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马街镇感恩村爱国教育基地简介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0: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马街镇感恩村爱国主义教育

示范基地简介

感恩村(原蒿坪村)地处马街镇东南方,距镇政府2公里,属半山干旱地区。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69户341人,党员12名。耕地面积226亩,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花椒产业和劳务输转。

“5.12”特大地震给感恩村群众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灾情发生后,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无私帮助下,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坚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打破户界,异地整村重建。农户住宅规划设计为砖混结构二层,采用前宅后院布置形式,配套厨房,每户占地129.6平方米。目前,69户群众已全部完成重建任务,并搬入新居,16间35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室已投入使用,硬化村内巷道7880平方米,硬化活动中心院面1750平方米,修建村内排水渠1210米,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和农网改造工程,新修并硬化公路2公里,新建便民桥一座。

三年来,感恩村紧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主题,挖掘潜力,积极创建,着力建设“五基并举”模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即以党校教育为基础,利用村级远程教育网络和教育书籍,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教育。二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为基础。结合灾后居民住房重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对广大党员和群众进行爱我家乡、建设家乡,教育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三是以感恩教育为基础,以感恩文化为主题,通过弘扬感恩文化,践行感恩责任,培育感恩意识,建立长效机制,以保持感恩常态化,也因此在2008年11月该村广大群众自发向武都区民政局申请将村名改为“感恩村”,以表达永远铭记党和 1

政府的亲切关怀,世代牢记社会各界支援抗震救灾和帮助灾后重建的无限恩情,并在2010年8月8日舟曲县特大泥石流发生后,自发组织向灾区人民捐资,共捐款6500元,以全村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表达了感恩村人民感恩祖国、回馈社会的拳拳之心。四是以结合各项活动开展为基础,村党支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以及“创先争优”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村上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认真开展“学先进、创五好”、“感恩奋发、富民强村、回馈社会”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并在各项基层党建活动中有步骤、分梯次的组织广大群众外出参观宕昌哈达铺革命教育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在春节期间组织筹办社火,并邀请老年大学书画界名人来村开展书画联谊活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为全区社会各界献上了一台文化大餐。五是以重点支柱产业发展为基础,采用“支部+协会”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经常性的组织产业能手、能人大户特别是产业发展一线的青年参观马街下南山万亩花椒基地、马街花椒博物馆、武都区花椒节主展馆等产业基地及产业文化聚集点,让他们感受到蓬勃发展的经济态势,从而激发广大群众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

感恩村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阵地,积极发挥优势,对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学习革命精神,发扬革命传统,倡导文明新风,以爱国主义教育促村风文明,为经济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

爱国教育基地

大集街黄虎村茭白基地简介专题

爱国教育基地观后感

上海市爱国教育基地

田州镇凤马村简介(.1.16)

挂职书记村基地简介

警示教育基地简介

“爱国感恩法制”教育

军事理论爱国教育基地调查报告

参观爱国教育基地简报

马街镇感恩村爱国教育基地简介
《马街镇感恩村爱国教育基地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