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3: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龙源学校 郭荣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经济政策转变的具体阐述,本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步形成。本课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三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着重叙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目,着重叙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制定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基本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总方针的正确性,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学生情况分析:初中二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基本上都拥有自主查阅和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条件。

但是,大多数学生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学习负担较重,无法做到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另外,我们所教的学生都是90后出生的孩子,他们生活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认识是比较模糊而肤浅的。针对这一情况本课我选取了大量反应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图片,在视觉上刺激学生,从而对改革开放形成深刻认识,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教学思想阐述 ◇观念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发起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创意

本节课通过情境设置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与载体,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性地学习,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寻找新知识,在讨论交流中生成新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并在讨论交流中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在问题探究中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等基本史实。

(2)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及改革形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的教学,培养学生归纳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有效实施讨论,以达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2)师生充分利用历史教育资源,利用交流、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知动结合,积极参加历史学习,充分体现师生平等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原因及结果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阻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是碍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2)通过对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点:教学参考书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我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内容确立为本课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教育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进行改革。建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打开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大跨越。它充分证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它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丰富了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这两个知识点理论性较强,因此学生理解会有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歌曲《凤阳花鼓》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先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农村改革前的情况是怎样的如何?这一状况有何弊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疑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什么措施扭转?引导学生讨论畅所欲言,大胆谈出自己的看法。随后播放一段介绍安徽凤阳小岗村的视频及小岗村包干到户红手印原件(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小岗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本课教材编排为三个子目: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其中第一个子目和三个子目都属于改革内容,第二个子目属于对外开放。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将第一个子目和第三个子目放到一块处理,这是改革的两个方面,在农村进行的改革和在城市进行的改革。最后在介绍对外开放这一块。结合本课内容设计一张幻灯片(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教材。随后利用多幅幻灯片解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内涵及实行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及影响。接下来我本着新课程倡导的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这一理念设计了一道思考题“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农村又采取了哪些惠农措施?”这些事都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学生会积极踊跃的发言。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爱党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对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块,我认为作为初二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因此,在课堂上我不想讲太多太细,只想粗线条的处理一下。

对外开放这一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对这一内容的处理以学生为主,同时配以大量图片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开放先后城市的巨大变化。最后设计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讨论题“近代前期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和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是否相同?”此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课堂小结:计划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知识线索的整理,也可以是学习本课的感受或体会。随后,我设计了一个反馈环节,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体现历史课堂教学灵活性和开放性我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课下搜集自己身边改革开放的事例资料,提出你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一些合理化建议。”最后播放反应改革开放的歌曲《走进新时代》,在歌声中结束整堂课。同时学生也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他们对历史课产生一种期待之情。

以上是本人对《改革开放》这一课的设计,水平有限设计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第9课 改革开放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 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导学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9课《头饰设计》

第9课 旅游计划书 教学设计

第9课 分享图片 教学设计

第9课 制作通讯录 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9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