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辛亥革命》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9:07: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

电影《辛亥革命》将近代历史中的辛亥革命一事件呈现于我们眼前,该影片讲述了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拯救中国,于1911年发动的武装起义。

同盟会员秋瑾说:“革命是为了给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安宁温和的世界。”黄花岗的烈士林觉民在《给妻书》中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中山说:“革命是让我们这个即将强盛起来的民族,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其实,二字即可概括,那就是“信仰”。对民族昌盛的信仰,对天下苍生的信仰,对自由民主,对和平的信仰,拥有先进思想的革命志士们前仆后继,以他们的热血和忠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贵族、官吏因循守旧、腐败无能,老百姓苟且偷生、蒙昧无知。中国在满清政府的带领下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开始。中国人民生活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不断高涨,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革命运动。

电影以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和失败,孙中山在海外募捐演讲。同时,也提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母亲宁可抛家弃子去革命?为什么20多岁的小伙子宁可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参加广州起义?为什么海外华侨变卖祖屋赞助革命?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而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它使我更清楚地认清了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参加革命? 影片起首,秋瑾毅然赴死,坚决地拒绝官吏的最后通牒,沉重的枷锁根本无法使她低头,万恶的旧势力也不会让她害怕。让我感到害怕与慌张的是两边站着的,个个表情木讷,正如鲁迅先生那篇《药》里夏瑜的形象一般的老百姓,他们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渐渐地丧失了反抗的,挣扎的能力,他们认为,挣扎是无用的,只会给自己平白的增添伤悲。

庆幸的是,中国并不是全部如此,同样还有着与秋瑾一般,怀揣救国梦想,期望给中国一个新的明天。 无数的仁人志士就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为了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从而投入到革命建设当中。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革命,无疑是改变堕落、腐朽的现状,推翻陈旧的思想,使更多的人知道什么是“宁静温和”。

伟大的革命女烈士秋瑾说过这样一句话:“死并非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又正如古语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处,皆是表达了人要活得有价值,秋瑾之价值在于,其牺牲是为了革命,众多烈士皆是为了革命,为了“革命思想”的传播,更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辛亥革命》的演员多为明星,观看之前还担心这部电影会“改写历史”。然而,看完电影后发觉,这部电影演绎的是历史事实,揭示的是历史的真相。它很好的描述了当年革命的前因后果以及革命的精神。影片将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都给了详细的描述。如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孙中山就任总统、袁世凯逼清皇帝退位到最终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都很好的解释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看到孙中山先生的无奈、激昂与坚持,再联想起他以后的革命生涯,我的全身心都被一种叫做“革命”的东西洗了一遍。

历史上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作用的不仅仅是孙中山一人,,还有黄兴宋教仁等,但是很多人都会忽视一个甘当配角的人物,那就是黄兴。历史上对黄兴的评价其实是很高的,他死的时候享受国葬待遇。而在影片中,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兴的重要性,他很有战略眼光,当一些革命党人要求撤销同盟会,直接建立中华民国,但是黄兴不同意,他虽手握兵权能够一言独断,但是还是耐心的向众人解释原因,就是在当今历史环境中,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好,还是我们要成立的中华民国,党和国是分不开的,政治竞争可以用党派竞争化解。同时黄兴还有着革命教父的美称,由此可见,黄兴此人对于革命的重要性。

发生在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为中国的有志人士的革命事业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此之前,同盟会发动了多次武装起义,试图通过武装力量推动中国变革的发展。但是,每一次起义都因经验不足,准备仓促而以失败告终。接二连三的失败使革命党人信心受挫,顿觉前途无望,纷纷放弃继续奋斗。在这种时候应运而生的黄花岗起义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黄花岗起义的影响对革命党人而言是正相关,具有积极作用。

黄花岗起义又称为广州起义,是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在广州市发动的第十次武装起义。黄兴率领百余名敢死队的队员突袭两广总督署是黄花岗起义的开端。尽管黄花岗起义的准备工作上,革命党人们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虽然黄花岗起义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对中国革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它是革命的先进分子和清政府之间的战役,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腐败不堪的统治。由于起义部队没有得到接应,各路部队和清军开展了激烈的巷战,彻夜不休,最终惨败,却是轰轰烈烈,在人民心中以及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黄花岗烈士事略》中,孙中山曾经这样对黄花岗起义评价道:“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这也从侧面肯定了黄花岗起义的价值。孙中山甚至认为,黄花岗起义可以和武昌起义并称为两大起义。之所以对黄花岗起义作如此高度评价,是因为黄花岗起义如平地的一声春雷,惊醒了沉睡多年,屈从于清政府统治的民众们。

一个世纪过去了,革命先贤们的业绩熔铸成了不朽的史诗,他们的抱负在后人的手中已经变成了现实。先贤们曾经生活和战斗的这块土地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首义功绩彪炳千秋。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志士永垂不朽。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复神州第一功。”伟大的辛亥革命发端于武昌首义,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武昌首义居功至伟。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留给荆楚儿女无上的光荣与骄傲,更馈赠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辛亥武昌首义精神。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世人未为我敢为,天下未发我首发”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革命!革命!得之则生,不得则死,毋退步,毋中立,毋徘徊。”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辛亥武昌首义精神,就是一呼百应、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当代人,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给了封建专制统治沉重的一击。统治了中国古代260多年的清王朝就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从此结束。同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也加快了历史前进的脚步。辛亥革命让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的权利,从此不再是封建统治下的奴隶。

《辛亥革命》 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 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
《《辛亥革命》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