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2:02: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姓名:

一、基础积累。

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 (1)《观沧海》中借助奇特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抒发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或《观沧海》中最能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 。 (2)《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一组对偶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次北固山下》表达了新旧事物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2、解释文中加点字词

子曰:“学而时( )习( )之,不亦说( )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 )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 )三省( )吾身:为( )人谋( )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 )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为政》 .子曰:“温故( )而知新( ),可以( )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雍也》 ..子曰:“饭( )疏( )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 )如斯( )夫,不舍( )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 匹夫( )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 )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子张》 ..

3、文言词汇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朋至远方来 朋:志同道合的人 B.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发怒 ... C.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D.传不习乎 传:传授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公问其故 B.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口入 ....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必以信 D.为人谋而不忠乎/聚室而谋 ....

4、重点句子翻译。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内容理解。 1.理解性默写。 (1)《论语》中表达要谦虚地向周围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 。 (2)《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 , 。 (3)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

(4)《论语》中从学习方法上讲“仁”的句子是 , , _______ 。

(5)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重庆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 , 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重庆!”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 _ ,_______ .(8)《论语》中讲人要有志气、品格,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心志,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 ____ ,_______ _ .(9)孔子在《述而》篇论述君子对待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

(10)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 。 2.简答题。

(1)文中有许多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的主张,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你的学习体会。(3分)

三、综合分析选择题

1.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告诉我两个方面的道理:意识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二是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 B.“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做人要安分守己,不要狂妄自大。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 2.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共20篇。

B.曾参要求弟子们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思:替人谋划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熟习? C.就学习方面,孔子主张温故知新、按时复习、谦虚诚恳、学思并重。 D.为了取长补短,孔子提倡不仅要大胆向周围人学习,还要善于学习。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前一句是讲为人态度,后一句是讲学习的乐趣。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 C、第(6)章反复赞叹“贤哉,回也!”,高度赞扬了颜回安贫乐道的高贵品质。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劝人珍惜时光的意思。

2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答案

一、

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子曰:“学而时(按时)习(温习,复习)之,不亦说(通“悦”,高兴)乎?有朋(志同道合的人)自远方来,....不亦乐(快乐)乎?人不知(了解)而不愠(生气,发怒),不亦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乎?”《学而》 ..... 曾子曰:“吾日(每天)三省(反省)吾身:为(替)人谋(谋划)而不忠(忠诚)乎?与朋友交而不信(诚......实)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不习乎?”《学而》 . 子曰:“吾十有(通“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独立),四十而不惑(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超过)矩。”《为政》 . 子曰:“温故(旧知识)而知新(新知识),可以(两个词,凭借)为师矣。”《为政》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思而不学则殆(有害)。”《为政》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忍受)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乐趣)。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喜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以„„为乐趣)之者。”《雍也》 ..子曰:“饭(吃饭,名词作动词)疏(粗劣)食饮水(冷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选择)其善者(好的方面)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流逝的时光)如斯(代词,河水)夫,不舍(舍弃)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军队的统称)可夺帅也, 匹夫(普通人)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忠实)志,切问而近思,仁(仁德)在其中矣。”《子张》 ..

3、(1)D(传:“传”作名词用,应解释为“老师传授的知识”。

(2)D(谋划)[A(旧的知识/原因)B(跟从/沿着)C(忠诚/实情)]

4、1)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2)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4)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

5)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6)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 7)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8)军队的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一个普通人,也不可以改变志气。

二、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体会:(示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多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这些有利于自己成长的优点。而当发现别人的短处和缺点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以人为镜,不要再次犯错。

(2)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对一个问题或一门功课很喜欢,甚至从中感觉到乐趣,那么,我们就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谛。

(3)答: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例如我们的同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虚心学习他

3

人的优点;对照他人发现自己也有类似的不足就要及时改正。

三、

1、C(这句话揭晓了做人处事的根本,不是安分守己,狂妄自大)

2、B(曾子是自我反省,而不是要求弟子们)

3、A

《论语十则》背诵检测题及其答案

检测题

试验检测题

成语故事检测题

三国演义检测题

检测题(推荐)

《朝花夕拾》检测题

新语文检测题

《醉翁亭记》检测题

寒假作业检测题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
《《论语》十二则 检测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