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平安大学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3:02:4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平安大学调研报告

撰写人:吴晶 日期:2016年5月

2016年5月26日上午,我随人民大学商学院CLO班老师和同学一起来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观澜镇四黎路402号的平安大学,开启了深圳游学活动第一站。

平安大学于2002年成立,2006年投入使用,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企业大学之一。平安大学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5万平方米,有多间独具特色的教室、研讨室和会议室,能同时容纳1000人学习,适合承办各类会议和研修培训班;大学还配套有高尔夫球场、游泳池、配套酒店、商务中心、超市等设施。

一、大学参观篇

一下大巴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平坦整齐的草坪,高大且颜色层次分明的树木,具有欧式风格的庄重肃穆的学校礼堂,以及高有十几层的塔式建筑。校园上零星可以看见几个学员漫步在小路与草坪上,教学楼隐约能听到郎朗的读书声,此情此景一下子把自己带回到十几年前的校园时代,也更平添了几分对平安大学这个号称金融保险业黄埔军校的期待。

1

拾阶进入平安大学的大堂,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左一右的孔子和爱因斯坦的铜像,中间是一座石碑(发展基石)。平安集团的董事长马明哲希望通过建设平安大学,融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兼具本土智慧与全球经验,以知识创造价值,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致力于将平安打造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2

之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平安大学的发展教育馆进行参观。教育馆有1500平方米,300多个纸板介绍。马总提出平安要做百年老店,诚信为基。平安有四大责任,对股东、对客户、对社会、对员工负责,不分轻重,平等对待。

平安于1988年成立,当年总资产5312万,2015年总资产突破4.77万亿;1988年总收入为482万,2015年为6199亿;1988年净利润199万;1988年有13位员工,2015年已经突破120万人。

3

从组织架构上看,平安也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保险、银行、投资,2011年马总提出综合金融,有改变,还是三大板块:核心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和平台。核心金融包括产险、寿险和养老险,互联网金融包括陆金所、平安好房、平安好车,平台包括平安科技,中心有人力资源中心。再深入分析,平安在业务上将架构专业化,三大板块下包含各自细分子业务模块,如业务工作涉及了三大板块,则放入共享平台,如平安科技、平安数据科技、平安财付通、平安渠道发展等;职能方面设置了四大职能中心,分别为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内控管理中心,可见平安将可共享支持的业务与职能高度集成化,实现了集团化规范管控。

平安成立一波三折,首度申报遭人民银行否决,二次申报遭人保否决,当时马总没有放弃带着员工书信去了中南海,1988年3月21日得到了批文。当时有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

4 工商银行分别出资49%和51%合资成立,当时在深圳蛇口宣布成立。

讲解员带我们来到一个公司办公室场景,还原了当时平安刚刚成立的时候的简陋环境,打印机、办公桌椅历历在目,连很多机器都是工商银行租借的。第一代平安业务员骑着单车,怀揣地图,拿着公司执照复印件到大街小巷推销产险,非常不容易,第一张就是产险保单。后来公司发展较快,成立了海南分公司。1989年公司就发放原始股,1.9万员工持股,2012年公司为了风险管控收回原始股,成就了一批百万和千万富翁。

5

1993年-2003年平安公司快速发展,1994年引进外资,

6 是第一家引进外资企业,引进了摩根和高盛,当时是以观察员的身份引进外资,2005年汇丰收了摩根和高盛的股份,后来出给了泰国正大。这些公司在期间都获得了很好的投资收益。

人才三论:过桥论、猫论、船长论。过桥论是指企业通常都要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石头下存在什么风险,马总提出如果河上有桥,可以支付一定过桥费,节省时间避免风险过河也能降低风险,人才和技术就是这座桥。猫论指的是不管什么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意指平安对于人才的兼容并包,不唯资历、学历。船长论是指平安原来只是大海

7 中的一座小舢板,马总是掌舵人;现在的平安是航空母舰,因此需要为船长寻找更有专业经验和能力的大副二副和水手。1994年平安已经有资金可以拓展寿险,当时没有营销体系,从台湾请来大师培养人才,建立营销体系。

中国平安关注公益事业,为中国红十字会捐献了38辆献血车,平安大学成立是2006年5月26日,到参观当天正好是10周年,很有意义。平安在全国捐献了116所爱心小学。

平安是在1994年引入外资后,就迅速开展了管理规范化和财务透明化工作。聘请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和精算事务

8 所,出具国际标准的财务和精算报告,第一家引入国际通行的核保核赔制度,形成行政与业务相关关系、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

