积极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和私人投资收费性公路的建设,确保道路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均衡。

3.2 加强路车综合管理

目前,我国公路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城乡与农村地区的不平衡。这就要求中央交通部门在决策部署时,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公路发展状况。路车综合管理,才能保证运输市场管理的生命力。可以设想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将养路费稽征机构与运输管理机构合并,设置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管理特级和一级市场。负责这些市场的规划建没、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省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一级和二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市级(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负责所辖范同内一级三级市场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服务等;县及县以下重要乡镇可以设立市(地)级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担负市(地)级管理机构所赋予的职责等。加强区域合作.确保农村道路均衡发展。

3.3 切实抓好安全问题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道路运输安全问题,每年因为各种交通运输事故。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害,抓好运输安全,刻不容缓。首先,交通主管部门要大力加强对违法营运的监管,加强对营运驾驶人的诚信考核,严格营运客货车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审批制度,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等,从源头上遏制运输安全问题。其次,切实加强对危险货物的运输管理,提高营运人员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意识,制定特殊的法规措施来规范危险货物的运输,强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能力。最后,实行合同运输。

IV 认真贯彻执行《合同法》,在运输业户、货主中推行合同运输,就是依法管理运输市场的有效途径。实行合同运输能增强运输业户的责任心,保证货主单位物资及时安全运输,有利于加强运输市场管理,维护运输市场秩序,是深受车主、货主及管理部门欢迎的管理措施。

3.4 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尤其对我们国家来说。从政策上来说,政府一方面鼓励运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甚至是行政强制手段来降低运输业发展过程中的成本。这似乎是一个矛盾过程。但是我们知道如果不遏制外部性问题而任其发展。那么我们可能要为此付出更高的代价。结合我国实际,其一,以市场手段为主。比如收费制度,排放收费,征收燃油税,新型环保汽车的补贴等。其二,直接或间接使用行政强制手段。制定排放标准,强制性推行低污染汽车,强制报废,汽车禁行区,限速、限线行驶等。其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方便群众出行。以此来缓解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此外,我们还要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让民众自己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外部性问题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3.5 积极应用现代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也逐步向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许多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方法都会相继问世。企业要尽快的掌握市场动态、对经济信息进行快速模拟分析,就必须重视广泛不断运用先进的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采用现代化市场的一些数字模式和理论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总结

总之,道路运输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和现代社会的生存基础,也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纽带,更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运输市场将不断探入发展,运输企业在经营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是各级交通部门都要积极面对并探索的问题。在营运管理工作中,实现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的途径、方法有很多,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不断寻求更多好办法、好点子,实现交通营运管理的总目标。

V

参考文献

[1] 李尚官, 孙晓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运输经济问题及反思 [J].改革与开放,(6): 37-38.[2] 杨红梅.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存在醮问题和发展对策 [J].民营科技, 2009, (012): 195-195.[3] 严作人, 杜豫川, 张戎.运输经济学 [M].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4] 彭春莉.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24): 30-31.[5] 程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城市交通问题及其对策 [R].山西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 2006.[6] 陈志华.对道路运输管理的若干思考 [J].交通与运输, 2005, (006): 39-39.[7] 荣朝和.西方运输经济学 [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VI

第15篇:公共经济学论文

公共政策与福利分析论文

题目: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学指导教师

学班

2014年6月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摘 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滞后,存在诸多问题。分析其发展滞后的原因,探讨改革措施,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问题 对策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占总人口近70%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仅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的11%,而占总人口近30%的城镇居民却占了全国社会保障费的89%。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人均享有的社会保障费是农村人均的30倍之多(城镇居民455元,农民15元),两者差距悬殊1。大部分农村的社会保障停留在救济的层面上,即使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实施,并没有普遍推行。医疗保障是社区化不是社会化,而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私有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是一片空白。这种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也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混乱,缺乏法律保障,基金难以保值增值城市社会保障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农村养老保障和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管理,农村医疗由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共同管理,一些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也参加了农村保障,从而形成了城乡分割、政事不分、多头管理的格局。此外,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使得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使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社会保障基金有的借给了企业周转,有的用来投资、炒股,更为严重者利用职权进行贪污,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流失。

