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2001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发布时间:2020-03-03 09:35:3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迈进光辉灿烂的新世纪(2001年)

新世纪到来了!

全世界人民张开双臂,迎接人类历史的又一个新纪元。抚今追昔,我们感慨万千;展望前程,我们心潮澎湃。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波澜壮阔,风雷激荡。这是殖民主义体系全面崩溃、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风起云涌的百年,是社会主义诞生、发展并经历曲折斗争的百年,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的百年。上半个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空前;下半个世纪,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全世界人民在艰难中跋涉,在求索中奋进,在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新生,在社会变革和科技革命中发展,创造了以往时代无可比拟的新的文明。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东方大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悲壮而又辉煌的篇章。从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蹂躏践踏,到2000年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100年间,封建王朝坍塌,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诞生,土地革命兴起,抗日战争胜利,三座大山倾覆,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成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世纪之交,放眼祖国万里河山,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我们正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豪情满怀、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在百年峥嵘岁月中祖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我们不会忘记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代表着中国历史前进的三个时代,他们的伟大思想、崇高品德和不朽业绩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亿万人民继续奋发前进。我们也不会忘记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英勇奋斗、为国捐躯的无数革命先烈和志士仁人。他们的奋斗牺牲与20世纪中国人民气壮山河的斗争、光耀千秋的伟业同在。20世纪,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巨大成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一个了不起的胜利。

百年沧桑,三次巨变,得出一个根本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深刻的变化中。综观国际国内形势,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

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进入新世纪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在这三大任务中,现代化建设是核心。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们的总目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更多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我们正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是一场全球范围的大竞争。一切取决于首先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开拓进取,赢得主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的历史责任。

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以及根据这一理论形成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总结,是亿万人民长远利益的体现,是我们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根本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一定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我们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解决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系列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很好的基础。继续推进改革难度会更大,工作会更复杂。我们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任何改革都要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目标,既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实现新世纪的良好开局,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2001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今后五年到十年的发展关系重大。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五”开局,大政方针已定,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要善于把中央的精神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缜密规划,认真部署,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我们一定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新世纪三大任务,党的建设是根本保证。我们党有6300多万党员,是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党的状况如何,面貌如何,对国家的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不断开拓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要努力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胆探索,与时俱进,使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解决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拒腐防变的问题,大力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使我们党在思想上高度统一,组织上日益巩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全党同志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用当代最新知识丰富头脑,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与当今世界,更加清醒和主动地掌握我们自己发展的命运。

毛泽东同志在半个世纪前就预言,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如果从建国起,用100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江泽民同志面向新世纪豪迈地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的红日,这轮红日是注定要高高升起来的。这些预言和论断充分表达了亿万中国人民和海外同胞的共同心声,展现了中国发展的壮丽前景。让我们更高地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臶,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的奋斗、新的创造、新的成就迈进新的世纪,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迈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步伐(2002年)

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高歌奋进,步伐雄健。

我国“十五”计划开局良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旺盛活力。隆重庆祝建党80周年,兴起了学习“七一”重要讲话、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决定,党的作风建设进入新阶段。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重要会议在我国成功举行,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科学、国防、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成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深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奋斗伴随艰辛,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新世纪第一年的中国以光荣和自豪载入史册。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要召开十六大,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将迈出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党的建设新的步伐;我们将踏上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

纵观当前国内外形势,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做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对于巩固和发展“十五”开局的良好势头,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至关重要。我们要正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既要充分看到世界经济下滑的不利影响,又要充分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沉着应对,趋利避害,抵御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困难,以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要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要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抓好企业技术改造;要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加快发展和扩大开放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要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积极扩大就业,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发达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先进的精神文明。实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坚定性自觉性。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把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说充分说清楚。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奋斗的精神。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深入推进优秀作品的创作生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要认真研究社会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要关心群众生活,特别是要满腔热忱地帮助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千方百计做好社会稳定的工作,为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各级党的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把今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各级干部都要按照六中全会的要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注意工作方法,真抓实干,把中央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努力使作风有一个大的转变,工作有一个新的气象,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有一个新的改善,更好地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光明在前,今年必定又是一个好年景。让我们更高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沉着应对、趋利避害,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努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2003年)

伴随着嘹亮的钟声,我国亿万人民满怀胜利的喜悦和奋进的豪情,迎来了新世纪的又一个新年。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过去的一年,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盛世盛会,人心振奋。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愿,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十六大以胜利实现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胜利总结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胜利制定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胜利实现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的坚强团结,载入我们党和国家的光辉史册。

