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咬定青山不放松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4:0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在新课程理念下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的点滴看法

云南省蒙自市文澜高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王少敏 2011-7-10 (邮编661100 电子邮箱nanyuan68@163.com 电话13330402997) 摘 要: 关键词:

近一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传统的语文教学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诗歌,尤其是古诗,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又是高考中的重难点,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进行复习呢?我认为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可以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

弄清楚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是鉴赏的两大要点。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了解作品的主旨,即作者的思想态度。任何人写作都有其目的,都是为了宣传某一种思想,造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思想意见,就是作品的主旨,往往也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它是作品内容的灵魂,题材的统帅。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会首先被作品的主旨所震撼和感染,并从中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理性认识。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以及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和生活经历等。比如读杜甫的作品,就必须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三吏》、《三别》的凄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奈以及“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心酸!

2、分析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优秀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为艺术美,而通过艺术美的形象,表达作家的人生理想,健康的思想感情,读了能使人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3.明确作品的社会意义。古典诗歌的重要主题往往有: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变化等。

总之,评价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讲就是判定某一篇文学作品的政治内容、思想倾向,这是诗歌文学鉴赏的首要任务。

同时,我们也要看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的作者往往以诗歌作为载体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其表现方式有别,手法各异:或直白张扬,或含蓄隐晦,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因此,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建立在广泛阅读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必须准确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这样才能概括出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观点和态度。

一般而言,诗文作者表达观点态度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表达,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一诗先写景后抒情,语言直白畅达,对秋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观点态度很鲜明。这类诗歌,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与诗歌内容的鉴赏处于同一能力层面,有了正确的鉴赏,也就有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准确评价。

二是间接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间接表达也有两种方式:①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通过对眼前“残阳”“露”和“月”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夜”的喜悦之情。诗人当时外调离京,脱离官场的排挤倾轧,不由觉得一身轻松。其观点态度已渗透在对自然之景的描写之中了。

②侧身诗外,暗寄褒贬。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中,作者与诗歌的抒情主人公并不相同,诗人侧身诗外,将其褒贬之情暗寄于“妾”这一形象上。诗人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了“思妇”的相思之苦,巧妙地借思妇的形象,婉转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对于学生而言,了解了关键的两点后,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学会将方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否则无疑是纸上谈兵,新课程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动能力,诗歌鉴赏恰恰就是这种能力的彰显,高考古诗词题的考查重点就放在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上。由于不少考生缺乏基本的鉴赏方法与能力,以致在答题中不能紧扣题材作答,失分甚多。

那么,如何鉴赏二首古诗词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需要把握:

一、把握诗中的信息

诗中的信息有两种:一为显性信息,一为隐性信息,鉴赏诗歌时要注意把握这些信息。

显性信息一般表现在诗的标题或注释中。标题中的信息一般是提示诗的内容情感和诗的类别。如《伤田家》,“伤”为“哀”,“田家”(农户)为“伤”的对象,据题意可知,这首诗的内容是作者为田家不公正的生活遭遇而哀伤,情感是同情农家、鞭挞社会,类别是感伤诗。又如《送元二使安西》,据题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如果知道了这首诗是送别诗,那么对诗中所描写的“雨”、“柳”等意象的含义及诗中所表露的诗人的情感也就容易把握了。注释中的信息一般是交待诗作的背景。鉴赏诗歌要因人论诗,因时论诗,这就需要我们在鉴赏时必须对诗人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有时考题会给我们提供有关这方面的注释,对这些注释必须重视。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历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之处,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独自散步在江边,情随景移,一气写下了七首诗,此为其一。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呢?我们只要读一读诗的注释,就不难把握诗人的心境是欣喜。

诗中的隐含信息一般是隐藏在诗的上下句中的,它需要考生有整体阅读能力。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究竟是什么?考生只要联系上下诗句整体阅读,就可以从诗的“谁家玉笛暗飞声”和“此夜曲中闻折柳”中捕捉到“折柳”的信息:“折柳”乃为一首曲子,是“折杨柳”的简称,这首曲子往往是用来表达惜别怀远之意的。若能把握这些信息,那么解答这道题,一般是不会有错的。