1.3 土地的保障功能日益下降 1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产业结构转换使得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土地对农村老人的生活保障功能逐渐下降, 其主要的原因有:一是因为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1 013.84 m2,全国有600多个县的人均耕地在国际警戒线533.6m2以下,而且平均每年耕地递减20.01~26.68万;二是随着城市化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而且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三是农产品投入大、产值较低,我国农民不仅享受不到政府补贴,而且还自己承受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了农民的生活风险;四是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不能变卖土地来养老;五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殊体制,很难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制约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1.4 家庭养老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减弱,大批年轻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困难。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农村总人口的10.92%,高出城市1.24%,进入了典型的老年社会。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

2.1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上相对不足

首先是在资金投入上,城市与农村很不平衡。城镇养老保险金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统筹,建立了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基金模式,而在农村仍然以家庭保障为主,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外,其他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城镇的社会保险覆盖率已达90%以上,而农村覆盖率不足2.4%;其次是各级政府重视不够,宏观指导不力。虽然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都是针对城镇职工的,关于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提出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第三是政府组织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并且体系不健全。在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部分农民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2.2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就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及利益驱动,在一些地方从开办养老保险以来,保险公司从没有停止与民政部门的竞争,与教育部门联合对乡村民办教师进行保险,这势必造成农村养老保险的分割局面。

2.3 人口老化进程加快,社会养老日益艰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增长到了70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1964年的6.08%上升到1995年的9.76%,到20世纪末老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

2.4 收缴保障基金的难度较大

以养老社会保险为例,在目前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体制下,职工的养老金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用农民工的直接原因是基于比较人工成本因素的考虑。与城市职工相比,农民工在没有任何福利的条件下,工资可以更低,只要其获得的收入高于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农民工都愿意接受工作,而且由于庞大的流动大军的压力,农民工比城市职工更能吃苦耐劳,也更容易管理。而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用人单位不仅要支付高于农民工很多的工资,而且还要支付各种福利费用,养老保险费便是其中必须缴纳的费用之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录用一名城市职工的费用不如多招用几名农民工。因此,用人单位不愿为农民缴纳社会养老金,一旦强制推行,势必会降低农民工低人工成本的优势,导致用人单位大量减少农民工的需求数量。对于农民工个人来说,在社会养老保险金与工资收入两者之间权衡,则会理性地选择舍弃养老保险金而保住现有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私下达成妥协,不要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同时处于低收入且不稳定的现实和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动机,即使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金,农民工个人也没有动力缴纳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社会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势必会陷入两难境地。

3 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1 有助于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前提。而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弱势产业,我国农民的生产又是以户为单位,具有相当大的分散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风险性也在不断增大,这决定了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并且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这种依赖性就越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2此外,我国已经加入WTO,不能再维持对农产品进口的限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势必挤掉我国农产品的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给长期受国家政策保护的农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许多农民的生活会因此而陷入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2 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

制度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3.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求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由于生产格局的变化,农户之间的联系及他们与村、镇机构的联系较之以往大大减少了。这种联系更多地是以利益相关的方式来表达。过去实行的以集体保障为主体,国家和家庭保障为补充的农村劳动者保障体系随之解体,农村劳动者保障基本上由农民承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功能正在退化。计划生育的推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展,使传统的“养儿防老”失去了坚实的基础,使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要求更加迫切。

3.3 使计划生育推行具有可持续性

到21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增长将达到高峰,庞大的人口使我国相对贫乏的自然资源面临超负荷的危机。控制人口,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然而,当前计划生育难点在农村,失控也在农村。我国人口多,主要是农村人口多,在农村推行计划生育,必须相应解决农村的养老、医疗方面的保障问题。目前农业劳动者之所以只能依靠家庭保障,是因为家庭人均收入低,而多一个子女就意味着多一份保障,这直接刺激了多生多育,加上其他因素,农村人口控制一直就比城市难。此外,人口计划生育的推行也加速了人口老龄化的过程。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走向社会化,保证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扶”、“残有所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计划生育国策才能够在农村顺利推行。

