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电气误操作典型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00:11: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电气误操作典型案例分析

一、天津高压供电公司500kV吴庄变电站误操作事故

2009年2月10~11日,天津高压供电公司500kV吴庄变电站按计划进行#4联变综合检修。11日16:51分,综合检修工作结束,华北网调于17:11分向吴庄站下令,对#4联变进行复电操作。吴庄站值班人员进行模拟操作后正式操作,操作票共103项。17:56分,在操作到第72项时,5021-1隔离开关A相发生弧光短路,500kV I母线母差保护动作,切除500kV I母线所联的三台开关。本次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操作5021-17刀闸时A相分闸未到位,操作人员又没有严格执行“倒闸操作六项把关规定”,未对接地刀闸位置进行逐相检查,未能及时发现5021-17刀闸A相没有完全分开,造成5021-1隔离开关带接地刀合主刀,引发500kV I母线A相接地故障。

天津电力公司对事故的13名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分别给予变电站值班员等主要责任者,变电站当值值长等次要责任者,超高压管理所主任、党支部书记,天津高压供电公司经理、党委书记等管理责任者留用察看、降职、记大过至记过处分。

二、河北衡水供电公司220kV衡水变电站误操作事故

2009年2月27日,河北衡水供电公司220kV衡水变电站进行#2主变及三侧开关预试,35kV Ⅱ母预试,35kV母联开关的301-2刀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闸检修等工作。工作结束后在进行“35kVⅡ母线由检修转运行”操作过程中,21:07分,两名值班员拆除301-2刀闸母线侧地线(编号#20),但并未拿走而是放在网门外西侧。21:20分,另两名值班员执行“35kV母联301开关由检修转热备用”操作,在执行35kV母联开关301-2刀闸开关侧地线(编号#15)拆除时,想当然认为该地线挂在2楼的穿墙套管至301-2刀闸之间(实际挂在1楼的301开关与穿墙套管之间),即来到位于2楼的301间隔前,看到已有一组地线放在网门外西侧(衡水站35kV配电设备为室内双层布置,上下层之间有楼板,电气上经套管连接。由于楼板阻隔视线,看不到实际位于1楼的地线),误认为应该由他们负责拆除的#15地线已被别人拆除,也没有核对地线编号,即输入解锁密码,完成五防闭锁程序,并记录该项工作结束,造成301-2刀闸开关侧地线漏拆。21:53分,在进行35kV Ⅱ母线送电操作,合上#2主变35kV侧#312开关时,35kV Ⅱ母母差保护动作跳开#312开关。

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现场操作人员在操作中未核对地线编号,未清点接地线组数,误将已拆除的301-2母线侧接地线认为是301-2开关侧地线,随意使用解锁程序,致使挂在301-2刀闸开关侧的#15接地线漏拆。该变电站未将跳步密码视同解锁钥匙进行管理,值班员能够随意使用解锁程序,使五防装置形同虚设,是事故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河北电力公司对21名事故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分别给予衡田监控中心副站长、正值值班员等主要责任者,衡田监控中心

- 2345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进行母差保护双重化配置,且超期服役、元件老化、母差保护拒动是造成此次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包头地区部分电网结构薄弱,多处断面稳定极限偏低,抵御事故能力不足,是导致这次事故扩大的次要原因。

暴露问题:一是麻池变电站运行人员未能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管理规定以及交接班制度等有关安全措施规定,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操作。二是包头供电局变电工区安全管理薄弱,未对已超期服役的设备加强巡视、试验和维护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不到位。三是电力二次安全管理薄弱。变电站二次设备陈旧,技术改造、消缺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四是包头地区部分电网网架薄弱,多处断面稳定极限偏低,存在输电瓶颈问题。五是各厂、站故障录波器时钟不统一,电厂内故障录波器时钟与机组DCS系统时钟不统一,影响事件追溯事故分析。

事故启示:内蒙古220千伏麻池变电站“12·23”误操作事故是一起带地线合隔离开关的恶性误操作事故,教训深刻,发人深省。近年来,因电力从业人员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以及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电力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带来不利影响,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次事故再次警示我们,安全生产工作不能有丝毫地麻痹和松懈,各电力企业要从事故中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举一反三,针对本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对目前在运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等二次设备和定值管理进行全面排查分析,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组织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

- 78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图尽快拉入同步。事实上运行人员所实施的操作却是严重的误操作,结果使频率低于45 Hz。在调整失败后,2台机组被迫停机,直到08:54才与系统并列,恢复正常生产。

(2) 设备存在严重问题。当机组频率降至45 Hz时,10 kV并网线路的低周保护本应正确动作,却没有动作。后检查发现,跳闸出口中间继电器BCJ的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保护拒动。

3 教训与反思

(1) 本次事故是由于运行人员判断错误,把发电机组的孤立运行误认为系统非同期振荡,从而造成严重误操作。所以必须加强运行人员的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2) 本次事故说明热电站在设备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疏漏。必须对热电站10 kV并网线路,低压低周继电保护BCJ的出口回路中2SJ时间继电器接点卡死情况进行彻底消除,对发电机所有继电保护进行校验,确保其动作的灵敏性、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同时应举一反三,提高热电厂所有设备的管理水平,确保全厂设备处于完好的受控状态。