1996年4月,平安收购了中国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联合公司,更名为“平安信托投资公司”。2002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新登记注册,注册资本经过三次增资扩股,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质量最好的信托公司。

1997年,聘请麦肯锡咨询公司对公司成长策略、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展开全方位改革。麦肯锡帮助平安确定了“以产险为基础,寿险为核心,证券信托两翼齐飞”的发展方向,

9 设计了完善的投资架构和业务流程,随后相继开展“战略规划”、“寿险流程改造”、“人力资源”等项目改革,是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在平安生根、开花、结果。

平安的文化与价值观。“专业创造价值”是平安人始终坚持的价值观。希望在人们心中建立平安就是靠专业吃饭的,平安就是专业,购买平安产品的客户享受的一定是最专业、最有价值的服务。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平安强调让员工成为专家专才。并认为这是是平安实现百年老店并保持基业长青的基础。通过钻石俱乐部、平安高峰会、MDRT(百万圆桌会议)、IQA(国际品质奖)等方式逐步实现。

平安公司不断完善三会制度,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架构健全、职责清晰,运作独立规范,董事会下设专业委员会专业决策,执行委员会贯彻落实。

10 平安建立了完善的主管问责机制。上级对下一级岗位提出三年任期目标,分解到年度;候选人根据目标提交实施计划,上级据此选拔任用,下级根据年度目标实施年度计划,年中和年末由上级主管考核评价,结果分为:卓越、完全胜任、胜任、待观察、合格五个档次。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奖惩、调级、奖励等。

平安强调企业必须守法,并提出“品质优先、利润导向、遵纪守法、挑战新高”的十六字经营方针,明确强调遵纪守法。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前的风控三防机制。

平安坚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实行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财务报告制度。平安采纳国际标准的准备金提存标准和方法。引进甲骨文(Oracle)财务系统,确保财务报告实时准确;实行年度预算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成本控制。

自2004年以来,平安对集团整体客户群、渠道、产品和后台进行了全面整合,力争通过建设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全面开展财产保险、人参保险、银行、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信托投资、证券、资产管理等多元业务。2006年6月,平安在上海张江建设的全国运营管理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依照国际先进标准规划和配置,可实现服务标准化、客户资源共享、后台运作统一标准,有效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是对金融企业业务流程的重大变革,对提升平安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平安高层将此后援平台成

11 为“大厨房”。平安可以在这个厨房中为客户提供标准一致却有差异化的服务。“好像一个大厨房、什么菜都可以做,点什么菜,我都可以上。”

未来的平安,机会与挑战并存。机会方面,从经济环境看,中国持续稳定的发展为金融业平稳发展赢得市场基础;从人口结构看,4亿多人将进入中产阶级,财富更快的集中于高收入阶层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客户需求方面,中国家庭金融资产年均增幅超过15%,资产构成发生变化,对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从行业趋势看,科技推陈出新,新科技在金融业的应用前景广泛。挑战方面,同业竞争:内外金融市场主体增多,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均面临竞争加剧、利润下降问题;消费趋势:消费者更加依赖网络、本地导航定位、移动终端进行消费活动,重视体验与口碑,变得难以影响;客户议价能力:随着客户需求和购买力的增加,以及产品的丰富,客户议价能力越来越强;金融脱媒化: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分行业经营的界限正在被逐渐打破,信息逐渐对称使更高水平服务金额低成本经营能同时做到,金融行业的垄断壁垒将被以新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公司冲击。

12

平安将坚持“综合金融”的道路不动摇,逐步实现第一代向第二代综合金融的转变。在参观之后,我们一行人来到平安大学的一间教室,与平安集团首席学习官梁冰进行学习交流。

二、学习交流篇

梁冰先生是我国最早从事企业大学管理的专家。他曾在GE、IBM、复兴集团从事企业大学建设工作。2015年,梁总来到平安大学,担任平安的首席学习官。此次他以问答的形式与在座学员进行交流。

13

(一)、平安大学根据业务发展,未来的定位? 答:华为在为未来做准备,平安也在做转型,过去高管建设按照胜任力模型做,现在在整理做平安自己的一套人才培养系统,目前经济态势不好的情况下,平安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从内部看,有些对平安有关键作用,类似于HP之道,为什么海底捞很好,但是很多人学不会,因为学习一套好的管理是很难的,平安的经验是总结内部的经验与知识,不断实现内部提升,平安目前在做一个案例中心,顾问会走进企业,帮助企业、专业公司去萃取案例,例如有很多销售,为什么有些销售很好,有些一般,20%的优秀销售如何实现?因此需要对优秀的销售沟通并萃取,并尽快教会剩下80%的销售,目前在大力推进。目前还在做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提

