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管好员工健康就是办好企业

发布时间:2020-03-02 00:40:1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管好员工健康就是办好企业

开篇语:健康是一辈子的大事,健康知识也是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的。为了给大家“充电”,本年度我们开设“健康大讲堂”专版,希望给健康教育专家一个平台,将各地讲座汇聚于此,各方理念展现于此,以方便广大读者汲取精华,为自己的健康服务。

2010年12月17日,在“健康中国2020第二届中国健康管理论坛”上,王陇德教授做了“关注健康,聚焦员工”的专题演讲。他强调,健康管理是一种成本低、产出高的战略投入,对中国企业的意义尤其重大。

健康就是生产力。一个人的健康是自己的财富,一个名族的健康则是国家的财富。如何让“国家的财富”不会流失,健康管理就是一种成本低、产出高的战略投入。今天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起:一是劳动力人口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二是我国国民及职工的健康现状;三是提升健康水平的策略与措施的考虑。

2005年,疾病造成的总经济负担达24亿,相当于GDP的13%

注重员工健康不仅节省医疗费,还能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在我国,疾病造成的总的经济负担,2005年已达到24亿,相当于GDP的1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测算,仅仅因为心脏病、中风、糖尿病所致的经济损失,从2005—2015年,我国将会损失5580亿美元。

疾病不但造成了大量直接损失,而且还造成了许多间接损失。它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比如成本增加、利润下降、生产力下降等。还影响行政部门的工作,像这一些非洲国家,艾滋病感染者的比例达到30%—40%,这是非常严重的,导致这个民族几乎处于一种民族消亡的边缘。像津巴布韦,2/3的议员补选是因为未公开病因的死亡。

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上有非常多、用注重员工健康来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企业。比如说强生,他们做了一些关于促进员工健康的项目,包括降低危险因素、增加健康行为、早期

发现疾病和控制慢性病等。通过这些措施,一些员工的危险因素达到了明显改善,每个职工每年也节省了大量医疗费用。在项目实施后,第一年到第四年,员工医疗平均费用分别节省了91.9

9、131.0

2、355.

54、413.10美元,平均约为224.66美元。

还有一些企业规定,如果你多吃水果和蔬菜就给你补助,以及提供一些健康咨询、危险因素评估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职工的一些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胆固醇都有了大幅度明显下降,这是他们统计的例子。

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100人里不到7人

男性医生的吸烟率和肥胖率却分别达30%和34%

卫生部此前还做过一个全国性的《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从其中一些数据上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100人里不到7人;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100人里不到5人。这就是我们多年来没有重视健康素养的重大后果。我们也注意到,像张悟本这样的人在那里瞎忽悠,信的人却非常多。这也是健康素养不够的佐证。

还有我们的医生,中国医师心血管风险评估项目结果显示,医生的吸烟率,男性达到30%;肥胖比例男性占34%。这就是我们很多心血管医师在给别人看心脏病时,自己的心脏却放了很多支架的典型例子。北京人民医院35岁以上在职职工的体检数据显示,血脂异常者占47.9%,脂肪肝占32%,高血压占15.3%,高血糖者占10.4%,慢性病已成为职工健康的最大威胁。

据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全国劳动力因慢性病休工:36亿天/年占64%。因慢性病劳动力人口长期失能:37亿天/年占75%。到2020年估计将有85%的死亡归因于慢性病,而70%左右的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血脂异常发生在劳动力人口。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不健康饮食和摄入过量、缺乏体育锻炼、吸烟。

聪明的企业主将工作场所的健康教育当成一项重要投资

我国要把如何将健康知识浅显地告诉百姓当成任务来研究

美国曾有一位部长说,企业应该认识到糟糕的健康状况意味着低生产力和高健康保险费。聪明的企业主也越来越发现,投资于工作场所的健康促进、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和疾病预防是一项正确的决策。

健康促进工作不容懈怠。为此,卫生部倡导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还有全民健身条例。北京市也恢复了工间操。“健康教育”作为“健康促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广泛开展。世界卫生组织30年前就提出“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各项任务中的首要任务”。这方面国外做得比我们好。比如日本在大战以后,它的“大篷车”开在街上,车后门一打开,营养师就在街上教大众怎么做营养餐。像新加坡,也有专门的网站教人们合理膳食。