34 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采取的措施

4.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它不仅可以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应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使农民增产增收;再次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最后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村城镇化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总之,只有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积累更多的社会保障基金。 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2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目前,对少数贫困老人的救助政府还可以承担,而对为数众多的贫困老人提供救助是任何国家和政府都难以做到的。因此,应该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用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完善农民的城镇化的进入机制,从根本上化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恢复土地的增值功能,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储蓄自养和家庭保障的能力,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4.3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努力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和农村人力资源水平,以充分适应就业的需要。

4.4 改革农村土地转让制度

长期以来,土地一直是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所以一些农民由于担心经营非农业的失败,而不肯放弃土地,仍留有返乡务农的退路。但在目前农民负担沉重、农产品价格低廉的情况下,土地的保障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削弱,特别是在市场化和城市化较高的农村,种地养老已经不太可能,特别是有些农民工已经较长时间离开了土地,进入城市非农领域,其就业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再造土地的保障功能,就显得很重要。应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政府应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允许农民工自主转让土地经营权,通过实行租赁、拍卖、企业托管等形式,有效实现土地增值,使外在打工的农民摆脱土地经营的后顾之忧,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工最终享有与所在城镇人口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参考文献:

1 刘书鹤.农村社会保障的若干问题[J].人口研究,2001(5)

2 赵晷湘.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系统思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3) 3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第16篇:制度经济学论文

我国矿产资源的产权建设现状及其分析

前言: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这是中央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财税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指出和明晰未来的改革思路,是当前宏观决策部门及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建设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种齐全配套、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是具有自己资源特色的一个矿产资源大国。我国的矿产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是基于我们的众多的人口数,使得我国的矿产资源显得很微妙。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物质投入,特别是矿产资源的投入,以支持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导致矿产资源的使用强度达到了一个高峰;人口膨胀严重,资源的人均量急剧减少;而且,我们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很多矿产出现缺口。

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矿产资源法》明确指出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任何个体或者单位使用矿产资源都必须是有偿的。这对于矿产资源的使用和保护都是极为有利的,从根本上规定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现在矿产资源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极其不合理的现象。一般的大型矿产资源开采权都是由国家直接授予某些个人或者集体,由于现阶段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是很完善,导致这种授予权成为了很多人和团体牟取暴利的工具,他们以此为垄断,大肆放纵自己的私欲,这类现象在社会上该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了。还有很多私人矿主,不顾法律的威严,在无证经营的情况下私自开矿,导致了一起又一起的事故......

另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分配中也存在很多不和谐现象。首先是分配的内容不合理。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在对矿业权价款收入进行不同政府级别间的分配,根本没有反映矿业权的形成成本。严格地讲,应该是在扣除形成成本的基础上对收益进行分配,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国有投入部分的灵活机动性,保证国家级公益性地质勘查和战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投入。同时,扣除成本基础上

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的分配制度,能够促进不同级别政府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有利于建立包含企业投入形成的矿业权收益分配的一体化机制。

其次是参与分配对象设置不合理。严格地说来,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分配首先要保证矿业的可持续发展,维护矿业发展中现在与未来的和谐关系。因此,参与分配的对象设定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对矿业权价款收入进行不同政府级别间的分配,不能够反映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分配在支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图,完全成为了一种各级政府争夺利益的表现。

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分配中另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在该项收益的使用支付方面违规现象十分普遍。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收入应专项用于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管理支出,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出使用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拨付使用。具体可以开支的成本费用项目包括:出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评估、确认费用,公告费、咨询费、中介机构佣金、场地租金以及其他必需的成本、费用等。但实际上,各省划到地方财政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大部分被用作其他用途,造成了直接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部门经费不足,矿权评估费、中介费等由矿权受让人代为支付,环境治理经费无法到位等严重不合理现状。

二、对现阶段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建设的评价

我国现阶段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是以“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为目标的,这一制度是矿产资源产权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权与使用权,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这一制度作出评价。

首先是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我国通过建立法律法规这一正式和外在制度来明确并且强制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这一法规的实施,使得矿产资源的所有权有了明晰的定义,有利于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有利于保障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了这一正式制度的约束,矿产资源的所有和使用各方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整体处境也会得到改善。同时,我们也可以知道,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产权的物化代表物,也是具有排他性和有限性的。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归为国有,就已经排斥了其他个人或群体对这项资源的拥有和使用;而且,矿

