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古诗有韵,古词有味(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2 11:28: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古诗有韵,古词有味

(二)、鉴赏阶段

1、鉴赏形象(抓意境、意象)

形象主要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抒情形象、景物。“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例如:张继《枫桥夜泊》。

意象: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体现思想的景或物。例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要想准确理解古诗,就有必要在平常的学习中注意认识并积累传统意象。例如: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离别怀思之情;等等。如2002年全国考题中的《春夜洛城闻笛》有“此夜曲中闻折柳”句,且考题恰好考到了“折柳”二字,如果我们了解传统意象“杨柳”经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之情的话,则此题应刃而解。

2、、分析表达技巧。(包括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1)抒情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抒情。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

(3)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反问,拟人,借代等八种。

3、分析语言特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开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欣赏诗歌,要注意诗歌作者的炼字、炼句。我们要注意两点:

(1)、对含义深刻的语句要注意解读(这些语句多是抒情议论句);要注意欣赏用词的明确、精当。

(2)、掌握常用的评价古诗语言的术语。

主要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当然,分析语言应结合作者的风格。

(三)、评价阶段

1、评价:指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2、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实质考查的是同一内容。思想内容侧重于文本体现,有直接和含蓄之分;而观点态度侧重于直接抒发。

3、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时,注意结合作者、作品创作背景

三、总结与答题要求

1、总结。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2、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的鉴赏技巧,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分析作者、诗题;

2、辨清诗歌类别;

3、咀嚼语言、品味意境;

4、掌握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

5、合理利用诗中的隐含信息。

这些方法,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却不是“万能钥匙”,百试百灵,比如说用来解答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未必行得通。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创新思维,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通过对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归纳综合,笔者认为,用如下几种方法来鉴赏诗歌,是行之有效的。

一、感同身受。

每一篇作品都是诗人在心灵最自由,思维最活跃,情感最放纵时写出来的,都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爱与恨,悲愁与喜乐。我们在欣赏时,一定要用心品读,用心感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感知出与诗人相同的遭际、相同的心境,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略通皮毛是难以读出个中之味的。王安石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鉴赏诗歌即是求思之深、感之切、心之近。纵观今年的十五篇诗歌阅读,有四篇是写思乡怀人的(全国卷

二、全国卷

三、湖北卷、浙江卷),有两篇写昔盛今衰的(全国卷

四、上海卷),还有两篇是写音乐欣赏的(天津卷、湖南卷),这些内容,我们的中学生并不陌生,虽然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也有相近的或相通的体验,做题时,就应该从大脑的储存库里把它们调出来。如全国卷二: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第一问不难回答,这个“寻常”的细节是“又开封”,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要回答好它需动点脑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写信的机会少了但类似的情景还是遇到过的,如和亲人朋友打电话,打完了,意犹未尽,又拔通再打;送亲人朋友远行,已说过千言万语了,车轮启动时记起还有一句紧要的未说,忙赶上前去说给他(她)听。为何生活中一再的出现“又开封”的事呢?是因为我们有着难分难舍、割裂不断的情!回到原诗,即是诗人见秋风又起,思乡情切,在信中片言难述万一,故行人临发时又开封补上。

二、运用想象。

想象只要合理,不妨大胆,再大胆些,这符合诗歌自身的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由之路。通过想象,补出诗人未尽之言,未明之景,未完之意,未诉之情。如全国卷一《木兰花》的第二第三问(原诗略):

对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闹”字的用法,一般同学都认为写得好,写出了杏花的热烈绽放,写出了春意盎然。但这还不够,还不能拿到满分,要拿到满分,就必须运用想象:杏花怒放,一片嫣红,引得蜂忙蝶舞,春鸟在枝头跳跃欢唱。这才符合春天的景象,这才显得“热闹”,这才是真正的春意盎然。

再如湖南卷: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道题目已对前三句分别作了赏析,要求按照前面的方式赏析第四句。音乐欣赏,本就需要想象,而第四句的赏析更是非想象不可:桃林丛中,桃花盛开,一佳人端坐其中,凝神吹笙。花烂漫绽放,人面如花,而笙声也如这花般明丽、欢快。能想象出这些,这道题目也就做好了一半。

三、迁移所学知识。

自初中以来,我们的学生所学的诗歌不算少了,对诗歌的了解也达到了一定程度。同为诗歌,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题材相同,内容相同,未必不会有相同的写作技巧,相同的情感表露以及相同的意境氛围。我们就能从课本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如天津卷: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云暮,秋云暗几重。

问: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云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说到音乐欣赏,我们所学的诗歌中就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不妨以《琵琶行》来与之印证。“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琵琶行》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和它相似。“不觉碧云暮,桃云暗几重”,《琵琶行》又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之基本相同。课文中这两句的意思我们是比较熟识的,前句突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后句一是说明时间过得快,二是情景交融,从描写月的澄静、空明来表现诗人受到琴声的洗礼后内心的纯净,从侧面烘托琵琶女琴艺超凡出众。把这些用来解题,可以说不差分毫。

再如上海卷《赤壁》(原诗略),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其最后一题即是对末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就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对课文熟悉的同学,这道题很容易做,因为书本上有《越中览古》的“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惟有鹧鸪飞”,《扬州慢》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以及《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等和它的写法完全一致,都是拿昔日的繁华、强盛与今日的萧条、荒凉作对比,以抒发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四、重点关注尾句。