二、要熟悉特殊意象的象征义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了,而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的象征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很有帮助。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草喻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还有松、竹、梅、菊象征人的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诗词中出现这样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三、要注意掌握常用典故的意义

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诗的典故意义着手。例如,鉴赏下列诗作,完成诗后问题:

庆全庵桃花 南宋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这首诗很巧妙地化用了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是

品味一下作者想追寻一种怎样的生活,又表达了怎样一种心境。

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中隐含了一个典故:桃花源。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创造的一种自由自在的乌托邦式的社会环境。诗人在此借用这一典故,显然是为了表达自己向往桃花源式的自由生活的心境。

当然,从典故着手去鉴赏一首诗,前提是能把握、分析出诗中的典故。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读古诗词,在阅读中不断积累。

四、从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中体味诗的意境

诗离不了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深邃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进行分析。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对这些重要景物的描写,结合全诗来分析。

五、要学会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大多喜欢通过多种表现手法的变换来表达思想隋感,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对比、反衬、象征等,因此,鉴赏古诗词还需要学会对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通过对表现手法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如白居易的《杨柳枝词》: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这首诗是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诗人怎样的心情的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分析诗中所采用的表现手法。这首诗的

一、二两句是描写句,作者用“一树”、“千万枝”、“嫩”、“金色”、“软”等词写出了春风中生机勃勃的柳树的特点,给读者展示了柳树的活力。

三、四两句则写杨柳的处境,“荒园”、“属阿谁”表现了杨柳的荒凉、孤独。全诗一二句与三四句形成对比,正对比中突出柳树的处境。我们知道,古诗很少有单纯写景的诗,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写杨柳的处境实际是写自己的处境,这样分析我们就知道这首诗是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内心怀才不遇的失落。

又如王禹偁的《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首诗的颈联和颔联是对仗联,颈联采用了拟人和动静结合的方法,颔联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下山后乡村的静与美。

六、学会赏析抒情句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是诗人用来直接抒发感情的诗句。一般来说,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都要把握这些抒情诗句。如要分析王禹偁的《村行》的思想感情,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联诗“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结合全诗来分析就可得出答案: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因为这首诗的前三联是描写句;最后一联写了自己惆怅的原因,是抒情句,它是在前三句的基础上引发提升的,是全诗的重心所在。

七、注意蕴含理趣的诗句

诗歌分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种,其中还有一种说理诗,虽数量不多,但影响颇大。这些诗都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的,诗人李白、陆游、苏轼等的作品经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诗句。诗中若出现蕴含理趣的诗句,我们就应该注意分析它的意义指向。如杜甫:“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大自然无私心的道理)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谓人陷在里面不能跳出来,往往会被各种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此外,较著名的说理诗句还有朱熹的(观书有感》中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或活水来”。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之涣《登鹳雀楼》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这些理趣很强的诗句进行解读,需要我们有整体感知的能力,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知识的储备。

总之,只要具备足够的信心,努力去积累,去感悟,诗歌鉴赏也并非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完全可以很好地掌握!

来源:育星教育网

(责任编辑:汪春)

咬定青山不放松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美

江丹(学员) 发布时间: 2010-08-12 22:15:20

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美 中国是诗的国度,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如繁星,留下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诗篇,那么诗歌的魅力何在?如何使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诗歌之美?

1、让学生成为鉴赏诗歌的主体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模式。诗歌鉴赏也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高中生已具有对文学作品鉴赏的个性张扬的需要,他们渴望拥有个性,保护个性,张扬个性,渴望用自己的审美观,人生观去分析作品的主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尽量给学生思维再创造的机会和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发现自我,在感受诗歌魅力的同时,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解读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区别于一般记叙描写性的语言,也区别于一般的议论说明性语言。诗歌语言是诗人独创的高度凝练的个性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它几乎都是作者思想感情,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的喜怒哀乐无不倾泻在诗行中。鉴赏诗歌要从品味语言入手,在此基础才能有所感,有所悟。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一江春水向东流”不但使抽象化的“愁”具体化,而且也抒发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亡国后的满腹愁思。又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平淡之中见新奇,仔细品味,就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种相思,一种牵挂,而且抹不去,丢不掉。