14 升,也是一样,就是提取出来做的很好的经验,萃取出来,提升整体素质和业绩,使大学为企业战略服务,为业绩服务。培训的原点是什么呢?教学其实就是中国实际,过去拿了很多,但是现在在总结。还有一方面就是在线平台,目前有600多企业在使用在线平台(知鸟平台),不仅员工在用,其他企业也在免费参与共享和建设,共享资源,共赢发展,共建企业知识库。只要能做线上,就不做线下,要做线下,一定回答为什么做线下,目前所有班都是O2O,2015年节省了培训差旅费1亿多。每年在平安大学培训有100间教室,600亩地,培训10万人,新员工过去要培训90天,目前可以节省到5天,高管的培训时间也在缩短,从原来半年压缩到4-5天。线上组队建案例,线下翻转课堂。1994年就引进了高盛、摩根的先进管理,麦肯锡每年花费过亿,平安懂得学习的意义,平安会主动学习优秀的标杆企业,快速咨询学习,必须向世界级的企业学习,麦肯锡收费很高,但是平安愿意,确实有收获,平安比较厉害的执行力,他只要相信提供的方案,就肯定会有很好的执行力。平安有首席创新官,每天在世界各地了解动向。去年平安进入世界企业100强,96位,是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次,在福布斯排名30多名。回到这个问题,几点概括:一是未来大学的发展关注战略,准备好团队;二是大规模课程全部上线,80%以上都上线,平安目前有130万人(加上代理人),大量O2O解决很多问题,未来的趋势

15 就是这样。

(二)、集团公司对于银行、保险、投资等不同产业板块的管理模式?组织模式采用何种架构,独立公司、产业本部、其他?

答:平安这种模式不多,平安是集团管控,分业经营的模式,每个公司是独立的,平安的集团管控体现在总部的五大中心,平安的人力资源中心已经从行政型转入人力资源经营,就是高度参与业务、引领业务,平安的CHO高度是集团的董事和执委,参与战略公司,协助董事长去管理企业,是其他企业CHO不具备的,体系要做好,人要找到、团队要做起来、薪酬激励要理顺。平安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总部有三大功能,一个功能就是红绿灯,红绿灯就是制定游戏规则,公司往哪里去,产投机制怎么建?红灯是红线,如业务增长一定要超过人员增长,专业公司都是HRBP,执行战略;人力资源工作与总裁的思维完全一致,帮助从人角度管理公司;还有风控、法务、财务中心等,平安大学管理所有集团培训预算,专业公司超过3-5万以上要大学批准,由集团进行管控,品牌也是集中管理。平安的发票不是在各个专业公司报销,就是在共享后援中心集中报销,大集中有阵痛,但是在后来确实体现了效率,大大提升了管理水平与规范性。马总向全球企业学习,学习了汇丰的经营,大集中就是在公司人员就是打仗、管市场、向前冲,所有后面的是系统管、系统管、

16 流程管,例如人力资源在平安只有40多人,大部分工作外包,外包给内部公司开展,总部人力资源的人都是智慧囊,实际是实现了专业分工,招聘等事务外包出去,这样成本大大降低,工作非常专业,财务全部集中,但是必须要建设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中间过程会很乱,平安也是有阵痛的,投资十几亿没有效果,中间很乱,因为涉及系统把人的权利拿走了,很多人因此离开,因此要做好准备。不过不要紧,之后会实现倦鸟归巢。总部对各专业公司的业务全力支持。平安招聘人有核人官,把最后的关,看看符不符合平安的价值观,有一票否决权。好处是保证了团队价值观的一致,保证了效率。平安在人进来时要进行一堆测试,主要是测试团队合作精神,有自己一路走过来的经验。

(三)、采用各种机制措施,促进不同业务模块的协同合作,以形成合力,并探索跨界融合?

答:这里就谈到企业大学,一个大型集团公司,必须要高度关注好文化与价值观工作,必须实现文化价值观统一;平安有28家专业公司,企业大学的课程无法覆盖到全部公司,能做到10%就不错了,因此企业大学会把新员工文化价值观的课程做成课件包,做好专业公司的培训工作,丢下去由专业公司再进一步深化;第二,平安除了有激情还有方法论,就是怎么更高效完成工作,在高管身上有体现,平安的工作方式很一致很独特,平安的工作方法论是麦肯锡的延伸

17 和发展,平安大学也把这些提炼出来,做成了培训项目,培训高管和干部,例如开会怎么开?平安对开会有严格要求,上周未完的事,进展,遗留问题,PPT要求?不能废话,亮明观点,论证为什么这么说,都有方法论支持。确保整个集团的执行力贯彻到位。

(四)平安在培训体系建设中经历了哪些阶段,怎么逐步开展建设工作?

