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国际纺织城策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12:59: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战略定位:打造****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

发展目标: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基地; 亚洲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展示交易物流中心 规划依据:

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利用沿海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的时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 ——《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以集群园区为依托,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向园区和集群地区集中,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集群和园区。

——《****省纺织服装产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纺织服装业列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之一,5年内****纺织服装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80亿元,2010年前,****将建成国家级的纺织服装基地。

——《****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主要目标和措施》

前 言

一、打造环****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是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重要产业,对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积累资金、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提高城镇化水平、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国内纺织产业发展所呈现出的重要趋势,为****市特别是****区抓住机遇,实施“工业兴区、项目兴区”战略,打造环****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

1、世界纺织行业发展趋势表明,****区发展纺织工业将空间无限。当前,世界纺织行业呈现如下发展特征:一是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5年到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以6.5%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仍将进一步提高;二是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趋势更加明显,国际纺织业的竞争也由“价格和质量”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以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经济实力竞争,发达国家逐步退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使中国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更低的中西部地区在市场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三是纺织产业高技术、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将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流。

2、国内纺织产业发展趋势表明,****大力发展纺织工业适应了区域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的需要。我国纺织工业的区域产业布局调整将继续深化,并逐步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梯度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优势突出,但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力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能源、劳动及拥有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纺织业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传统工业,拥有大量高质低价的劳动力资源、技术人才,也是棉、麻等原材料重要生产基地,具有承接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发展纺织加工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因此,“中部地区要抓住崛起机遇,利用沿海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劳动力资源紧张,土地、能源和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的时机,成为承接东部纺织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以产业集群的形式,加快结构调整,实现规模效益,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结构,发挥资源优势,稳定棉花种植,发展麻类等其他天然纤维”,是国家“十一五”纺织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

3、“****城市圈”发展纺织工业比较优势明显表明,****打造圈内核心地位具有传统产业基础。****城市圈是****省纺织服装工业较为集中和发展较快的地区。据统计,2004年,****城市圈共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31户,总资产达220.1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占全省纺织服装业的比重均在三分之二以上。以****为中心,沿****市周边有汉川、黄石、黄州、团风、武湖、阳逻等比较集中的产业园区。但是,****城市圈纺织服装工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不够清晰和明确;产业链延伸不够,产业配套能力较差,资源整合和地区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比较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人才流失严重,高级设计人才缺乏等问题。这就需要有一种领导力量,来推动圈内纺织产业对接,打造现代汉派纺织服装品牌,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作为****城市圈内具有更为良好的区位、更为便利的交通、更为广阔的市场、更易接触先进技术和信息等优势的区域,当任无让应当担当起引领的责任,通过大力发展纺织产业,来集聚周边纺织产业能量,形成一个以********为核心的强大纺织产业带。

二、建设****国际纺织城是打造****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的必由之路

****省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集群园区为依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按纺织工业专业化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内在发展要求,从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入手”,“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给予工业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品牌、引进人才的力度,发挥综合优势,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向园区和集群地区集中,形成一批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集群和园区”。这为****大力发展纺织工业,打造****城市圈纺织产业带核心区,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即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着力引进民营资本的力量,充分利用民营企业在资本、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一个规模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营销策略高超的纺织产业园区,以园区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做大做强。 为此,我们向****区委、区政府建议: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区经委的具体指导下,以********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成立********国际纺织城建设有限公司,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总规划用地4000亩,一期用地1200亩,在5年的时间里,建设一个立足中部崛起,突显环保特色,占领技术高端,形成集群产业,面向全球市场的“****国际纺织城”。充分发挥区域内的现有优势,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为目的,走集约发展之路,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纺织企业,着力发展纺织、印染后整理、面料、服装五大产品板块,形成品牌企业区、标准加工区、交易展示区、培训研发区、物流保税区和生活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进而实现:首期年创产值15亿人民币以上,到2010年实现产值50亿人民币;首期引进世界性纺织服装企业2-3家,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企业8-10家,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化产业基地;设立世界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亚洲总部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华中总部;提供50000个就业岗位;首期三年内达产即可实现年创税收1亿人民币以上等五大目标,最终将其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基地”;“亚洲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展示交易物流中心”。

三、****企业集团具有承建“****国际纺织城”的良好基础 (略过不表)

1、深厚的纺织产业技术基础。****企业集团自2002年涉足纺织产业来,就是重点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纺织实业有限公司是****省纺织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旗下拥有********雪龙纺织有限公司,********金龙纺织有限公司,********玉龙纺织有限公司等五家纺织企业,已形成15万锭生产规模。积累了相当的行业经验、技术基础及行业资源。

2、成功的同类项目运作经验。

3、专业的项目包装和营销、招商渠道。****拥有一支资深市场营销专业团队,先后为国内外80多个著名品牌提供全方位的品牌管理和产品策划,如夏新、步步高、海信、格力、白云边、三九医药、葵花药业、猫人、俞兆林等,为其提供品牌策划和市场推广等多项专业顾问服务。****国际纺织工业园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市场的品牌概念,建立强势品牌形象,既是园区招商引资的必须,更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园区的品牌管理和营销策划应该与项目立项、规划同步进行,以确保园区运作的成功。

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领导和指导下,借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纺织工业梯度转移的契机,充分发挥****、****在发展纺织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一定能够完成“****国际纺织城”的建设,并为****打造****城市圈纺织工业带核心区的目标提供强大支持!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国际纺织城

二、项目内涵

1、项目概述

遵从****市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的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业向园区集团,产业向规模集中”的总体规划和****区委、区政府大力实施“项目兴区、工业兴区”的战略,****国际纺织城将以“大规模、高起点、高标准”为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建筑标准化、规划超前化、布局合理化”的总体思路,并秉持环保与生态理念,以东部纺织服装行业西进、中部纺织服装向****聚集和市内纺织服装工业外迁为契机,以打造环****城市圈纺织工业核心区为最终目的,建设一个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化纺织服装产业园区。

2、项目理念

立足中部崛起,突显区位优势,占领技术高端,形成集群产业,面向全球市场。

3、项目定位

****国际纺织城将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趋势和全方位融入全球的要求,建设成为“十大”价值工业园:

(1)中国纺织产业发展国际化示范园; (2)国际纺织产业重要的生产加工园; (3)纺织产业大型展示交易园; (4)比肩世界的环保园; (5)辐射四极的物流园; (6)产业完整的全屏园; (7)面向世界的开放园; (8)集成高效的行业信息网; (9)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基地; (10)知名品牌的集中区。

从而为华中地区纺织服装产业乃至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展策略

1、市场策略

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和市场辐射中心的物流交通优势,利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和产业向中西部外移的市场机遇,建设一个向面世界市场的中国新型纺织服装产业园区。

2、品牌策略

园区母品牌营销战略。本园区将贯彻大品牌运筹机制,不仅在前期的项目规划、建设、招商等工作中实行“****国际纺织城”品牌制度,更体现在后期企业入驻后的园区品牌终身管理和服务制度,将“****国际纺织城”作为入驻企业和企业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市场的“通行证”和“金字招牌”。具体措施有:

(1)强势媒体的品牌传播策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二频道、四频道,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台、广州卫视、湖南卫视,以及凤凰卫视和台湾东风台进行强势品牌宣传,树立“****国际纺织城”的领先园区形象,便于园区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招商。 (2)立体全屏的目标市场公关策略。成立“****国际纺织城”品牌营销部,专司该品牌的营销规划和市场推广,并在纺织工业发达地区的广州、福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设立招商中心,对“****国际纺织城”的品牌进行地面传播和市场宣传。

