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一

发布时间:2020-03-01 21:20: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石阡县实验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一:

《跑,还是很有趣的》

在体育教学中,速度课和耐力课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它对学生而言,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在近一年的体育课教学中,我们尝试了一些游戏项目,用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发挥了跑在促进集体的协作、友伴的组合以及个人在集体中价值的体现等方面的作用。

尝试1:

接力跑。跑的总距离固定,但允许同一组的学生每人可以跑不同的距离,其差距限制在正负8米之内。这样跑得较快的学生会感到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因不乐意于一直被人代跑,这些跑得慢的同学也会努力,两者相得益彰。

尝试2:

负重2.5公斤沙袋接力跑。因为这是一项速度和力量结合的运动,所以原来奔跑速度快的同学较之于速度慢的同学未必有优势。有些原来奔跑速度较慢的同学的体能优势此时便显示了出来,从而再次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体现自身价值的快感。

尝试3: 合作(两人三足)跑。这种跑的形式不像正规的快速跑,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两人的默契配合。在这里,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最和谐的互相配合,才能获得成功。它使学生享受胜利喜悦的同时,体验相互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尝试4:

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手段。有些学生选择连续三分钟运球上篮,有的选择连续跳绳三分钟,有的选择五分钟追逐跑,有的选择五分钟带球突破射门等。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情感,来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我们认为,跑只是一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耐力才是教学的目标,课堂上只要有利于受教育者提高心肺耐力的一切有效手段都可以进行大胆的试验。

教学反思:

未来的体育课更注重学生的健康目标。以往我们在上耐力跑课时,经常安排学生围绕着操场无休止地跑步,或者是定时跑等。这样一跑到底的体育课,确实让学生感到单调和厌倦,这也是大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原因所在。对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改变学生的心理状况,改变对耐力跑的课堂教学看法的尝试。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二:

《十分钟引起的思考》

教学片断

同学们,下面十分钟创新大赛。各组长召集大家一起研究本组的跑的方法。要求:每组必须跑足六分钟;尽力做到和其他组不一样;注意线路和方向,不要“撞车”。

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就象在家里,就象兄弟姐妹,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不到三分钟,第一组就出发了。他们是排着“一”字型,沿篮球场的线,进行各种线路跑。接着第二组是各种造型跑。八个人一会儿是V,一会儿是T,再过一会儿又成了A;一会儿象战斗机,一会儿象十字。第三组跑到足球场玩起了八人九足,四组呢?是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追人”。五组最过瘾:每个人不但要轮流做排头,还要做动作,而且不准重复。因此,大雁、小鸟、醉汉等等,花样多多,笑声不断。六组最慢,大家意见不统一,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我马上跑过来:怎么回事?

学生a :都怪b(组长),自己没有想出好方法,又不用我的,结果给××组用了,真气人。

学生c:你说话这么大声,谁能接受,我也有办法,你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a:谁让你们都说我不对,明明是我有道理。 学生b:算了,快开始吧,没有时间了。 目光中流露出愧疚和企盼。 我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

老师:同学们,把手伸出来!跟老师唱一句—团结就是力量――嘿,加油!

大家很快就把手放在我的手背上,我的收在最下面,组长的手在最上面,学生a迟疑了一下,还是坚定的把手放在大家的手上,随着大家的喊声,我看到学生a和学生b的目光对在一起,稍稍的不自然之后,俩人相视一笑。学生a 把手一挥,跟我来,大家没有犹豫,跟着学生a向跑道跑去,虽然没有花样,虽然只有八个人,但却始终保持整齐的阵型,保持着整齐的步伐,看上去人人都很有精神,很有气势。

„„„„

教学反思: 十分钟很快地过去了,但留给我的思考却很深刻。

一、让学生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学生真的不喜欢跑步吗?这个问题是体育老师困惑和迷茫的,纯粹的跑,机器一样,谁都会厌。但是,有了同伴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了大家思考和创作的空间,跑便被注入了生命,它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能使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战斗团队的工具;它变成了一个载体,一个传递友感情、传承文化的载体。此时的学生不会介意跑得累不累,做得更好,超越对手,才是他们的追求。

二、让思维的火花永不熄灭

学生真的没有创造力吗?看看学生的表现,想想自己的做法,确实感慨万千。老师自己习惯于某种定式,学生也会习惯。在习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老师的“教导”下萎缩了,原来活泼的学生,变得“老成持重”了,大家的想法日趋统一,最后变成了一模一样“合格”产品。《课程标准》针对传统体育课中教师居于绝对支配地位、反复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现象,提出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强调帮助学生自学、自练和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在这十分钟里,自己的稍一放权,学生跑的花样便层出不穷,比老师安排的好多了,并且在讨论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交往,真实一举两得!学生的潜能就是一座埋藏在地下的火山,只要老师给个空间,他们思维的火花便会喷涌而出!

三、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当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想冲过去对学生a大发雷霆,可是直觉告诉我不能这样做,最后还是忍住了,改成唱歌,我知道此时最需要让大家认识到“团结”,在歌声的感染下,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一场可能发生的“战争”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结束了。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自己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水平。对于学生在交往中发生的摩擦,很多老师如临大敌,其实大可不必。老师应该学会分析,不要轻易地发表你的评论,通过转移注意力,通过共同的关心的话题,化冲突或摩擦于无形,通过老师自己的行为使学生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老师追求的。

四、不要轻易放过机会

体育老师首先是老师,肩负者培养学生的任务。很多老师都知道如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往往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即使有也只是说教或是拿势压人,学生表面服,心里面一百个不服。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正是老师大显身手的时候,如何解决能反映出一个老师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很多这样的机会,我们往往由于没有发觉或是处理不当,让大好的机会白白浪费,甚至出现了相反的结果。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水平一体育教学案例

体育教学设计和案例分析专题一

体育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专题一2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1

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经典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一
《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