产资源的产权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它与别的产权之间的界限也应是清晰的,否则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产权纠纷。我国现阶段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应该更加注重到产权的这两个基本特征,在产权划分上更加明确。

在明确了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矿产资源的交易费用。正是有了法律法规这一正式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使得矿产资源的使用交易费用得以大大降低。产权的功能是减少不确定性,外部性内在化,激励约束,配置资源,分配收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进步,经济关系的越发复杂,产权的减少不确定性功能越来越重要,我国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健全;由资源外部性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得有产权清晰来解决;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强制发展,要对各个经济主体实行激励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来发展,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对一些个人或者群体授予使用权能够充分调动其经济建设的积极性,这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通过国家的强制监管,矿产资源的滥用乱采可以得到有效地遏制,还能够将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和部门。现阶段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在实现其各个功能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效果。我国目前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是不尽合理的,这主要表现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相关细节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矿产资源产权制度上,国家介入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自由发展,但是企业的自由发展也导致了很多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关键还是在于制度的不健全。在政府与企业的相互博弈中,政府永远是占主导地位的。双方合作时,集体成本过高,二者都有很大的机会主义倾向,合作成本就大大提高了。而且,矿产资源有很大的资产专用性,基于这一点,现阶段的产权制度没有解决好政府的专用与企业的专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在以后的改革当中,制度的设计应该寻求一种最佳模型,以适应各方的需求。

中国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也必须统筹到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来,做到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按照“社区化”的组织形式来安排矿业的生产、经营,破除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国家悖论”现象;继续完善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通过价格、财税机制的合理设计,使矿产资源的使用、矿业权的转让的价格反映出其稀缺性来。按照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基本结构的层次性特征来设计矿产资

源税费制度,使其更具备可操作性,以适应重要战略机遇期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化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流转制度改革。有步骤、有重点地展开矿业权流转、矿山土地使用权流转、矿山企业产权的兼、停、并、转改革,理顺各种产权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以恰当的制度设计整合其利益矛盾,最终保证国家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根本权益,形成科学的矿业开采观和和谐的矿产资源产权利益关系,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矿产资源产权制度改革领域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总而言之,矿产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改革,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和未来做出贡献。我们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探索出一种最适合我们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

【参考文章】

1、喻建良,《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分配制度促进我国矿业和谐发展》,《科学时报》,2007年9月。

2、鲁岩,《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大连日报》,2008年3月。

3、苏明,《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4、李磊,《论我国矿产资源法律制度的现状与完善》,《2006年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2006年9月。

5、李晓文,《论建立和完善我国矿产资源产权市场交易机制》,《环境法电子期刊》,2005年第2期。

6、罗必良,《新制度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

第17篇:经济学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 选题指南

宏观经济理论:

::

1. 财政风险问题研究2.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3.外债风险问题研究4.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5.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6.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

7.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研究8.失业问题研究

9.人民币升值对四川省经济的影响10.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

11.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12.通货膨胀问题

13.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或增长因素分析)

14.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15.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

16.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17..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18.中国的县乡财政(或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以四川省为例

19.自然灾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通货膨胀对不同人群生活水平的影响分析

区域经济学:

::

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2.成都市(或四川省)房地产价格分析

3.四川省资本大量外流原因和对四川省经济发展影响分4.四川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5.四川省与广东、江苏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6.四川省的经济文化分析

7.四川经济活力研究8.四川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9.产业集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10.四川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

11.对四川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思考12.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3.四川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定位研14.四川专业化产业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15.四川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方式研究

16.四川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

17.四川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式研究18.四川经济融入长三角的对策研究

19.四川产业孵化器的现状研究20.四川工业园区和传统专业化产业区的比较研究

21.成都大都市圈的形成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23.四川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24.四川欠发达区域的梯度定位和发展路径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

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环境构2.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问题

3.城市公用事业的融资问4.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问题

5.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难题及对策研究6.城市化与

二、三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7.从电力严重短缺看基础性产业的市场化改革8.从电力短缺看基础性产业超前建设的必要