(3)全球范围的品牌规划力量。园区将面向全球范围公开招标规划设计机构、园林景观设计单位、机械配套、项目管理大师为园区进行品牌策动,确保本园区的品牌建设和品牌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3、产品策略

“****国际纺织城”立足于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要求,将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型、环保型、新技术、交易便捷、信息畅通的现代化超大规模产业园。 (1) 生态型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国际纺织城作为生态产业园,将严格控制绿化率在38%以上,园区追求的目标是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资本的最佳利用,实现园区内整体发展的集合效益和单个企业的最佳效益,并通过生态产业的园区建设,在使园区内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同时,显著地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园区将积极的推行以下措施,来保证生态产业园的建设:

① 资源开发利用。要求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即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也要综合开发利用,不能仅仅从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的角度来使用,而把大量的有用资源人为地变成废物。 ② 建立旅游生态工业示范区。****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生态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综合起来开发。

③ 建立跨地区的广域循环。****作为华中地区的首位城市,可利用其良好的区位条件与周边的省市进行广域循环,就原材料、半成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等方面进行密切的交流。

④ 建立区域内循环经济。利用****地区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占领技术高端,加强信息化建设,走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模式,实现园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环保型

为了一个建设纺织服装行业的环保产业园,园区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严格的控制: ① 清洁环保的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到加工全过程) ② 使用过程的环保性(分为对人体无害与改善环境的纺织品) ③ 废弃物处理的环保性(处理方法包括可回收再利用,可分解 处理,焚化销毁不污染空气及造成有害物质挥发)。

****国际纺织城将与全国首个环保纺织基地——广东西樵纺织工业园进行合作,双方共同在环保型工业园的建设发展上走得更远。 (3)人文化 园区的设计人性化,体现出企业对于员工的人性化关怀。突出****城作为****城市之根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特色,使园区烙上鲜明的文化特色。主要设计以下两大常设性文化活动: ① 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两年一届的“****国际纺织节暨世界模特大赛”,扩大园区的国际国内影响; ② 联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纺织服装艺术设计博览会”,一方面加快国内服装设计行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也为园区内的服装加工企业引进服装设计方面的人才。 (4)新技术

为推动入驻企业创新,****国际纺织工业园将与欧洲纺织服装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等纺织服装行业的权威教育机构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成为他们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基地。园区拟计划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的新技术有:

新型医用纺织材料:外科用缝纫线,人造皮肤、人造血管、人工肺、肌腱。 农业用纺织材料:防寒防冻、防旱遮阳、防鸟防虫、防草、保温 保湿、滴灌、育苗圃。

智能纺织品开发:电子、电讯、导线、开关、控制元件、航天服、医疗服:可以监测呼吸、血压、心跳、脉搏、血糖。

棉纺织高新工艺技术:自动化、连续化、数字化、新型纺纱(紧 密纺、低捻纺、转杯纺、喷气纺、自动生头等)。

毛纺新型工艺技术:超细毛、防缩可机洗、拉细、轻薄化;麻纺 织新型工艺技术:新型脱胶、半脱胶、新型柔软化、新牵切流程。 针织高新技术:节水节能、双焼毛双丝光、无缝一步成型工艺。 微悬浮体染色;等离子体加工技术:清洁、节能、快速、物理化学 刻蚀加工;生物酶处理技术:织物整理、处理加工、右手乳酸左手化。 新型染料、助剂、浆料开发:环保、高效、自动化;自动制印花网技术。 废水污水处理新技术:生物、化学、物理(太阳能)处理及回水回用技术。 纺织服装综合信息系统(ERP)管理开发研究: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平台。 (5)信息化

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将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快企业成长速度,增强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拟采取的措施有:

①建设“****国际纺织网”,实现区域内企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②力争建立中华纺织服装工业协会的华中分部和世界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亚洲总部,以此作为向园区内企业提供最新最准的行业信息;

③协助区域内的企业使用加强信息化的各种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ERP),运用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商业智能分析(BI)、高级计划与排产(APS)等等,并切实的把这些系统统一起来,构筑高效、实用的信息化平台。

4、产品功能规划

龙头企业、品牌企业的发展对整个行业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拉动作用,所以在发展****省纺织企业整体水平的过程中,“****国际纺织城”会充分发挥区域内的现有优势,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为目的,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纺织企业,着力发展纺织、印染后整理、面料、服装、新技术五大产品板块,走集约发展之路,具体功能定位是:

(1)品牌企业区。引进国内知名纺织品牌企业入驻,通过企业品牌效应和园区母品牌效应形成聚合效应,并透过品牌企业入驻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标准加工区。积极引进纺织加工企业、服装加工企业、服装纺织配套加工企业,引进大型织布企业,借助开发区内纺纱优势,重点实施高档面料纺织生产线和产业用布生产线改造项目,重点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产业用布及装饰面料。

(3)物流保税区。作为纺织服装企业的配套设施,物流相当的重要,园区将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同时在园区内规划出仓储功能区,努力降低入驻企业的综合运营成本,帮助他们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市场交易区。市场交易区主要是为了满足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企业的需求,为上游纺织企业提供原材料的供应,为下游服装企业产品展示和贸易服务,同时也可以扩大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入驻企业的持续发展。

(5)培训研发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园区将联合国际国内一流纺织行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园区设立培训中心,为园内企业提供教育服务;建立人才信息库及人才供应中心,为企业储备高级人才。同时设立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

(6)生活配套区。充分考虑入驻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规划出一个合理的区域来满足入驻企业员工居住、交通、金融、商贸、医院、学校的就近配套,保障园区企业职工的生活需要。 (7)水资源供应区。依照纺织服装行业生产的特点,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目的,依托后湖、****湖和府河的水资源优势,建设集中供水区,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价格低廉的工业用水。纺织服装产业属大水耗产业,污水排放量大,污染较为突出,为了建设环保型国际化新型工业园和降低入驻企业污水处理生产成本,本园区规划建设有污水集中处理中心,集中为园区进行污水中央处理和净化。

5、区位特征

****市****区****城经济开发区被称为“****第四镇”,发展潜力极大,地处****市北郊、****西南部,外环线与中环线之间,与市区隔府河相望,南距汉口火车站6公里、****港15公里,东距阳逻深水港20公里,西距天河国际机场5公里;阳逻深水港、汉口火车站、天河机场这个“黄金三角线”将其围于之中。

****城经济开发区不光交通便利,而且水利、电力优势也非常明显,紧邻府河,后湖,除水利电能外,还与阳逻火力发电站相望,相距20千米车程,人力成本极低,仅为东部沿海地区人力资源的1/3,这对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极为有利的。

6、投资规模、周期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投资规模:总投资概算50亿人民币;其中一期15亿元(含一期入驻企业设备) (2)用地规模:4,000亩,一期用地1,200亩 (3)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 (4)容积率:0.8 (5)绿化率:40% (6)建设招商周期: 5年

四、项目目标

1、战略目标

(1)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 (2)成为中国最大的纺织服装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基地。 (3)成为亚洲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展示交易物流中心。

2、效益目标

(1)首期年创产值15亿人民币以上,到2010年实现产值50亿人民币;

(2)引进世界性纺织服装企业2-3家,国内知名纺织服装企业8-10家,成为华中地区首个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集群化产业基地;

(3)设立世界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亚洲总部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华中总部,成为集政策和信息于一体的现代化纺织服装交易中心,使华中地区现有的纺织服装产业的交易效率提高20%以上。

