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川盆地唐宋陶瓷艺术的地域性特点

发布时间:2020-03-02 22:36: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川盆地唐宋陶瓷艺术的地域性特点

“在地性”研究强调时间与空间的不可置换性。对四川盆地唐宋陶瓷艺术的属“在地性”之一的地域性特点进行挖掘,如与自然地理特点 “相对封闭”与“外来影响随交通要道、人口迁移路线而输入蜀地”相符等因素。因而导致盆地唐宋陶瓷艺术呈现出西南地区独有的地域风貌。

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

四川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于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与其他地区的特点是盆地与群山环绕。偏居西南一隅造成了本区相对封闭的空间,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来的入侵,但也减弱了一部分外来影响的输入。使得本区陶瓷呈现出较富有地域特色的面貌。英国学者迈克?克朗(Mike Crang)所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所述“地理景观的形成了社会意识形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则通过地理景观得以存续及加固”。虽然是相对封闭的环境,但交通道路的存在却沟通了人之间的往来,因而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却并未因地理环境的阻碍而变得贫乏。据(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记载,上都至川路线有:上都西南行七百六十里„„一百九十里到剑南道剑州,二百九十里到绵州,一百八十里到汉州,一百里到成都。自汉州西南行七十五里到彭州,又一百二十里到蜀州,八十里到邛州。又西南行一百七十里到雅州,二百四十里到黎州„„自成都南行二百里到眉州,一百四十里到嘉州。《新唐书?食货志》:“疏鸡鸣岗首尾,可以通舟。陆行才四十里,则江、湖、黔中、岭南、蜀汉之粟,可方舟而下。”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上都所在地中原与蜀地的联系因交通要道的繁忙而得以加深。各地如陕西、福建、江西、湖南的陶瓷造型、装饰、工匠均以各种方式、各种层面有所输入。这一点从本地自产陶瓷中即可得出结论。除此之外,战争的因素也不可小窥。

四川盆地陶瓷的历史脉络

人类造物史中出现了各种工艺品,如织物、陶瓷器、竹编、民间绘画、青铜器、漆器等。四川工艺美术当中尤为显著的有如蜀锦羌绣、邛窑陶瓷、青神竹编、绵竹年画为代表的深具民间地域性风味的艺术品。本文所述盆地陶瓷为四川地区自产陶瓷,因外地输入陶瓷产地、质地、造型、装饰等差异较大,外来瓷器在四川的出土发现与数量较大的本地陶瓷相比而言占少数,但却属精品,遂宁金鱼村等窖藏出土的精致瓷器证明了上流社会对奢侈商品的需求。与此相对,民间窑场生产的日用品,盘、碗、罐等大众日常所需器型在墓葬中多有发现,并且伴随墓葬专用明器出土。这表明日用陶瓷作为一种取材简易、较金银玉器等制作成本低廉的有大众行销基因的民间产品不仅在四川本地民众生前的生活中必须,在死后的世界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象征性作用。因此本文所述内容不包括外来输入瓷。本地最早烧造从青瓷开始,发展到后来的白瓷、黑瓷等。

青瓷窑包括:邛崃固驿窑、邛崃十方堂窑;华阳琉璃厂窑、成都青羊宫窑;乐山关庙窑、乐山西坝窑;新津白云寺窑、新津玉皇观窑;灌县金马窑、灌县玉堂窑、双流牧马山窑、金堂金锁桥窑、武胜礼安窑、郫县大坟包窑等。白釉瓷窑有:彭县磁峰窑。磁峰窑是目前四川地区发现的唯一烧白瓷的窑址,产品主要是仿定窑系。从釉色、装饰纹样均不及定窑产品精良。黑釉瓷窑有:广元窑、重庆涂山窑、小湾窑等。宋以后,上述若干窑不久即便停烧,元代还有会理等窑继续烧造。

四川盆地陶瓷的地域性特点

自然地理是形成人文特点的基石,独特的地貌造就别样的陶瓷地域特征。较北方中原地区长期生产白瓷以及南方地区烧造青瓷、黑瓷、青白瓷的传统不同,四川地区烧造青瓷为时最为长久。本地宋代所生产的陶瓷塑像颇有特色,包括广元窑的黑釉小瓷塑、邛崃窑的各种瓷塑、玩具等。对邛崃窑陶瓷玩具的相关研究,可参见拙文《略论邛窑陶瓷玩具设计观》等。盆地的陶瓷塑像小品深受唐风黄堡窑浸染以及宋代磁州窑、定窑的影响。宗教等社会语境对四川地区陶瓷生产的影响颇为深刻,其他地区亦不例外,佛道均有植入。新津双邓乡M1的老人女陶俑手握佛珠。张勋燎、白彬著《中国道教考古》(第

四、六册)(线装书局,2006年)中认为本区浓厚的道教传统对墓葬用陶器影响也颇大。如宋代流行的神怪陶俑。许多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如造型为双头人面蛇身俑的实为史书上所载“地轴”,以及造型为人面鸟身俑的“九天玄女”。可见丰富的道教文化也深刻地植入了本地的丧葬陶器生产,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之一。

四川盆地陶瓷地域文化特色的形成与周边地区文化的互动密不可分。从三星堆时期开始,从其青铜器上就可见到不少中原商文化的影响因素。虽然四川盆地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但与外部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却是一直存在的。而且人员之间的往来一直延续了下来。在陶瓷这种物质资料上,亦有不少证明。白瓷与黑瓷的开始烧造就是明显的受到外来影响的结果。陶瓷影响力的传出地南北均有,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互有交流,对西南地区的盆地陶瓷影响首先是秦岭以北地区如陕西的唐代黄堡窑、宋代的耀州窑青瓷与三彩技术影响对邛窑的渗入;以及中原地区定窑对彭县磁峰窑的影响;再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影响的传入,如邛窑与长沙窑的关系,釉下彩绘装饰在目前的考古材料发现中是邛窑为时更早,但邛窑的釉下彩却不及长沙窑之丰富精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接续关系,目前学界各有其说。此外,广元窑、涂山窑、小湾窑与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的关系亦不可割裂。建窑的影响力通过长江水道而入。涂山窑、小湾窑产品均有明显的仿建窑产品的倾向,但从技术及审美传播的层次上而言,重庆涂山小湾瓷窑只是吸纳了建窑的一部分造型与审美的影响,核心的技术问题并未完全影响到此区,小湾窑是深受北方传统影响的馒头窑,建窑则使用的是南方地区历来依地势而建且常用的龙窑,这说明,建窑产品的造型、装饰审美已经影响到了本地区,但其生产技术却并完全未传播至此。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李鹏,籍贯:山东滨州,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设计史、艺术史相关研究。

陶瓷艺术

陶瓷生产过程特点

亲近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选修课心得

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陶瓷艺术教案(推荐)

海明威艺术特点

京剧艺术特点

罗菊生陶瓷艺术

陶瓷艺术专业毕业生个人简历

四川盆地唐宋陶瓷艺术的地域性特点
《四川盆地唐宋陶瓷艺术的地域性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