过去的一年,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喜迎十六大、欢庆十六大、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团结奋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创造了非凡的业绩。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总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成就喜人。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处涌动着改革和建设的澎湃热潮,伟大的中国人民焕发着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壮志豪情。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振奋了党心、军心、民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步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新胜利。

新的起点,新的征程,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在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在力求实效上下功夫。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干部和人民,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贯彻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去。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必须勇于探索,敢于攻坚,善于创新,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千帆竞发,万舸争流。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进军,正以磅礴的气势和宏大的规模展现在神州大地上,这是党领导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人民自己利益的事业。伟大的事业前景光明,生机蓬勃。亿万人民为之奋斗,力量无穷。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2004年)

新年的钟声送走了令人难忘的2003年,我国各族人民迎来了欣欣向荣的2004年。

过去的一年,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是重要又很不寻常的一年,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万众一心,团结奋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

实践充分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我们就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中国人民具有应对各种挑战的巨大勇气和非凡能力,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心系人民、坚定成熟、求真务实,深得人民群众信赖拥护,对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认真贯彻,狠抓落实,我们就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004年,是实现“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不断引向深入,紧紧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密结合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实践,更加自觉坚定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进一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巨大力量。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党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紧密结合,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

2003年,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2004年,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征程迈出新的步伐。人民的事业伟大而艰巨,祖国的前程光明而美好。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臶,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新的一年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迈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步伐(2005年)

时代的脚步跨过2004年最后一个夜晚,迎来了2005年第一个黎明。在这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喜庆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节日的祝贺!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致以新年的祝福!

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民主法制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特别是针对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抓住主要矛盾,抓准关键环节,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党中央心系人民、坚定成熟、求真务实,深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005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改革,集中力量解决好关系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我们一定要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一定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求我们党必须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我们党应对严峻挑战、完成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我们就能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而艰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光明而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伟大的开局之年(2006年)

2006年的钟声响起,我们送走了硕果累累的“十五”,迎来“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第一缕阳光。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十五”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动荡起伏的国际环境,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冲击,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和建设任务,我们正确判断形势,积极有效应对,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个充满活力快速发展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坚强的党带领13亿人民阔步向前。

刚刚过去的2005年是“十五”时期的最后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新的进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态势,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关键领域的改革有所突破,“十五”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顺利实现。200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表明: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臶,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大国理当对世界有新贡献。从2006年开始,我们迈入了不同寻常的“十一五”时期。“十一五”时期,我们将实施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中央作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部署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五年我们能否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否承前启后地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着到2020年我们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到本世纪中叶能否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十一五”的壮丽画卷将由此铺展,下一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将由此开启。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将在这一年开始破题,一些发展瓶颈和体制障碍将在这一年有新突破,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将在这一年逐步启动,一些历史性任务将在这一年深入推进。这将是一个深化改革之年、科学发展之年、促进和谐之年,也将是一个希望之年、奋斗之年、前进之年,是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的开局之年。

做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紧密联系实际,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就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全党全国要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切实抓好这些主要任务,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坚强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要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历史召唤我们,时代激励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胜利。 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2007年)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新年的钟声送别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科学发展大潮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上有了新提高,政策上有了新举措,实践上有了新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继续上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

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亿万中国人民,正处在一个大变化、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处在一个逐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胜利航程中。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憧憬新的一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力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科学发展的高度共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也正在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思想共识,成为我们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是代代相传的伟大事业。世界的发展趋势,历史的经验教训,我国的阶段性特征,使全党全国人民坚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绘就了以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宏伟蓝图,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这是我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十一五”开局奠定的良好基础。2006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够夺取新的胜利。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新部署、新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臵,必须在优化结构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六个必须,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完善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战略。方向指明,目标确定,重点明确,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2007年的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对于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迫切需要提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一系列战略决策,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学习科技知识,提高推进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能力;学习社会管理知识,提高管理社会的能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7年是对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华儿女,都期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富强;一切美好的理想和目标,都需要我们的共同奋斗。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积极投身推进科学发展、共建社会和谐的伟大事业,以亿万人民的生动实践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以各行各业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 喜迎伟大的2008年(2008年)