(4)全部达产后可提供50000个就业岗位。

(5)首期实现年创税收1亿人民币以上,全部达产后可年创税收5亿元人民币以上。

五、项目意义

在中国纺织行业外迁西进日益明显、国家大力实施“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重大举措、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背景下,中部地区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必须以园区建设模式推进纺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设“****国际纺织城”,正是时势所需,必将为********及周边地区如汉川、鄂东等地的上游产品如棉纺、织布提供深加工平台,同时提升并完善****作为全国服装交易中心的交易效率和交易水平,为****市汉正街功能的转型和服装交易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在政府、企业双赢理念指导下,“****国际纺织城”的成功建设,一方面会为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创造良好效益;同时,在增加地方税收、促进扩大就业、刺激居民消费乃至优化****经济结构方面,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第二章 项目背景

一、纺织行业现状分析

1、世界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现状

纺织工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产业,自产业革命以来,它一直在全球制造业和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以来,世界纺织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全球纺织工业的规模急剧膨胀。2005年,世界纺织纤维产量为4400万吨,预计到了2020年,世界纺织纤维产量为9200万吨。在纺织工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世界人均纤维消费量也增加到8.13千克,增加了2.17倍。在传统产业中,纺织工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1970—2005年,纺织服装行业的原材料棉、毛和丝在世界范围内呈如下增长趋势:

纺织行业属于一个劳动力密集型,利润相对较低的的产业。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把纺织产业向东方转移。美国纺织品生产商协会指出,美国纺织业自2002年9月迄今已经减少了数万个工作机会,目前该业平均每个月约有4500名劳工失业。在欧洲,纺织服装业者的发展形势同样不容乐观。意大利服装配件网络协会公布说,2003年意大利大约有70%涉及纺织业和服装配件的企业产量低于上年,64%的纺织企业2003年接到的订单数量大大低于上年。意大利纺织业的从业人数也比去年减少了4-5%。欧洲第二大纺织市场德国2003年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和鞋类产品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亿欧元,市场的不景气致使德国纺织服装业处境艰难。相比之下,西班牙纺织服装业2003年的经营状况略有改善,预计年产值将比上年增加1%。在美洲,墨西哥纺织服装业受到走私贸易的严重影响。秘鲁服装业由于不敌亚洲进口产品的竞争,目前每天的经济损失高达40万美元。巴西纺织服装业成为美洲市场少有的亮点。2003年全年巴西纺织品服装业的贸易顺差将达到近11年来顺差最多的一年。

亚洲纺织服装业得益于地区内经济普遍向好以及低生产成本的优势,稳步向前发展。印度纺织服装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后,竞争力逐渐恢复,但日本、韩国和印尼纺织服装业的表现欠佳。 (2)发展趋势

一是技术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纺织工业的技术进步非常明显,其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石化工业技术的进步,纺织工业的纤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化纤工业的发展及其产量的增加,极大丰富了纺织工业的加工对象。如果考虑到化纤的成本、资源以及着色性能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化纤生产,是世界纺织工业发展的普遍趋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现代的化纤工业,就没有当代的纺织工业。在化纤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丝、亚麻等传统纤维品种,由于加工技术尚难有重大突破,则呈现出萎缩的态势。2.纺织工业的产品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伴随装饰、产业用纺织品生产制造技术的进步,使其在纺织品中比重不断增加。3.纺织机械有了重要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纺织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在印染、服装等行业中,由于技术装备的改进,产品的附加价值有了明显的提高。4.新的工艺层出不穷。纤维的混纺技术、精梳技术、印染行业的后整理工艺等等,以及印染、服装行业的诸多技术诀窍,已经成为提高纺织工业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的重要途径。5.在全球纺织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新的管理技术和营销方式,已经成为企业追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和高额利润的主要手段。

二是全球化趋势。近年来,世界纺织工业的全球化趋势已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1.世界纤维制品的贸易额迅速增加。在纺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世界纤维制品的贸易量也在迅速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1960年世界纤维产品的出口额仅为79亿美元,1997年猛增到3923亿美元,增长了49.7倍,年均增长11.1%,远远高于同期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2.亚洲已成为世界主要纤维制品的生产地区。随着国际间产业转移,亚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纺织工业实现了快速增长,现在亚洲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纺织品生产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亚洲纺织工业的生产能力和实物产量均已超过世界总量的70%。在国际贸易也占有重要的地位,1998年亚洲主要纤维制品出口国家的约占全球出口总额45%。3.当今世界纤维制品的主要市场在欧美地区。4.在亚洲等新兴工业化地区纺织工业迅速增长的同时,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纺织工业仍保持了很大规模。由于这些国家的工业技术雄厚,一般来说,其产品的附加价值普遍较高。以1998年为例,全球纤维制品出口额排列****位是德国,意大利位居第三,美国第七,法国第八,卢森堡/比利时第九,英国第十一,荷兰第十四。5.在纺织工业全球化的进程中,市场的区域化倾向日益显现。随着区域性经济组织的出现,在区域内的贸易实现了自由化,而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成为了区域间贸易的障碍。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实行的“原产地规则”后,其内部的纤维贸易额由1993年60亿美元,增加到了1998年的184亿美元,贸易规模扩大了3倍;而NAFTA外国家的进口额则受到了较大影响。6.全球的纺织品贸易增长,有赖于国际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

纺织工业作为与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产业,不仅因其与人类文明过程相伴而始终蕴育着内在的动力,而且也因在自身的现代化的进程中大量吸纳人类在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领域的众多的成果,而不断拓展着全新的发展空间。

2、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1)发展现状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重要的产业门类。1997年到2005年,中国纺织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67%。其中,国内销售增长速度达18.80%,中国纺织服装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以每年8.9%的速度递增,并于1995年起,连续10年保持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位置,呈现出持续、强劲的增长态势。2005年,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9,794亿元,年均增长18.9%;全社会口径纺织纤维加工量达到2,690万吨,化纤、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等大类产品产量均居世界****位。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实现1,175亿美元,占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24%,贸易顺差突破1,000亿美元。全行业直接就业人数1,960万,其中70%以上来自农村,每年就业农民的实际收入就在1,000亿元以上。纺织工业每年使用国产天然纤维原料700多万吨左右,直接关系到1亿农民的生计。 (2) 发展趋势

①中国是纺织原料的生产大国和加工耗用大国。纺织行业依托自己本身丰富的纺织原料资源,得以快速、持续的增长。但是发展到现在,中国目前自身的资源已不足以满足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了。 中国纺织原料消费情况

纤维 生产量/万吨 占世界比例/% 加工量/万吨 占世界比例/% 棉花 632 26.3 759.9 34.70 羊毛 8.7 14.1 37.4 27.3 山羊绒 1.4 74.13 1.1 57.89 亚麻 3.23 12.24 黄麻 1.57 6.42 蚕丝 10.04 70.37 11.11 84.57 再生纤维 96.61 42.62 1556.03 58.9 合成纤维 1147.20 32.17 合计 1909.90 34.81 2393.17 43.66 ②中国是纺织品服装的消费大国,占全国零售总额 17 %。

③国还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并且纺织服装行业也是我国国际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以下两表可作例证。

1980——2003纺织服装销售情况

年份 全球总商品(亿美元) 全球纺织品服装总销售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

(亿美元) 占总商品(%) (亿美元) 占世界纺织品服装(%) 1980 19194 955 4.98 44.1 4.62 1990 33956 2189 6.44 138.5 6.33 2000 62526 3564 5.70 520.8 14.61 2003 73214.8 3953.6 5.40 789.6 19.97 2004-2005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情况