9.基础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超前建设程度的研究10.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11.专业市场的交易效率及其创新转型12.中小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研究

13.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14.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管制政策

15.电信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16.医疗服务市场化与医疗体制改革

17.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18.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机制研究

19.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包括水价、管理体制等)

20.四川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问题21.矿业安全问题研究2

22.后WTO时代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23.流通产业政府管制研究

24.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研究25.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26.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流通产业连锁化发展研究

流通经济学:

::

1.现代流通方式研究2.有关商业物流的问题研究

3.传统商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与替代4.对外开放与农村流通产业连锁化发展

教育经济学:

::

1.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高等教育与WTO

3.教育的公平与效率4.高等教育与经济全球化

5.对教育产业化的理性思考6.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失业问题

7.发展中国家的智力外流问题8.农村教育发展问题——以某地区为例

9.就业培训体系问题——以某地区为例

法律经济学:

::

1.知识产权制度(专利、版权)的经济学分析;2.计算机软件盗版侵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3.数据库保护的经济学分析;4.域名的经济学分析

消费经济学:

::

1.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2.收入分配合理性的界定及调节

3.对可持续性消费的研究4.休闲消费问题研究

5.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劳动经济学:

::

1.人力资源管理与民营企业人才机制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3.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XX为例4.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研究

5.城市就业问题研究

其他经济理论研究:

::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3.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4.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体制改革研究

5.四川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6.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

7.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8.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研究

9.公司融资与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研究10.公司治理与民营企业现代化改造

11.环境、资源经济问题研究12.生态经济研究

13.西方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的比较研究

14.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15.经济“软实力”的内涵与打造

16.城乡贫困问题研究17.教育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18.企业成长与企业战略19.“四川模式”研究的回顾

20.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研究21.物流金融研究

22.分工、市场效率与第三方物流发展23

.世界粮食价格与政府补贴比较

24.政府农业补贴创新研究25.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26.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27.某行业或某地区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

28.民营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29.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研究330.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 31.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32.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转移问题33.论城市垃圾产业市场化与管制体制改革

34.分析发达国家医疗行业管制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35.医疗行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思路——以XX地区为例

学生可自选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学生可自选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

学生可自选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

。。

第18篇:经济学论文题目

经济学论文题目大全

一、综合经济管理

1、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2、知识经济中管理方式的变革

3、知识经济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4、对国有企业资产大量流失原因与对策的探讨

5、中国失业问题研究

6、知识经济与就业方式的多元化

7、结构性失业与再就业工程

8、广西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9、论技术市场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的作用

10、依靠科技进步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11、国有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思路与对策

12、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组合

13、加入WTO与我国经济安全问题

14、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

15、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的经济职能

16、试论企业民主化与科学化管理

17、论工厂内迁与现代大西南经济的发展

18、论广西科技市场的开发与利用

19、论邓小平的经济管理思想20、“入世”与我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二、人力资源管理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浅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3.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4.西部大开发与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5.浅论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产权问题6.国有大型企业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7.假日经济提出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索8.欠发达地区人才外流对策研究9.论教育与就业的有效衔接

三、财政与金融1.论广西金融管理的得与失2.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驱动作用3.论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4.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分析5.试述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6.建立现代金融体系与防范金融风险7.论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货币贬值的经验与教训

四、工商行政管理1.广西私人企业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择业的问题3.企业管理中的创新思维4.企业的定价策略

五、市场营销1.试论网络营销新特点2.买方市场下的企业经营管理3.对我国目前买方市场的分析4.论市场的潜在需求5.论农村市场的发掘6.论新科技企业的营销创新7.论市场对接与企业发展机遇8.论注意力经济9.发展我国网络营销的主要障碍及对策10.房地产市场营销的目标多元化

六、旅游管理与饭店管理1.论旅游产业对广西经济的拉动作用2.景观的独特性与景点的连片性-----谈旅游景点景观的设置与旅游路线的择定3.论旅游业的营销策略4.当前广西饭店管理水平问题研究5.论旅行社的营销与管理策略

