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中医药膳体会(汇总)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1: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的医学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家里时,母亲总会随着时节和我们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夏日的炎炎午后,她会为我们熬一锅丝瓜花绿豆汤,喝了清凉解暑:冬天则是煲羊肉、狗肉粥,驱寒温补;当我从尘土飞扬的操场回去可以吃到猪血煮真珠菜(系方言发音直译,未经考证),清肺解毒;当我因为长时间学习后眼睛略有不适,就能吃到枸杞炖猪肝,明目亮睛„„

我一向惊叹母亲的勤劳和聪慧,直到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医食疗之后才知道原来做出这些菜也是一门大学问,是我们的祖先多少年积淀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下面我将以一个初学者的身份来阐叙我对这门科目的理解。

中医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是指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烹调工艺加工制作成食品,通过食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持定烹调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治疗疾病之目的。中医的食疗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不仅包括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止咳平喘等治疗作用在内。

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由于它作用缓和,比药物来源广泛,经济实惠,要配制得法,烹调有方,就会使人乐于接受,且易坚持服用。谷肉果菜等食物本身就是人体营养的来源,它既可以作为疾病恢复期的调治手段,也可以作为配合药物治病的辅助措施来应用。

中医食疗十分重视保养脾胃。从烹调方法上讲,炸、烤、煎、爆易破坏食物的有效成份或改变其性质,从而降低治疗作用,并使食物难于被消化吸收。所以,食补的膳食多采用蒸、炖、煮或煲汤等方法。

中医一贯重视饮食疗疾,并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说法。扶正药中有不少是补药,而某些药物本身就是食物。此外,不论药补还是食补,同样要考虑忌口问题,。食补是治疗虚证的一种方法,运用得当,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大力提倡食补,食药同用,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

当下各种美容美颜的方法层出不穷,食疗大概是其中最经济实惠又无副作用的方法,以下介绍我所推崇的美容几个方法:

对于面色苍白型: 食疗方法——蜜汁花生枣。原理——红枣补气,花生衣补血,花生肉滋润,蜂蜜补气,综合生效使面色红润。做法——把红枣和花生米用温水泡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小火煮到熟软,再加入蜂蜜适用。

对于面容黑黯型: 食疗方法——栗子白菜煲。原理——面容黑暗的原因是肾气不足,阴液亏损,而栗子健脾补肾,白菜补阴润燥综合生效使面色白皙明亮。做法——把生栗子去壳,切成两半,用鸭汤适量煨至熟透,再放入白菜条200g,盐、味精少许。

对于面容粗糙型: 食疗方法:笋烧海参。原理——面容粗糙的原因是阴血不足,内有燥火,而海参滋阴养血,竹笋清内热。综合生效使皮肤细腻光润。做法——把海参切长条,与鲜笋或水发笋切片同入锅,加瘦肉一起煨熟,加入盐、味精、糖、酒后食用。

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和环境的恶化,人们身体亚健康化日益突出,各类保健品充斥着市场,然而这些保健品的质量仍是我们所担忧的。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医食疗这一古老而科学的饮食方法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医药膳食疗是现实生活中很实用的一些常识,只是日用不知而已。如身体不适该如何选择凉茶;小孩鼻子出血为啥用白茅根煮冰糖水喝就能好;而小孩上火咳嗽却要用冰糖川贝炖雪梨;杜仲炖猪脊骨为何能止腰痛;妇女产后及经期为什么要喝红糖水;猪脚姜醋蛋最适合什么样的女人吃;天麻炖大鱼头为何能止老年人头晕;《红楼梦》中的屠苏酒有什么功用;六味地黄丸什么情况下不能吃;春天为啥要吃芽菜;夏天为啥要煲冬瓜海带薏米汤;秋天却要吃点百合炒西芹;不同的季节如何煲出美味健康的老火靓汤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有理论有实践,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学会如何善待自己。