3、鉴赏诗歌中的画面美

有的诗歌读了,不但能感受其中的情,而且能在我们眼前出现一幅图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山中秋天停晚的描绘,给我们展现一幅雨后山林图,真不愧为“诗中有画”,从中能感受到自然美和生活美,不禁让人向往。

4、鉴赏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合景与情而言,能把握景与情,才能入境。如“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绵延起伏的山峦,汹涌澎湃的潮水,苍茫皎洁的月光,空寂冷清的山城,衰败残破的城垣。结合这些片断的是一个衰败寒寂的意境氛围,透过这些,我们看到永恒的存在和变迁流走的悲剧参照,从而体味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叹息。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必须投入精力,投入感情。在现代社会中,诗歌似乎离我们很远,这就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但在做到上述几点的同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诗歌,要让学生去读,去诵读,经过诵读,达到背诵,最后有所领悟,这也是鉴赏诗歌的重要一点。

对于诗歌鉴赏复习的一点反思

诗歌鉴赏一直是复习中的重点难点,我自己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就是涉及到一个知识点,就把它讲深讲透。 比如在做新学案时有两道题目考查了“兴”这种艺术手法,那么我会用两个课时的时间专门讲“兴”。教学设计一般包含这样几个环节:

一、对“赋”“比”“兴”这三个表现手法的阐释,包括由来、定义、例子,因为“比兴”经常连用,所以是讲述的重点。以学生熟悉的《蒹葭》《关雎》《硕鼠》为例证。尤其讲清楚“兴”这种手法的应用特点,“先言它物”和“引”是关键。

二、讲述“兴”的手法在传统诗歌中的使用和传承。“兴”的手法来源于诗经,所以在民歌中应用特别多,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比如陕北民歌使用的就非常多。例如《兰花花》的两段歌词:“青线线兰线线,兰格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爱死个人。”“五谷子的田苗子儿,属着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呀,属着兰花花好。”这两段歌词都用了“兴”的手法,但是第一段的“它物”只起着“引”的作用,第二段的“它物”,不只是“引”的作用,还有与“所咏之词”相关相似的成分,所以又有“比”的手法。这样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的例证我觉得是很实用的,学生也很有兴趣,他们通常对课外和生活中的东西更感兴趣。

三、利用课文中的例子加深理解,比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个句子放在句首,作用是为了引出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故事,是很明显的“兴”,而孔雀双宿双栖形影不离又是二人爱情的象征,所以也是“比”。再比如《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也是很好的例子。

四、解决几个在答题时很实用的关键问题。学生在读诗时通常无法判断手法,除了对诗歌的理解不到位外,对手法特点的不熟悉也是原因之一。那么培养他们这种敏感性很重要。看到诗歌判断是否是使用的“兴”的手法,要抓住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物”通常是某种具体的景物或者事物,不会是人。二是这个“物”可能与所咏之词有关系也可能没关系,要注意二者有没有相似点。二是它的作用是“引”,所以通常会放在诗歌的首句,有时候较长的诗歌会放在某一段的句首,但是那种情况进入考题的极少。如果在鉴赏诗歌时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有“这首诗是否使用了兴的手法”的敏感。

五、利用手头的例子分析“兴”的手法的作用。诗歌考查手法时通常会考查手法的作用,“兴”这种手法的作用通常有:①营造氛围,创设情境;②引出对象,激起兴趣;③表达情感,烘托形象。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分析。

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我觉得优点是比较有系统性,有宽度也有深度;缺点是教师备课量大,每个点耗时有些长,复习时间好像不太允许。发表出来以待商榷。

浅谈新课程下的古典诗词鉴赏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计算机毕业设计网(www.daodoc.com) 原文出处:http://www.daodoc.com/ 摘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中,特别重视学生在诗词鉴赏方面的主观表达能力。本文就古典诗词的情感鉴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提高学生的鉴赏古诗词水平,须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欣赏诗词的心理状态;二是怎样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情感倾向。

关键词诗词 鉴赏 情感引导

现行中小学教材语文的改革,加大了古诗词的课文容量。高考的改革,又注重考察考生诗词鉴赏的主观表达能力,基于这种种情况,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也是摆在每位语文老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如何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引领学生进入阅读欣赏诗歌的心理状态

