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企业内部审计规划(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2 10:27: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企业内部审计规划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以服务管理、服务效益为出发点,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一、机构设置

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企业内部审计的组织架构如果是集团公司最好由董事会领导,当然也可以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隶属于财务部,下设审计室,审计室内部可根据需要设立财务审计组、供应审计组、物流审计组、工程审计组、系统审计组、舞弊审计组等。

二、建立内部审计章程和制度

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职业标准,职业技能要求,招聘及考核管理办法等。

三、制定整体审计计划

根据企业年度战略规化及内外部客户需求制定本部门年度整体审计计划,内容可以按审计业务循环分类,包括:工作重点、突破方向、绩效指标、作业项目实施排期及审计项目的数量及项目覆盖情况(如:离任审计、常规审计、费用审计、IT审计等)、具体审计内容、审计资源的分配(时间、审计人员、费用等),还可以包括部门人员的培训与提升等。

审计重点要侧重于: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涵盖费用报销的合理性、真实性、规范性等)、绩效评估、业务流程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管理风险;业务流程审计主要涉及采购审计、物流审计、财务审计、

生产审计、销售审计等;

在执行审计作业前应编制《审计具体实施方案》,审计具体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审计实施排期;

(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以及审计工具的应用;

(3)重点审计领域;

(4)审计资源(审计小组组成及人员分工)

(5)审计涉及的其他有关资料。

四、审计流程

1、给被审计单位签发审计通知书。

2、到达被审计单位后首先召开审前沟通会议,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与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审计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内容进行沟通,争取相关部门配合。

3、项目实施阶段(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4、报告出具前沟通会议

审计报告出具前就本次审计中发现的管理风险及控制薄弱环节以会议的形式与管理人员沟通,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认可,促进审计建议得到被审计单位更好的执行,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及排期,方便审计人员后续审计。

5、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出具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及项目执行人员对报告进行三级复核,复核后签发完整审计报告,发送至被审计单位,并对审计

工作中取得相关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归档。

6、后续审计跟踪

审计报告签发后由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后续改善措施进行跟踪落实,对被审计单位未采取相关改善措施选择接受的管理风险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必要时进行考核(还可出据审计跟踪报告);

五、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构成:

1、报告封面----项目名称、签发人、签发时间

2、审计报告的主要接收者—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

3、审计基本情况

A、简要描述审计依据、目的、范围

B、被审计单位基本经营情况

C、重大审计发现及审计建议

4、审计发现事实解析

A、审计中存在现实情况----事实解析或审计结论证明性材料

B、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已造成的损失---便于分清管理责任、定义结论

C、审计依据(标准)----判断存在管理风险及改善空间的依据;

D、后期应采取的改善措施---审计建议

E、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建议所持的态度或改进措施――审计回

复;

5、审计整体结论

6、审计整体建议---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出具管理建议书或以提案形式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

重大审计发现需出具中期审计报告,或情况紧急情况下以口头形式报告,并扩大审计覆盖范围,最终审计报告需出具书面报告。

六、审计经验交流

1、在每次项目结束后,项目组长及组员互相交流审计经验,取长补短,

2、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提出解决对策,规避风险。

史慧广

2012年2月6日

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重点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报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基本流程

企业内部审计规划(推荐)
《企业内部审计规划(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