一,課程內容:《中医药膳食疗法》的課程內容對我來說是很新鮮的。我以前曾經修讀過其他的中醫學的課程,這些課程大多都是介紹講解一些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和中醫針炙,中醫推拿等的實際操作知識。這些知識對於我這個西醫的學生來說,是十分乏味的。而且實際的用途上基本是沒有的。但是這次修的《中医药膳食疗法》卻不一樣,雖然都是中醫學方面的課程,但是教學的內容卻很不一樣。《中医药膳食疗法》主要教導的是各種中醫食材藥材在飲食方面的應用和功效等。這方面的內容正是我所需要的知識。這方面的知識平時是很難接觸到的,但是這門課就給了我這個機會學習。而且是十分有實際用途的內容和知識。 三,課後感受和體會:不同於以往其他中醫學課程。上完這本課以後,我是真的有掌握到不少的中醫藥膳食的知識,還能實際應用起來。例如我就試過按書上的關於慢性支氣管炎的內容給我一個親友提供了一份膳食療方,這是我在上這門科以前不能想像的。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感想

这学期我选修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随着一个学期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接近尾声,我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即使对课程上很多很专业的知识还是不十分理解,但中医食疗,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特别是自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有很多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常涉及到了,只是现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得自己对这些知识可以有了系统化的整理。当然,如果仅仅一学期的课就可以把中医的博大精深学到手,这是不可能的。我只想说,通过这门课程,我更加的留意生活,并由此对中医药膳食有了许多新的看法。

《黄帝内经》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洞查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药膳来达到调理内息,甚至治疗疾病的效果。

如今的城市人们,生活节奏快,精神常常陷入紧张的状态。他们当中,无论男女,都很少有像我们父母那一辈那样会自己煮东西了。他们很喜欢家里的“阿妈靓汤”,但是无奈自己不会煲,所以大多数都是指望父母或者外面的酒楼。同时,由于生活紧张,自己又没有注意一下调理健康,再加上城市压抑的气氛,所以如今才会有了那么多的职业病,而有些当然会演变成一些致命的疾病了。这样,我更加觉得自己有幸能够选到这个课程,来学习一些有关健康的东西。

其实,虽然我是一个男生,但我对煮东西是情有独钟的。更何况是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药膳呢。以前看妈妈煲汤的时候没有注意,后来姐姐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煮的东西比妈妈还好,我就开始羡慕了。而且,最关键的功力当然是体现在煲汤上面。记得两年前自己第一次煲的汤是清补凉煲猪骨,当时还感觉自己蛮有天赋的。那次以后,妈妈和姐姐再也不敢小看我了。更何况,如今我手中有了一本宝典——《岭南家庭药膳必读》。于是,上次回家,我便尝试一下展示自己的“身手”,煲了一锅“芪归鲤鱼汤”(选择这个汤,是因为以前妈妈煲过,自己也很喜欢,所以想自己尝试一下): 。

其实生活就是如此。有很多东西,只有敢于去尝试,才会做得出,做得好。无论是谁,无论有没有天赋。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去做,就什么都不知道不了解。另外,过去的2010年,我身边有五位老人扬长而去。错愕,落寞,始终笼罩着过去的一年。如今,有机会让我学得一些关于健康的知识,那真是一件好事。我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周围的人,让大家都去关注健康,去寻找保持健康的方法。而药膳,既可以吃又可以养生,何乐而不为呢?在紧张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抽出些许的时间去了解这些知识,去尝试煮东西,煲汤,生活自然充满了许多的情趣。

生命不止,那么健康的话题也是永不言止。这门课程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知识,而是在于生命与健康。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会义不容辞的选择李恩庆老师这门课程的!

中医药膳食疗学》课后感想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医膳食也是这其中精髓的一部分。选修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的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学习如何健康饮食、合理做菜。 从课堂上我们了解到中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药食结合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结合本草学原理,采用辨证论治的理论进行调整补养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人生活于自然界,禀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应与自然界的气候、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如果由于气候的异常变化、过度的劳累、精神压力大、饮食不节制等诸多因素,使气血、阴阳的平衡失调而又不能自行恢复,人就会产生疾病。同样生于大自然的各种动植物也禀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具有四气、五味。与药品的药性一样,食物也有食性,用食物、药物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的失衡,即是药膳食疗之根本所在。

食疗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是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烹制工艺力口工制作成食品,通过食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食疗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特定烹调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不仅包括西医学中的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止咳平喘等治疗作用在内。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善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中医药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膳食疗在治疗中的应用。《黄帝内经》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食疗药物有400多种,每一种食物除营养价值外,具有和药物一样的化学成分和性味功能。《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种药物,一半以上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食疗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调查病源,知其所犯,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祛疾者,可谓良方。”