1.1 情感导引

在一节课的开始,先播放或展示一些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像、图片、动画课件,以营造一定的课堂气氛,调整和调动学生心理情绪。例如:教授《登高》时,可先放一幅画面:高耸的山涯上站着一个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的老人,底下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还配以凄厉的猿声„„。这种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学生提供的形象,直接而鲜明,很快便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进入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在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时就会较自然顺畅。

1.2 作者及背景介绍

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是欣赏古典诗词必不可少的一环。介绍作者及背景时,要展现作者独特的精神世界、个性气质,让作家独特的心理品质吸引和打动学生,使他们与作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这样,对理解和欣赏作品起了一个很好的心理铺垫作用,为下步的鉴赏省了不少的力。

1.3 老师有感情地吟诵作品

老师感情饱满地诵读作品,老师诵读作品时声调的处理、字句顿挫以及神态的表现,情感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已对作品做出了诠释,这将会对学生已被激发起来的欣赏兴趣起一个导向作用,引起学生强烈的想理解诗歌意蕴的欲望。

2 对作品的文本赏析——情感的把握

2.1 从“明处入手”,解读作品的思想情感

“明处”是指那些较直接、明了地传递给读者的有关该作品的情感信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世知人。“世”即指作者所生活的时代,也就是诗歌的写作背景。“人”即作者。也就是与所写诗歌有关的作者的一些情况。这一点,除了课堂上老师讲授的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课外查资料,多了解一些背景知识。这样,能体会诗歌更多的意蕴。(2)抓诗题,明主旨。题目一般与诗歌的主旨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就是主旨。有些诗歌内容写得比较隐晦,不易理解,但题目能帮我们理解诗歌的真正内涵。(3)抓字句,把握思想感情基调。诗词以形象性、含蓄性显示其特点,但是一首诗词中总有一些字句,直接明了地表达了诗歌的感情基调。鉴赏时,要教会学生善于挑寻这些字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内涵。(4)抓序言、注释。有的诗歌前有序言、后有注释,这些内容,往往会告诉读者有关读诗的思想主旨。

2.2 从“暗处”着手,解读文本情感倾向

“暗处”是指诗歌的中典故、意象等。作为鉴赏者,就应透过“典故”、“意象”看实际,品味出作者真正的情感倾向。

2.2.1 抓意象,把握情感内涵

(1)对一般意象的解读。解读这类意象,首先要抓住意象的特征进行想象和联想。诗人的情感隐藏在诗歌表面的意象中,这些意象有的是自然界的景象,有的是人世间的事象。在欣赏时就要紧扣诗词中所描绘景物的特点,进行准确的还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三种景物组合,描绘了一幅荒败凄凉暗淡的画面。经过联想,前面两种景物就会让人的内心产生一种莫名的惆帐、凄楚之感,再加上“昏鸦”这个意象的加入:鸟儿尚且有家可归,自己却只能看到异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思乡之情、羁旅之愁跃然纸上。这样诗歌的情感基调也就透过意象品味出来了。

(2) 解读典型意象。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诗词中的一些意象具有了某种特殊的极为固定的含义。对这些意象就不能只按字面意思进行想象和理解,应融进历史文化的因素。比如“柳”这一意象,不仅仅指一棵柳树,代表着春天的到来,而含有“送别”之意,“菊花”含有“归隐”之意,“月亮”带有思乡之意等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从一个引导者变为授课的主体,对这些独特的符号进行意义的解释,让学生对作品有更新、更深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多接触、阅读一些诗歌鉴赏方面的书,丰富自己的鉴赏知识,了解一些意象的传统文化意义。

2.2.2 解读典故

用典是指在诗歌中援引或化用前人史实、故事、诗文等。上课时,要尽量用多媒体呈现与典故相关内容的画面、语言,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典故内容,这样,鉴赏起来省时又有效,又能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本文出自:www.daodoc.com 计算机毕业设计 计算机硕士论文网 欢迎转载

[1]课程·教材·教法.2005(3).

[2]韩清海,张风民.高考语文专项学与练.济南出版社.

