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8: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东方红中心校 赵玉铁 2011.10.26

2011年10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莫旗教育局组织的校长任职培训考察团,到南京、山东的五所学校南京五老村小学、中山小学、石鼓路小学、瑞今北村小学、杜郎口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对这几所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成功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他们的干部教师真抓实干、不甘人后、凸显特色、树立品牌的精神感到由衷的敬佩,同时对自己学校今后要重视教研科研、提升办学条件、展现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思路,先把个人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旗教育局举办校长培训班大有益处。

教育局每年暑假期间举办校长封闭学习班,集中培训,听取专家报告,介绍名校经验,学习教改思路等,这些培训为校长们充实了头脑,指明了道路,为莫旗中小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供了活生生的范例,同时,局领导的亲自参与,亲切指导以及殷切期望都给校长们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压力,但更多的是前进的动力。

考察回来后,根据旗教育局领导的要求和安排,旗考研培训中心组织校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要求各学校结合考察学习,举一反三,因校制宜,学习借鉴外地学校的办学经验,把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五所学校各具特色。

(一)走进名校南京中山小学

下面我就对我所在的南京市中山小学所见所闻所感略作讲述:

南京市中山小学,原名中山门小学,是陶行知的学生陈性松于 1928 年创办的一所乡村小学。原来学校条件简陋,教学质量落后,连当时村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就读该校。然而,经过70多年的风雨春秋,现已成为一所办学理念新,教育特色鲜明、社会效益显著的南京市实验小学。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师生八百余名。遵循“科教兴国”的教育战略,该校确立自强、求实、争先的校风。

中山小学王丽萍校长在中山小学连任校长23年。她积极倡导孙中山先生“博爱天下”和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她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出了“顺天致性,天人合一”的办学理念, “公平公正、博学博爱、和蔼和谐”是学校办学风格。让每个学生的童真、童趣、童性得到满足和张扬;让每个学生有自信、有追求、有活力、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要为学生加油,不为学生提速是学校办学一大亮点。

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得到更加自由地成长,大队部设立问号台和博士站,在激发兴趣、质疑求异中让每一位孩子愿想、敢想、能想、会想。学校开辟了“想写就写、想画就画;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滚就滚,想爬就爬;想问就问,想做就做”四大自由放飞的平台。“涂鸦墙”给孩子一个宣泄的空间,学生可以在这里自由画写;一块滚爬地,让学生自由翻滚、随便嬉闹,让学生的烦恼和快乐都得到尽情的宣泄和释放;心愿成果树,可以让学生定期将自己的心愿及获得的成果挂学校特色办学制度:

(1)作业免写、选写制

1.对于每天能按时交作业且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连续两周按时交作业或者累计获得过10个红花的同学,可获得一次作业免写卡。2.每星期被班长表扬3次以上或被老师表扬4次以上,则可以获得“表扬星”的称号,可以免作业一次。3.被多门课程的教师表扬有很大进步,则可以获得“进步星”和称号,并可以免写一项作业。4.语、数、外作业连续获得5个优,则可以获得“科目小明星”称号,并可免写作业一次。作业选写是指,由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各科目成绩,决定可以选择做某些科目作业或不做某些科目作业。

作业免写和选写成为了中山小学学生的一种荣誉。

中山小学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办学制度,如:

(2)免试生:可以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家长同意,由任课教师、班主任核准,学校教导处讨论后批准实行期未免考。免试的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5%。

(3)跳级制: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提前进入下一阶段学习;

(4)半天制:只要家长有需求,学生每天下午可以不来上学,为个性特长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学生可以到外面学自己更感兴趣的东西。

学校还有校园“小先生”,“错题本”,菜单式家长会等等很独特的制度。

这些办学制度,理念很独特,很创新,很有意思,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很显著的效果。

在中山小学的短短半天,让我感受到中山小学独特的办学理念,优美校园文化,惊叹学校近几年的跨跃式发展,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人性化管理!

(二)南京市五老村小学是江苏省实验小学,位于白下区文昌巷74号。学校建于五十年代初,在80年代和2003年学校分别进行了两次改造扩建。校园现占地8800平方米,校舍面积8300平方米。2007年,学校有36个教学班,1584名学生,教职工8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以上的骨干教师10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12、5%。其中两名特级教师。

五老村是五十年代全国文明的甲等卫生先进单位,周恩来总理和50多个外国领导人曾来此视察、参观。学校利用社区优势开展卫生和健康教育,成立了“少年卫生学院”。学校三次代表南京市接受“全国创卫生城”活动的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检查,获好评。学校被评为南京小学唯一的“十佳卫生院校”。

近年来,学校提出为培养“胸怀世界的中国人”奠定基础的理念,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采取“读中华经典文章,明理睿智;玩民族体育游戏,强体健身;赏民间传统艺术,优雅气质;看世界优秀电影,放眼全球”的措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小学生开设了“电影课”,将中华经典文章,民族体育游戏和民间艺术引入课堂,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省教育厅推荐学校参加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校园风采”展播活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了反映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题节目《经典伴我成长》。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和南京市“模范学校”、江苏省“两基教育先进集体”、“南京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全国电影课示范学校”“全国红旗大队”等荣誉。

