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3:59: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各族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善环境,发展生产。 2.简单了解坎儿井的工作原理

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新疆农业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发展态度,确信新疆农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二、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了新疆地域及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知识点是: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戈壁广布,但居住在新疆的各族人民并没有被恶劣的环境所吓倒,让学生明白新疆虽然自然环境的恶劣,但各族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善环境,发展生产,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全课通过阅读角、知识窗、“链接”和活动园四个部分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

阅读角安排了向学生们介绍维吾尔族农学家鲁眀善及他的作品《农桑衣食撮要》。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家乡人的智慧,同时简要介绍了新疆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

知识窗和链接则是向学生们介绍了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造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了解坎儿井的构造原理,知道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它是新疆各族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

活动乐园则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去查一查,运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找一下新疆各族人民新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三、活动准备:

以调查、搜集资料活动为主

1询问自己的长辈,了解新疆气候特点。以及新疆的水利工程。 2 也可以在网络上针对本课需要进行资料查找。

3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参观新疆博物馆、新疆地质博物馆。

4、教师应对当地的饮食、菜肴和农产品的特点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并且知道这些食物和蔬菜的来源以及与土地的关系。

四、教学活动建议及过程

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吃饭,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现在我们来看看每天的饮食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教师可以播放新疆农业生产、气候特点的视频或者课件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请学生自由阅读教材第33页介绍鲁眀善的故事,与同桌进行交流。

2、讲授。学生对阅读角的人物鲁眀善的故事中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全部明白,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教师要适当讲授。课堂上,教师要对《农桑衣食撮要》以及相关历史图文资料用直观的方式呈现,以增加学生对这些的内容的印象,提升课堂授课时效性。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引导,对新疆农业的历史有所了解。

3、自主学习请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第34页“知识窗”,教师可以设疑引导学生学习:新疆属于气候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地下水资源。你们知道吗?人们如何在不毛之地创造了生命奇迹?

4、全班探究活动。

汇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可以以PPT、小视频或是农产品的实物给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对展示好的个人或小组教师要给与表扬。 4 小组交流。1.收集材料。从网络、报纸和电视等收集新疆农业生产方面的以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水利工程资料。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汇报交流。 2.向长辈们了解,他们知道的新疆的特产及种植方法。 3.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让学生体验新疆农产品的种植方法。

为了能够结合生活理解坎儿井诞生的意义,教师要结合在课前动员学生一起搜集身边的资料,开发利用当地能够开发利用的资源,使教学不再抽象空洞,学生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交流自己搜集的照片实物等,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何介绍、汇报,指导学生把课本内容和和现实生活、历史学习结合起来。

5 汇报交流。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回报的方式方法,避免学生对手中的资料不加以分析照本宣科,引导学生把资料变成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言语表述出来。待组内同学介绍完毕,推荐1-2名同学向全班介绍。教师要求汇报的学生以展示照片(实物)或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对讲的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评价方式要多样化。

6、教师小结。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再加以总结。让学生明白劳动人民通过千百年生产劳动的时间和内外文化技术经验的交流,人们找到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最好形式——坎儿井。知道历史上新疆各族人民为农业做出的努力,从而产生身为新疆人的骄傲和自豪感,励志为美好新疆的未来建设做贡献。 教学资源链接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

21196.18千米,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15个省区,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设施等长城遗产43721处。此前,国家文物局曾于2009年首次公布明长城调查数据,中国明朝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1950年部队进疆后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生产部队大力投入建设军民两利的水利工程。从1950年至1954年,二军、五军、六军和二十二兵团指战员将作

战地图变成了生产地图,战马变成耕马,炮兵的瞄准器变成了水平仪,先后共新建、新挖、整修大小渠道近300条,总长2318千米,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3.53万公顷。到1965年,全兵团团场外引水干渠170条,修建水库35座,总储水能力14.94亿立方米,灌溉能力76.6万公顷,第一批水利工程的建成,保证了部队农业生产用水需要,为新疆各族人民提供了水源,为建设新疆现代农业打下良好基础。