分类 2004年 2005年

金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例(%) 金额(亿美元) 占全国比例(%) 出口 973.85 16.41 1150.3 15.1 进口 168.04 2.99 171.4 2.6 顺差 805.81 251.97 978.9 96.1 ④ 产业的中西部转移正在形成。国家统计局2006年上半年资料显示,我们的纺织产业正在经历一个结构性的变化,由于东部地区各项成本,比如土地、能源、才力成本等都在上升,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纺织业投资开始向中西部转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是,2006年****季度,东部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9.75亿元,同比增长27.5%,而中部地区完成投资17.29亿元,同比增105.7%,西部完成投资5.71亿元,同比增长97.1%。而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中国将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促进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链衔接,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集群,构筑产业链新体系。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产业转移正在逐步深入。比如,河南要“建立全国重要的新型纺织工业基地”,****提出,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新疆则正在建设优质棉基地,为此,今年将计划投资2.85亿元。1月至4月,新疆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8.3%。

⑤ 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新势。中国纺织工业的“产业集群化”在"十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从2002年底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已先后命名了100多个集群试点。这些纺织产业集群分布在全国,在沿海各省市形成了极有活力的纺织集群经济带,其中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口交货值都聚集在这里。产业集群已成为现阶段纺织工业组织结构的重要形式,利用产业集群战略进行产业空间结构再造已成为提升中国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未来5年,国家《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集群,构筑产业链新体系”。

同时,我国纺织工业所存在的原料资源不足、整体纺织水平不高、东西部地区的资源配置存在结转构性矛盾等方面的问题,将在一个时期会更加明显。

3、****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现状

纺织工业是****省传统支柱产业,具有棉纺织、毛纺织、麻纺织、染整、针织、色织、丝绸、化纤、服装、纺机纺器等较为完整的生产加工体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我省纺织工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64户,资产367亿元,职工37万人。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完成出口交货值67.04亿元,增长12.7%;实现利税17.94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利润6.75亿元,增长10.8%。主要产品产量为:纱77万吨,布19.1亿米,服装1.58亿件,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3%、7.7%和3.8%。 (2)发展特点

① 综合能力居全国前列与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存。到2003年底,全省纺织工业综合能力居全国第5位。其中:拥有环锭纺468万枚,居全国第4位;气流纺6.3万头,居全国第4位;棉织机4.89万台,居全国第6位;毛纺锭8.77万枚,居全国第8位;麻纺锭9.47万枚,居全国第1位;印染能力9亿米,居全国第9位;全口径服装生产能力9亿多件,居全国第7位。但纺织工业结构仍然不合理。一是从行业结构看,产业配套不协调。棉纺和服装两大行业的产值、利润、创汇等主要指标占整个纺织工业比重在70%以上,化纤、印染、色织、麻纺、毛纺、纺机纺器等行业规模小、支撑能力弱。尤其是上游的化纤行业和下游的印染行业成为制约我省纺织业发展的“瓶颈”。二是从产品结构看,初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精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棉纱仍以中低支普梳混纺纱为主,高档精梳纱仅占2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三是从价格看,21支普梳纱价格为每吨1.9万元左右,40支精梳纱价格达到每吨2.85万元;具有资源优势的苎麻基本上以纱出口为主;坯布中低档窄幅产品占60%左右,高档提花织物比重不足10%;印染布产量1.4亿米,仅占坯布产量的7.4%。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家用及产业用纺织品占全省纺织工业的比重不足9%。

② 投入改造力度加大与装备水平落后并存。近几年来,我省纺织工业不断加大投入改造力度,积极压缩淘汰落后能力。2000—2003年全省纺织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到2003年底,全省拥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生产细纱机达到216万锭,比2000年增加126万锭,占棉纺锭总数的46%,所占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具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近8000台,比2000年增加5000多台,所占比重达到了16%,提高了9.6个百分点。重点服装企业均引进CAD和CAM等设计和自动裁剪、高速缝制等先进设备。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名优服装比重均有所提高。但与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份相比,我省纺织工业投入仍相对不足,投资额只有这些沿海发达省份的30—60%,装备水平仍然相对落后,先进细纱机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比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等省低8—17个百分点;无梭布机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清花无卷化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

③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与改制重组步伐滞后并存。近年来,全省纺织企业不断苦练内功,强化管理,提高效益。2003年全行业管理费用同比下降8.4%,财务费用下降14.9%,流动资产周转率提高15%,成本费用利润率提高0.14个百分点,棉纺万锭用工下降25%左右,在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全行业仍实现利润6.75亿元。 我省是纺织大省,但不是纺织强省,纺织企业改制重组步伐滞后。一是国有经济比重偏大。全省国有及国有控股纺织企业有158户,占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总户数的20.7%;资产188亿元,占55.7%;产值114亿元,占30.8%,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实现利润4800万元,仅占整个纺织工业的7.1%。二是企业规模偏小。全行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仅1家,过5亿元的企业仅4家,作为我省纺织工业主体的棉纺织行业企业平均规模不到4万锭,平均每个企业销售收入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85%。根据棉纺织行业的特点,30-60万锭才是比较合理的经济规模,而我省尚没有一家企业规模达到30万锭以上。 三是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2003年全省纺织企业资产同比增长6.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3个百分点,分别比浙江、山东低29.2和26.7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7个百分点,分别比浙江、山东低12和24个百分点。

(3)发展趋势

① 增长势头不减。****省十一五纺织工业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底,化纤及化纤原料产能达到50万吨;棉纺锭达到1000万锭,其中先进纺纱设备达到750万锭;布机超过10万台,其中各类无梭布机4万台;中高档染整面料能力6亿米;针、棉制品折用纱量达到8万吨;服装生产能力达到25亿件/套。且全行业先进技术装备的比重达到60 %以上。到2010年底,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80亿元。出口创汇达到15亿美元,利税达到50亿元。

② 资源配置加强。****省十一五纺织工业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以****为龙头,黄石、鄂州、黄冈、仙桃、潜江、天门为重点,建设鄂东服装走廊。在建设鄂东服装走廊中,加强与“1+8”****城市圈建设规划相衔接,将****建设成为设计、信息、物流、服饰文化发布中心,服装及面辅料市场集散中心;将周边8市建设成为服装生产、出口加工基地。并重点以汉正街为依托,建设与国际国内大型面料企业和专业市场对接、华中一流的服装面辅料专业大市场和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增强****服装对国际国内辐射能力。到“十一五”末,把服装走廊建设成为一个服装工业销售收入过300亿元的大型产业群,成为华中地区最大服装加工密集区和集散中心。

③ 新技术应用更加突出。“十一五”期间****预计可新增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纺纱能力300万锭(其中紧密纺30万锭)、无梭织机1.2万台、差别化纤维25万吨的,使我省纺织用短纤资源超过20万吨;无结头精梳纱43万吨、高档面料3亿米(其中:高档纯棉室内装饰面料1亿米,苎麻面料5000万米,高支精纺纯毛面料1000万米)、高档服装服饰150万件(套)。新增销售收入642.56亿元、利润6.36亿元、税金40.78亿元、创汇12亿美元。到“十一五”末期,****纺织工业将会有一批企业达到较大的经济规模,成为建设****纺织强省的中坚力量。

二、政府产业政策分析

1、产业政策宏观背景

总结“十五”发展取得的成就,纺织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动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国内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配置资源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大增强了纺织工业的市场活力; 二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三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需求不断扩大是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拉动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加快和我国加入WTO,促进了纺织工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发挥。

“十五”期间纺织工业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技术、管理、创新、国际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目前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尚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制约着我国建设纺织强国的进程。

2、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为了应对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几个重点任务:

① 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强纺织技术、装备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进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以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重点新型纺织机械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攻关与产业化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纺织技术和装备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含量,推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②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推进纺织工业梯度转移,促进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产业链衔接,逐步形成东西互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梯度格局,提升我国纺织工业的整体竞争力。

③ 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强化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大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的力度;重点扶持一批在品牌设计、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方面的优势企业;鼓励纺织各行业、重点区域通过建立并发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创建行业性、区域性公共品牌。 ④ 积极推进国际化经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跨国生产和经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拓展行业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

⑤ 要立足扩大内需。“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应注重调整“重出口、轻内需”的倾向,把产业发展的重心放在立足扩大内需上,逐步调整纺织纤维加工量的内需和出口的比例,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衣着类消费的同时,注重发展市场潜力巨大的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改善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偏小的产业结构。

3、地方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① 产业政策宏观背景

十一五期间,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发展战略机遇,一是面临国际国内纺织产业发展梯度转移的机遇,二是中央提出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和****提出并实施的“****城市圈”发展战略,将会为****、****的纺织行业带来新的春天。 ② 产业发展政策分析(****省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主线,以项目为支撑,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加大研发和自主创新力度,加大品牌的培育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发展思路,实现由纺织大省向纺织强省的跨越,到2010年底全省纺织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

《****市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纺织服装业列为全市六大优势产业之一,5年内****纺织服装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80亿元,2010年前,****将建成国家级的纺织服装基地。

主要任务: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和调整行业结构和布局,加快产业升级,重点是要做大做强棉纺织和服装两大优势行业,超常规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苎麻纺织特色行业,扶持针织、家纺等行业发展。基本解决化纤“短腿”和染整“瓶颈”制约问题,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纺织工业做大做强。预计到2010年底,化纤产能达到50万吨;棉纺锭达到1000万锭,其中先进纺纱设备达到800万锭;布机超过10万台,其中各类无梭布机4万台;中高面料染整能力6亿米;针棉品折用纱量8万吨;服装生产能力达到25亿件。到2010年底先进技术装备的比重2010年达60 %以上,衣着、家用、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产品的比重达55:18:27。

主要措施:

一是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加快技术进步步伐; 二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培育并引导大企业大集团,引导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以集群园区为依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快速市场反应体系; 六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整体素质。

三、****发展纺织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作为纺织业的传统重镇,无论是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还是与周边城市比较,在当前国际国内纺织行业发展呈现新特点新趋势的背景下,均有综合的比较优势。

1、****与沿海地区优势比较分析

****作为中部地区的城市,虽然在海外贸易、整体素质等方面与沿海纺织业发达城市和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但综合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原料运输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是明显的。具体比较分析如下表:

比较项目 地区 能源 劳动力 原材料 市场

**** ****处于长江中游,市内共有大小湖泊164个,合计面积645.2平方公里,水资源极其丰富。三峡工程和市内的阳逻电厂可以为市内提供低廉的电力资源。工业用水价格1.65元/立方米 工业用电价格约为0.62元/度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一个纺织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约为800元/月。 ****省的棉花总产量为58.1万吨,在全国居第3位,而且位于中国三大产棉区的长江流域中,纺织行业所需要的原材料极其丰富。 ****作为华中枢纽,区位优势明显,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对于全国的辐射范围很广,辐射能力十分强大。中国纺织行业目前内销增长已经超过外销,可以预测的是:今后,内需无疑会是国内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沿海地区(江浙闽粤等) 沿海地区由于城市化的程度很高,人口的密度相当大,再加上制造业的集中分布,相应的就带来了用电和用水的紧张。工业用水2.3元/立方米 工业用电1.1元/度 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主要依赖于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高,工资水平也较高,约为2300/月。 沿海地区不属于中国的棉花产区,纺织行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匮乏,基本上依靠铁路和陆路从中西部地区进行运输转移。 纺织行业在早期的发展中,面向国外的出口是市场的主要导向,因此纺织企业自发的在沿海地区形成了产业分布,满足了当时市场的需求,但现在由于受欧美纺织品配额限制、原材料、劳动力价格、汇率上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纺织品出口增长放缓,前景更是不容乐观。

分析比较 ****的能源资源相比于沿海地区,是非常丰富的,水电的价格要比沿海地区便宜很多,这对于“大耗水、大耗电”的纺织企业来讲,是非常关键的。 ****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对比沿海地区,不但多,而且相当的便宜,这其实就直接影响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纺织企业的综合成本。 ****地区丰富的原材料供应吸引着所有的纺织企业,特别是原材料供应有着巨大缺口的沿海纺织企业。 从长远发展看,国内市场将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依托,长期依赖国际市场的现状将被改变。****的区位优势正好满足了纺织企业面对国内内需市场增长而做出产业布局调整,进行产业转移的需要。

2、****与周边地区比较优势分析

****城市圈龙头城市,****作为华中地区特大中心城市,无论是在交通、市场、人才、劳动力等方面,与周边城市比较,均具有有较强的优势,适合作为周边城市特别是城市圈各城市发展纺织行业的核心区。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比较 地区 物流 政策 科研人才 市场

**** ****市是中国铁路四大枢纽中心之一,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北编组站与阳逻港的港口物流、天河机场的航空物流一起,将****建设成为了现代国际物流平台。市内的物流企业依托这种区位优势,发展相当迅速,也更加促进了****市交通运输的发展。 ****省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将****定位为一个综合性的纺织生产服装加工产业集群基地,力争打通纺织产业链条的断层,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地区的科研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第四位。连接我市的东湖地区是中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在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等五大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作为整个华中地区最大的省会城市,对于华中五省乃至全国市场都有巨大的辐射能力。

周边地区(襄樊、荆州、仙桃、宜昌、黄石等地) 周边地区都处于二级县市,物流和外贸均通过****来实现。 周边地区主要定位为纺织行业原材料的提供及初级产品的加工基地。 周边地区基本没有科研及教育资源,对于高级人才也没有吸引力。 周边地区无论市场规模,消费,辐射能力都不能跟****相比。

四、小结

1、建设“****国际纺织城”契合了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以园区化模式推动纺织服装业规模化发展和加快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通过园区建设,可以事半功倍地完善产业链,沟通产业信息,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国家和地方政府在纺织服装行业方面,正是看到了园区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效益方面的优点,不约而同地把发展产业园区作为重要手段,建设该项目正可谓应时而生。

2、产业的梯度转移趋势将使“****国际纺织城”提供大量客户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为进一步降低成本,会继续将纺织服装的生产基地迁往发展中国家,而伴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劳动力成本升高而不断加大的竞争压力,将会与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一道向劳动力成本更低、资源更为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因为****特别是****城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等外部条件的优越性,将会在这一轮产业转移中迎来大量客户。

第三章 项目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一、项目SWOT分析

二、发展策略

1、产业链整合策略

“****国际纺织城”将致力于整合中部地区的原材料初级加工和沿海地区的深度加工等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打造成一个可以提供纺、织、面料印染、成衣、交易、新技术研发等全价值链的产业园区,以形成良性循环,相辅相成的产业链式运作格局。如:

(1)园区建设有品牌企业区,重在为大型纺织企业、服装企业入驻,满足其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2)标准企业区,专为贸易型企业和新技术应用企业入驻,实现小而精的企业发展战略; (3)新技术印染中心区专为面料印染企业准备,解决华中地区无生态印染功能的缺陷; (4)展示交易区重点为园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和市场交易。该区展厅和交易市场规划建设先进,设备一流,可迎接国内外纺织企业及专家业务洽谈,战略合作。

