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有思想的教师 追求幸福的课

发布时间:2020-03-02 12:51: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做有思想的教师

追求幸福的教育

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

尹纪苓

作家王小波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是思想,它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一种自觉的追求,使生命挺立。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思想,尤其是教书育人的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拥有幸福的教育”应该是我们毕生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一、以“读、写、科研”引领教育,成为思维的精英。

平庸的教师各有各的平庸,优秀教师的成长都是相似的,他们都善思索,勤写作,拥有 各自独特的思想。读书学习、思考写作、教育研究是一切优秀教师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1、多阅读学习以养其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 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句话深刻地点明了人、特别是教师要多读书的重要性。阅读的内容不妨驳杂些:《中国教育报》《语文报》《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月刊》《中国教师》等优秀教育报刊,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钱理群、周国平等人的教育专著,这些教育界同行以及所谓的“门外汉”们对于教育最前沿问题及教育核心问题的论述,能极大地推动人的思考和探索,解决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难题,廓清眼前的迷雾,照亮前行的路;除此之外,还可以阅读一些哲学著作,如尼采的《看那这人》、罗素的《西方的智慧》、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等,阅读世界名著以及龙应台、毕淑敏、刘墉、余华等人的系列散文和小说,阅读《随笔》《思维与智慧》《读者》等大量优秀读物,这些文学、哲学作品和思想随笔能滋养心灵,温润生命,使人内心变得温暖、丰富、细腻、鲜活和磊落。

博客是与外界沟通交流的另一种方式,它使你的阅读学习由现实的书籍走向网络。如果说书籍给人打开了一扇窗,那么网络则敞开了一扇门,将人带入一个广阔无边、幻化无穷的世界,带着海一样新鲜气息的信息扑面而来,剧烈地冲击着你,使你像驾驶着高铁飞驰前行,沿途的风景不由分说地飞入眼底,落进心里,五彩缤纷,应接不暇,使你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大,视野也越来越开阔。

这种持之以恒的“海量阅读”,能使你吸纳古今中外、先贤大师们思想的精髓,经过细细的咀嚼,慢慢地沉淀成生命中的钙,使灵魂挺拔,气质超然。

2、勤思考写作以砺其神。

1 有精神的底气,就有思考的灵气,多读书,多思考写作,就会拥有自己的思想,再将之 运用于教育实践,就会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独立的思想,那就拥有了事业的底气和创造事业的襟抱。而思想的房间里永远摆放着两把椅子,一把是“阅读”,一把是“写作”,“读”与“写”是思想起飞的翅膀,缺一不可。由最初简单的写人记事,到记述心理历程,表达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不间断的写作使人收益匪浅:思路清晰了,文笔流畅了,观察敏锐了,慢慢拥有了对世界、对人事的独特的思想。作为教师,可思考写作的东西很多:关于某一内容的教学设计、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备课札记、教法改革,每一次讲课、每一次感动、每一个遗憾、每一次困惑„„教学实践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第一手材料,对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深入思考和记录,都可以使教学艺术不断改进,教学思想不断成熟。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正是这些不间断的思考和写作,令那些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思想与细节,保存在头脑中,使自己“跳出课堂本身”,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站在一个高度上,审慎对待自己的教学。这样的思考和写作真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守住了心灵,把困惑变成思考,把思考变成收获,在教学思考与写作中稳步前行。雨果说“思考就是劳动,思考就是行动”,思考着、写作着往前走,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写照,也是自我发展的必要途径。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与写作中磨练和积淀。

2、善于以教科研引领教学实践。

“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要想成为一名有思维深度的教师,教科研是绝对不能缺席的。只有边教边总结,边教边思考研究,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教育研究根植于教学实践,是对教学问题的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探索;将之运用与教学实践,会取得显著效果,将教学推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二者相辅相成,能居高临下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实际,使你拥有更加明晰而独特的教学思想,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育科研是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持续的教育研究能培养对教学问题敏锐的洞察力,增强在探索解决办法中深入的思考力。

阅读、写作、思考、研究,使你像蝉一样,在经历了漫长而黑暗的地下生活后,终于钻出地面,沐着阳光和风,从过去的壳中蜕化而出,成为一个崭新的自己,等待振翅高翔。

二、做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和引导者,追寻幸福的教育。

1、用快乐激情点燃激情,营造和谐课堂。

2 有这样一个故事:

塔布克是第一批因反对宗教统治流亡到瑞士的钟表匠,是瑞士钟表业的奠基人与开创者。他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之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们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自己的钟表误差低于1/100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起初,塔布克把它归纳为制造的环境。后来,他们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他认为,一个钟表匠在不满和愤怒中,想要圆满完成制作钟表的1200道工序,是不可能的;在对抗和憎恨中,要精确地磨锉出一块钟表所需要的254个零件,比登天还难。据说,瑞士到目前仍然保持着塔布克的制表理念,不与那些工作采取强制性、有克扣工人工资行为的国外企业联营。他们认为,那样的企业永远造不出瑞士表。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过分指导和严格监管的地方,在过分压制的情况下,别指望有奇迹发生,因为人的能力,唯有在身心和谐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

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以往“一言堂”“独角戏”“拷问式”的课堂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始终满怀激情,面带微笑,与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既做指导者,又做平等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讨论,及时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善于巧妙指出存在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这种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会缩小,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乐于坦言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和谐课堂既使学生在知识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又能激发他们对知识、对生活的热情,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2、以智慧思想启迪思想,追寻幸福教育。

有人说,只有个性才能造就个性,只有思想才能启迪思想。有思想的教师,会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有思想的教师才会教出有思想的学生,有思想的教师以自身丰富的内涵与睿智的思考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自由社会培养人„„为民主社会培养好公民”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

3 和对于整个人类的自信„„”然而我基础教育的现状如何呢?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曾调查说:我国中小学教师缺少的是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种自觉的价值追求,一种坚定的对于社会、人生和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言以蔽之,缺乏思想。究其原因是文化底蕴不够丰厚,学识积累过于单薄,缺乏对人类历史文化和人性富于深度的理解,特别缺乏对中国历史的洞察和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的深度理解,其后果是,中小学教师付出的大量劳动停留在低层次的“教书育人”上,缺乏对于学生精神上的引领,缺乏对于自身工作高远的立意,缺乏对于“课本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说得极端一点,把“教育”浅化、庸俗化为没有灵魂的认知结果的堆积。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和引导者,让他们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操,享受幸福,成长为有丰富的知识和情感、有头脑、肯担当的正直青年。“有一种痛苦,其实是快乐,是直抵内心的快乐,那便是思考。”我始终认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如果教师的引导是“风”,那被搅动而起的“春水”就应该是学生直抵内心快乐的思考。

人因思想而伟大,世界因思想之林而生机勃勃。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启迪智慧,让智慧引领课堂,让课堂溢满幸福。这是我们理想教育的毕生追求,“学习——思考——研究——写作”,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做一个深沉的学习者,做一个独立的思考者,在教育这块自由的乐园中,用心呵护生长思想的土壤,让师生的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快乐而幸福地舞蹈。

通讯地址: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语文组 尹纪苓 邮政编码:276017 电 话:13869931509

做有思想的教师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学习心得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优秀读后感

“四有”教师学习体会:做有思想的芦苇

做有思想的领导者

做有思想的教育者

做有思想的管理者

追求幸福教案

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

做有思想的教师  追求幸福的课
《做有思想的教师 追求幸福的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