一直以来,饮食疗法不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也同样受到现代人的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逐渐重视,对药膳食疗的追求已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李恩庆老师以轻松开放灵活的形式,给我们讲解了一些有关中医学的基础知识,之后的食疗原料讲解及穿插于课程中的食疗方面光盘的放映让“食疗”一词在我的头脑中趋于具体化、实物化。我学到的不仅仅限于怎样烹制那些药膳,更重要的是根据所学得的中医基础知识,基本了解食用者目前所处状态,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出适合的食疗方,进而实践。

通过这门课程我也逐渐改变自己的很多方面的饮食习惯,因为我是四川人,很爱吃辣,可是在广东地区却不能多吃辣,因为辣是很热性的食物,而广东本来就很湿热,常吃辣,身体会吃不消。我以前也有暴饮暴食的习惯,看到好吃的吃很多,看到不喜欢吃的,就基本一点都不吃,这样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学习这门课程让我明白各种食物都有着独特的食疗作用,不同的食品与药物放在一起烹饪则能起到滋补身体,防疾治病的作用。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多了解一些食疗方面的知识,不仅要用食品来填饱我们的肚子,更要利用食品的功效来帮助我们滋补身体,防病治病。努力改变自己,学会如何吃得健康营养。

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药膳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药膳既是一种功能性食品,也可以说它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剂型。

在开始进行大三学期的选修课的选择时,我看到了中医药膳这门课程,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其实最开始我选择中医药膳课的原因是因为我很爱吃,“民以食为天”嘛。但当我真正开始上课之后,我更相信我做的选择是正确的。

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一所著名的中医药院校的非医药专业的学生,我学习到的中药医知识非常不全面、不完整,管理类专业使得我们不可能深入、系统的学习中医药课程。中医药知识的内容博大精深,不是我们一朝一夕便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这时中医药膳学的作用便很重要了。中医药膳学是中医药学、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和烹饪学相结合并以研究药与食的配剂规律、特殊制作工艺、及在保健、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方法和规律为主要内容的一门交叉学科。中医药膳学主要是讲究以食物来防病、治病,达到养生的目的,更加贴近生活,对我们这种掌握部分常用、浅显的中医药知识的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易于学习和理解的,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我们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了解阴阳五行、脏象学说、气血津液、病因机制等基础的中医理论,理解起药膳方子的构成也比较容易,还可以自主选择合适自己或他人的药膳方。的通过对中医药膳学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常用的养生类膳食,用几种很平常很普通的食材就能列成一张能防病治病的方子。例如比较常见的风热感冒,一般人们都会选择吃一些抗炎、解热的药物,但是学了中医药膳学之后,我就会选择饮用“桑菊饮”。只要用一些桑叶、菊花泡水喝,就可以不用担心有类似西药的副作用还能起到清热去火、治疗感冒的作用了。这就是中医药膳学的精妙所在。

周俭老师为我们讲的都是一些易于制作的,贴近生活的药膳方子,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而做的,使我学到了很多养生的方法,原来好身体是可以吃出来的。很多人以为食疗和药膳是同样内容、同样目的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们都是通过食物来调理机体,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处。食疗是以纯食品为原料,以保健为目的的一种方式。而药膳是以食品和药品共同制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说中医药膳学包含了药膳和食疗两方面的内容,但更偏重于药膳。中医药膳学注重调理,没有峻药猛药,只要长时间坚持服用,一般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中医药膳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目前社会上对中医养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各地都陆续出现了以药膳为主题的餐厅,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药膳这种防病治病的方式,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药膳方子被研究出来,应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吃饭就达到治病、防病、养生的目的。