2、价值链整合策略

本园区在规划和建设中体现产业价值的整合战略,注重通过价值链的构建和营销,以丰富为园区内涵,实现园区的品牌战略。 (1)人文价值链

① 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两年一届的“****国际纺织节暨世界小姐大赛”,扩大园区的国际国内影响。

② 联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服装艺术设计博览会”,一方面加快国内服装设计行业的成长,另一方面也为园区内的服装加工企业引进服装设计方面的人才。

③ 打造集工业、旅游、展览于一体的新型都市工业园区旅游品牌,为园区注入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新型产业文化。 (2)信息价值链

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将降低区域内企业的运营成本,加快他们的成长速度,提高他们国际国内影响力,加强他们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建设“****国际纺织网”,实现区域内企业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并力争建立中华纺织服装工业协会的华中分部和世界纺织工业联合会的亚洲总部,以此作为向园区内企业提供最新最准的行业信息。努力帮助区域内的企业使用加强信息化的各种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ERP),运用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EC)、商业智能分析(BI)、高级计划与排产(APS)等等,并切实的把这些系统统一起来,真正利用起来。 (3)环保价值链

****国际纺织城追求的目标是从原料、中间产物、废物到产品的物质循环,达到资源、能源、投资的最佳利用,实现园区内整体发展的集合效益和单个企业的最佳效益,并通过生态产业的园区建设,在使园区内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的同时,显著地改善企业的经济绩效,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品牌建设策略

1、强势媒体的品牌传播策略。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二频道,四频道,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台、广州卫视、湖南卫视,以及凤凰卫视和台湾东风台进行强势品牌宣传,树立****国际纺织城的领先园区形象,便于园区在沿海地区的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州、山东、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招商。

2、立体全屏的目标市场公关策略。成立“****国际纺织城”品牌营销部,专司该品牌的营销规划和市场推广,并在纺织工业发达地区的广州、福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设立招商处,对****国际纺织城的品牌进行地面传播和市场宣传。

3、全球范围的品牌规划力量。园区将面向全球范围公开招标规划设计机构、园林景观设计公司、机械配套、项目管理为园区进行品牌策动,确保本园区的品牌建设和品牌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四、产业园投资建设者整合策略

本项目作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集大成项目,其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采撷国际国内一批著名的战略合作者进行系统运作,从而确保了本项目的创意理念和科技动力,以及效率优势:

1、规划公司:将邀请国内顶级和世界世界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工业设计机构、市场规划设计机构、景观设计公司参与****国际纺织城的规划设计。

2、金融机构:本园区将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提供强大的金融服务,计划银行为园区及企业授信10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在纺织、印染、成衣和设计方面的龙头企业入驻园区,解决其投资初期的资金压力。

3、行业组织机构:争取将园区列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缩写为CNTIC)华中总部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缩写 CWTA )的重点支持园区,他们将为园区提供及时完善的政策服务和产业指导,并协助企业进行高效的外贸服务。

4、国际国内六大纺织学院协作机构。

① 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英国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学院,作为盛产时装设计名师的名校而闻名国际时装界,它以雄厚的专业师资及优良的教学品质为保证,使它的毕业学生能够驰骋于国际时装界的潮流浪尖。 ② 巴黎ESMOD高等国际时装设计学院。创建于1841年的巴黎ESMOD高等时装设计学校是世界上首所时装学校,也是当前世界上最有名的时装设计学校。

③ 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是国家所属的一所重点大学,创立于1951年6月,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所纺织高等院校。学校现有12个学院,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和10个部级重点学科,是全国高等纺织院校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齐全、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高等学府。

④ 青岛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是青岛大学组建最早的、有特色的学院之一,其专业教学历史较长、师资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⑤ 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原为广州市联大纺织学院,2000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入新的广州大学后成为新广州大学属下的一所独立的二级学院。 ⑥ 苏州大学(苏州丝绸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是由原苏州丝绸工学院的主要特色学科与专业组建而成的,是苏州大学成立较早的学院之一。

第四章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总体开发思路

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十一五”时期纺织工业规划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培育创新型国际化纺织主导品牌,提高纺织服装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大引进力度,引进和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从而带动配套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发挥纺织行业优势,扩大就业,增加出口,促进纺织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2)基本原则:

① 坚持以外向型为主的原则。为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挑战,要继续支持出口企业的发展,积极扩大出口。

② 坚持高中档产品开发的原则。园区将重点发展以满足市场对新型原料和高档服饰为特色的消费需求。

③ 坚持一体化发展的原则。纺织工业尽管产业链长,但生产周期短,必须坚持纺纱、织造、染整、服装设计和市场交易等的全面发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和营销体系。

④ 坚持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原则。纺织工业必须走规模化、集群化的道路,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二、用地布局和规划

“****国际纺织城”项目选址于****城开发区的楚天大道东北沿线,西邻岱黄高速,东接解放大道沿长线,与阳逻国际码头相距2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4000亩。按照“产业聚集,特色突出”的要求,在“****国际纺织生态产业园”规划区域内,分别建设纺织加工区、印染面料区、服装加工区、服装纺织配套加工区和水资源集中管理区等5大板块,吸纳国外品牌、国内名牌及配套项目入园,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体优势。特别是要设计、建设好以下四大功能板块:

1、纺织加工区。重点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产业用布及装饰面料。

2、印染面料区。重点发展新型染化料及染织、整理。

3、服装加工区。重点发展时装、休闲服装、品牌服装、出口服装及针织内衣。

4、纺织配套加工区。按照纺织服装行业上下游产业配套的要求,重点引进包装、辅料、纺织机械等服务配套型企业,形成一条龙的配套服务。

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工业环境营造 (1)供电建设 (2)供水建设

① 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纺织服装板块离不开印染环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是板块建设的重点之一。

② 解决园区供热供气需求也是配套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活环境配套 (1)职工公寓区 (2)医疗、教育环境配套 (3)交通环境配套

四、产业导向

园区从规划建设伊始,就要跟踪国际最新技术的发展,努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纺织工业,围绕品牌、品种、质量、效益,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1、纺织业:重点发展纺织业,100%以上的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展清梳联、精梳联,提高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织布业:重点发展无梭织机,扩大产业用布,高档面料,装饰用布的生产。

2、印染业:通过企业引进和技术支持,解决****印染瓶颈,使之成为园区的亮点产业,从而带动****市、****省以及中部地区的纺织产业的产业链配套发展。

3、服装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着力开发品牌服装。着点发展商务服装、休闲服装,以及生态、保健服装。

4、针织业:引进针织服装企业,重点开发针织外穿服装、高档针织内衣、高档经编面料。

五、项目总体规划

1、项目形象规划:

2、规划建筑规划

(1)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① 协调统

一、合理结合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科技、提高经济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

② 科学布局、综合开发

工业园区以纺织工业为主,接纳部分商业及其它配套园区,规划合理布局工业、仓储、居住、服务、公共设施用地,协调健康的开发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等综合效益。

③ 统一规划、分步建设

规划充分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规划有较强的弹性和应变力,有利于滚动开发,达到开发一片,建成一片,获效一片。

④ 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市是国家园林城市,该园区又是在****市大力提倡创建生态城市的大环境下诞生的,生态环保是其规划的一条重要指导思想,从选址、建设、及“三废”的排放,都应得到合理组织和处理

(2)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根据区域发展背景和地段区位条件,该工业区规划坚持从现实出发变通创新追求特色空间结构的塑造和用地布局的完整,强调节约用地和基础设施的合理投入,优化规划编制成果的指标体系,注重园区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以实现一个具有滨江城市特色环境优美用地合理管理科学的现代工业园区。