重大时间节点、重大历史事件,注定让一些年份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永恒记载。2008年,是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迎来北京奥运会。这是13亿中华儿女热切期盼的年份,是世界向中国投来更多目光的年份,是必定镌刻在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年份。2008年,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2007年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们党胜利召开了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为我们继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党全国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体制改革有新突破,民主法制建设有新进步,文化建设有新局面,社会事业有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有新增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充分表明全党全国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化、贯彻措施更加有效、行动更加自觉,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和平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要求,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党全国都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科学发展和深化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作出更大成绩。

进入新的一年,奥运会的鼓点更加铿锵有力,奥运会的圣火将辉映东方,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将成为现实。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将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伟大的握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将向世界展示灿烂的风采,振奋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将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进中发出更强的感召。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向世界展示的将是中华民族5000年的璀璨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的时代风貌,这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中华民族以更高的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迈向现代化、迈向世界、迈向未来。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斗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顺应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进一步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伟大的年代,激发着奋进的力量;科学的发展,展示着广阔的前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沿着党的十七大指明的方向,万众一心,开拓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上,以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谱写2008年的光辉篇章。 描绘更新更美的图画(2009年)

我们以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辞别了极不平凡的2008年,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大发展的坚定信心迎来新的一年。

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胜利抗击历史罕见的雨雪冰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顺利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隆重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迈出新的步伐。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结果。这一切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积累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英雄气概。

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岭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新的一年,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我们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挑战蕴含着重大机遇,机遇总体上大于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明显增加了我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着重大机遇的一年。

我们面前有困难,更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办法;我们征途上有风险,更有应对风险的经验和力量。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都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形成了较好的体制环境;金融体系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外汇储备率较高,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这为我们实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充分看到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业绩的根本保证。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战胜困难和风险,关键是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维护好经济发展的大局,维护好深化改革的大局,维护好社会稳定的大局,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胡锦涛同志“12〃18”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

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将展开新的画卷。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风险考验着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 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2010年) 充满挑战的2009年过去了。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我们以顽强的奋斗拼搏取得了极其不易的成绩,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和豪情迈入2010年。穿越60年峥嵘岁月的共和国,再一次挺立于历史的新起点。

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热情空前勃发。我们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继续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夯实科学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依法坚决平息和妥善处理由境内外分裂势力、敌对势力勾连策动的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有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经过全党全国共同努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一年来举世瞩目的“中国答卷”,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的结果,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政治优势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充分展现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活力。

走过2009年这“困难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复杂局面的重大考验。即将展开的2010年,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矛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综观国内国际形势,臵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仍未消退,只有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坚克难,在把握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中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驾驭全局,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跨好2010年这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的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认识水平,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收好官,起好步,需要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

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这场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主要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已经刻不容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今年的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把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从市场的自发转变为改革的自觉,中国的经济增长才有质量,中国的未来发展才有后劲。

我们必须奋发有为,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10年过去,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将我国进一步推到了国际社会讨论和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台,推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之不易,持之更难。站在下一个10年的起点,进一步把握历史机遇,完善发展战略,营造更有利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化的百年梦想,离不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移的团结和奋斗。

“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也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新年的阳光洒满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完成。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必胜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共同迎接奋发有为的2010年。

在把握机遇中迎接下一个十年( 2011年)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了。历经了自然灾害等各种风险的考验,穿越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波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巨轮驶入了新的历史航道,13亿人民迎来了下一个十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2010年的中国写下了精彩篇章。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对、开拓进取,战胜了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活力,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句号。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十一五”铺下了厚重基石。过去五年里,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取得重大历史性进展。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为我国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回首上一个十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下一个十年我们如何作为,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效,关系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成败,关系到中国在国际新格局中的地位。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我们才能在把握机遇中成就下一个十年的辉煌。

从国际看,未来的十年我们依然可以大有作为。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准确把握这些特点,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增强参与引导能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我们就能够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能力中发展壮大自己,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争取更大国家利益。

从国内看,未来的十年我们必须更加奋发有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掘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努力在更长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战略判断。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们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适应世界发展大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由之路。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也是对我们民族自强能力的重大考验。

历史一再表明,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必须注重把抓住发展机遇和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努力提高全社会资源配臵效率;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注重把维护中央权威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政策执行力和发展活力;注重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在坚定不移推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强大力量。

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面对不同的情势,承担不同的使命。在2011年这个伟大的开局之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以新的业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进。