1962年冬,工二师三工区军垦战士数九寒天奋战在额敏水库工地 作业设计:查资料,找一个新疆各族人民兴建的水利工程有哪些。 板书设计:聪明智慧的新疆人—农业发展出人才

1、鲁明善生平

2、知识窗:坎尔井 课后反思

第11课 科学技术促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新疆大学的吾守尔斯拉木教授的事迹。明白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新疆各族人用勤劳和智慧推动着社会发展。 2.让学生了解新疆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重视人才培养。

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知道科技在新疆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心愿。

二、教材分析

课文说明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新疆各族人民积极进取,用勤劳和智慧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新疆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一批少数民族科技人才成为新疆科技领头人,取得了一批创新型科研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课有三部分内容构成,分别是阅读角、知识窗、活动园。

阅读角:引出话题,向学生们介绍新疆大学的吾守尔斯拉木教授,常年进行计算机领域研究工作,从事多语种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及网络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研发出20多种多语种信息处理系统软件,开拓计算机民文处理新领域;发展了多语种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使民文信息处理事业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因此于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长达27年的时间里,攻克了少数民族文字系统排版难题,在他的带领下,新疆少数民族文字信息处理事业不断地取得新的成绩。

知识窗:这部分主要是对中心内容补充说明。主要讲述新疆科技发展的状况,以北山羊的克隆技术为例,向世人宣布新疆的科技技术也在与时俱进。以此来说明新疆科技事业的发展。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活动园:通过查一查新疆还有哪些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班里同学们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果。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新疆科技发展的认识,激发情感。

三、教学活动建议及过程

1、导入。“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新疆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坎儿井的灌溉, 除此之外科学技术也使农业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除此之外当今世 界,科学技术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 了很多变化。”

2、阅读与介绍请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和第37页上半部分,即可以独 自阅读,也可以与同桌进行交流。“你们知道吾守尔斯拉木教授的 事迹吗”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吾守尔斯拉木教授做出的 贡献。这说明什么呢?(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力量,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3、然后教师布置下面的活动:通过你们手中的资料,来说一说新疆还 有哪些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1.收集材料。从网络、报纸和电视等收集

2.四人小组收集资料时,合理分工,有的同学收集文字资料,有的同学收集图片资料,有的收集视屏和音频资料。

3.向家中的长辈了解他们知道的新疆科技人才都有哪些。

小组交流。学生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待组内同学介绍完毕,推荐1-2名同学向全班介绍。教师要求回报的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同学们。对讲的好的教师应给予表扬。 1.本节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知识窗的内容教师可以以讲授和视屏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师播放克隆国外克隆技术的视频,以及新疆北山羊的克隆视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的“科技是把双刃剑”让同学们以辩论会的形式来说一说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弊端。培养学生从小就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2.活动园。

查一查,新疆还有哪些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在班里给同学们介绍他们的事迹和成果。

四、教学资源链接

超级杂交水稻是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的成果,该计划于1996提出,“杂

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培育计划。2000年,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2004年超级杂交水稻达到第二期产量指标;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 作业设计:继续查找为新疆科技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聪明智慧的新疆人—科学技术促发展

1、打开少数民族信息化大门的人物

2、北山头的克隆实验 第12课民间文学集智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新疆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多样、内容丰富,是新疆地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2.通过新疆民间文学让学生感受新疆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种新疆文学艺术。

二、教材分析

本课编排了新疆各民族的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是新疆地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通过这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劳动者的情感和理想。通过教科书的各民族的民间故事及传说,帮助学生懂得家乡人的许多智慧都是通过具体文学作品展示出来的,为学生探究家乡人的智慧提供了案例。教科书以此引出家乡的名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和前人的贡献。学生可通过调查搜集家乡历史、名人,在课堂上交流讨论,体会家乡人的聪明才智。