[3]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本篇文章来源于 计算机毕业设计网(www.daodoc.com) 原文出处:http://www.daodoc.com/

诵读涵泳 陶冶心灵

——新课程理念下诗歌阅读教学探讨

陈乐乐

摘要 高中学生若能在语文课堂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形成一些诗歌鉴赏的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诗歌的主动性,发扬探究创新精神,必将对以后的语文学习乃至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在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课堂里体现、落实历来是一个难点。因为现实的诗歌教学课堂存在着教师对诗歌理解的有限造成的单一解读;诗歌品读过程中对语句支离破碎的解读;更有架空文本的偏重思想意义的解读,这些都妨碍了学生的学诗兴趣。要探讨新的诗歌教学方式,是我的这篇论文的论点。

新课标中有关高中语文诗歌课程的教学指导中强调诗歌教学要“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所以我在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诗歌的课堂要有老师学究解经式的分析,更要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要有正襟危坐的严肃,更要有一些学生陶情冶性的快乐;要有对诗歌语言微言大义的挖掘,也要有学生联系一些自我的情感体验的诗歌创作,从而成就既能保持诗歌自身的灵动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诗歌教学方式。

本文以学生的诗歌学习状况的反馈,思考已有的诗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以课标的指导意见为依据,结合我在诗歌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摸索的方法来展开诗歌阅读教学的三种有效方式的探讨。

关键词

诗歌教学现状 吟诵涵泳 情感对接 创造性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着膨飞的“诗教”传统。诗歌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陶冶美的心灵,有着很大的作用。我国历代的学者文人在成长过程中无不受到过“诗教”的熏陶。诗歌之所以有这样作用和诗歌独特的文学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毛诗序》里是这样谈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诗歌有着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特征,因此常吟诗,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想象,还可以提高我们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然而一份来自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学生称自己看不懂诗,72%的学生称自己不会朗诵诗,58%的学生认为每首诗都只有一个确定的主旨,对诗的理解有70%是靠教师讲解,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诗。诗歌教学怎么了?不可否认的是诗歌教学很难,因为诗是灵动的。那么如何改变诗歌教学中存在的这些情况呢?新课标中有关高中语文诗歌课程的教学指导中强调诗歌教学要“加强诵读涵咏,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歌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所以我认为诗歌的课堂要有老师学究解经式的分析,也要有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要有正襟危坐的严肃,也要有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要有对诗歌语言微言大义的挖掘,也要有学生联系一些自我的情感体验,从而成就既能保持诗歌自身的灵动又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诗歌教学方式。所以本文想针对诗歌教学的现状,以及新教材中诗歌教学上的有一些个人的感受和见解。

一、“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诗歌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对对诗歌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比如一谈起诗歌,很多人都会说“诗歌是一种抒情的艺术”,诗歌在我们看来就是“意象加抒情”。用这种诗歌观念也许可以解释一些浪漫主义诗歌作品,但很难面对所有的诗歌。比如对郑愁予的《错误》的解读应该是耐人寻味的。这首诗容纳了一个颇富戏剧性的情境:一方在等待,容颜如季节里的莲花开落;另一方在归来,那达达的马蹄令人心跳,但最终却是个过客。这说明诗歌除了抒情和创造意象外,还可以暗含一种“叙事”和“戏剧性”。然而很多时候,面对一首诗歌,我们习惯性追问的是诗的意义。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如此等等,那么诗歌在学生的心中就只会有确定不疑的唯一意义。而单一的解读必定限定了学生的思维,久之也必将无法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其次对诗歌语言品味的现状。很多老师尽管花费了很多功夫,但仍然习惯于照本宣科,层层剖析,“把阅读作为肢解作品的过程,忽视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美的感受”,这样“学生阅读的兴趣往往被好的作品调动起来,又往往被支离破碎的肢解、空洞的解读搞得索然无趣”,使学生觉得诗歌难以领悟、无法理解。原本留香满口的诗歌在肤浅的解读下、机械化的肢解下诗意全无。而这样的认识一旦形成,便很难再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还存在的问题是架空文本分析文化价值和思想精华。架空文本分析文化价值和思想精华就是偏重于思想教育意义,从而忽视并脱离了“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这样教怎能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我们当然应当把思想、人生、道德的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但决不能脱离文学本身,诗歌本身!诗歌教学重要的不是诗歌内容是什么,而是诗歌是怎样表现的。所以继续以这样的方式来上课,这样教诗到最后只能让学生远离诗歌。