通过对中医药膳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补养生的食谱,现在我也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子。以后我就可以针对自己和家人不同时候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药膳调配,可谓终身受益。但是药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药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药禁忌。既然药膳是通过将药材与食材相结合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那么就不能对人体有任何害处,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中的药材互犯禁忌,那药膳就不是治病的药了,而是“致死”的药!当然,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但如果药物犯了禁忌,是一定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么你通过药膳养生的目的就事与愿违了。其次药膳还一定要能够平衡阴阳,因为食用药膳的目的就是要养生,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不能平衡阴阳,那么服食久了就会导致体质阴阳失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药膳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体质内有失偏颇的阴阳二气通过食材的药理作用进行调和,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医药膳的目的还在于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将药材融入食物中,通过日常三餐,慢慢作用于患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患者体内的邪气就会逐渐被食物中的药材祛除,疾患也会慢慢的治愈。通常人们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别人说吃了这个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没有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中医药膳要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是说不同的人体的素质禀赋、体质强弱、性格类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人体,于一生中各个时期其体质及血气盛衰也有所变化。进行药膳方子的制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区别对待,采取最适宜的药膳方案。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人,其饮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态的人,其饮食宜忌也有差异。例如体胖的人多痰湿,适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体瘦的人多阴虚,血亏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情况均不一样,因而人们的饮食习惯、体质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异。在选用药膳方子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应地选取适应当地特征的药材、食材。最后就是因时制宜,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有寒、热、温、凉四时不同的气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们日常生活饮食要与气候相适应,才能调养机体,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气候渐暖,饮食既不能过温,也不能过寒。当选择平淡清补的食品,如蛋类、山药、萝卜等。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蒸发过多,津液耗伤,消化功能减弱,加之贪食生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应减少肉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西瓜之类。秋天气候渐凉而干燥,人们胃肠功能经过夏天的耗损逐渐增强,但不宜过食荤腥油腻,防止胃肠负担过重,应选择平补生津润燥之品,吃饭的时候配合乳制品、蛋类、梨、苹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气候寒冷,食宜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鸡肉之类,适当佐些辛辣调味之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生痰助热。这些都是制作药膳方子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除了讲课之外,还让我们当堂制作几个常见病的药膳方子,如感冒、感冒发热,还有滋补型的方子如延缓衰老的,清肝明目的等等,这让我们在学到药膳知识后立刻能应用到实际之中,虽然我写的方子只是对经典的药膳方子做了一些改动,但也加入了我自己对药膳的理解。毕竟中医这门传统学科的内容是深之又深,加以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即使是学习了中医药膳学,我们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吸收这部分的知识精华,并一步步付诸实践。总之,中医药膳学的内容对我来说非常有用。而且有的简单的方子是我以前接触过的,例如小时候咳嗽,妈妈就会煮川贝雪梨冰糖水来给我喝,这也就是药膳在我生活中应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中追求保健养生的人越来越多,前一段时间就有所谓的“著名中医养生师”以萝卜绿豆为主要内容写过一些热卖的书籍。虽然中医药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深奥,但也绝不是天天吃萝卜绿豆就能把所有病都吃好的。学习了中医药膳学之后,我对饮食搭配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认为我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都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让我和家人的身体状况也都能得到适当的调理,这才是我学习中医药膳学最大的收获。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后感想

[摘要] 中国的医学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医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从这次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养生食疗的方法,不仅在生活中可以用到,还激发了我对养生方面的兴趣,从很多途径了解养生。

[关键词]中医与膳食疗法;课后感想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会选中药与膳食疗法这门选修课。是因为我觉得养生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懂得养生的人能活得更健康,学会一些养生方法对我们的生活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平时,我比较少去了解有关养生的方法,所以希望能在中药与膳食疗法这门选修课中学到一点。

课程已经结束,但学到的东西也不少。对一些中药的认识、用途的了解,如解表药、温里药、补气药、补血药。还涉及到关于那些药物的来源与传说,加深我们对中药的印象与认识。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的认识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认识了中医基础中的藏象、阴阳、五行学说,包括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系统联系,气血津液等这些理论知识。也有一些养生食疗,但我不会做菜,所以没在意听。比较实用的是促发我的兴趣,在网上了解到一些养生的方法,一直有在做的是‘金鸡独立’。刚开学的时候天气很冷,我的手脚冰冷,特别是睡觉时脚很冷就一直睡不着,所以都会在睡觉前做5分钟,这样脚就会暖和一点,更容易入睡。有时在上课时觉得疲惫不堪,不能集中精神听课的时候,我就会用双手像梳子那样向后梳理头顶上的头发,也蛮管用的。有时感觉有点发寒恶寒,也会用打喷嚏这个方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还有按手掌穴位的,现在都会有意无意的去按那个穴位。还有跪着走路让血气下行、烧毛发治流鼻血、气聚丹田由口吐出等,这几个还没实践过,但都记住了。对于养生的方法窍门都记得比较牢。因为这些养生方法对我的生活都很有帮助。