全课通过阅读角、知识窗、“链接”和活动园四个部分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

阅读角安排了维吾尔民间文学《阿凡提》,让学生了解阿凡提是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化身。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和接受。教师可以将《阿凡提》的故事与学生分享,同时学生可以讲一讲自己这方面的所见所闻。

知识窗及链接介绍了《玛纳斯》是一部具有深刻人民性和思想性的典型英雄史诗。它从头至尾贯彻着这样一个主体思想:团结一切被奴役的人民,反抗异族统治者的掠夺和奴役,为争取自由和幸福生活进行不懈的斗争。表现了被奴役的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面貌,歌颂了古代柯尔克孜族人民对侵略者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通过学习增进学生们热爱新疆,为家乡文学艺术中的英雄人物感到自豪。让学生知道这些史诗赞扬了英雄的勇敢、智慧和奋斗精神。

活动园:维吾尔族民间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民间文学是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民间叙事诗、故事、谚语、笑话、寓言、神话、传

说、谜语以及弹唱等体裁繁多。民间文学的代表人物阿凡提,在新疆有着自己特有的艺术形象,他幽默智慧的言谈,惩恶扬善的仗义举动深入人心,成为维吾尔民间文学中的一面旗帜。通过学生阅读阿凡提的故事,感悟新疆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同时也学习了阿凡提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通过写写读后感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新疆文学的魅力,体会如何做一名聪明智慧的新疆人。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激发情感。

三、活动准备:调查、搜集活动为主 1.收集《阿凡提》的故事。

2.询问自己的长辈,了解三大史诗。 3.收集有关新疆民间各民族的传说故事。

四、教学活动建议

1.导入。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通过对新疆民间文学的调查,你都访问了哪些人?查阅了哪些资料?在调查中有哪些感受? 阅读教科书上第39页的课文,把调查结果引导到\"民间文学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你们喜欢阿凡提吗?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阿凡提? 学生们介绍以传说人物阿凡提为主角小故事。

教师小结:阿凡提倒骑毛驴滑稽而幽默的形象和他使人忍俊不禁的笑话,不仅中国维吾尔族人民家喻户晓,而且中国各族人民也非常熟悉,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由于阿凡提的笑话体现了劳动人民勤劳、乐观、豁达向上、富于智慧和正义感,因而受到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2、谁还收集到了家乡的文学作品。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在的努力。下面,请各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用你们组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出来。 (1)小组探究。

A.小组交流调查到的\"体现家乡人智慧的故事\"方面的材料。(小组交流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中展示出来。) B.讨论以什么方式向全班汇报,汇报形式要有自己小组的特色。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将评议的落脚点放在家乡人勤劳、智慧这一主题上来。

3、汇报

活动一:调查、搜集活动为主

1.收集材料。从网络、报纸和电视等收集新疆各少数民族民间故事。条件允许的学生可收集《玛纳斯》的弹唱方法。

2.小组收集资料时,最好先做好分工,有的同学收集文字资料,有的同学收集图片资料,有的收集视频和音频资料。可将收集的资料制作成PPT汇报。 活动二:课堂学生活动为主

1.本节课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

知识窗的内容教师可以以讲授和视频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学生在汇报时,不能只口头汇报,要求要有文字、图片和视屏资料相结合。学生在讲述自己的观点时,避免照本宣科,要学会用自己的言语表述出来。 关于《玛纳斯》的学习可以教师先介绍,学生再进行补充。教师先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关于《玛纳斯》的资料,后再进行文字介绍。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再进行补充3.活动园。 让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阅读《阿凡提的故事》,在班里进行以阿凡提为主角的故事会大赛。或者观看电影《阿凡提的故事》写出观后感,同桌交流。

4、谈感想。

今天,我们对家乡人为家乡发展和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谈一谈对此有什么感想;面对这么多伟大的人物,你自己又有什么打算?