(三)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目前该校是一所易地重建的新校,位于新街口地区西南侧,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8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4个,在校学生1100人,教职员工62人,是一所功能设施齐全,高标准、高质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 该校自1979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小学以来,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探索中一直起着示范与先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该校充分发挥教育整体效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逐步形成了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以构建立美教育为特色教育的办学模式。尤其是艺术教育在该校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始建于1875年,由法国传教士倪怀伦建学,校设天主教堂内,无校名,隶属天主教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更名为“类思小学”,校址在石鼓路100号天主教堂内。南京 解放后,政府与 1951年10月将“类思小学”改名为“爱国小学”。1952年11月15日,由南京市第四区人民政府文教科接办,改名为南京市石鼓路小学至今。学校1975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2000年,学校异地新建,位于新街口地区东侧,是一所高标准、高质量、高美誉的现代化学校。石鼓路小学历经沧桑,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足迹坚实,辉煌铸就,堪称南京小教发展的“活化石”,金陵教育之林的“不老松”。

学校立足审美教育,以版画教学为特色,走立美教育办学之路,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及社会的一致肯定。近年来,学生创作了近1000件版画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各级儿童画展,有300多件作品分获各类奖项;有200多件作品被选送美国、日本、意大利、波兰、加拿大等14国展出,其中获国际金奖5件,有200多件作品被《人民日报》、《人民教育》、《中国美术教育》等全国40多家报刊杂志选登,学校集体数十次荣获团体优秀奖;有70件儿童版画作品曾登上中国最高艺术殿堂,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02年,石小在省美术馆成功组织了全国部分城市版画邀请展,受到各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自92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五自’学习实践活动优秀课题小组”、“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国际和平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中小学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德育先进集体”、“南京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南京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等,校长余多慈曾多次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我们在教学楼下短暂的等待之后,校长接见了我们,带队的杜书记讲明了我们此行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后,校长热情地领我们参观了教学楼,以版画、校史、科技为主题的图片分层张贴在楼道内的墙壁上,图书室、教师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小乐队室、电教室、多功能室等各种功能室齐全,尤其是图书室、教师阅览室藏书多,布置有格调,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学生图书阅览室的设计具有漫画卡通风格,地板砖采用了七彩色,寓意学生七彩的少年生活。从楼上窗户放眼校园,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富有色彩: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足球场、篮球场,彩色的教学楼,构成了多彩的石鼓路小学。

(四)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创建于1984年9月,是随着小区建设配套建立的全市第一所小学,座落在瑞金路和解放路交界处附近的大清河18号。校园占地1267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现拥有在职教师80名,35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2003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这是一所在市、区有较高知名度,深得社会赞誉,学生和家长向往的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学校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地方;教师的管理理念是:让教师教育着、快乐着、幸福着;学生的教育理念是:享受幸福教育,体验幸福人生。“幸福教育”将成为学校的“十一五”课题。学校拥有自己的内部综合性刊物《幸福学苑》,此刊已成为师生展示幸福教育和享受教育幸福的阵地之一。多年来,学校已形成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校风。近几年我校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曾获 “江苏省优秀少年军校”、“江苏省科技教育基地” “江苏省科技教育五星级先进集体”“省档案达标先进集体”、“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优美校园”、“市教科研实验基地”、“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市绿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此次南方之行,我得到了两点启示:

(一)开阔的办学视野,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

纵观我们所参观的学校,都有着先进的办学理论,这些先进的教育观念体现了前瞻性和科学性。可以说,学校的崛起首先得益于校长崭新的办学观念。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正因为这些参观学校的校长很好的实践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论,才真正找准了学校管理的切入点,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型、业务型向思想型、研究型的根本转变。

我觉得,作为校长必须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继承创新、与时俱进。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认清形式,理念超前,目标远大,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努力把自己的学校打造成一个高品位的名牌学校。 (二)创造条件,总结提升,培植特色品牌学校。

在参观考察中,我越来越强烈意识到,要想在众多学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也就是创出自己的特色。正像一位同行所说:“学校如同一架钢琴,像一支交响乐队要演奏出动听的音乐,必须由不同的琴键或不同的乐手奏出不同的声音。如果大家都发出同一个音,这个交响乐就奏不出来了。”学校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有了特色,就有了生命力。

和这些示范校一样,我校也有自己的教育亮点,但由于缺乏理论层面的指导和总结提升,这些亮点都处在璞玉未琢的原生状态,难以对大面积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带动、引领作用。今后,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搞好学校硬件建设和学校文化与特色建设,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打造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学校。

赴无锡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浙江学习考察体会

赴俄罗斯学习考察体会

赴苏州学习考察体会

赴南京考察学习体会

赴南京考察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赴上海浦东农校学习考察体会

赴无锡市学习考察的体会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
《赴南京学习考察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