另外,还要加强对潜在生产力的教育,就是我们的学生。中国有句话讲,“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怎么将健康知识浅显易懂地教给老百姓,让他们易于操作。比如美国科学家提出,40岁以上的人膳食结构要遵循“十个网球原则”,很直观,很通俗。

除此之外,开展重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干预,实施二级预防也很重要。我国脑中风死亡率非常高,比发达国家高出四五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但像偏瘫、失语、失明,在国际上是可防、可控的,如果对危险因素极早进行干预的话,绝大部分人可以不发生。这说明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开展得很差。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体会。我觉得健康可以说是生产力的保障,健康的员工则是一个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健康管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讲座精粹

“十个网球”原则

如何教育百姓科学饮食,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个把握膳食结构的原则,我觉得很好,推荐给大家。他们称之为“十个网球原则”。网球大概比我们拳头小一点。这十个网球就是每天主要摄入的食物量,那么如何分配呢?每人每天吃不超过一个网球大小的肉;相当于2

个网球大小的主食(米、面、谷类等);要保证3个网球大小的水果,建议每顿饭前吃一个水果,吃不同种类的水果;不少于4个网球大小的蔬菜。

运动三大好处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原有的一些活动都被现代化的工具所代替,身体消耗能量明显减少。美国的调查显示:35%的冠心病、32%的结肠癌和35%的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经常处于静态生活方式中和缺少体力活动。其实:

1.运动可降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

2.运动可增加肌肉细胞膜上能与胰岛素结合的靶位点的数量,并提高受体的亲和力,减少胰岛素抵抗,预防和减轻糖尿病。

3.运动可增加成骨细胞活性,调节钙平衡,使骨形成增加,改善骨质疏松。

不与社会脱节,就不会孤独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姚贵忠教授 张燕波博士 《

就像赵本山的小品《钟点工》里的经典台词“屋里憋屈型”一样,“空巢老人”是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名词。空巢原本指小鸟离巢,如今却形象地用来描绘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空虚寂寞的老人们。

调查显示,自2001年起,我国正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而现在,全国1.67亿60岁以上老人中,已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

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物质养老不再成为问题,精神上的依托、心理上的慰藉才是迫在眉睫的需要。再优越充足的物质生活都无法掩饰老人内心对空虚和孤独的极度恐惧,以及对尊重和关爱的迫切渴望。“有人花钱找乐,有人花钱吃喝,还有人花钱找人唠嗑”。前一阵子,就有一位寂寞的老人在商场里,专门找人陪他聊天。

首先,衰老的来临会挫伤老人的自信心,减少他们的生活积极性。其次,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的转变会带来失落和孤独感。若没有新的内容填补,很可能影响健康。此外,有些老人不能适应新角色,或者担心退休后经济窘迫,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变得自卑多疑、挑剔苛责,甚至悲观厌世,患上“ 老年性抑郁”、“空巢综合征”。

其实,在大家为“如何安度晚年生活”出谋献策的同时,作为“空巢”的主体,老人们更应该主动出击,改变养老观念,积极发现并寻找老年生活的快乐。在主动搞好人际关系,健康条件允许下,做一些真正感兴趣的活动,从中得到乐趣和自我满足。有了这些法宝,相信每一个老人都能达到“乐天安命,怡然自得”,“空巢”不“空心”。▲

不和热点脱节

读书上网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在86岁生日时,开通了个人网站。于老平时便关注社会发展与热点话题,喜欢与年轻人交流,乐在其中。

我们身边有很多老人与年轻人一样,喜欢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快速变化、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电子商务、“芙蓉姐姐”等新鲜事物频频出现,“剩男剩女”、“杯具”、“给力”等流行热词更是层出不穷。而老人由于生活圈子缩小,与外界交流的机会较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况,使得他们的知识与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甚至导致他们与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逐渐脱节,从而被社会和家庭边缘化。

事实上,随着网络的普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高度发展,老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随时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最新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与外地的儿女们打电话时说一说,甚至试着到网上讨论交流,发表几句自己的看法,保持与社会的良好接触。