一般诗歌在结构上是前面写景叙事,尾句则画龙点睛地抒情言志。这一点在今年的十五篇诗歌中表现很明显,如全国卷三《鹧鸪天》、上海卷《赤壁》、湖北卷的《次北固山下》、广东卷的《江汉》都如此。这里以广东卷的《江汉》为例: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人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如果单看前面,很容易误以为又是一篇思乡怀人诗,因为诗句中有“归客”、“片云”、“孤月”等词,但作者本意并非如此,其重心应落在最后一句上。“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成语中有“老马识途”,曹操《龟虽寿》诗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都言“生姜老而辣”、“廉颇虽老尚能饭”之意,再结合前两句中的“心犹壮”、“病欲苏”,可知尾句或是全诗之意是言“不老之志”,抒“难酬之情”。主旨抓住了,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鉴赏语言、形象、意境等题,就容易多了,至少不会偏题。

以上的几点浅见只是就题而论,难免挂一漏万,但我不揣浅陋,旨在抛砖引玉,让大方之家拿出自己更好的创见。

======================================== 古代诗词鉴赏技巧

关于古诗词的鉴赏,《考试说明》把它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但在实际的考查中,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向偏底,很多同学都把它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峰,望而却步,以至做题时迷迷糊糊的跟着感觉走,很遗憾的丢掉了应该得到的分数,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是我们要广泛的积累,尽可能的多掌握古诗词,另一方面就是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只有把这两点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够独当一面。

下面我就争对古诗词鉴赏的思想内容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谈谈我的看法。 ㈠注重平时积累

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弄清与诗歌鉴赏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直抒胸臆,意境,联想,咏物,叙事,韵律,虚实,象征,烘托渲染,衬托,修辞(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双关,对仗)

㈡审读作品(诗词类别、题目、作者、诗词主体) 古代诗词类别:

1、写景抒情诗

在高考中大多写景诗是一些精巧的山水田园诗。鉴赏山水诗,要学会从下列几个角度去掌握方法:第

一、要体味诗歌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第

二、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第

三、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等。)

2、咏物言志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一首好的咏物诗具有的特点为: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等特征,追求贴切逼真,要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不但要形似还要神似;要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着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有深有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再次要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一般来说,咏物诗从整体构思上看,或用拟人,或用比喻,手法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作者自我形象不明显的客观咏物,往往采用比喻的手法,作者形象不融合到描写的对象中,此外,从具体描写方法看,对于所咏之物,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3、边塞征战诗

在高考中,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唐代的边塞诗还要关注宋代的边塞诗。赏析边塞诗,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反映的时代风貌。

在唐代,初唐时期写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写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写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伤。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的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了一些凄厉,更多了一些惆怅。

鉴赏这类诗,在边塞征战的大题材下,每首诗歌还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诗歌的内容更显得的异彩纷呈,有对建工立业的渴望,有报效国家的激情,有的诗歌也不仅写出了出征将士的乡愁和妻子的离恨,有的也表现了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了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也陈述了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读这些诗歌时,也要体会涌动于边塞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在艺术风格上,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委婉清丽,有的雄壮悲慨„„

4、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歌是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我们初接触到一首怀古咏史,回碰到不少要解决的问题;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在鉴赏时我们首先要弄清史实,其次要体会其意图,再次要领悟诗人在这首诗歌中的情感(诗人怀古咏史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做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另一种情况就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还有一种情感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最后要分析写法,古代的怀古咏史诗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的,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正面对比,或作侧面烘托,不一而足。还有的诗歌要运用许多的典故,在分析时我们要有所了解。

========================================

诗歌鉴赏技巧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①、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当然,李白、杜甫、苏轼等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如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山村淳朴民风、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诗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会境界,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②、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边塞诗: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④、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念奴娇o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5、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6、表现手法 „„„„

http://hi.baidu.com/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

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

A.作者简介。

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

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诗句表达的意境)。

D.作品艺术手法分析(通常结合在作品意象分析之中)。

E.作品艺术特点的综合评价(往往带有总结的意味)。

如果不要求很完整,则可不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两部分。

⑵主题分析法—就诗歌最突出的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

采用这种写法时,往往只抓住一个方面,如意境、语言表现力、某一手法的表达思想情感的妙处等等。对于其他方面,则不论及,因而它的篇幅一般较短小。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采用那一种写法,都应该有欣赏者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力戒人云亦云、甚或抄袭。

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一),解题入格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一),解题入格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如何确定写了什么内容

(1)注意诗歌的题目

诗歌地题目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内容.,确定了诗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情感.

如《题李凝幽居》思考:从这个诗题中可以看出什么内容

【提示】说明诗的内容是描写李凝的僻静居处. (2)仔细推敲关键词句. (3)注意词语的隐含信息.

诗歌表达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含蓄,往往表面是一个意思,而实际讲的是另一个意思. 如\"知否 知否 就是是绿肥红瘦\". (4)调动知识积累.

例:提到王维和岳飞你会想到什么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二),答题程式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

古诗诵读 方韵

品味千年古陶韵

古有毛遂自荐

有味读书笔记

读书有味

有味读后感

古诗韵律操词

古诗串词

古诗串词

词、对联、古诗

古诗有韵,古词有味(材料)
《古诗有韵,古词有味(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诗古词大全 有味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