5、教师总结 教学资源链接

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江格尔》,产生于新疆蒙古族卫拉特部人民中间,是一部规模宏大、构思奇巧的文学巨著。数百年来,以口头文学

的形式世代说唱,流传至今。她叙述和形象地描绘了古代蒙古社会状况和卫拉特蒙古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内部邪恶势力压迫,渴求和平幸福生活的美好理想。

《格萨尔王传》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她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抑强扶弱,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 作业设计:利用课余时间阅读《阿凡提的故事》,然后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民间文学集智慧 阿凡提的故事 智慧、勤劳、有正义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 热情好客的新疆人 第13课 欢迎您到我家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人的热情好客;

2.知道新疆人的好客老传统、热情新风尚; 3.培养学生热情好客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了解新疆人民热情好客的传统,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及精神。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友好与热情的品德。

四、教学准备

音乐素材及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甜甜的歌儿迎宾客》歌曲,坎儿井的流水清,葡萄园的歌儿多,吐鲁番的天气暖,比不上我心里热??

二、进入新课:

1.同学们阅读“我的新疆行”

2.引导学生了解新疆广袤的大地,豪气的饮食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

三、知识窗

1、翻开书本的44页,阅读知识窗——笑容灿烂应宾客。

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中国-亚欧博览会的认识以及看法。

3、问:为了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讨论并得出答案,老师总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热情好客是每个新疆人的美好品质,向世界展现家乡人的热情与友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活动园

学唱歌曲“甜甜的歌儿迎宾客”,有机会唱给你来自远方的朋友听。 作业设计:心得体会:如果有朋自远方来,我会?? 板书设计:第13课 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欢迎您到我家来

1、热情好客 我的新疆行

2、在新疆生活的外国留学生 笑容灿烂迎客 “五湖四海”的由来 甜甜的歌儿迎宾客 接待朋友 课后反思

第14课 五湖四海是朋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独特的风光和文化魅力。 2.知道“五湖四海”的含义。 3.学会与各族人民做朋友。

二、教学重点

五湖四海相聚在一起都是朋友。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懂得广交好友的品德。

四、教学准备

视频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阅读角——在新疆生活的外国留学生,看看资料,了解留学生生活。

二、知识窗

1.阅读“五湖四海的由来”

(1)背诵唐代诗人吕岩的《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4)新疆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5)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朋友在辽阔宽广的新疆感受这份美丽。 (6)通过学习这一课,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组讨论,请小组长代表发言。

小结:新疆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朋友来到这里,同学们作为新疆的一份子,也要心怀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喜欢上新疆,给他们留下美好 的回忆。

三、活动园

同学们,如果有外地来的朋友到你家做客,你和你的家人会怎么样热情的接待他呢?作业设计:心得体会:如果有朋自远方来,我会?? 板书设计:第14课 热情好客的新疆人—欢迎您到我家来

1、热情好客 我的新疆行

2、在新疆生活的外国留学生 笑容灿烂迎客 “五湖四海”的由来 甜甜的歌儿迎宾客 课后反思 接待朋友

第15课 互相尊重懂礼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白秀珍大妈的家庭组成。 2.知道少数民族的交往礼仪。 3.培养学生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懂礼貌、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讲究礼仪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及有关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讲一讲?

那么同学们都是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讲究礼仪的重要性。

二、进入新课:

1.阅读书48页“回族大妈白秀珍家的春天”大家说说,白秀珍大妈家有几个民族呀?这一家人为什么能生活得和谐、幸福呢? 2.为了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你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国是礼仪之邦,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到恰到好处。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大家都要争做讲究礼仪的好孩子!

