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高小学生作文 之我见(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6: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之我见

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在儿童已有口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语文,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儿童进入小学后,应该以学习书面语为主,同时提高口语交际的品位。作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质量呢? 笔者认为: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积累素材。

留心生活,采世间珍闻,人生百味,成警世佳作;博览群书,集百科知识,古今经典,写锦绣文章。写作素材,一是从生活中积累,二是从书籍中汲取。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让学生去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生活实践中,获取实践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丰富习作素材;另一方面,有选择地介绍并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精美的诗文,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有意评点、指导,以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和作品的魅力,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累,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的洪流宣泄出来,帮助学生实现从生活真实到习作素材的升华。

第二,教育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唯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如果作文时让学生去说没有真实体验的大话、空话、套话,甚至说假话,那么产生的习作肯定是空洞无味的。从人文性的角度看,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这样的文章“立意”愈高,反映的人格愈低。教师只有引导教育学生胸怀一颗诚挚的心,坦诚待人,用心去体验生活、品味人生,才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文章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好文章。

第三,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做生活的有心人。1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一次刚一上课,学生们频频向窗外扭头,个个心不在焉的样子,我随着他们的目光向外望去,原来是窗外一场奇特的暴风雨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明显看出,有些学生尽管在极力克制,但仍挡不住诱惑——这毕竟是一场与往常不同的暴风雨啊!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窗外是少见的暴凤雨,现在给十分钟时间,请大家到窗口仔细观察外面的景色,然后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把它写下来。”这时学生异常兴奋,也很感激老师,不需要任何语言要求,他们都安静而有序地走向窗口,认真地观察起来,大约十分钟后,暴风雨渐渐停了下来,同学们自动地走向自己的座位,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有些学生伏案疾书起来,有些已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就连平时最不爱举手发言、最不爱写作文的同学也举起了手,大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当我指名口述时,果然一个个文采勃发,他们诗一样的语言,使我从心底里感到了做一个教师的欣慰和惬意。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海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并根据写作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议一议:开头和结尾的写法,文章结构的选择,写作的线索及顺序的采用等等,同时还要有情感上的准备,在交流素材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少,身边的人和事都很平凡,一般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因而要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从平凡小事中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第四。,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开拓想象空间。

要表达真情实感,也要表现创造想象,前者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后者是抽象思维的结晶,二者都是学生特质的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思维的创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出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在习作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

鼓励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进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使每个人的个性得到最大的发挥。语文教师应该有较强的包容性,允许学生写出风格各异的文章。对学生作文中的个性表现,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教师应尊重,并进行引导,让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话会说,使学生在自己个性的引导下提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走向作文的成功。

第五,教育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并能通过作文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唯有真实的,才是动人的”。如果作文时让学生去说没有真实体验的大话、空话、套话,甚至说假话,那么产生的习作肯定是空洞无味的。从人文性的角度看,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这样的文章“立意”愈高,反映的人格愈低。教师只有引导教育学生胸怀一颗诚挚的心,坦诚待人,用心去体验生活、品味人生,才会产生与众不同的文章内容、构思和个性化的语言,形成别具一格的好文章。

第六,要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的作文写完以后,不要急于把它收起来,不应该形成“学生—作文一老师”这样的单打一格局。而是要让学生及时互相修改。因为,学生写作灵感的余温犹存,让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有助于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我们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学会写作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利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我们除了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外,还要重视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一重要环节。我们要认真上好作文讲评课,让学生在讲评课上注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对作文优缺点的评价,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全面理解教师批改的意图,找出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再对自己的习作认真进行修改,把修改作文的权利还给学生。在作文评价与批改中要让学生从习作的被动地位转向主动地位,努力

让学生从习作的实践中去体会文章写好以后要认真修改的道理,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第七, 批改作文要以鼓励为主。

教师在评价、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作文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又要注重因人而异、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作文必须“求精”,而对另一些学生的作文“求通”就行了,千万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刀切”。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把严格要求与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眼光对学生作文进行公正的评价。我们在批改作文时要学会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取得的成绩,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要努力去发现学生在作文中的进步,恰当地指出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以有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目的,灵活运用作文评价与批改的方式、方法,让学生能及时从本次作文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总之,要提高学生作文质量,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育学生在 作文中说真话诉真情,善于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开拓想象,把修改作文的权利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留心观察 周围事物,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提高小学生作文质量之我见

虹溪中心小学 李权英

2010年12月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练武功讲究套路,招式分明才能出神入化;写作文也须讲究套路,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我把自己写作的套路概括为六招,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招:勤收集并积累精彩美妙的字、词、句和篇章,充实自己的写作仓库。收集积累材料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取自报刊书籍。可直接在报刊书籍上圈点画出对自己有益的材料,可剪报,可摘录,也可写读后感,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就如蜜蜂酿蜜一样,首先采集到一定量的花粉。二是取自于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观察世界,你就会发现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小到身边的人和事;大到国内外发生的大事都可以成为我们收集积累的内容。为了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还需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然后让这些酸甜苦辣自然地流于笔端,成为真实感人的文章。

第二招:加强练笔。练笔,往往是从写日记开始。如果把日记本当成知心朋友,当成倾诉对象,把个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轻诉于日记本中,日积月累,日记本越积越厚,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日记的篇幅变长了,文字表达变巧妙了,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适应力也增强了。养兵千日——写日记,用兵一时——写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招:不断酝酿——构思,寻找突破口——灵感,然后下笔成文。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干柴,须有灵感的火花才能点燃;收集积累的材料如一大堆花粉,须经蜜蜂的酝酿才能成蜜;收集积累的材料也如一袋米,须经巧妇加工才能成为香喷喷的米饭。因此,酝酿——构思的过程就是对材料的整理取舍融合的过程,构思成熟自然会产生灵感——久积胸中之情迫切需要渲泄,不吐不快的瞬间冲动。有心者抓住这一闪而过的瞬间,下笔成文。

第四招:虚心求教,不断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写好作文后,自己不满意,却看不出何处有瑕瑜,这就须另请高明——让旁人为你指点迷津。听了赞扬的话,权且当作对自己的鼓励;听了批评的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经常这样做,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完全依赖别人修改自己的作文不是长久之计,自己学会修改作文才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第五招:满怀信心地写作文。许多学生反映:看了报刊书籍上的文章,认为它们高不可攀,就对作文失去了信心,认为自己这一辈子也写不好作文了。我认为,这种思想是由于自卑心理和功利心理造成的。他们不知道发表一篇文章花了作者多少心血,花了编辑多少心血。假如自己写作文花了那么多心血,再经编辑润色一番,也一定能达到发表的水平。另外,写作文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文通句顺,结构严谨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们不必拿那些发表的文章来衡量自己作文的好差,也不必因此影响自己的作文情绪。

第六招:整理收藏自己的日记、周记和作文。日记、周记和作文都是自己心血的结晶。若能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日记、周记和作文分类装订成几本“书”,这几本“书”就是一部个人的奋斗史,就是一大笔人生财富,经常翻翻自己的习作,不断吸取自己写作的经验教训,写出来的习作才能胜人一筹。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之我见

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批改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指导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无话可说”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评改之我见

小学生作文起步之我见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之我见

提高小学生作文 之我见(全文)
《提高小学生作文 之我见(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