中国的医学博大精深,并且深深地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家里时,母亲总会随着时节和我们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夏日的炎炎午后,她会为我们熬一锅丝瓜花绿豆汤,喝了清凉解暑:冬天则是煲羊肉、狗肉粥,驱寒温补;当我从尘土飞扬的操场回去可以吃到猪血煮真珠菜,清肺解毒;当我因为长时间学习后眼睛略有不适,就能吃到枸杞炖猪肝,明目亮睛„„我一向惊叹妈妈的勤劳和聪慧,直到这个学期我选修了这门课之后才知道原来做出这些菜也是一门大学问,是我们的祖先多少年积淀下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中医食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食疗,又称食治、饮食疗法,是指利用各种食物经过特定烹调工艺加工制作成食品,通过食用达到治疗疾病目的。利用食物或药食两用药物按照中医理论严格配伍,并用持定烹调炮制工艺制成食品,通过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而达治疗疾病之目的。中医的食疗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不仅包括营养疗法,还包括诸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食除积、止咳平喘等治疗作用在内。

食物同药物一样,也具有寒热温凉四性,但其偏性要弱得多。由于它作用缓和,比药物来源广泛,经济实惠,要配制得法,烹调有方,就会使人乐于接受,且易坚持服用。谷肉果菜等食物本身就是人体营养的来源,它既可以作为疾病恢复期的调治手段,也可以作为配合药物治病的辅助措施来应用。

中医食疗十分重视保养脾胃。从烹调方法上讲,炸、烤、煎、爆易破坏食物的有效成份或改变其性质,从而降低治疗作用,并使食物难于被消化吸收。所以,食补的膳食多采用蒸、炖、煮或煲汤等方法。中医一贯重视饮食疗疾,并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说法。扶正药中有不少是补药,而某些药物本身就是食物。此外,不论药补还是食补,同样要考虑忌口问题,。食补是治疗虚证的一种方法,运用得当,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大力提倡食补,食药同用,食借药威,药助食性,相得益彰。

随着生活压力的加大和环境的恶化,人们身体亚健康化日益突出,各类保健品充斥着市场,然而这些保健品的质量仍是我们所担忧的。健康食品,绿色食品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医食疗这一古老而科学的饮食方法必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中医药膳食疗是现实生活中很实用的一些常识,只是日用不知而已。如身体不适该如何选择凉茶;小孩鼻子出血为啥用白茅根煮冰糖水喝就能好;而小孩上火咳嗽却要用冰糖川贝炖雪梨;杜仲炖猪脊骨为何能止腰痛;妇女产后及经期为什么要喝红糖水;猪脚姜醋蛋最适合什么样的女人吃;天麻炖大鱼头为何能止老年人头晕;《红楼梦》中的屠苏酒有什么功用;六味地黄丸什么情况下不能吃;春天为啥要吃芽菜;夏天为啥要煲冬瓜海带薏米汤;秋天却要吃点百合炒西芹;不同的季节如何煲出美味健康的老火靓汤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解答,有理论有实践,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学会如何善待自己。 有数据显示:如果你的健康是100%,那么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占7%,而你的个人生活方式却占去60%;也就是说,你不能抱怨父母不好、不能抱怨生不逢时、不能抱怨没有好医生、不能抱怨环境污染;因为你的健康是由自己决定的。也就是说,许多疾病是病人自己造成的。想要做一个健康的人就要调整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养生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好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养生对我们的健康尤为重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渴望获得有关养生方面的知识。所以我觉得,学校应该在普通课上也开设中药与养生这门课程,而不单单只是选修课那几节,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的养生方法。

在这学期的课程里我学到的很多的,也很有意义,对我的日常生活也很有帮助,在这之后,我也会多翻阅一些有关养生的书籍,上网看一些养生的资料,增加自己对养生的认识,让我的生活更加健康。

学习中医药膳的体会

浅谈中医药膳学学习体会

中医药膳及食疗学理论学习体会

中医药膳及食疗学理论学习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之体会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体会

药膳课程学习后的心得与体会(优秀)

减肥药膳

药膳心得体会

浅谈药膳

学习中医药膳体会(汇总)
《学习中医药膳体会(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