答:最早平安大学的负责人是GE过来的,我是在91-95年在GE,大学构架是在通用电气基础上,起点很不错。有一大块是领导力上,20%创造80%价值,对所有的主管、经理人、执委的训练健全,通用技能和效率提升技能,还有文化价值观的部分。这是大学最早部分。十年经历后,目前就不是规矩走了,而是围绕战略展开,支持业务,中国经济发展太快,华为已经完成了转型,通用电气经历了IBM的流程化这些过程,韦尔奇打破了这些,重构了系统;IBM就没有这个变革彻底,没有革命,IBM很经典,但是把经典扔掉了;现在谁在做经典,就是华为,任总始终坚持,把经典很好的复制在华为。目前看国内企业大学,有很多误区,有些公司都快没有了,还要做企业大学;当时在复星时,如果公司不好,没法说培训真的好,所以企业大学真的应该回归到真正应该做的部分,企业大学不是商学院,老板有没有感知?业务经理有没有感受到支持而不是掣肘?华为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

18 题。当时在复星就是这个问题,怎么回答老板培训怎么给他带来价值,最后就是没有人听你的,你没有话语权,真正做的好的,国内还是不多,眼光很低,没有上升至老板的层面,没有面向未来培养人才,让员工站在千人的肩膀上发展。大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把公司的知识经验传承下来。我们自己的知鸟在线平台,目前员工都在平台做客,需要给工具,知鸟沉淀知识,所有经理、优秀员工必须要写案例、做微课,才能获得提升。目前很多班,就是集中优秀员工先萃取提炼,然后培训微课工具,帮助公司萃取很多的东西。平安一直坚持末尾淘汰制,排名这件事也准备做成案例。

(五)希望加入联盟,共同发展

答:下围棋怎么成为高手,就是一定比其他人多想几步;团队谈包容和危机文化,需要包容文化包容全球人才,危机文化是指始终保持不懈怠的心理,平安办公室墙上就是一个人爬到山顶,后面就是悬崖;平安经常在想年份不好怎么办,因此建立了很多蓄水池,留住团队。目前建立的weka联盟,目的是什么?就是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生态,上周北京开大会,提出了师资问题,还有如何实现企业互访,CEO访谈,通过联盟就可以实现。

(六)、平安集团的内训师来自哪里?是专职还是兼职?如何选拔培养和成长通道?

答:内训师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职业,平安大学除了教研

19 团队,几乎没有全职的老师,80%来自业务单位,这些人在集团公司过,又红又专,经过认证,才可以去讲课。目前也在加强给内训师提供更好的环境,必须像是个俱乐部,定期组织活动,给与一些激励和奖励。做培训师会影响更多人,对工作和晋升有帮助。

(七)、是先有好的企业后有企业大学,还是相反?平安通过投入这么多的培训资源,目的是什么?梦想是什么?

答:韦尔奇就是在GE企业大学发动的变革,他在企业大学召集了高管和未来的高管发表演讲,因此认为企业发展和培训发展就是相辅相成的,大学在通用电气的变革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平安发展很快,马总非常会学习,不断走不断学习,学习麦肯锡、IBM、GE、汇丰,后来学习台湾的寿险,也学习到和认识到了,没有企业大学就保证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法统一员工的思想和意识,保证如此高的执行力与企业大学不无关系,企业大学就是核心的造血机制。马总知道为什么要投入如此巨大的培训资源,每年过亿的培训费用,因为他知道要确保基业长青,必须走出这一步。华为大学非常值得学习,任正非一半时间是在大学,关注关键人才培养,关注未来战争。

(八)、没有专业内训师怎么做知识萃取,做领导力培训?

答:大学的教授往往不适应企业,就是由没有落地,没

20 有一线战斗的经验,因此最好的内训师是懂业务的,平安大学没有专职老师,但是有专职的80人的教研人员,是做教学研究的,做设计的;目前在做几件事情,一件事是企业新人文化项目,另一件事大学生培养项目中怎么融入生存技巧和业务。讲师是砖,大学主要是做架构。

(九)、平安大学有没有下KPI考核指标?内部员工如何分解指标?

