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管理决定成败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1: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管理决定成败

管理决定成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笔者认为,管理其实就是保持企业顺畅运营的程序和优化资源的工具,只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减少扯皮堵塞漏洞、降低成本开源节流,就能提高效益,这也是管理的本质。其中,如何设计催人奋进的机制,保证员工和企业效益共享,尤为重要。

管理要量化

综观被企业引用的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难发现,这些管理方法虽然针对的管理方面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是如今所有管理思想的核心基础,那就是“量化”。没有量化做核心基础,管理容易口号化、人云亦云化、泛泛而谈化。量化管理的特点就是数据化、标准化和公开化管理,使目标更明确、便于分解和考核评估,也便于找到差距、推进员工自我约束。

量化能激发竞争。有了量化指标,可以提高对自己和他人工作结果的关注度,从而唤醒人们的竞争意识,可促成奖勤罚懒的竞争机制,有利于激发大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了量化指标,不断超越才有了标杆,从而唤醒人们的创优意识,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量化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能够充分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量化有利于把握。量化管理,顾名思义是将影响企业运作效果的诸多因素加以分类,设计出可评价的量值,布置工作时以量化的三个要素提出要求,即时量、数量和质量。“时量”主要是指完成工作的时间量,“数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是指完成工作的标准。三者相互依存,如同三维空间中,确定一个点位置的三个坐标,缺一不可,否则下属在执行中必然会有偏差,影响工作质量。比如在布置一件工作时,缺乏“量化”意识的管理者,—般采用“赶快去办”、“抓紧去办”之类的布置方法,确属急事,再加上一个口头语“马上去办”。由于在布置工作中没有使用带有可量化的词语,只是使用难以量化的程度副词,下属在执行中就会出现一人一个结果的问题。因为只有量化的东西,才可以被当作标准来执行,才有了评估、评价和达标、创优的依据。

世界500强企业中,约有78%的组织施行类似量化管理的管理系统,比尔•盖茨说过,“任何事情,如果你不能量化它,你就不能了解它;不能真正了解它,你就不能把握它;如果你不能把握它,你就不能改变它!”量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检验管理者是否专业化、精细化的一种手段,可以体现出管理者对分管工作的熟悉程度和对目标任务的把握程度。

量化要抓住关键。日常工作中就每一项具体工作而言,影响其最终结果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少数的几个,一项工作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步骤的对与错、好与坏,才是最终致使整项工作结果是否正确的关键。因此,量化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就对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流程步骤及其关键因素进行标准量化,量化管理是一种侧重于过程控制的管理,可保证整项工作的结果不会产生根本性偏差。

激励要及时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形象和美誉度,同样,每个员工在努力工作过程中也很关注自己的形象。因此,管理者要将心比心,不可回避和漠视员工的利益需求,对做出贡献者要有一种没得到奖励就是管理失职的理念。面对一项成绩时,要对真正做出贡献的员工给予相应的奖励待遇,落实多劳多得和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取得好的示范效应,让更多员工对先进人物产生认同感,引导更多的人去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工资要用“活”,保障员工的有形利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永恒主题。西方管理学在对员工激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仅能让员工发挥20%至30%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话,员工的能力可以发挥80%至90%,两种情况之间60%的差距就是有效激励的结果。根据理论界的分析,活工资占15%是员工积极性的死亡线,如果一个企业的工资中活的部分连10%都达不到的话,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基本只能是空谈。“死工资”和“活工资”实行多大比例,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最好是循序渐进,依据激励意图和目标的实现度而定。

管理者应该按照目标需求,对组织成员的工作进行适当的分类。一个人的工作内容按类型基本上可分为自律自理行为、定期工作、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这几方面,对员工完成的自律自理行为和定期工作的报酬有“死工资”已经足够,“活工资”应该用于对员工完成的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的回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以期取得效益最大化。“活工资”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大家的收入差距拉大,而是要在“活用”、“用活”的过程中激活员工的干劲,使干劲持续保持生机与活力,才是“活工资”的价值所在,让“活工资”真正活起来,尽量和逐步地减少大锅饭的痕迹。

充分发挥“活工资”的目标导向作用。当一个人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发生过脱岗或旷工、当班期间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每月应该定期完成的工作不能全部按时完成,就取消该人享受“活工资”的待遇,强化员工做好最基本的本职工作的意识,强化积极性。随着组织成员整体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适时地对自律自理行为、定期工作、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进行重新分类,例如可以把有些精细工作列入定期工作或自理行为,在这种动态调整中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持续提高工作标准,并做到管理重心向主动性和创造性倾斜。当员工在精细工作和创优工作方面有了贡献之后,要及时兑现“活工资”,以此强化和引导员工的精细和创优意识,鼓励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员工都养成了持续精细和不断创优的习惯,并不断在更高层面上发挥精细和创优才华,企业的效益才能持续实现更大化。

荣誉要用“活”,保障员工的无形利益。在通过管理手段使得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的过程中,要鼓励本企业各部门或个人及时归纳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加以命名表彰和互访式推广,这种榜样示范的做法不能限于一年一度的先进表彰会,要重视及时性和常态式,使这些“无形效益”得以及时和充分的发挥借鉴作用,使“有形效益”和“无形效益”相互促进,促使企业内部形成爱岗敬业、争先创优的风气,有了“认真干事”的风气,效益更大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培养争先创优风气的过程中,要重视多宣传企业内部、员工身边的先进典型,这些人和事在员工心目中更鲜活、更具可比性、并非可望不可即,在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方面,往往比企业之外的先进典型和高深理论更具时效性。对企业内部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宣传学习不及时不到位,不仅是对企业拥有的“可支配、可滋补、可持续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激情和成就感的无形打击。

荣誉不同于工资收入,可以逢人便讲,也乐于向人展示,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是工资收入无法代替的,管理者不能认为给员工支付了工资这种“有形效益”之后,该给的报酬就给够了。员工的荣誉,这种“无形效益”,及时地表彰和公示,也是对员工应有的支付,否则,就等于按劳分配执行得不彻底,是一种隐形的大锅饭,是一种隐性拖欠。

考核要准确

通过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建立正常的动力机制与压力机制,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这是做好管理的重要手段。奖惩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准确的考核。考核工作的基础是考核目标的确定,包括目标体系的确定和具体目标的确定。要确定好考核目标,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是统一考核与分类考核的关系。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就没有考核的基础。但若不区分情况,搞一刀切,则会出现名义上准确公平、实际上不准确不公平的现象。所以,统一考核与分类考核要相结合,统一考核为主,兼顾岗位部门特点,分类考核为补充。

二是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的关系。考核必须全面系统,能反映出被考核对象总体状况,基于这种考虑,考核指标越多越全面。但是,考核指标越多,不仅考核工作量越大,而且考核指标之间越不好衔接,各指标的权数越不好确定。所以,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要相结合,以重点考核为主,兼顾全面考核。

考核是基础工作,是奖惩的依据。必须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罚分明,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只要一个单位存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就一定是管理出了问题,只有落后的管理,没有落后的群体。因此,管理者务必要对自己所管理的各项工作性质、工作量大小、工作难易程度进行深入不断地研究,量化管理内容,设计激励机制,并对量化管理的内容和激励机制与时俱进地不断优化;对员工行为结果及时评价,把工资和荣誉用活,重视过程评价和过程激励,以过程评价引导人,以过程激励鼓舞人。相信有量化的态度,有共享的理念,有艺术的激励,企业效益也就有了保证。

管理决定软件开发的成败

习惯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信念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责任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店长决定成败

管理决定成败
《管理决定成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