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6:11: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

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68-6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鸽巢问题”的特点,理解“鸽巢原理”的含义。使学生学会用此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学习过程,体验操作、观察、比较、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的学习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抽屉原理”的基本形式,并能初步运用原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总有”、“一个笔筒”、“至少”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自主学习任务单》、《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堂探究收获,了解鸽巢原理相关资料。

导语: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里的——鸽巢问题。(板书课题)请拿出课前准备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先在小组里交流一

下你的收获。

1、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展示汇报。

导语:哪个小组到前面来展示并介绍第1个问题? 组长主持本小组的展示汇报,并引导评价、补充。

小结:看来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老师也查了一部分资料,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并简单介绍:鸽巢原理、抽屉原理和狄里克雷原理是同一个原理。狄里克雷是最早提出这一原理的,所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但是最早使用该原理的却是我们中国人,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以前,春秋时期的晏子以两桃杀三士,他的权谋中就蕴含了鸽巢原理。而后宋代的费衮在《梁溪漫志》中运用鸽巢原理批驳了“算命”这一迷信活动的谬论。到了清代,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阮葵生在《茶余客话》、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都有类似的文字记载。我国学者虽然很早就会用鸽巢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却没有人将它概括成一条普遍的真理。最后,只能冠以外国人的名字了。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

小结:在学习知识、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还要善于总结、善于表达。

二、小组合作,深入探究,经历探究鸽巢原理的形成过程

导语: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借助笔和笔筒来研究鸽巢问题。(板书:笔、笔筒)

问题一:把4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这是我们课前探究的第2个问题,哪个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方案?

1、小组到前面展示汇报,组长主持评价、补充。

2、课件展示四种不同的放法,提问:这四种放法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3、出示“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引导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一个笔筒”指的是任意一个笔筒吗?引导明确是每种方法中放笔最多的笔筒。

4、好,我把这一发现记录下来。(板书:

4、

3、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2)

5、什么情况下,笔筒里的笔最多?(引导体会“把笔集中放”)什么情况下,笔筒里的笔最少?(体会“把笔分散开放”)我们要研究至少的情况,看来选择哪种放法比较有利?(板书“分散”) 问题二:如果把5支笔放进3个笔筒中,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

)支笔。

1、学生独立思考或者画图探究。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先选择把五种放法一一画出来的进行展示,追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先每个笔筒里放一支,然后把剩下的2支再分别放进2个笔筒里。

归纳并板书:列举法,假设法。

4、课件动态显示5支笔放进3个笔筒的过程。着重引导观察剩余2支笔的放法,要想达到至少的结果,必须尽量平均分。(板书:尽量平均分)

5、记录结果,板书:

5、

3、2。

问题三:如果笔的数量继续增加,比笔筒多

3、

4、

5、6„„的情况下,“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放进2支笔”这个结论还会保持不变吗?

1、学生猜测。

2、可以怎么进行探究验证?

生:笔筒的数量保持3不变,笔的数量变成

6、

7、

8、

9、10„„ 师随机板书。

3、请同学们拿出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4人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吧!学生分组合作探究活动。

4、全班汇报展示。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相机引导归纳并板书:计算法,商+1。

5、出示鸽巢原理,学生齐读。

三、应用鸽巢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1、19条金鱼放进4个鱼缸里,总有一个鱼缸至少放进( )条鱼,为什么?

2、王叔叔参加射击比赛,共开了5枪,成绩是41环,他至少有一枪的成绩不低于( )环,为什么?

3、我们学校六年级有544名同学,其中至少有( )名同学在

同一天过生日,为什么?

4、把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球各6个,放到同一个盒子里。如果请你闭上眼睛,至少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四、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谈收获体会。

课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问题【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鸽巢原理【新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

六年级下册 鸽巢问题教案

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案设计

六年级鸽巢问题

新人教版鸽巢问题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鸽巢问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