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习

发布时间:2020-03-03 20:23: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习《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总结

桦甸九中、唐锋芹

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通过远程网络研修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模式,在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学科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网上提交作业,在线与指导教师、专家研讨。学习生活非常充实,经过这些天的学习,使我对新课程对素质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和认识。我认为在素质教育之下,传统的教学活动要有一个彻底的转变,首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要进行深思,要再一次转换自己的角色,改变已有的、传统的教学行为;要学会创造性地“用活”教材;同时要在教学当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课改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学实践去实现、去完善,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作为“教学中的主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明地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

三、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评价每个学生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型人才。

对学生评价是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多元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以一次考试就决定学生的生死,这样过于简单和粗暴,教师要以学生个体为主要评价参照标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基础,教师应在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制定“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这样也就不会因一两次考试发挥失常而导致终生遗憾,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实践和学习时的心得。新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tfqfff | 阅读全文(3118)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2008-10-24 11:01:00 >>[原创]《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体会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的学习体会

桦甸九中、唐锋芹

学习新课程,体会课程观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学材料、教学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可能和从书上学到的一样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念,会经营教学。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确立起“教材系列”的概念和观念。教材是成套的系列,绝不是仅限于教科书。教科书是在学课课程的范畴中系统编制的教学用书,它集中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教育观念。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或是教材系列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基础教育水准的重要标志。因为“教材”的范围很大,所以,本文就“教材”中的“教科书”问题,结合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对“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的一些看法。学校教育这一块,课堂教学是最直接的、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整个过程中,教科书是主要的媒体或载体。课堂教学是离不开教科书的,但课堂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迷信教科书、依赖教科书、绝对忠实地执行教科书的过程。那种视“教科书”为实施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让学生背书,死记书上的内容,教师“教教科书”的观念和做法,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我们提倡“用教科书教”,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好“教科书”,充分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

1、教师要转变观念。那种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转的时代已过去,新的“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教育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使每个学生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着能动的主体,一切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学行为的实施都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转变角色,有一种通俗形象的说法,教师不再是战斗员,而应该是高级指挥员。这种从战斗员到指挥员角色的转变,尽管难度转大,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去促使这种转变成为现实。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是我们教育教学中应看中的首要目标。

(二)教师要勤学进取,好学深思。

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才能担当起育英才的重任,教师除了应该有较广博的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勤于思考,培养自己的思想见识和创新精神。思想见识、创新精神从何而来?思想从思想中来,教师要学会思考,既要居高临下,也要脚踏实地。教师成为研究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最佳的研究位置,丰富的研究机会,大量的研究资料,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了可能。教师有能力,也很有必要对自己教育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仅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而且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教师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教室,主要的活动时间是课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系统地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如怎样教、怎样学、怎样规范学生的行为、怎样引导学生学习等等。

(三)教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教育即是创造”是人们公认的原理。教师的工作是要靠高度的创造性劳动来完成的。因此,教师的专业工作,不允许教师墨守陈规, 也不允许教师一味固执于个人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得具备创新素质,而创新素质中最重要的是批判精神,即敢于对前人和自己成定论的知识进行怀疑,甚至否定。

(四)教师要脚踏实地,发展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既是一名学者,又是一中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者。教师的卓越才能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能力上。其中课堂教学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能力体现在:①用真情打动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把“理解”多用在学生身上。②用尊重贴近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因材施教。③用真诚走近学生。而教学能力体现在:精湛的教学能力首先体现在作为专家型的教师的基本素质上,也就是说具有教学专长。而教学专长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学科特点,结合知识内容制定出灵活的课时计划,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要有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技能的热爱,乐于把他们的精力和才智运用于对事物的探索和对知识的追求,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勇于探索、发现,进而形成创新能力。教学魅力来自于生动、形象,富有艺术特色的表达;来自于教学幽默;来自于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真理性;来自于教师善于观察,敏于综合。

(五)教师要充分领会教科书的精髓,做到心中有数。

1、领会教科书精髓.如教科书的编排意图,该知识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是什么,怎样抓重点破难点等等。

2、充分利用好学科特点

3、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到居高临下,一定要体会学生的感受,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正确理念下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带领学生“冲锋陷阵”。对教科书的内容可作适当调整。

