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安义县三项举措使弱势群体得实惠

发布时间:2020-03-02 03:17: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安义县三项举措使弱势群体得实惠

安义县民政局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为契机,结合实施民生工程,通过严把低保准入、推进敬老工程、完善社会救助三项举措,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使弱势群体真正得到实惠。

一、严把低保准入,为贫困群众撑起一片蓝天。县民政局采取有效措施,严把低保准入关,实行动态管理,净化城乡低保对象。一是加大清查清退力度。联合监察、财政、审计等单位成立领导小组,层级落实清查清退责任,确保清查清退工作顺利进行。二是细致清查甄别低保对象。县民政局用近三个月时间,对全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清查,做到有进有出,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人数清楚,情况准确。共取消低保对象61户68人,调整金额354户462人,新增20户20人。同时,提高了城乡低保补贴标准。城镇低保标准由每月260元提高到310元,月人均补差额由182元增加到20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1440元提高到2040元,年人均补差额由82元增加到97元,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推进敬老工程,给农村老人送来幸福晚年。安义县外出打工人口多,农村老人养老是个大问题。县民政局以推进敬老工程为抓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一是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服务机构,结合安义县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较多的特点,发挥驻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流动党员始终牢记“离乡不离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出公开承诺,为家乡创办养老服务机构出资出力。目前,已签约在鼎湖镇建设一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的养老服务机构。二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为保证老人的物质生活,在落实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每人每年4404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3120元)的基础上财政每年投入近60万元,以保证老人的零用钱、衣被更换、伙食补贴等,在各敬老院中深入开展了“悉心助老”活动,大力规范服务流程和工作流程,提升敬老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改善养老服务环境。局机关组织党员干部共对全县11个农村敬老院进行全面排查和修缮,对鉴定为危房的房屋严禁用来安置五保供养对象;发动青年志愿者、义工200余人次协助村、社区对全县所有的敬老院实施美化、亮化工程,改善生活环境;总投资470余万元,被列入“安义县十大民心工程”的社会福利中心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中。

三、完善社会求助,帮困难群体燃起生活希望。一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县民政局以“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活动为契机,建立了医疗救助同步核算服务平台,与医保机构系统对接,同步结算软件启用,使救助对象在医院直接得到医疗补助,提高医疗资金使用效率;城乡医疗救助实行了电脑审核,杜绝了人为因素,重点救助城乡低保对象、城乡低保边缘户,城乡孤儿,严格把握边缘户的医疗救助审核,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截止目前,共救助617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316.7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问题。二是结合民情夜访活动开展临时救助。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实际,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通过调研走访,向群众宣传民政法律法规600多人次,共收集意见建议110多条,全面掌握了困难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通过民情夜访为17人办理了低保,6名困难群众看病难的情况通过民情夜访得到了及时的救助。三是把社会救助作为党组织和党员公开承诺及兑现的重点。党组织和党员把解决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作为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机关支部和党员共作出承诺73项,承诺兑现率96%;为困难群众办好事、办实事160多件,向困难群众发放救济、临时生活救助40多万元,群众满意率达98%。

群众得实惠

阿尔达乡村级文化建设使村民得实惠

党建新格局群众得实惠

三项举措鼓励就业

长宁区落实“三项举措”

支部加协会农民得实惠

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二十条措施”让农民得实惠

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千方百计促增收确保农民得实惠

安义县三项举措使弱势群体得实惠
《安义县三项举措使弱势群体得实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