6.论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与作用7.论广西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组合8.论广西旅游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与方向9.论旅游风险投资的特点10.论旅游经济在广西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1.论旅游供给的价格弹性在实践中的作用12.论环境建设对广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13.论旅游扶贫的作用

七、保险与社会保障1.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对就业的影响2.人的安全需要与保险事业3.广西保险业发展缓慢原因初探

八、证券投资与管理1.债转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2.论证券投资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入世”与我国股权资源的优化和配置

九、企业财务管理1.论财会人员的意识品质2.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与弊端

十、统计与会计1.某市(县)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调查2.广西旅游业发展的调查3.广西边境贸易的现状与对策4.广西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5.对全社会实行会计监督的可行性研究6.论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7.论统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

一、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再认识2.论知识经济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3.试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4.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5.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6.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的解决途径7.农业生产结构调查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的完善8.试论我国当前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9.西部大开发与广西主导产业调整的对策10.试论西部大开发与广西出海大通道的建设11.试论我国扩大内需的对策措施------

从广西市场看扩大内需的途径12.乡镇企业的转型与广西农业产业化13.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14.怎样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15.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在矛盾16.社会主义条件下官员腐败的经济分析17.论通商口岸城市经济半殖民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8.论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与特点19.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与作用20.论私人资本积累的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21.论”两权分离”与”两权制约”22.科学技术是决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变量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研究(2)

社会主义所有制与产权问题研究(3)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问题研究(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5)

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研究(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研究(7)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机结合问题研究(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关系研究(9)

企业经营机制问题研究(10)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研究(11)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研究(12)

企业兼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3)

企业管理创新及其机制研究(14)

企业家队伍建设问题研究(15)

中小企业发展与融资问题研究(16)

乡镇企业发展问题研究(17)

企业集团发展问题研究(18)

集团公司内部母子公司关系及产权管理研究(19)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究(20)

我国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2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2)

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23)

欠发达农区工业化、城市化问题研究(24)

加快中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25)

农村费改锐问题研究(26)

减轻农民负担和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研究(27)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28)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研究(29)

农产品流通体制研究(30)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研究(31)

城乡就业问题研究(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研究(33)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对策研究(34)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研究(35)

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研究(36)

发展和完善我国市场体系问题研究(37)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问题研究(38)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39)

西部大开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40)

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41)

知识经济问题研究(42)

投融资体制研究(43)

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44)

资本市场的发育与规范问题研究(45)

金融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46)

国有商业银行现代化建设与改革问题研究(47)

金融对外开放与监管问题研究(48)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研究(49)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研究(50)

财政体制改革问题研究(51)

财政政策研究(52)

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的变化(53)

中国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政府作用(54)

中国儒家思想与现代经济发现(55)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56)

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工业、金融、服务业的影响及对策(57)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问题研究(58) 国际资本流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59)

利用外资与外债规模问题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第19篇:经济学论文题目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 宏观经济理论:

1. 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 2. 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3. 我国外债风险问题研究

4. 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5. 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 6.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

7. 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研究 8. 失业问题研究

9.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 10. 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 11. 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

12. 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

系的分析

13. 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14. 通货膨胀问题

15.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或增长因素

分析)

16. 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17. 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 18. 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

19. 中国的县乡财政(或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

——以浙江省为例

20.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二. 区域经济学:

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 2.杭州(或浙江省)房地产价格分析

3.浙江省资本大量外流原因和对浙江省经济发展

影响分析

4.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5.浙江省与广东、江苏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6.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分析 7.浙江经济活力研究

8. 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9.产业集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0.浙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 11.对浙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思考 12.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3.浙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定位研究

14.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15.浙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方式研究 16.浙江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

研究

17.浙江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式研究 18.浙江经济融入长三角的对策研究 19.浙江产业孵化器的现状研究 20.浙江工业园区和传统专业化产业区的比较研究 21.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

23.浙江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4.浙江欠发达区域的梯度定位和发展路径 三. 产业经济学:

1.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度环境构建

2.加入WTO后我国电信业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3.基础设施领域的民营化问题 4.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融资问题 5.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管制问题

6.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结构难题及对策研究

7.城市化与

二、三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8.从电力严重短缺看基础性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9.从电力短缺看基础性产业超前建设的必要性 10.基础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超前建设程度的

