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舞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2:4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高中舞蹈特长生的教学

我校为陕西省艺术示范高中,艺术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施完善。每年都有一批来我校学习参加艺术特长生考试,渴望加入我校的学习艺术方面的孩子,这其中也包括舞蹈特长生。本人系我校舞蹈教师,任教7年来,每每回顾以往的舞蹈教学,都感触颇深。学生进入我校后,对于自身尚浅的舞蹈基本功,软度、技巧、舞蹈表现力都有不足,怎样在有限的时刻内学习到更多的舞蹈知识?以及怎样面临两年半后高考,并取得优异成绩,是个值得我们探讨的教学课题。我在教学方面进行试探,效果不错,下

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首先是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我先让学生学习舞蹈基础知识,并欣赏舞蹈,调查学生喜欢的舞蹈类型,在他们喜欢的舞蹈基础上一步步引导他们学习。但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面对艰苦的舞蹈训练,没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常常会困惑、却步。只有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舞蹈训练是枯燥漫长,充满艰辛的。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学校,把舞蹈艺术完美地展现给观众,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训练过程,在肉体上经历并承受着近乎残酷的磨炼。让学生在心中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对即将面临的困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为此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灌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上甜”的思想,并让学生把“苦是乐,严是爱”当成自己基训课的座右铭。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舞蹈,自觉投入到训练中,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本功的训练

基本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舞蹈软度,在舞蹈身体素质训练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是舞蹈表现的基础。在此我分为几个阶段,并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关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并注重了教学训练的系统性,一步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第一阶段:人体的站立形态,头、手、脚的基本位置、手与脚的形态以及舞姿、姿态。肩关节、手指、腰、腿部等部位的柔韧和软开度的训练。

人体的站立、头、手、脚的位置和动作是基础部分,占用的教学时间为20%。柔韧、软开度训练贯穿整个舞蹈教学,并占用第一阶段60%的教学时间,其中腰、腿胯的训练占用20%的时间。在训练中可采用各种方法如耗腰、中间下腰、涮腰、甩腰、拉腰、压腿、踢腿、开胯等,使学生的柔韧性逐渐地好起来。

第二阶段:扶把部分

扶把杆完成舞蹈动作训练叫作把上动作训练。目的是辅助学生掌握身体重心,使力量集中在受训练的部位上,获得正确姿势,给以后学习各种舞蹈技能、技巧打下良好的基础。把上动作训练我采用的是北京舞蹈学院中专教材,芭蕾基训。这是舞蹈最基础的训练,内容一般包括:Tendu擦地、Plie蹲、Jete小踢腿、Rond de jembe a terre划圈、Fondu单腿蹲、Frappe小弹腿、Adagio控制、Grand jete大踢腿、舞姿、旋转等,全部为带有音乐伴奏的组合训练,内容逐渐由浅入深。通过训练使学生身体从自然状态到非自然状态,也就是符合我们舞蹈专业所要求的一个状态。克服自然体态,掌握好身体的直立和重心的稳定及软度、力度、开度要求的完成。 第三阶段:中间训练

中间训练是离开把杆后进行规范舞蹈动作的训练,也是提高学生对基础动作在表演方面实际运用能力的关键。这部分主要是组合练习,在把杆上学习的动作,编成较为简单的组合,让学生在中间联系,完成从把杆到中间的过渡,最终达到训练目的。 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训练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

(一)掌握必要的舞台表演常识,了解舞台形体动作的一般规律。

(二)解放全身各部关节,达到腰腿柔软、四肢灵活。

(三)学会身段表演的基本动作,从而适应一般舞台表演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技能技巧课训练

技能技巧课包括素质训练、地面技巧、空中技巧等。我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有选择地进行训练。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住技巧,并在舞蹈中得以应用,我广泛地吸收了体操、戏曲、杂技技巧等其他姊妹艺术的训练手段加以改造,为我所用。如在转、控、翻、跳、走 等里面:我在转方面重点选择的是平转。控制方面是前腿、旁腿与后腿的控制,以及一些舞姿控制。翻的方面主要是:点步翻身、踏步翻身。跳的方面比较多,小跳、中跳、大跳各选择几种练习,男女分开练。我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适当地给其他学生增加新的练习。

舞蹈技巧课它不仅有效的解决了舞蹈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在力度、软度、灵活性及弹跳爆发力等方面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加强,更主要的是在掌握一定水平的高难度翻腾技巧和较全面的地面滚动技巧后,对于提高舞蹈表演技巧和技能、丰富舞蹈语汇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将会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四、舞蹈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柔韧性、控制力、弹跳力等提高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训练,培养学生舞蹈动作意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感情调动能力。身韵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学习掌握古典舞身韵最基础的基本元素。如:“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多种动律元素的训练,然后再让学生练习舞姿、体态、路线等。我很注重气息、意念、神韵等内在韵律练习。在动作意识、思维想象练习中,我让学生静下心来,练神、练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以使学生入境、入状态,完全融入舞蹈氛围中,做到身心互动、形神合一,实现身体、气息、内在节奏的高度统一。在身法运用上,让学生了解学习千变万化的规律,但必须注重内外统一;在舞蹈表现方位上,强调轻重、刚柔、强弱、急缓、松紧的对比;在造型上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具有圆、曲、拧、倾的特点;在运动线上强调曲回婉转、点线交织、闪转腾挪、变化莫测;在舞蹈动律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伸先屈,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的规律。这些都是在教学中逐步对学生进行渗透。

五、眼神表情的培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俗话说一身之喜聚在脸,脸之喜聚在眼。人的喜怒哀乐,思虑忧郁都可以从眼神和相应的精神气质状态中表现出来。通过眼睛和眼神的活动训练可以提高眼球的眼脸运动的幅度及灵活控制能力,为表演打好基础。在眼睛训练中,我让学生先学习掌握眼的位置和眼的运动路线,然后再让学生做:

1、眼珠的转动练习;

2、眼脸的张驰练习、

3、眼神的收放练习;

4、远看练习等。在特定表情方面,我有选择地让学生做喜、怒、哀、乐、怕、恐、悲等的练习,并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自己表情的动作。课后布置作业如用“怀疑、警惕、思索”自编故事动作等,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六、在艺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舞台适应能力

每年的校艺术节,我都编排一些专业水准高,难度较大的大型舞蹈群舞让学生参加排练和演出,让他们从课堂走向实践。有的小节目我还让学生自己选择音乐,自编、自导、自演,培养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锻炼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然后让他们在舞台上多表演、训练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克服学生害怕、紧张心理,让学生要有自信,培养他们的舞台适应能力。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角度看,实践的经历很重要,经历能够使学生明确实践的方法步骤,掌握基本规律,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实践过程能使学生经历每一个环节的考验,从认识到方法,从心理学到美学,从文学到社会学等,都将在舞蹈艺术实践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课堂上的枯燥训练,在上舞台表演这一刻全部释放,使学生们不仅有了演出经验,克服了紧张情绪,而且在舞蹈感觉和表现力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两年半的训练结束,事实证明,我校的舞蹈艺术特长在参加陕西省高考、以及省外的招生考试中,基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他们以后的大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将会继续为此努力,为学生们热爱的舞蹈努力,使他们在高中两年半的舞蹈学习中,学有所成,为未来的舞蹈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舞蹈人才。

舞蹈论文

舞蹈论文

舞蹈论文

舞蹈价值论文

舞蹈赏析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鉴赏论文

舞蹈欣赏论文

舞蹈论文
《舞蹈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舞蹈欣赏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