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儒商经营文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13:45:1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儒商的经营之道

末学孙雪霖

南平市诚敬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学习汇报纲要 一.学习的缘起

二.从两位儒商鼻祖悟正确的财富观 三.新时代儒商的成就与打造

1.内圣外王通天下

2.了然人性悟商道

3.智慧经营传百年 一.学习的缘起

1.经营危机/环境危机/诚信危机 2.土豪

3.新时代企业家的使命

二、从儒商的两位鼻祖体悟正确的财富观

三、儒商鼻祖 子贡

范蠡

1、何谓儒? 许慎《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郑玄《三礼目录》:“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 《汉书艺文志七略》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2、儒,从人从需,谓人之需也。需,由雨和而构成汉字字型,而是苗的须根,因雨而哺育。儒,是文化,如甘霖焉。

3、

杜甫《春夜喜雨》诗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儒音乳,哺乳之意。文化如同母亲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儒,又音柔,谓非刚猛、勇武,而是温柔的教诲,是和风细雨,而不是狂风骤雨。

4、何谓商? 商,从甲骨文的字型来看,下部是祭祀时所设的灵台,其上置薪,焚烧而祭天。商为国家的象征,商王才有祭天的权利。 甲骨文中有的下面有口(佚853),有的没有(甲727),商尊上也有口。口是言语,大概是祭祀时候的言语祷告。引申为商议,商讨;商量。

商朝建立以前,本是舜时的一个族,名商,为畜牧、贸易之族。商族的祖先亥,很有才干,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承载货物四处贸易。亥在有易氏部落进行贸易的时候,被那里的人杀死了,牛车和财物也被抢走。后来他的后人上甲为他报仇,打败了有易氏。商族继续从事贸易活动。商者,行走贸易也(坐商为贾)。商是中国有文字的文明史开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历史的朝代,今宋、殷、卫、孔、商等姓氏原出商。据史书载,朝鲜为箕子封地。

商,从外知内也。——《说文》。商乃惠人之道

5、何谓儒商?在学儒信奉者中,以孔子儒家之道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谓之儒商,遵从孔子儒家政治道义的从政者谓之儒官。

世界儒商联合会会长汤恩佳博士认为,儒商精神主要体现在“仁者爱人”、“以义制利”和“诚实守信”这三方面。

一个文盲,若按照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儒家做人做事的原则去待人处事,去经商那他就是儒商;而研究儒学的大学教授,若坑蒙拐骗、不按儒家的原则去经商,那他也不是儒商。

儒商文化是经历代儒商的成功实践不断总结出来的,是一种讲究“诚信、中庸、仁爱、立人、达人、双赢”的经营哲学 ,它本身就是一种企业经营管理之道 。

儒商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和;其中“仁、义、礼、智、信”是儒商的经营之道;“和”是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

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以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成功运用,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儒商文化。

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它是一柄\"双刃剑\",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和人类社会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弘扬儒商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古今中外,众多成功的商人为我们演绎了为商之道,他们的成功实践不断印证着圣贤的教诲真实不虚„„

1、子贡

①生平概述

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黎候”;北宋真宗时又追封为“黎阳公”,后又改称“黎公”。

子贡在理财经商上有着卓越的天赋。

“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论语·先进》

“子贡好废举 ,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史记·孔子弟子列传》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亦彰者乎?”--《史记·货殖列传》

子贡的事迹启示

1.孝亲尊师、庐冢六年—感念师恩

2.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内儒外商,为富当仁。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贫而乐、富而好礼—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EG:子贡赎人

4.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范蠡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2、范蠡

①生平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史称“陶朱公”的范蠡,协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后弃官从商,遂成巨富。

“乃乘扁舟浮於江湖,变名易姓,適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 而不责於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 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史记·货殖列传》

财神范蠡的故事

―――根据《史记》编选

中国以前拜的财神是范蠡,为什么要拜范蠡作财神呢?我们不妨阅读一下“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春秋时期,范蠡苦身戮力辅佐越王勾践,深谋二十余年,最终帮助勾践复兴越国。复兴之后,封范蠡为上将军。他知道越王勾践为人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于是就辞书一封,放弃高官厚禄,只装轻珠宝玉,带着西施乘舟远行,一去不复返。(一聚一散)

范蠡浮海到齐国,更名改姓为鸱夷子皮,苦身戮力,耕于海畔,父子治产,没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他仗义疏财,施善乡梓,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归还宰相印,散尽其财,分给朋友和乡邻,带着重宝,闲行而去。(二聚二散)