研究

11.国家垄断行业改革的难点与路径 12.“中国制造”的产业基础发展研究 13.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14.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

15.专业市场的交易效率及其创新转型 17.中小企业集群组织结构研究

18.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9.论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20.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的放松管制政策 21.我国电信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22.医疗服务市场化与医疗体制改革 23.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4.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机制研究

25.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包括水价、管理体

制等)

26.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研究 27.浙江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28.矿业安全问题研究

29.目前我国煤、电价格冲突问题研究 30..对我国邮政产业管制体制改革的分析 31.论我国民航产业的放松管制及其管制政策 32.论我国城市公用事业融资体制改革

33.后WTO时代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34.流通产业政府管制研究 35.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研究 36.第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

37.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流通产业连锁化发展研究

四.流通经济学:1.现代流通方式研究

2.WTO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领域大力推进连锁、

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现实意义

3.有关商业物流的问题研究

4.传统商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与替代 5.对外开放与农村流通产业连锁化发展

五.教育经济学:

1.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高等教育与WTO 3.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4.高等教育与经济全球化5.对教育产业化的理性思考6.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失业问题7.发展中国家的智力外流问题9.农村教育发展问题10.就业培训体系问题

六.法律经济学:

1.知识产权制度(专利、版权)的经济学分析; 2.计算机软件盗版侵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3.数据库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4.域名的经济学分析

七.消费经济学:

1.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2.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3.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4.我国消费结构问题研究

5.收入分配合理性的界定及调节

6.对可持续性消费的研究 7.休闲消费问题研究 8.扩大农民消费的对策

八.劳动经济学:

1.当代中国的劳资关系及其调节 2.人力资源管理与民营企业人才机制 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4.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5.民营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研究 6.城市就业问题研究

九.其他经济理论研究: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我国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3.我国国民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4.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5.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6.垄断与反垄断问题研究

7.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及体制改革研究 8.浙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9.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 10.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 11.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问题研究

12.公司融资与公司资本结构关系研究 13.股市投机问题研究

14.公司治理与民营企业现代化改造 15.环境、资源经济问题研究 16.生态经济研究

17.我国建立期货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8.西方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与马克思宏观经济理论

的比较研究

19.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经济“软实力”的内涵与打造 22.城乡贫困问题研究

23.教育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4.企业成长与企业战略 25.“浙江模式”研究的回顾 26.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研究 27.物流金融研究

28.分工、市场效率与第三方物流发展 29.世界粮食价格与政府补贴比较30.政府农业补贴创新研究 31.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研究 32.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

33.某行业或某地区公司治理结构实证分析 34.民营上市公司经理人激励机制研究 3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研究

36.上市公司经理层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 37.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38.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转移问题 39.论城市垃圾产业市场化与管制体制改革 40.对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的分析 41.析发达国家医疗行业管制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42.竞争与管制:我国医疗行业改革中政府的作 43.我国医疗行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思路

备注:除以上选题外,学生可自选与本专业相关的论文题目。

第20篇:西方经济学论文

[摘要]低碳经济体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就在于它是对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否定和扬弃,创造出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文明在本质上是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一体化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形态。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不仅是一种生态经济发展理论,还是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一、历史机遇与严重挑战

进入21世纪之后,英国率先发起了“低碳革命”。2009年夏,英国制定了《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并发布了国家战略文件《英国低碳转换计划》,把低碳经济作为英国后危机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今年初,瑞士达沃斯论坛呼吁发展低碳经济、低碳产业,建设低碳社会、低碳城市;再加上西方国家的“碳关税”、“碳标签”等措施,逐步步入实践阶段,可以说,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浪潮席卷全球,使人感到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碳时代。对此,也有学者认为这是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低碳陷阱”。