二、“抚花香满衣”——让学生灵动的阅读诗

《蕙风词话》卷一的一段话说得好:“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於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咏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性灵能够和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相浃而俱化,终于诗的意境真实成为自己所有而外物不能夺,天下最好的财富莫过于此!俗话说给学生一条鱼不如教他钓鱼,所以诗歌教学就要培养学生有智慧的头脑,有性灵的情怀。因此在诗歌课堂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领悟、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要性灵能够和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相浃而俱化,诵读涵泳是很重要的工夫。因为纯粹的“看”,容易忘记,以声情表现帮助学习则不容易忘,不容易忘则可产生持久的效果。诗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灵动的意境美,需要吟诵,需要涵泳,需要发现,需要陶醉,使诗情画意灵动的飘扬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大珠小珠落玉盘”——要引导学生吟诵诗歌

诗歌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不可分离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明确诗的这一特性,我们指导学生学诗必然要就要诵读。诗歌的语气靠语调来表现,我们诵读的语调必然与诗歌的情感紧密相连。我们在学诗时指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感情基调,在此基础上,通过吟诵,朗读语调的高低缓急来表现出诗歌的语气,那么在吟咏之中,诗的意蕴就会萦绕心中。

如:品味《啊,船长,船长哟》这首思想意味很浓重的政治诗时,抛开以往的思想解读,把课堂的重心全部放在指导诵读上,结果我发现学生对诗文的兴趣和理解的深度远远高出以往的课堂。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在了解课文的背景之后,惋惜、悲痛应该是本诗的基调,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情感内容,请大家自由朗读梳理一下。指导学生朗读:你在朗读的时候能否将诗人痛失战友、美国人民痛失总统的悲痛情感传染给听的同学呢?诗文中胜利的喜悦和痛失领袖的悲伤之情感应该如何读出来?在表现前三句的喜悦之情时,应当在朗读中让人能感受到读者表现出的对未来的憧憬、坚定的胜利。当学生满怀感情的朗读诗文的时候,其实不用学生做空洞机械的套话,你会发现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已融入学生的心中。

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若能使他们熟读成诵,反覆吟咏,一定也可以让他们推敲出诗歌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学生的心胸和筋肉里,那么学生对诗歌的情韵自然就了然于心。

(二)“最是那低头的温柔”——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感悟诗歌

诗歌的本质特点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诗歌因为较少细节的描述、价值观念的束缚、个人恩怨的羁绊,几乎纯粹是情绪化的喷发,因而比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更能超越时代的局限,从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你能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抱怨哪一个人不理解自己吗?你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是发泄对哪一位当权者的不满吗?你能说“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是控诉社会黑暗吗?是,又不都是。诗歌从创作的角度说,是个人情绪的瞬间爆发;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感受到的应当是人类的爱与恨、美与丑、和谐与冲突等普遍的感情。所以读诗的过程就是读者和诗人情感进行碰撞的过程。

比如在引导学生解读郑愁予的《雨说》时,我指导学生读诗,我们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感情积淀,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去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使自己与诗人的感情在诗句里激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读出自己心中的诗来。如第一节诗,作为一个教师,在我的眼里,那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都变成了学生焦渴的心田,他们在等待知识甘露的滋润,他们在渴望智慧琼浆的滋养;那种子、牛羊、游鱼,又恰似应试教育威压下的一个个可怜的学子——牛羊本来可以欢快地奔腾于牧场,鱼儿本来可以自由地在水中翔游,然而枯黄的牧场、寒浅的鱼塘却阻断了他们自由欢快的路,那喑哑地小溪歌不成调子,不正像现在的学生虽有无尽的痛楚与烦恼却无处言说吗?当然,这样的解读也许不是作者的本意,或许还会有些偏激,但它却是我自己的理解,是从我自己心底流出来的诗。由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也用自己的心来解读一下,争取读出具有自己独特理解的诗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心底的诗溪很快就开始淙淙地流淌,可能有一些解读并不是很到位,但这样做却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愿意用自己的情感和诗人的情感对接碰撞。

