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三阶段小结报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8: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

第二、三阶段小结报告

主持人:王丽琴

本课题组在第一阶段的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主题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自我体验意识,变“要我算”、“教我算”为“我要算”、“我会算”。 第二阶段研究过程侧重本班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对学生计算错误的观察与成因分析; 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小学数学口算与估算教学的研究;数与计算”课型教案的设计(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第三阶段研究成果展示,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情况。

第二阶段探索能够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的突破口,形成教学的策略

针对数与计算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这种现象,我立足于课堂,以课例研究为着眼点,以研究者的角色从合作备课、授课到互动评课全过程的参与下,使问题逐渐清晰和得以解决,并最终形成计算教学的模式.下面是我在实验研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适当情境,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计算,也就是加强算理的理解.《课标》指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教学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拾级而上掌握方法.不懂得算理,光靠机械操练也许能掌握其计算的方法,但这种依样画葫芦式的掌握,其迁移范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适应干变万化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灵活应用.

二、加强口算训练,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计算能力,才能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口算训练,做到天天练,逐步达到熟能生巧、对而快的程度,每人准备一个听算本,每天在课前用3分钟进行听算训练,这样,即训练学生听力,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同时也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当然,训练重在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技巧

新课程下的计算教学是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也是与旧教材的计算教学最大的区别,但不能盲目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忽视对算法的优化,使学生难以把握好的算法,而导致学生计算能力有弱化趋势.算法多样化并不是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因此,我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不同算法的特点,从而确定一些简便、快捷的方法.在算法多样化中倡导和推荐一种最优的计算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及计算技巧,为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基础.

四、抓实计算教学,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计算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乎逻辑的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速度,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比如54×99,有人是采用笔算方法,有人会利用简算这样想:100个54减去1个54,相比较而言,第二种方法直接能口算出来,用时较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

五、实施奖励措施,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小学生在计算时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在短时间内较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在老师督促下,能执行老师的要求.学生往往算完一遍就不再愿算第二遍,根据学生心理,累计积分进行评比实施奖励措施,学生计算会十分小心,认真仔细,更多的学生一丝不苟,久而久之,细致的习惯自然养成,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目的.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六、重视错题分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怕见到错题,学生也怕见到错题,其实,错题是一个很好的例题,只要把握好,反而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与计算技能.教学中适时安排一些改错题,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有以下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

七、熟记口诀、公式和常用数据,提高运算速度

对于一些要求学生熟记的口诀、公式、数据,如:20以内加减法,乘法口诀,高年级的计算圆面积、周长的一些公式、常用小数与分数互化等,它们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必须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研究阶段,我既重视算理,在某种程度上也强调了记忆,这些是课题研究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认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情况,申请课题结题鉴定。

五年来,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以课题研究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与研究工作,以及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与反馈,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的依据,还组织各位成员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等有关课改的材料,特别是关于“数与代数”中关于计算教学这部分的总目标、学段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学习,另还学习了与课题内容相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以学校每周的集体学习活动为依托,强调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全体课题组员坚持每学期学习一本有关教育理论书籍或每月学习一本教育类杂志,以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

第二是充分利用假期和集中研讨的时间,采用书本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等形式开展理论学习。通过学习明确了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教师的使命不是单单地教数学,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课题组更加理解了研究意义,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关注的重点。

第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采取集中探讨、反复观摩、评讲评学等方式,重点研究7-8节课,边教研,边总结,通过对计算教学课型中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等进行适当研究总结。其次,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加“数与计算”课型优质课评比活动,活动采取“一课三议”的形式,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精心备课,上课,评课,掀起了“数与计算”课型自主探究性学习研究的热潮。最后,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了计算类课型的优秀教学案例评比,表彰先进,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 通过一系列类似的调查问卷、随机访谈、测查检验、课堂记录、数据整理,我们获取了来自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为计算教学中自主探究模式实践研究活动提供了实际依据。例如:为了全面地、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实际的计算能力水平, 2013年3月,我们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了计算能力测试,针对学生计算能力以及计算习惯归类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学生的计算状况不容乐观,正确率偏低、计算速度慢是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反映出孩子们不善于总结解题方法、学习方法。避免学生做错题应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训练学生的专注力两方面努力。为了全面地、有目的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况, 6月,课题组对学生进行了有关数学学习情感、期望、能力、方法的学生调查问卷。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反思,调整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确保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课题组的研究在课堂、教师、学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得到成长。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充分感到计算源于生活,给学生提供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计算的准确性得到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会用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数与计算的学习过程中树立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实验班书写检测成绩较前均有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了明显进步,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和校领导的表扬。 3、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和自我体验意识,变“要我算”、“教我算”为“我要算”、“我会算”。学生素质方面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4、通过这项课题的研究,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逐步由实践型向经验型、进而向科研型转变,一个科研性的教师群体在我校已然形成。经过这一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行为又有了较大变化。一是教师们自觉树立起现代教育观。通过实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是在大胆探索中转变计算教学方式。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引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练习设计讲究层次化,趣味化,弹性化,正确运用学生喜欢的数学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探索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多元化和有效性。三是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和交流、不断改善教学行为,自课题开展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的科研素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有了一定的发展。