历史事实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工业文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高碳高熵高代价的黑色经济发展道路,它不仅造成当今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所必需的碳排放空间严重不足:而且导致生态资本过度损耗,人类的“自然家底”有被掏空的危机。于是,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也将随之衰退乃至崩溃。使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的经济结构、经济模式与发展方式走上了无法可持续发展的“不归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绝对不能沿袭西方发达国家开辟的这条毁灭地球、毁灭人类的高碳经济发展道路,必须努力探索生态文明发展的低碳低熵低代价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做社会主义低碳文明与低熵文明的先行者,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实现了工业化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进人后工业文明才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文明。而我国则是在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大规模、高速度地建设工业文明的过程中,高碳高熵高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转变的情况下,就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继而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并使构建低碳文明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因此,我国发展阶段的特征,

尤其是今日中国还是一个经济总量大国、人口大国、资源小国、生态弱国、生态经济穷国(即人均生态财富和人均经济财富很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方面要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二、低碳经济的绿色属性与低碳文明的历史定位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新概念,并指出其本质内涵。据此,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研究视角对低碳经济进行解说,文字表述有所不同。有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实质上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有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碳中性经济,它要求经济活动低碳化;有的还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本质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转变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产品及服务,确保经济稳定持续增长的同时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等等。这些解说都要表达一个相同的本质内涵:它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其核心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使生产和消费活动朝着低碳化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经济是高碳文明发展时代向低碳文明发展时代演化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铸造低碳文明的过程。工业文明的经济形态是工业经济形态,这是一种高碳黑色经济体系,鲜明地体现了工业文明是一种高碳文明,形成工业文明的一个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全新的最高的文明形态。它的经济形态就是生态经济形态,其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就是绿色经济形态。绿色经济形态鲜明地体现了生态文明是一种低碳文明,形成生态文明的一个本质属性与基本特征。现阶段人类文明发展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文明,不仅要克服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与高碳文明的各种弊端,而且要超越工业文明,铸造现代文明的新形态,即成为生态文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学理层面上说,低碳文明在本质上是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一体化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形态。这就揭示了低碳文明的生态文明属性及其历史地位。由于工业文明的高碳经济观和高碳文明观已经根深蒂固地渗透在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对生态文明与低碳文明的追求与构建,既是意义深远的思想观念的革故鼎新过程,又是艰难曲折的实践发展过程。

三、创新低碳经济发展理论的问题

2003年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的新观点,作为政府文件主要是从实际工作来界定它的内涵,只是一种生态经济现象的描述,并没有作理论诠释。当时,中国学术界正处于研究循环经济的热潮,对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后,虽然有的学者把它引入我国,但主要是概念观念引进,国际经验介绍和应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很薄弱,使中国“低碳革命”理论准备不足。近年来,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并纳入了国家战略决策之中。因此,有些学者提出,力争三至五年内建立起中国低碳经济理论体系,并为创建国际低碳经济理论体系作出贡献。

第一,关于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问题。上面我们论证了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属性。因而,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在本质上是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但是,从论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来说,这种理性认知还不够。国内外学者有一个共认,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个发展目标。寻求它的理论基础,我们应当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第二,关于重新界定低碳经济概念问题。这些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作了各种定义和解说,虽然文字表述各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诠释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三低”。我国有些学者,在同一文中“三低”的排序不同,一会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一会则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此,有些实际工作者就提出质疑,每个“低”都有特定含义,“三低”如何排序总得有个理性认知和理论含义;同时,“三低”作为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模式,即绿色经济发展具体模式,也是以“三低”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它们区别何在?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低碳经济概念重新界定。

低碳经济发展理论既然是一种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就应该把它纳入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对此,我的学生方时姣按照我的这个思路,对低碳经济重新界定,将其基本内涵和外延表述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第三,关于高碳文明、工业文明,与低碳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关系问题。人类文明发展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时代。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时代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统

一、生态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的理论表现。这是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的时代特征与理论特征。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文明,推进低碳发展,就必须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建设发达工业文明同建设包括低碳文明在内的生态文明的关系问题,这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难题。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实质上就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进行一场深刻能源经济的生态革命。

参考文献

李克强,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开幕式上的演讲[N],光明日报,2010-05-10.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李鑫桀,绿博会:展示绿色产业新成果[N],光明日报,2010.08-12.

刘思华,绿色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3.

方时姣,也谈发展低碳经济[N],光明日报,2009-05-19.

经济学论文范文
《经济学论文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