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有了体验之后,教师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在具体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你怎样理解的”,“说说你的感受”,“说说你的理由”,“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在这种平等的环境中,学生多了一种“自我感”和“亲历感”,少了一分“压抑感”和“紧张感”。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一首歌曲、一幅画、一段视频、一张照片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去感受、体验诗歌。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诗歌学习的主人,学生的生活体验、独特的感受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就会畅所欲言,使我们的学生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

(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要引导学生创造性的阅读诗歌

我们以诵读、情感对接的方式让学生欣赏诗歌、感受诗歌,学生自然会产生全身心的感动和共鸣。在此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对诗歌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使别人的财富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财富。

如:《我愿意是急流》的教学设计将探究发现这首诗的艺术之美,感悟这首诗的情感之美设定为教学目标。课堂中我设计用“母亲”和“祖国”作为抒情对象当场创作诗歌展开点评。学生作品展示:

我愿意是石桥

在湍急的河流上

对一次次的狂风暴雨

勇敢地斗争„„

只要我的祖国

是一辆马车

沿着我坚实的身躯

通往康庄大道

----沈XX

我愿意是石头,

是阶梯上的石板,

在陡峭的山腰上,沉默地卧躺。

只要我的母亲,

是一痕绿苔,

依附在我背上,

安详地生活。

----龚XX

学生创作的诗歌是建立在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和情感美欣赏的前提下,选取了石桥、狂风暴雨、马车、陡峭的山腰等传神的意象来抒发情感。学生习作展示一部分学生充分领略到了这首诗内在的意象美和节奏美。比如我教《琵琶行》时,让学生改写,有的同学写成有张爱玲风格的小说;有的改写成杂剧折子;也有的改写成散文,这是从体裁上看,内容上进行再创作的比例也很高。改写的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其实就是阅读过程中一次意象的再创造,这比老师喋喋不休的“分析”更有利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读诗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多角度进行思维展开创造性阅读,这样领会诗歌的美、艺术内涵就不是一件难事了,领会诗境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而我们的学生正处于敏感多思、多愁善感的诗般年华,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诗歌和具有诗一样年华的学生如何才能撞出情感的火花,关键在于我们老师如何引导。所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让诗歌的课堂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冶性情的快乐;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多一些创造性阅读的机会。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能由衷的感受到,学生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时的愉悦与幸福。此时的诗是灵动的,学生是灵动的,课堂是灵动的,这才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诗歌教学。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新诗杂话[M].三联书店,2003.10 2.朱光潜.诗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7 3.王家新.没有英雄的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 4.李润霞.谈中学语文中的现代诗歌教学.天津教育2003.11 5.吴积雷.高中诗歌教学中的几点思考.语文学刊2005.2 6.肖艳红.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策略探究.语文教学研究2005.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一诗一世界

东平明湖中学 侯建 2010年7月21日 15:53 今天听了两位老师对《雨霖铃》同课异构的教学,心中颇有些思考. 一诗一世界,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两千年间诗人的醉心之作不绝如缕。然而,当这些岁月的经典变成课文时,很少会有学生认真体会其真意,而仅仅是当成诗歌鉴赏的任务。

首先,初读。诗之美于声,于抑扬顿挫之间。初读古诗,让学生大致的了解,质疑解疑。初读不是简单地反复去读,而应该有层次性。每次诵读都应该有个具体的目标,并且根据具体目标而设计诵读的方式。学生每进行一次诵读,都是走近文本的一步。否则,诵读教学中的学生就沦落成了复读机,而非步步靠近诗歌的主体。

其次,诵读、背诵。第二环节是在了解的基础上带着感情再次读诗,直至背诵,这个环节叫做感悟升华。整个过程,教师的诵读指导要用感情为支撑,而这种感情的获得要靠对诗词语言、意象、意境的分析,否则,学生只是一味依靠教师语言的生硬“拉拽”而进行简单模仿、矫情表演。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练习时,应与鉴赏练习、体验练习同步进行,然后通过节奏、语速、轻重音等来还原情感体验。只有进入诗歌意境的最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精髓。

除此之外,想要体会文中所表达深意,还要适当使用诵读评价方式让“诵读”与“鉴赏”联系紧密。评价可以是师生之间,可以是生生之间,遇到学生读得不好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重新来到诗词中进行赏析,充分到位才能让学生诵读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诗歌离不开诵读,即使老师不讲解,也要让学生多多诵读才是。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定青山不放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