① 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园区应与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相结合,保持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对于现有工业园区,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和对环境的压力。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局地景观和水文背景、区域生态系统以及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

② 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实施清洁生产。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减量****”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③ 生命周期原则:

要加强原材料入园前以及产品、废物出园后的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应鼓励生产和提供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对环境少害、无害和使用中安全的产品和服务;鼓励生产和提供可以再循环、再使用和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和服务。

④ 区域发展原则:

尽可能将园区与社区发展和地方特色经济相结合,将园区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要通过培训和教育计划、工业开发、住房建设、社区建设等,加强园区与社区间的联系。要将园区规划纳入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区域环境保护规划方案相协调。

⑤ 高科技、高效益原则:

大力采用现代化生物技术、生态技术、节能技术、节水技术、再循环技术和信息技术,采纳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过程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要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最佳平衡,实现“双赢”。 ⑥ 软硬件并重原则:

硬件指具体工程项目(工业设施、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建设。软件包括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优惠政策的制定等。园区建设必须突出关键工程项目,突出项目(企业)间工业生态链建设,以项目为基础。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软件建设,使园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

(3) 规划结构布局分析

经过分析,形成本工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基本构思,完成对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个项用地的总体布局、控制指标体系的规划设计。

① “线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工业园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此要尽可能符合市场运作规律。横穿工业园的巨龙大道和园区北侧的岱黄公路为园区提供了与外界的主要交通联系,是主要的发展轴线。同时也使园区内部各个组团由比较均等的区位优势。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工业园区沿巨龙大道成片状分布,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工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土地,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买卖、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 “三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

由于巨龙大道从中间穿过,园区用地被划分为两大块。既要保证交通安区和畅通,又要使得园区规划建设相对统一和完整,因此,我们设计了“三纵三横一斜,向东开放”的弹性发展的模式,园区内道路规划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采用方格网路形式。首先有贯空穿东西方向的主干道,再有联结南北方向的多路纵向干道,形成"一横多纵"的内部道路骨架,在此基础上,再修建多条次干道。此外,根据不同社区的大小和开发量,结合块地规划支路系统。园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共同形成本园区的整体路网。

3、规划设计图(附件)

(1)规划总平面图(附表)

(2)总体鸟瞰图

(3)入口广场透视图

(4)标准厂房(企业园区)单体透视图

(5)结构分析图

(6)用地现状分析图

(7)区位分析图

(8)功能分析图

(9)绿化景观分析图,景观示意图

第五章 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国际纺织城”重点发展纺织类和服装类的生产和交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这两类产品的生产产生的污染比较小,对于补充发展的印染产业,虽然污染最为严重,但由于我们在整体规划过程中实行限制性发展政策、技术准入制度,因此,从总体上讲本“****国际纺织城”仍然是一个环保型产业园。 其规划和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1、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坚持污染预防的原则,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改造”,推进园区的谐调发展和系统性发展。

3、以循环经济理念为依据,确保整个园区的环保达到国家环保标准;

4、环保成为整个纺织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环保措施

1、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在园区建设、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严把环境保护关,明确环境保护准入门槛。园区内所有入园企业必须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并严格按国家《环评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国际纺织城污染治理专门机构,聘请国际国内污染治理专家作为顾问,专职对整个园区的污染处理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制定环境保护应急预案,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污染监测系统,对整个园区进行监控。

3、分散式的处理方式:对于纺织城范围以内的纺织企业采用的废水处理工艺一般都是:碱减量废水或丝光废水先经过预处理,然后与印染废水一起进行二级生化处理。环保部门对其进行了重点指导和监控,保证了其废水的达标排放。

(1)在污染处理上鼓励企业采用清洁高效的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量少用、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2)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采用低废、无废工艺,建设高效的设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源头削减废水与污染物产生量;

(3)对污染严重的印染企业,要强制实行清洁生产审核。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废气,将严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方法,建成后严格执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并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生产。

三、环保工艺流程设定

如上图所示,废水先进入集水池,再入由于集水池经提升泵打入催化氧化装置和破苯反应器,经反应后废水中苯类衍生物成为易于沉降和生化的直链烃类物质,经沉淀大量有机物质后,进入生化装置进行生化处理,最后出水达到GB8978-1996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从我国染料行业废水治理技术的现状来看,经过多年努力,已有一系列处理效果好的工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如表1)。

表1 各工艺运行情况 组合工艺 处理费用/ (元•m-3) 处理水量

/(m3•d-1) 工程总投资/万元 占地面积/m2 工程单位造价/(元•m-2) 单位总处理费用/(元•m-2) 水解酸化—UASB—SBR[1] 0.6-0.8 2000 240 1500-2500 1200 1.9 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2] 0.45 4800

活性污泥—接触氧化[3] 0.79 700-1000

椎流式曝气增氧活性污泥[4] 0.95 1200 1100 2.05 涡凹气浮(CAF)-A/O工艺[5] 1.93 500 715 1517.6 3.43 缺氧-好氧-压滤- 富氧生物炭处理[6] 0.7 2200

改良厌氧—生物接触氧化[7] 1.85 400

水膜除尘-水解酸化-接触氧化[8] 1.35 1000

混凝—生物膜曝气—氧化塘[9] 4000

微电解-炉渣吸[10] 0.41 148 30 2143 2.51 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池[11] 0.45 150 200 749 556 1 混凝—水解酸化—接触氧化[12] 0.8 3840

接触氧化—电解[13] 1.45 400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砂滤-活性生物炭[14] 4000-5000

水解—混凝—复合生物池[15] 1.10 4000 460 2500 1150 2.2 水解-接触氧化-气浮[16] 1.56 4000 380 2400 950 2.51 水解—接触氧化—活性炭[17] 2.25 1200 180 1000 1500 3.75 经济评价:

单位总处理费用:单位水量处理费用+工程单位面积造价×0.001,其中单位水量处理费用包括电费、药剂费、管理费、设备折旧费等。各种工艺处理费用比较见表1。

由表1可知:在处理水量相似的情况下,新型内电解铁屑过滤塔—生物接触氧化池工艺和水解酸化—UASB—SBR工艺的处理费用较低,说明传统工艺如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等具有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的优点。而相对于其它工艺主要由于在处理工艺中加入了一些如涡凹气浮、电解、活性炭等措施,使得处理费用增加,但是处理后水质有较大的改善,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更利于园区的长远发展。

第六章 项目招商

本园区成功的关键在于项目推广和项目招商,经过初步的市场调研,并结合****企业集团的长期关联客户的反馈意见,我们认为,“****国际纺织城”的招商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营销基础,从而为其成功运营铺平道路。

一、巨大的市场需求

1、东、中、西部地区纺织企业投资增长(国家统计局统计)

区域 2005年1-6月 2006年1-6月 增长率 东部地区 78.23 99.75 27.5 中部地区 8.41 17.29 105.7 西部地区 2.9 5.71 97.1 分析:虽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东部地区占有优势,但其增长势头不及中部地区。

2、被调查企业计划投资****的资料(调查规模100家,含纺织、服装、印染和贸易型企业等)。

(1)计划进入****市场的意向调查:

分析:计划投资****的纺织企业比例较大,而且正在规划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占有率达到了15% (2)进入****市场的现实目标(****雪龙纺织有限公司市场部绘制)

分析:****城市的区位、交通、成本是入驻企业看好的主要因素。

结论:分析发现,纺织服装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中部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先决条件正在被更多的企业看好,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功成招商的基本条件。

