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9: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构建科学的、全面的并具有较强适应性的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是解决目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突出矛盾,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经验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本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研究了以基本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养成为关键,产学结合为途径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职业能力 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信息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33-02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成为涉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和文教等诸多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各行业用户已经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纷纷采用防火墙、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手段来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然而,用户网络安全意识的提高,网络安全投入的加大和网络安全厂商的兴起、产品的日益增多和技术的进步,并没有带来网络安全问题的好转,相反,安全问题却日益严重。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安全威胁层出不穷。目前,国内对安全人才需求的特点是“数量大、质量要求高”,高技能应用人才十分缺乏。据天基人才网、51job网、中华英才网等人力资源网站统计,近年人才市场对网络安全工程师的需求量激增,企业需要精通网络安全的网管人员。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需求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2012年,网络安全行业的就业人数达到300万。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可靠、技术过硬的信息网络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全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信息安全专业。

一、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的现状分析

截止到2011年,国内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86所,其中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大、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等均设有信息安全专业,并形成从专科、本科、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安全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技能应用型人才。然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专业办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是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不多;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也是近几年才得到快速发展的,受资金、场地、师资等条件的制约,涉及网络安全实践方面的课程就更少了。随着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兴起,加快信息安全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构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成为各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高峰论坛上,教育部高等学校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明确提出加快计算机专业实践体系的建设,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从而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缺乏与行业、企业相适应的专业实训环境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②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要求与课程体系有一定距离;③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需要进一步加强;④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待进一步提高;⑤课程教学内容相对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明显滞后,信息技术从开发到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到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新技术,尚未走出大学校门有的便已老化被淘汰,不再具有实用价值;⑥专业教师队伍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以上问题不仅是我集团计算机学院需要加以思考和努力解决的,也是各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中的许多有识之士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不少高校进行了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的改革尝试。

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紧缺专业。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专业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目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从而提高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

三、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内容与目标

以高教〔2006〕16号文件以及河南省高教〔2008〕172号文件精神为指针,充分体现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教育特点,加强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开放式信息安全专业实训环境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根据已知或预见的教学问题,拟定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①根据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标准,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②在近几年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力争编写出一套适合突出能力培养的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教材;③积极探索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④加大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教学,充分挖掘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⑤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课程资源的网络平台;⑥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符合行业需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开放式信息安全专业实训平台。

2.研究目标

通过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形成具有自身优势、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为培养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四、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解决的关键问题

利用我集团现有的资源,制定详细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在课时压缩、教学内容变化、学生差异加大等客观条件下,如何提升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以适应高职教育需要;项目组认为,必须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如何选择体现职业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和改革,并以专业教师为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第二,在现有专业实训平台的基础上,如何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构建开放式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实训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研究专业教学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第三,如何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供远程服务,构建教学网络,扩大受益面。

五、取得的成果

第一,已经制定了详细的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研究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制定了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适应高职教育、特色鲜明的信息安全高技能人才地培养模式。

第二,在近几年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编成若干反映上述思想的优秀教材、教学辅导书或讲义,其中专业课程教材已开始着手准备,力求尽快出版。

第三,建立了一个对教师有参考意义,对学生有帮助作用的交互性信息安全教学网络主页,并争取在国家及省精品课程建设上有更好的突破,充分实施网络教学。

第四,部分教改与教学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经验。

第五,已经为计算机学院、合作院校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学习这些课程创造良好的条件,为培养信息安全技术高技能人才做出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璐.高职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2~33

2 开红梅、杨茂云、王树梅.非信息安全专业的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

(31):174~175

3 王小军、刘顺兰、黄骞儒.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 曾刚.校企合作下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2):112~1135 彭维平.信息安全专业实训课http:///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2):91~97

6 张瑞霞、姚罡等.信息安全专业密码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61~16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doc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高职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论文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社会工作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

高职土木工程检测技术实践教学改革论文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