总之,首先是观念的转变,其次是方法的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思考,在实践工作中大胆去践行,处理好教学与教科书的关系,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多的人才。

tfqfff | 阅读全文(165)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2008-10-24 10:58:00 >>[原创]《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学习总结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学习总结

桦甸九中、唐锋芹

通过学习《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这本书,是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学会了怎样做好课题和怎样去研究课题。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校本教研”是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一项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校本研究呢?由于校本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范畴,校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教育研究方法类群中的一些适合学校坏境、符合研究目的、便于教师“边工作、边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组合现把这本书的学习,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界定:

由心理活动引起的体验可以称为心理体验。积极的心理活动可以引发积极的心理体验,消极的心理活动可以引发消极的心理体验。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的。教师要想向课堂的四十分钟要质量,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除了在教学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努力通过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学生,为其创设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课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的心理体验,真正做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特别是班级中“特需生”的心理体验,不同类型孩子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心理状态,以及学生在课上的情感投入状态等方面。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教师如何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教师如何通过自身的心理调控去激发学生课上的积极的心理体验。

二、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1、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发挥其心理调控的作用。(师生双方)

3、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4、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投入状态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

5、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关注“特需生”的研究。

6、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每个学生都体难到成功的研究。(关注差异)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的方法:观察法、访谈法、记录法、个案研究等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

1、第一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教师在课上的心理调控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体验。

2、第二步: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步:确立科研结果的假说

4、利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记录、访谈法及个案研究等方法,验证假说。

5、第四步:汇总研究成果,整理并提炼研究结果,撰写相关论文及个案,最后完成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前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立自己的选题一定要具体化,研究对象及范围越小越好。

2、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时,应尽量将无关因素的干扰减到最低。(有意地创设情境,但无意地表现出来)

3、个案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在研究对象的自身基础上看发展。

4、在研究的前期和后期可以辅助于问卷调查及访的方法获取数据,进行对比,以衡量所采取的干预措施的实效性。

5、在观察学生现有的心理体验时,可以细化为学生的某一个行为上。

6、学生课前的心理体验,对课上的心理体验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7、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个性特点不同,同样的事件可以引发学生不同的心理体验。

8、关注不同差异的学生,重点是关注班级中两头的学生。

六、目前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问题

1、到底影响学生课堂心理体验的因素有哪些?

2、如何量化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状态?具体的指标有哪些?

3、教师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

tfqfff | 阅读全文(61) | 回复(0) | 引用通告(0) 2008-10-24 10:57:00 >>[原创]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桦甸九中唐锋芹

【摘要】心得体会是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最大的收获、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喜悦、感想等写出来。说明怎样写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撰写 学校让我怎么进行课题研究,我感到很心虚,因为,我不过是一个刚刚进入状态的研究者,在此只能谈一谈我开展个人课题的体会。

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我在教育教学中感到束手无策,迷惑不解;如果,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缺乏乐趣,琐碎枯燥。那么,原因在哪里?与其埋怨环境不如自找原因。从我自身来找答案,我认为一定是我还没有走进课题研究的大门。课题研究不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它就在我的身边,带着研究的头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也不是可有可无、多此一举,它应该是贯彻在我的课堂上,我的一言一行中,和我朝夕相伴。

课题研究也是为了让我的工作更轻松的。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你感到工作繁忙的时候,你应该更多的读书。有的人觉得想不通,其实仔细分析,我为什么累?我觉得除了工作负担重以外,最重要的是我没有掌握教育规律,没有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所以花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无用功、无效的事情。

课题研究是提升一个教师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科研不是疲惫不堪、增加负担,它应该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使我不再困惑,从而让我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轻松„„

1、加强学习。

2、不断实践。

3、善于思考。

4、勤于写作。

进行课题研究,要有积累资料的意识、勤于写作的意识。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坚持下去,“剜到篮里就是菜。”一开始,谁都不会写得很好,但是只要不断写作,不断学习,量的积累就一定会有质的变化。而重要的是先要有“剜”的行动,然后再谈“不断提高”。凡事,行动了不一定有结果,但是不行动一定没有结果。 以上是我课题研究的一些亲身体验、真实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也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谢谢!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极限学习
相关范文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