三、活动园 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的礼仪,查看资料,然后了解新疆各民族的交往礼仪,和同学们互相交流。

作业设计: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的礼仪,

板书设计:第15课 热情好客的新疆人—互相尊重讲礼貌 互相尊重懂礼貌 17 讲究礼仪 白秀珍大妈的家庭 少数民族的交往礼仪 课后反思 18 第六单元 能歌善舞的新疆人 第16课 大家来跳新疆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疆舞蹈悠久的历史以及对其它民族和国家音乐与舞蹈的影响。 2.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

3.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感受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新疆舞蹈悠久的历史,感受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三、教学难点 了解各民族的舞蹈形式。

四、教学准备

民族舞蹈的相关视屏及图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视屏,导入新课

视屏播放一段各民族齐跳广场舞的视屏让学生欣赏,初步体会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并让学生自己说看完之后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总结与表述能力。 让学生分小组阅读“各民族共跳广场舞”。 问: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跳广场舞? 二.知识窗

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每组选代表读一段知识窗。

问:新疆各族人民能歌善舞,那么你从这儿了解到了哪几个民族的民间舞蹈?他们的民族舞蹈有什么特点?

咱们班上的少数民族的同学你们来说说你们民族的民间舞蹈?可以给大家跳一下吗?

小结:新疆舞蹈历史悠久并对其它民族和国家的音乐与舞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民族人民能歌善舞,欢快的舞步抒发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希望咱们同学们能学会新疆舞蹈这门艺术。 三.活动园 19 请班上会跳民族舞的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让同学们感受其他各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作业设计: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族的礼仪, 板书设计: 第16课 大家来跳新疆舞

少数民族民间舞蹈:麦西来甫、卡拉角勒哈、鹰舞 课后反思 20 第十七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及他的音乐作品。 2.了解新疆各民族民歌。 3.学会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 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族民歌,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歌曲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

四、教学准备

新疆民歌的音乐素材以及一些图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达坂城的姑娘,欣赏完后问: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有人会唱吗?会的同学给大家唱一下。

幻灯片出示王洛宾的图片以及歌曲与他的简介让学生了解。 二.知识窗

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选一组代表朗读知识窗新疆民歌。让学生给他改正错误并请其他组学生评价。

问:从他刚才读的这篇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歌曲的伴奏乐器有哪些? 著名的民族民歌有哪些?

小结: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所以新疆有“歌舞之乡”之称,新疆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还有好多流传全国的民歌。所以同学们生长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更应该多多学习咱们的新疆民歌。 三.活动园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族的歌曲和乐器,互相说说,会唱的学生给大家唱一唱。 作业布置:以哈巴河文化为线,搜集本土元素。 21 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歌舞人才代代出 教学反思:

达坂城的姑娘 西部歌王王洛宾 22 第十八课 歌舞人才代代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歌王王洛宾及他的音乐作品。 2.了解新疆各民族民歌。 3.学会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 4.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疆民族民歌,培养学生欣赏民族歌曲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欣赏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的旋律。

四、教学准备

新疆民歌的音乐素材以及一些图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音乐,引入新课 播放歌曲达坂城的姑娘,欣赏完后问: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有人会唱吗?会的同学给大家唱一下。

幻灯片出示王洛宾的图片以及歌曲与他的简介让学生了解。 二.知识窗

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选一组代表朗读知识窗新疆民歌。让学生给他改正错误并请其他组学生评价。

问:从他刚才读的这篇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歌曲的伴奏乐器有哪些? 著名的民族民歌有哪些?

小结:新疆是个多民族地区,这里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所以新疆有“歌舞之乡”之称,新疆各民族民歌优美动听,主要伴奏乐器有手鼓、冬不拉、热瓦甫、铁鼓等。还有好多流传全国的民歌。所以同学们生长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更应该多多学习咱们的新疆民歌。 三.活动园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民族的歌曲和乐器,互相说说,会唱的学生给大家唱一唱。 23 作业布置:以哈巴河文化为线,搜集本土元素。 板书设计: 第十八课 新疆歌曲传四方 歌舞人才代代出 教学反思:

达坂城的姑娘 西部歌王王洛宾 24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地方教案上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程教案

三年级地方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案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
《三年级下册地方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