此外,还有很多社区市民学校,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问题举办讨论会、读书会等活动,鼓励老人读书看报,让老人们对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有大概的了解,自娱自乐,做到与时俱进,不与社会脱节。▲

不和单位脱节

当志愿者

有一位老领导,在退休欢送会上,反复说着“希望不要人走茶凉”之类的话。退休后,单位多次组织老同志活动,他都借口不参加,连取工资也让别人带,明明自己主动疏远了别人,他却固执地认为是别人故意冷落了自己。

离开工作岗位,有的老人不愿接受角色变化,思维模式也拒绝改变,产生“人走茶凉、人老位衰”的消极思想,甚至对单位的人滋生敌对心理。

其实,退休和上学、工作、结婚一样,是人生的正常转折点,它意味着一种新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离开单位和同事。很多老人退休后发挥余热,充当顾问的角色,把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传递给年轻人,让他们少走弯路,继续体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老人还可以主动参与一些社区事务,加入社区志愿者的队伍,比如担当文明新风的宣传员、卫生环境的监督员、社区治安稳定的巡逻员等。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宝刀未老”,内心还能获得被尊重和被需要感,从而活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不和科技脱节

用新玩意

如今,不少老人受到“高科技”的困扰,他们不知道信用卡,不会用电脑,甚至不敢用电热水器等。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很多老人对这些新玩意充满了“既想知道,又不敢随便碰”的矛盾心理。

科技的发展让老人感到茫然。他们不会打字,鼠标小箭头不听使唤;想学又不知从何学起,生怕按错一个键就弄坏了,小心翼翼、束手束脚,感觉自己像“文盲”。而疏于和父母联系的儿女,试图让他们不寂寞、不牵挂,忙着给父母配备了高科技设备,却没有体会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困惑。

其实,老人们不要一听到“高科技”就敬而远之。“老人电脑”、“老人手机”等专用产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使用不便的困难。其次,儿女们可以多想办法,让父母享受便利,比如把大儿子的电话设置为快捷键1,二儿子的电话设置为2;把电脑图标修改成老人容易理解的语言,比如“上网”、“看电影”等等,并把密码写在纸上贴到旁边。

另外,老人自己也可以从易到难,多学多练。买新产品时留下客服人员的电话,不懂的时候咨询,体会做“时尚达人”的快乐。▲

不和邻里脱节

串门聊天

退休后的卓阿姨参加了社区的腰鼓队,每天和一群老姐妹自娱自乐、其乐融融,既打发时间,又强身健体。前一阵子,她们还受到邀请,在县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好不得意!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忙于在外求学或打拼事业,大多都是离家千里甚至远飘海外。即使与父母住在一起,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也使他们难以“忠孝两全”。

面对这种现实,街坊邻居是离老人最近,也是最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伙伴。老人们可以一起组织活动,比如交流养花养宠物的经验,参加锻炼,一起下棋打扑克,买菜逛超市等。聊聊天、串串门,既赶跑空虚孤独,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此外,不少社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老年公益活动,比如老年英语班、歌咏队、老年大学等,鼓励老人们走出“空巢”,积极加入邻里互动,保持乐观健康的生活状态,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不和亲友脱节

张罗聚会

传唱至今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表达了游子的心声,更唱出了天下父母的期盼。父母的心愿其实真的就是一份“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的和美,一种“向爸爸谈谈工作的事情”的温馨。

现在,很多儿女觉得忙不过来,老人又担心打扰孩子、亲戚的工作,怕自己给他们增添累赘,宁可闷闷不乐地呆在家,望着天花板东想西想,也不愿意主动联系子女和亲朋好友。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被关心、与人多交流。老人大可不必“杞人忧天”,不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相对闲暇的时间,给亲戚朋友打打电话,走动走动,问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节假日的时候,充当亲友们之间的亲情“胶水”,联系、张罗家庭聚会。

总之,在儿女体谅、努力抽时间陪伴的同时,老人更要自得其乐,从容面对和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

如何管好员工

管好您的健康()

企业员工健康生活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

怎样管好一个企业

【领导力】香格里拉:关怀员工就是关怀企业

管好用好员工两个要领

健康就是精气神

如何办好企业内部刊物

党政一心,办好企业

管好员工健康就是办好企业
《管好员工健康就是办好企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