迈向充满希望的2012年(2012年)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发有为的2011,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2。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回顾过去的一年,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国际形势空前动荡变幻,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高于9%,粮食生产连续8年增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速创1985年来最高,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达到1200万人,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保障房全年基本建成400万套以上、新开工1000万套,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兴起热潮……我们以各项建设新成绩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然深刻、中东北非政局持续动荡的艰难时局下,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发展态势,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信心,更为处于变动和挑战中的世界带来机遇与希望。 判断一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最重要的是辨明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严峻复杂,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们更应提振信心,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人民昂首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向伟大复兴。

从2011迈向2012,我们有“中国信心”的实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积累、科技基础、体制条件,实现更大发展的实力底蕴深厚;我们战胜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内外考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活力不断释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方兴未艾,中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期待更加强烈,改革发展依然是党心所归、民心所向;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时期,大国实力此消彼长,对我国机遇大于挑战。这一切,为我们充满希望地迈向2012年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有利的环境。 从2011迈向2012,我们有“中国信心”的底气。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这四个“牢牢把握”集中体现了对中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战略思考,表明党和政府对国际国内形势有清醒判断,对复杂矛盾问题有重点把握,对科学发展规律有深刻认识。新的一年,只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总体要求和决策部署上来,中国发展的步伐就会更加稳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新进展,深化改革开放就有新突破,民生改善就有新成效,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就会迈上新台阶,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会迎来新变化。

时间将曾经的辉煌留给历史,也将无限的希望带给未来。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我们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13亿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国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中国美好的前途充满希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人民日报社论:让我们一起成就梦想(2013)

新年的钟声响了,带着沉甸甸的收获,我们跨入2013年。 站在国家的角度,过去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超过7.5%,物价涨幅低于3%,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9年来新高,稳中有进的宏观形势,让发达国家也感到羡慕。具体到普通百姓,人均收入增加了,医保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改善了,大大小小的变化,累积成实实在在的进步,化为对新一年真真切切的期盼。

一元复始,常常是梦想开始的时候。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平凡的梦想汇聚起来,便是个人的命运、社会的脉动、国家的方向。十八大将它们写入党的报告,绘成发展蓝图,定为国家目标,刚刚过去的2012,这个中国社会进程中具有标志意义的年份里,世界聆听了亲民务实的“中国好声音”,13亿人拥抱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这是我们共同造就的梦想。自晚清以降,几代人泣血追求,无数人热血奋争,莫不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百年激荡,三十年变革,我们应当充满自豪,复兴之梦在我们的奋斗中前所未有的切近;也应当时常自警,历史的接力预示更多责任、更大挑战。这是一个孕育着无数难题、但却越来越走向富强的中国,是一个日益遭遇成长的烦恼、但又始终顽强向上的中国,是一个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但却充满发展激情的中国,是一个必须面对各种风险、但却从来不乏变革勇气的中国。身处这样的中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完成现代化的使命,更有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大体每10年是一个段落,每一个段落又有一个共同特点:开头都遇到严峻挑战乃至重大危机,但我们沉着冷静、把握得当、因应适宜,最终都成功扭转难局、开创新局。站在2013年的起点,放眼下一个10年,金融危机依然波诡云谲,大国博弈不断走向纵深,处于快速上升期和深刻转型期的中国,有木秀于林的骄傲,也有风必摧之的烦恼;有长风破浪的自信,也有不进则退的忧患。我们深信,危机是改革的契机,挑战是成功的砺石,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勇于开拓进取,敢于迎难而上,被动就会变成主动,后来完全可以居上。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无论是富裕梦、公平梦、成功梦,还是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所梦所想,百年一脉,必须靠团结奋斗,靠实干兴邦。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将这些美好的期待化为现实,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辛勤付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奋发进取、开启新局,在未来的道路上,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让变化更大一点,让问题更少一点;个人努力、社会协力、国家给力,才能让进步更快一点,离梦想更近一点。

2013年已经开启。让我们一起成就梦想,把个人的生命与历史的潮流交汇,将人生的旅程与时代的进步融合,用2013年的日日夜夜,成就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

祝福你的新年,祝愿我们的梦想。

让今天的改革为明天铺路——元旦献词(2014)

又是新的一年,又是新的一天。

对于蓬勃向上、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时间总是走得太急,但在飞逝的光阴中,却留下了奋斗者深深的印记。回望刚刚过去的2013,历史将记住什么?