行至于陶,范蠡以其智能,观察此地为贸易的要道,经营贸易可以致富。于是他自称陶朱公,留在此地,从父子耕畜开始, 根据时机作物品贸易,取薄利。时间不长,就累积万万。(三聚)后来,范蠡次子因杀人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说:“杀人偿命,该是如此,但我的儿子不该死于大庭广众之下。”于是就派少子前去探视,并带上一牛车的黄金(三散)。可是长子坚持要替少子去,并以自杀相威胁。没办法,范蠡只好同意。过了一段时间,长子带着次子的死讯回到家。家人都感到悲哀,唯有范蠡独笑说:“我早就知道次子会被杀,不是长子不爱弟弟,是有所不能忍也!他从小与我在一起,知道为生的艰难,不忍舍弃钱财。而少子生在家道富裕之时,不知财富来之不易,很易弃财。我先前决定派少子去,就是因为他能舍弃钱财,而长子不能。次子被杀是情理中的事,无足悲哀。”这可谓“三聚三散”。

范蠡事迹的启示

1.散财是财富的真因,商机/努力为缘。 2.小富由勤,大富由命。 3.《了凡四训》: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4.财为五家共有:水、火、盗贼、官府、不肖子孙。 5.何为真正财富?

6.有财此有用,厚德利生。EG告状的狗

三、新时代儒商的成就和打造

1.内圣外王通天下——修己以安人/厚德载物 2.了然人性悟商道——商道即人道

3.智慧经营传百年——人能弘道,人存政举

一、内圣外王通天下—修己以安人/厚德载物 1.“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中庸》

3.孔子认为要想达到“安贫乐道”的道德境界,必须通过“内省”和“外修”两种修养之道。 “内省”:要通过个人的自我反省而获得道德之乐。

“外修”:通过人生种种窘困的磨练而从中体悟出道德愉悦与精神满足。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二、了然人性悟商道——商道即人道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

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Eg贪婪的寓言故事

福田心耕:恩田、敬田、悲田。

三、智慧经营传百年—人能弘道,人存政举 重点探讨企业文化:价值观、凝聚力、人格魅力与领导力。 A.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中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创生力发于慈悲心,成之于大义.企业文化建设根植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沃土之中。

所谓:孝悌传家远,耕读继世长。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

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 企业文化建设与落地

1.案例毛主席:“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对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敬天爱人,行善利他,富国有德——稻盛和夫

制定光明正大、顾全大局的崇高使命和愿景,将强烈而积极的愿望深入到潜意识中。 依原理原则思考。

化繁就简是做人做事的最佳原则。 五常德蕴含道的魅力

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

仁、义、礼、智、信是最根本的人类价值观、是企业经营成功的根本之道。

人生和经营都应该遵守相同的原理原则,而且只要遵守这些原理原则就不会犯大错==我是这样思考的。正因为如此,我才能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堂堂正正进行经营,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

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准则

回到原点:何为正确的做人准则? “不许撒谎”(信) “不许给他人添麻烦”(礼) “要正直”(义) “不得贪得无厌”(智)

“不许只考虑自己私人的利益”(仁) 贯彻落实才有意义

原理原则既是正确与坚强的源泉,同时它也脆弱,如不时刻告诫自己,它就会轻易被人遗忘。不为诱惑所动,坚持人生“本来应该”走的路。 让企业文化入眼(认知)、入脑(认可)、入心(认同)、入行(知行合一)。 知道-领会-行动-内化。从理念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

吃亏是福。

牢固信赖关系的建立--以心为本的经营

企业“家”文化:围绕着怎样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伙伴关系、兄弟情谊。

凝聚力—家庭伦理—五伦关系 C.人格魅力与领导力

毛主席讲:政策路线确定后,领导干部是关键。 我是严格按照《了凡四训》《菜根谭》以及佛教的六波罗密进行修行和从事商业管理的。——稻盛和夫

做好六项精进成就卓越的儒商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保持一颗谦虚之心

3.每天进行自我反省

3.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4.行善积德

5.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最好的企业管理宝典—《弟子规》

《弟子规》就是把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具体化了的企业行为规范、礼仪规范与伦理道德标准。 落实《弟子规》的企业

1.北京汇通汇利有限公司(胡小林董事长)

2.江苏固锝电子有限公司(吴念博董事长)

电视剧《儒商》

新儒商演讲稿

新儒商 演讲稿

儒商联合会党支部书记发言稿

新儒商协会简介

从“楚商”说“儒商”

第十一届世界儒商大会暨

《儒商张瑞敏》读后感

诚信儒商学术研讨会会议筹备方案

临沂市儒商联合会章程(新修订)

儒商经营文稿
《儒商经营文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