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大学》的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4: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四书之《大学》有感

这一段时间,感觉诸事混杂,颇费心力,在家独处时总是心躁不宁,只能靠看书来排解。做记录时发现了以前读书时所做的笔记,之所以能吸引自己往下读的原因是看到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曾被自己引用了多次,但好像都不是十分恰当。于是找来原书又重新读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这么两句话,却引起了自己的震撼,好像与自己的内心产生了某种程度共鸣!明明德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学习并能够明白和发掘自身美好的品行与道德;亲民则要求我们要推己及人,发扬美好的品行与道德;止于至善,要求我们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后面一句自己则认为尤为重要:“知止”和“有定”!何谓“知止”?自己查了相关的论述,一般认为是目标、境界、立场;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是“止”就是对自己能力范围的界定,及对自己的定位,即自知之明。但我认为还应该加上知彼!因为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够对自己进行定位,才能找准自己的方向,才能够意志坚定的去努力,即有定。定下位后就不会去胡思乱想,从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自己的内心平静,即能静。“静而后能安”,不会被别人的蛊惑之言所动摇,不会因为他人的怂恿而迷失自己的方向,不会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干扰,才能得安。“安而后能虑”,将自己的目标和努力进行规划思考,进入具体操作的过程。“虑而后能得”,在做到前面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有所收获。

当今社会,“浮躁”和“不定”似乎已经是国人的通病,好像每个人都心烦意乱,都有解不开的愁绪。反思其“浮躁”和“不定”,按大学之道来分析其因果关系有二:其一,不能“知止”,即不能知己和知彼,其二能“知止”,但没有紧接着进行所谓的“定”,以至于造成了如今的烦躁!不定就不能静,不静就不能安,不安即不能虑,不虑哪来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标,都希望自己会过的开心、快乐,在假设有定的基础上,通过静、安、虑后达到了得,应该是很圆满的事,因为一心一意的按着自己所需的方向去努力,终有一天能成功。但是如和尚念经,无过乎求静其心。在此纷扰世界中,擅安、虑者众多,真正能静心者有几何?

马英九读《大学》体会

孔子的格物致知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这是曾子在讲解孔子关于格物至知观点时说的一段话。格物,是探索研究事物的道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学习大道的人,都要知道,天下事物的道理是无穷的,而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研究新的事物新的领域,长期坚持,就能达到“豁然贯通”的地步,在理

论研究、理论应用上取得最大的成就。所谓“物格”、所谓“知之至”,就是在理论研究上过到登峰造极的高度。

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因为世界上已知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未知的知识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学习,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教授2006年9月5日在北京演讲时提出,目前宇宙5%为已知物质,25%是暗物质,70%是暗能量。了解这90%的未知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人类21世纪科学的大挑战。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经过几千年的努力,人类只认识了宇宙5%的物质,未被认知的领堿还大得很哪。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摘自《大学》

我们的学校叫“明德小学”,以前只知道是台塑投资的学校都叫“明德”,至于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这两个字又有什么内涵就不清楚了。今天,我从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找到了答案。

原来,明德是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的意思。王永庆先生把他所捐建的学校命名为“明德”,大概就是要求学校以德为立校之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推进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德”同时也要求学校师生员工以德为立人之本,爱党、爱国、爱民,友天、友地、友人,自强、自省、自悟。

古人为何能穿越千年的时空,洞察今天的教育?怕也不是古人的有什么特异功能吧,实在是这个“德”字的生命力大过强大了。那么什么才能叫做“德”呢?一言以蔽之,做人也。做人的最高境界,也就在于《大学》里所倡导的“至善”吧。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凡事都有本末,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才是本?毫无疑问,是“德”,是做人,只有做一个合格的人,才算是抓住了根本,才应当再去考虑追求“末”的东西,比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做人相比,学习文化也只能叫“末”了)。你能想像一个品行低劣的人在掌握了高端的科技能力之后的状态吗?所以古人所倡导的本末理论,是真正的先知先明呀!

《大学》体会

读大学

读大学

读弟子规体会

读心灵鸡汤体会

读腐蚀体会

[资料]读体会

读.体会2doc

读《师说》体会

读《弟子规》体会

读《大学》的体会
《读《大学》的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