七、因心理压力过大误操作引起停电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某变电站接调度令,停某10KV线路。操作员按照规定写好拉2#隔离开关操作票,与监护员一起进行了演练,拿着2#隔离开关的钥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匙去现场操作。

当时正在严令处理电气误操作问题。如果出现误操作就会解除劳动合同。两人一边走一边议论,要小心一点,别把自己拉回家。说着错走到1#隔离开关前面唱票,用2#钥匙开1#锁,未开,回去换了1#钥匙,拉开1#隔离开关,造成线路停电,两人受到处分。

分析:

首先,不进行确认。操作人、监护人责任心不强,停电不认真,停设备不操心。不确认,造成误停电。

其次,管理不到位.变配电所应该严格执行两票制度。操作设备停送电应该执行操作票制度,按填写顺序逐项操作进行唱票,完全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八、“8.30”误操作事故的分析及防范措施

2002-08-30,由发电部牵头,仪电维护部和机械维护部配合,检查6号机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调门内漏情况,于10∶23触发除氧器压降率保护,导致机组解列,直至17∶05机组才重新并网。

1 事故经过

2002-08-29,生产调度会安排发电部汽机专工组织机务、仪控人员检查处理6号机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调门内漏。

2002-08-30T9∶50,仪控人员先确认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调门在零位后,由汽机专工联系集控在画面上打开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看管道振动情况。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打开后,管道振动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很大,汽机专工联系集控将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关闭。门关到位后,管道仍有振动现象。仪控人员将除氧器压力保护柜内供调门压缩空气切断并放气后,管道振动消失。经判断为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调门内漏较大。

10∶02,汽机专工又联系集控人员打开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管道振动仍然很大。

10∶20,在未重新执行工作票安全措施,未关闭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的情况下,汽机专工联系仪控人员继续调整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调门。

仪控人员准备检查一下调门参数,于是打开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调门的定位器。在检测“初始化参数”时引起调门动作,突然打开。仪控人员意识到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目前在开的状态,马上切断调门压缩空气气源,同时另一工作人员将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迅速打至就地位,关冷再热管道供除氧器关断门。

此过程引起除氧器压力由0.83 MPa上升至1.017 MPa,然后下降至0.83 MPa,引起除氧器保护动作,连掉2台汽动给水泵,电动给水泵联启后因小流量保护跳泵,触发MFT,机组跳闸。

锅炉灭火后因3台给水泵均不能很快投入运行(10∶38,电动给水泵再次因小流量跳泵;随后62汽动给水泵2次因低压调门开度大于99%而跳泵),导致6 号锅炉干锅,汽包持续4 h无水位,严重威胁锅炉的安全。

2 原因分析

- 12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事故。

(5) 加强工作票制度的学习与应用,全过程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6) 各部门要利用学习班、班前会、班后会认真分析总结该事件的经验教训,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九、停运和再建设备的误操作事故分析

1误操作案例

一般情况,变电站内的设备可分为运行设备(含冷、热备用)、暂时停运设备(含退出)、再建设备(含新、扩建)。由于变电站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运行人员对处于不同状态的设备管理不明确,对退出运行或扩建的设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即对此类设备的操作未按运行设备对待,故而在实际操作中也会发生电气误操作事故。

1.1 案例1 2001年5月11日,某供电公司高压运行管理所检修班组对变电站拟恢复运行的设备123间隔的-2,-6刀闸进行大修(110 kV的123出线间隔于1996年3月停运;2001年3月11日将123门型架至第1级塔的引线拆除,门型架因为B相有阻波器,所以百丈水库电站2011年7月安全培训专题《电站防误操作》资料

-2,-6刀闸之间引线未拆除),见图1。

123-6刀闸工作结束后,由于验收人员工作不认真,认为本间隔设备处在退出运行状态,设备不带电且间隔工作尚未全部完成(此时123-2刀闸工作未完),因而未将123-6刀闸放在分开位置。123-2刀闸工作结束后,验收人员只对123-2刀闸进行检查验收,没有能够对123-6刀闸在合位引起重视,实际上运行人员没有把此设备当作运行设备来对待(此时123-2刀闸在开位,123-17刀闸合着)。当按照调度命令进行110 kV 6号母线及146恢复备用状态的操作中,运行人员在执行操作票中的第2项“检查110 kV 6号母线无地线”时,没有检查出123-

6、123-17刀闸在合位,110 kV 6号母线通过123-6刀闸带有地线的重大隐患未能发现(123-17刀闸在合入状态)。当晚变电站值班人员发现121开关机构打压频繁并将情况报区调,申请带路处理,区调下令146带路121开关,运行人员在合146开关给

110 kV 6号母线充电时,造成121开关→121-2刀闸→121-6刀闸→6号母线→123-6刀闸→123-17接地刀闸的带电合接地刀闸恶性电气误操作事故。

1.2 案例2 1999年10月18日,某供电公司220 kV变电站进行110 kV新建的117出线-5刀闸安装及与110 kV 5号母线接引,同时5号母线架构刷漆工作。11:30工作结束后,安装人员未将-5刀闸及-47刀闸拉开,站长未到现场检查验收就履行工作票终结手续,值长也没到现场就在检修记录上签字,致使117-

47、117-5均在合位未被发现,见

- 15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论文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电气误操作措施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

误操作事故案例分析()(推荐)

电气倒闸操作及误操作分析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1

电气误操作典型案例分析
《电气误操作典型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