课题组教师及时交流平时教学实践中的点滴,大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每月课题组活动时间,定期对课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交流研究心得;结合学校赛教活动、开放日观摩活动、论文交流评比活动、教研展示活动等平台,采取同课异构、一课多磨方式,与全校的教师交流、研讨中,对比、分析相关要素,提炼计算教学多元有效的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并以论文、展示课、问题研讨等多种方式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五年来,在教育科研的带动下,有2位实验教师取得了小学特高级职称,2位教师获得了宜春市名师称号,多名实验教师参加各项比赛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都折射出教育科研的成果。

老师们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了多篇论文、案例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件等。在五年的研究中已有多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案例)发表或获奖,部分情况如下:

1、王丽琴撰写的《在数学教学中渗透语文素养》论文2010.12发表于《教师博览》

2、王丽琴撰写的《运用份数巧妙解题》论文2011.7发表在《宜春日报》

3、王丽琴撰写的《德育教育在数学中的引导地位》论文2015.2发表在《启迪与智慧》

4、王丽琴撰写的《学生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论文2010.5获江西省一等奖

5、王丽琴撰写的《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论文2010.3获宜春市一等奖

6、王丽琴撰写的《班主任如何应对学生的不敬》论文2010.12获宜春市二等奖

7、王丽琴撰写的《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论文2012.12获宜春市二等奖

8、王丽琴撰写的《谈如何开展好学校德育工作》论文2014.12获宜春市三等奖

9、涂美霞撰写的《如何开展好小学德育工作》论文2011.2获宜春市二等奖

10、涂美霞撰写的《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小学特色科技创新活动》论文2015.9获宜春市二等奖

11、李小芳撰写的《科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思》论文2015.9获宜春市三等奖

12、王丽琴撰写的《小学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2012.6获宜春市一等奖

13、涂美霞撰写的《合理购物》教学设计方案2012.6获宜春市二等奖

14、涂美霞撰写的《“温和”胜过“暴力”》电教论文2012.6获宜春市二等奖

15、涂美霞撰写的《工程问题》教学课例2012.12获宜春市一等奖 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习惯基本养成,但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由于时间所限,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

1.本校班级大,老师平时比较繁忙,再加之能力有限,应培养一些理论基础雄厚的教师充实起学校的科研实力.教育科研的时间不宜过长,应有阶段地进行。 2.学生性格参差不齐,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环境也不同,如何培养好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还应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对症下药,争取寻求更好的方法。 3.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一的课前学习习惯,还包括质疑以及课后拓展等,下一步要继续研究,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良好习惯。 改进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鼓励课研人员养成勤写勤记的好习惯。

2.勤开研讨会,勤听研讨课,鼓励大家多交流平时的学习心得、教学经验、成功的教学案例等,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3.完善课题研究制度,树立课题研究典型,加大在课题研究的奖励幅度。 4.增加对课题研究的经济投入,多组织课题研究人员走出去学习,多听听名师的示范课以及学术报告等,开阔眼界,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实验报告、优质课、论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阶段小结等。

终结性成果:结题报告、专题研究文集、获奖荣誉证书各一册。

作为一所普通的学校,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实验,有收获,更有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解决。但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计算习惯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即将结题,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不断探索、发现、实验、研究、完善,为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素质教育不懈努力。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组

丰城市剑光三小

2016.3.3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案例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推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究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有效策略

二、三阶段小结11

小学中段数学计算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赵刘)

小学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二、三阶段小结报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二、三阶段小结报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