二、精确的招商策略

1、点TO点招商:为了更好地吸引纺织服装行业的大中型知名企业入驻****国际纺织城,我们计划在全国各主要纺织服装大省、国家纺织服装产业传统基地、国家新型纺织产业基地如广州、福州、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设立“****国际纺织城”区域性招商办公室,实现点对点的集中招商机制,拟成立的办事处有: 序号 省份 城市 特点 1 江苏 常熟 服装板块 2 江阴 毛纺板块 3 吴江 丝绸板块 4 张家港 毛纺毛衫板块 5 海门 家纺板块 6 常州 武进织造板块

9 宁波 全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产业集群 10 福建 泉州 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之一 11 石狮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12 晋江 “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13 福州 “中国纺织产业特色基地”福州长乐 14 南安 中国流行面料工程(南安扶茂岭)产业基地; 15 广东 东莞 全国纺织产业基地 16 中山 全国纺织产业基地 17 普宁 “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18 开平全国纺织产业基地

19 上海 上海 全国纺织服装贸易出口基地 20 山东 淄博 “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21 潍坊 “全国纺织产业基地市”

2、品牌策动招商

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一频道、二频道,四频道,浙江卫视、上海东方台、广州卫视、湖南卫视,以及凤凰卫视和台湾东风台进行强势传播,树立****国际纺织城在区位、交通、环保、资源、金融和技术等各个方面的领先园区形象,便于园区在沿海发达省份和香港、台湾地区的招商,同时开辟“****国际纺织城”门户网站www.daodoc.com配合招商。

三、丰富的现有资源

根据园区一期总体草案规划,我们与****纺织上下游企业和能直接联络的共计100家纺织服装行业企业进行了初步接触和调研,其中对本项目表示浓厚兴趣,有意向入驻 “****国际纺织城“的企业共计40家,分别是:纺织类企业12家、服装制造业企业12家、印染类企业6家、服装交易类企业10家。具体名单如下:

(1)纺织类企业: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远东化纤集团、山东魏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梦兰集团、宁波百隆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永通染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澳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化纤联合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华西集团公司、广东开平春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华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服装制造业企业:海谰集团公司、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庄吉集团、江苏虎豹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太平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华丝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三友集团公司、****猫人服饰有限公司、****美马服装有限公司、浙江浪莎有限公司。

(3)印染类企业: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东莞沙田丽海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东莞明海整染厂有限公司、七海(广东)织染厂有限公司、广州美业针织印染厂有限公司、东莞福安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4)服装交易类企业:济南元首进出口有限公司、青岛华金针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宁波东风进出口有限公司、宁波东方宏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飞马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江苏红豆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

第七章 项目效益分析

以项目一期达产为分析样本,该项目社会、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根据公司现有的客户资源和招商部与客户洽谈的意向,****国际纺织城一期的建成会吸引约20家工业生产企业和50家纺织贸易、物流企业的入驻。预计入园达产当年营业额总计15亿元,园区内企业的行业分布预计为:纺织类企业占园区内所有企业的40%,针纺织服装成品制造类企业占30%,印染类企业占10%,纺织贸易类企业占20%。

一、社会效益分析

1、税收贡献

预计一期正式动工三年内入驻园区企业正常经营,“****国际纺织城”当年可为****区带来约1.02亿元的税收收入,如下表示: 一期达产预计税收贡献表

企业类型 占园区内企业总数的比例 年营业额 税收贡献 行业综合税率 合计

纺织类企业 40% 6亿 7% 0.42亿

针纺织服装成品制造类企业 30% 4.5亿 6% 0.27亿 印染类企业 10% 1.5亿 10% 0.15亿 纺织贸易型企业 20% 3亿 6% 0.18亿 总计 100% 15亿 1.02亿

2、就业乘数效应

纺织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国际纺织城一期的建成将会为****地区提供20000人的就业岗位,完全建成后能提供将近50000人的就业岗位。这将有力促进****区就业结构的优化,推进城镇化建设。

3、消费带动效应

大量生产型企业的进驻,必然会带来非同一般的消费量。职员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基本上都在本区域实现。

4、地区知名度效应

建成一个省内****、国内知名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将为区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并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招商成本分析

1、成本分析 (1)建筑成本

工业厂房设计为框架和轻钢,由于纺织、印染业厂房的特殊要求,每平方米的建筑成本大约为1000元/平方米。容积率为0.8,1200亩地的建筑面积总共为640000平方米,建筑成本共为640000×1000=6.4亿。 (2)配套建设

一期面积达1200亩,除政府道路外,绿化、市政、公共设施配套投入也较大,仅按建筑面积每平方200元计算,此项投入为640000*200元=1.28亿元。 (3)营运成本

因为考虑到本项目在规划宣传、招商投入较大,所以在营运成本上可能比传统开发项目的营运成本(按土地出让金、契税、土地开发成本之和的5%提取)要高一点,我们按照建设总成本的8%来提取:

营运成本=(6.4+1.28)×8% =0.61亿

(4)土地成本:按区政府意见和正式合同为准。

三、小结

(1)总计上述1—4项成本,一期土地1200亩,共计建成640000平方米建筑,总计需投入8.29亿元,折算每平方米(未计算土地成本)为1295元。根据土地价格和考虑投资商一期回报,对外招商价格可定在1400—1600元。在省内外特别是沿海一带招商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2)根据以上分析,本项目对当地会产生税收效应、就业乘数效应、消费乘数效应和地区知名度效应,并将整合****省的纺织服装行业,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内的整体行业水平,加强****省纺织服装行业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3)根据财务分析可看出,本项目的风险主要在于招商的成败,而招商的成败在于政府支持、土地价格、基础建设等与企业资源的结合。建议市、区政府予以立项并提供政策支持,以便企业尽快组织开展有关工作,力争2006年内开始项目的实施。

第八章 投资运营商简介 ********企业集团创立于1996年12月,涉足纺织、传媒、地产三大产业,同时投资有教育、教育、食品等项目。2005年被评为****省十大最具成长性民营企业之一,****省政府评为****省民营企业排头兵,****市重点扶持的优势民营企业30家之一。旗下的********雪龙纺织有限公司被评为****民营企业100强之一,********广告有限公司连续三届被评为****省广告行业先进单位,“雪龙”纺织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企业社区”项目被评为“2005年****省企业界20件大事之一。2005年集团产值达5亿元,向国家交纳税收近2000多万元。

一、深厚的纺织产业技术基础 (略过不表)

二、成功的同类项目运作经验 (略过不表)

三、专业的项目包装和营销、招商手段 (略过不表)

四、小结

****企业集团作为本项目的投资运营方,无论是资本实力、管理水平、策划营销经验、行业参与程度、社会诚信度,还是对该项目前期所进行的大量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均表明公司在该项目的策划及实施方面有绝对的诚意和充分的信心。

第九章 结论

本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一方面深入探讨了当前国际国内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纺织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动向,以及****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纺织服装优势区的软硬件环境等宏观因素;另一方面,科学分析了投资运营方自身综合实力。在此基础上,经过大量充分而详实的市场调研及经济计量分析,提出了建设****国际纺织城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我们的结论性意见是:

1、建设****国际纺织城,符合当今纺织行业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和省、市纺织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有利于发挥****发展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具有必要性。

2、建设****国际纺织城,既有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又有投资运营商在资本、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做保障,具有可行性。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该项目策划的科学的、合理的,在政府、企业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实现共赢局面!

广州国际轻纺城:全国纺织商圈佼佼者

国际体育城开业庆典策划方案

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国际纺织城精彩亮相

国际家居布艺纺织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星城国际

阿布扎比国际纺织面料展

外滩国际城简介

国际城户籍申请

花桥国际商务城

美城策划

国际纺织城策划
《国际纺织城策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国际纺织城 纺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