是太行深处访贫问苦的心心相印,还是嫦娥奔月玉兔凌空的欢呼雀跃;是调结构转方式的扎实推进,还是稳增长惠民生的务实之举;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沉着坚毅,还是履行国际义务、促进和平发展的友谊新篇;是“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果敢行动,还是八项规定抓铁有痕的坚持不懈;是啃硬骨头涉险滩、重点领域改革的纵深推进,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焕发出的强大正能量?

这一年,破浪前行的中国,完成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交接,开始了继往开来的谋篇布局。满怀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化为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迈向新的征程。

这一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总揽全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开局;我们锐意创新,用一系列改革举措保持发展活力、积蓄内生动力;我们以转作风推动党的建设迈出新步伐,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我们将公平正义的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更多人创造着人生出彩的机会。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浇筑起通往中国梦的路基。我们的甜与苦,融汇为13亿人满怀信心的共同记忆;我们的愿和盼,凝聚成这个国家迈向明天的强劲动力。

在如此短的时间汇聚如此多的开始,让如此多的变革展现如此大的决心,这是2013年最鲜明的特征。即便是对中国观望和质疑的人们,面对这样的成就、这样的奋斗,也不能不报以钦佩和敬意,对中国的未来抱有热切的期待。历史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在攻坚克难的中国道路上,改革仍将是2014年最动人心魄的时代强音。循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号角,中国人民在新的一年里,开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军。

这是一次检验进取意识的进军。世界大势,浩浩荡荡,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面对逼人的形势,所有的国家都在求新求变、求变求新。千帆竞发、击楫中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关键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新的一年,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我们才能更上层楼。

这是一次考验机遇意识的进军。过去200多年间,我们曾错失赶上时代的大好时机,积弱积贫,备受欺凌。经过几代人浴血奋战和艰苦打拼,今天的中国才重新回到一个较为有利的起点,赢得了相对有利的发展环境。我们仍处在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地位还不算巩固,发展环境也并不平和,竞逐分秒必争,机遇稍纵即逝。新的一年,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不断激发党和国家的生机活力,我们才能乘势而上。

这是一次历练责任意识的进军。从来就没有过一蹴而就的变革,永远都不会有一劳永逸的进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正在展开一场伟大的革命。面对沉疴积弊、激流险滩,迎难而上、背水一战,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躲不开也不应躲的责任、推不掉也不容推的使命。新的一年,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我们才能赢得明天。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万事开头难,知难就不难。没有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没有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没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昨天的改革不会为今天奠基,今天的改革也难以为明天铺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一个新的时间窗口,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拿出众人拾柴的心劲儿,拿出逢山开路的闯劲儿,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儿,拿出抓铁有痕的韧劲儿,拿出勇毅笃行的稳劲儿,破除私心、成全公义,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我们就能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用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崭新境界。

公元2014年的第一个清晨,眺望新年的第一缕曙光,迎接我们的,也许仍有困难和挑战,但对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信心。“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让我们携手奋斗,造就中国的未来、你我的明天。

为明天共筑长青基业(2015年)

太阳每天刷新着地球,转眼之间,又是新年。2015,时间会如何奔跑?世界将如何生长?你我将有怎样的明天?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刚刚过去的2014年,亿万中华儿女在经济新常态下激扬中国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崭新答卷。这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大刀阔斧全面深化改革,一些久未突破的改革强势推进,一些酝酿多年的改革举措接踵出台,激发了转型发展的深层动力。这一年,我们以“有腐必反”的坚强决心、“严字当头”的勇于担当,涤荡党风政风,净化政治生态。这一年,我们扬帆致远,开创外交新局,“一带一路”联通四海,雁栖湖水拥抱五洲,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回首来处,有知难而上的开拓进取,也有静水深流的长远构建。从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建设法治中国做出顶层设计,到设立首个国家宪法日弘扬依宪治国的理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构成双轮驱动,催动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脚步。从八项规定的“正人先正己”,到群众路线的“正风进行时”,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确立烈士纪念日,公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对文化传承的自觉自省,对人类文明的深沉思考,彰显一个大党大国的历史责任和天下情怀。

当时间勾勒新的年轮,今天的中国,再次站在关键的节点。展望前程,如何让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将中华文明推向新的高度?放眼全球,怎样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我们筑就长青基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未来一年我们每个人都应鼎力而为的奋斗方向。

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通往梦想的道路上,2015年显然是十分重要的一年。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百尺竿头的压力一点也不亚于从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让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也给前进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审时度势,把握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年元旦社论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元旦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人民日报社论

2001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2001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