答:平安的核心考核指标就是28家专业公司ceo的大学的满意度,没有天数、课程的要求。移动学习有四个人,领导力项目,企业文化项目,新任领导干部如何快速匹配,融入氛围?这些外面没法子采购,需要自己来开发,大学任务是需要组织各部门开发课程。经常做PK、比赛来激励做出优秀的课程。新员工的课程是很重要的,做成课件包,在全集团传播。大学也在扮演咨询公司的角色,给各个业务提供支持。

(十)、专业公司hr和大学在培训上如何分工? 答:大学做共性东西,专业公司做自己的专业,可以设想成不同的学员,专业的各公司自己做。规划和预算是大学管理。

(十一)、很多的培训需求如何做体系化的分析和排列?

答:共性的东西总部做,案例萃取班大学组织,让他们

21 回去交,看到需求主要是设计和复制,协助专业公司做好工作支持。

(十二)、线上线下的方式中线上占80%,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什么方式呈现?

答:文化很多是用案例实现的和感知,听起来有味道。可以让优秀的经理人和员工对话,教会员工如何成功,很多微课就是关于文化的。大学来组织,大学来做平台和机制,做微课大赛。老师专家把样子建立起来,员工参考学习,可以建立排行榜,影响的感觉很好。会做有料就很容易做。

(十三)、挑选企业大学老师有什么标准?

答:首先是自愿的,必须要经过认证,合格才可以上课。平安的教师评价采用NPS净推荐值指标,要求是很高的。

22

三、感受

(一)、平安的发展其实就是深圳特区改革发展的缩影,就是蛇口人敢打敢拼的缩影。

从闯中南海上书,到引进外资,再到学习国际管理制度,再到新的产业布局,到国内第一家成立企业大学。一步一步的第一次成就了平安的领先,如何当时因为没有别人先做过而不去尝试呢?就没有今天的平安,没有6万亿的资产规模和130万的人才队伍。

(二)、摸着石头过河没错,也要有桥搭桥,快速借鉴提升。

平安的发展到转型阶段,也是对标照搬了很多国际优秀公司的管理模式,外部咨询采取的麦肯锡的,在此基础上本土化和提升,效率和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我们借鉴。

(三)、集团化的组织架构设计尤为关键,应结合业务发展特点因地制宜。

平台也有类似于我们的三大板块,架构共性上是也有三大板块的类似事业部,区别是平安公司将可以共享和可替代的工作全部集中化了,例如总部的五大中心,例如后援服务中心,例如平安科技、平安数据科技中心是在业务层的共享支撑。也许由于过度期的业务透明化会带来流失人才等、扯皮等问题,可是从长远看将大大有利于集团化的规范管控,其实也是释放分子公司的真正活力,将他们从琐碎事务中释

23 放出来,明确做好战略执行等工作。我们正准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本身就是很好的举措,其他中心能否一起,例如人力资源中心,尽快向符合集团化管控的人力资源经营管理布局靠拢。

(四)、体系化协同和以战略为中心需要高度关注人的情况。

全体系的员工价值观必须趋同,必须高度认可企业的文化,不能参差不齐,有明显短板。正如木桶理论,最短的一块木头决定了盛水的高度。因此结合我们的情况,既要做好体系化的架构体系、制度体系、业务体系,更需要做好人的体系培养,让人懂体系、懂协同,有执行力,具备基本素质和要求,才能真正做好体系化建设工作的本。有必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员工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以胜任力为切入点,进一步细化不同类岗位的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工作准则,并在领导干部及员工中不断培训深化培养,真正提高各类各层人才的执行能力。

(五)、科学成果转化离不开知识积累,要实现基业长青,有必要做好培训体系建设工作,做好知识管理工作。

培训体系的梳理完善本身就是对企业自身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梳理,这个架子搭好了,剩下的就是补充与完善,知识得到积累了,每一位新员工都是站在千人、万人的基础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效果和及时性将全面改进。每一位新

24 任领导干部都是站在之前优秀干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可以快速适应工作,融入工作。

(六)、应尽快启动开展内训师培养工作。

建立系统地内训师培训课程体系和内训师聘任管理考评机制,并通过对培训的系统评估不断改进培训效果。有了经过认证的合格内训师,知识可以在企业内部不断萃取和归纳,企业的文化、知识、技能、技术、管理价值都会得到有效积淀。

(七)、充分利用好线上、移动学习的平台,积极开发新员工培训、管理体系意识提升、专业技能提升等培训课程,提升培训效果,进一步将培训工作规范化,降低成本,提升培训效率,凝练培训时间。可以积极申请加入weka联盟,共享企业知识体系资源。

25

平安保险公司调研报告

综治平安调研报告

打造“平安**”调研报告

打造“平安**”调研报告

大学调研报告

大学调研报告

大学调研报告

大学调研报告

平安调研

平安创建的调研报告

平安大学调研报告
《平安大学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学调研报告 大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