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武汉市管理经验构建滨州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0-03-02 19:16: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武汉市数字化大城管运行情况及经验做法

(一)运行情况

为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由突击整治、被动迎检,向常态化、规范化管理转变,达到城市面貌“脱胎换骨”,2010年3月,武汉市创新管理,转变理念,实施“大城管”模式,即在不改变城管局原有编制的前提下,设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亲任“大管家”,城管、公安、建设、环保、水务等47家部门参与,建立由市城管委统一组织领导、督导协调,各区、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落实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职责,严格城市管理责任考核,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管理缺位、衔接不畅、督办不力等问题,改变“互踢皮球、遇事不作为”的现状,让城市管理中的大事小事都有人管,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年7月份,武汉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意见》,对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进行调整、充实,提出了3个月内城市环境明显变化,2011年城市环境实现大变样,2012年城市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2013年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市容环境标准,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达到全省最优、国内一流水平的奋斗目标,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城管革命”。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有效破解城市管理顽疾,武汉市在设立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还通过数字化助推“大城管”向精细化转型。即通过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整合政务资源,再造工作流程,在各区构建集发现、办理、监督、问责“四位一体”的闭环管理系统—“大城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打造数字化大城管。该系统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要技术手段,引入手机GPS定位、3G等一系列信息化技术,主要利用密布全区的电子监控头和网格监督员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后台管理中心负责调度考核,第一时间明确办案部门,第一时间调度解决问题,做到了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动态监控和实时指挥调度,实现了城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二) 经验做法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武汉市组建由市长任主任,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市委、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纪委监察局、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任执行副主任,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区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管理职责,并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目标考评。城管委下设办公室,在市城管局办公,负责制定《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考核办法》,负责城市综合管理的组织指导、协调督办、考核评价及城管委的日常工作,切实加强了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是属地管理,责任主体明确。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原则,加强市级宏观调控能力,完善以区为主、街为基础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体制,实行城市管理部门主抓,区负总责,街道日常工作以城市管理为主,各区区长是本辖区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负总责。对凡涉及城市综合管理的审批权和其他事权、财权能下发到区的一律下放到区,市直相关部门对各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实现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同时,科学界定全市建成区范围和各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范围,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职责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归口到一个主要责任单位管理,消除管理盲区,实现管理主体明确,管理责任清晰。

三是奖惩严格,责任考核到位。对城市综合管理实行分类考核、统一计分、统一评价,聘请第三方机构每月对城市综合管理实施考核打分,并在新闻媒体上公布各区城市综合管理考核排名,同时公布分管区长姓名。月度考核得分在85分以下且排名末位的区,该区分管区长在当月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调度会上作检讨;连续三次得分在85分以下且排名末位的区,该区区长在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调度会上作检讨,并通过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检讨,同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该区区长及分管区长戒勉谈话,该区当年度不得评为全市绩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文明城区荣誉称号。

四是督办有力,工作调度及时。市城管委组建一支专职综合巡查督办队伍,及时巡查发现全市存在的城市综合管理问题并予以处置。市城管委办公室对相关的110联动接警、市长专线接听、上级督办、群众信访等城市管理事项,每日收集汇总后分类整理,及时交办相关责任单位,由各责任单位的联络员负责签收,限期组织落实、回告。市城管委办公室每月召

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成绩排名;市城管委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检查、讲评城市综合管理落实情况;市城管委办公室年底汇总考评成绩,结果作为全市绩效目标和文明单位考评的重要依据。

五是精细管理,数字化运行高效顺畅。在各区设立“大城管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科学合理、规范顺畅、运转高效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如硚口区,在设立区长专线的基础上,成立城市管理监督中心作为一级平台,配备接线员和城市管理监督员,作为区政府负责城市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的专门机构。成立城市管理指挥中心(设置视频监控室)作为区政府下属的独立机构作为二级平台,配备派单员,代表区政府指挥、协调、调度涉及部件和事件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对监督中心交办的案件组织及时处置。各职能部门和街道设立接收平台作为三级平台,配备专门人员参与系统终端的接单处置。通过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使监督权和指挥权相对独立,强化发现、监督评价环节,形成了监管互动、分工合作、统一指挥、管理有序的城市管理运转体系。同时,在数字化城管运行中,细化城市管理事项和责任单元,将每个单元的管理标准、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处置流程都标准化并纳入系统管理,使管理精细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只要发现问题,平台就能立刻查找到各类事项的监督员及管理责任人。并通过视频随时追踪这个单元内监督员的巡查路线、执法人员的现场处理实况以及事件处理结果,切实做到了管理责任清晰明确。在考核中,改变以往单纯对办理不到位予以扣分的办法,建立“发现问题即扣分、办理质量高适当加分”的倒逼机制,并实行错派件“首接负责制”,办理得好可以适当加分,平台的各项评分均据监控情况由系统自动生成,任何扣分、加分情况都不允许随意更改,杜绝了“人情分”、“关系分”,有效地调动了各单位发现和处理城管事件的积极性,切实做到了第一时间主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调度解决问题。另外,硚口区将电子监察系统引入“大城管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纪检监察部门可以提前介入,对各个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相关问题进行扣分预警、处罚提示,督促尽快整改。事件处理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也可以通过“城管通”手机、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跟踪监控。对办理超时、办理不力、发生重大事件、同一管理单元同类案件发案率超标等“四类情况”进行严肃追责,按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直至必要的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从而有效提高了监察效率,强化了责任意识。

六是加大投入,经费保障有力。市级财政确保每年土地收益金的一定比例用于城管基础设施建设,并把城市维护费中用于城市维护投入的比例提高到80%;区级财政优先足额安排城市管理经费,确保城市综合管理经费增幅高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际增幅。同时,市财政设立城市综合管理专项经费,用于处置责任交叉、跨行业、跨部门或领导直接交办的突发或重大城市管理问题所需经费支出,并根据市城管委的决定,奖励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保证市城管委日常工作经费。

为学习借鉴外地市数字化大城管先进经验,9月15日—9月19日,由市政府办公室调研员李金华带队,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李红雨、市城管监控视频中心主任尹树芳组成考察组赴武汉市城管局及硚口区政府就武汉市数字大城管工作进行了考察学习。

新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构建大城管格局

数字化城管

数字化城管

构建税务系统新格局

数字化城管工作汇报

数字化城管2

数字化城管工作计划

大数据构建各地医疗机构竞争新格局

构建廉政工作新格局

构建和谐帮扶新格局

学武汉市管理经验构建滨州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
《学武汉市管理经验构建滨州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