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水浒传》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6:37: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念成败

----《水浒传》读后感 李鸣畅乐 清市乐成实验中学

读书如饮水,自知冷暖。而总有一杯看似无色无味的水,让你在甘涩回转之间品得五味。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你从书中读到的,便是它的全部。我自认脾气有些戏谑随意,所感自然会有所偏倚。不过无妨,“感”是一种极其私人化的东西,正如水浒于我,便只有成败。

其实《水浒传》是个蛮荒谬的故事,谋略不足而武断有余,只是一帮山贼烧杀劫掠,怎么看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的骚扰之流,却生生被扯出一股深明大义的味道来。据徽宗幽兰居士孟元老所言:“斑白之老,不识干戈,垂髫之童,但习鼓舞”,可见彼时的梁山是个如何无人知晓的地界,不过一窝深山老林里的莽汉罢了。不过这一说,好似又有些过,毕竟 “梁山泊下三百里无人”嘛。

暂不论背景,就其人物形象情节铺排表达意图亦是代代不乏评说,打小就不绝于耳,恰似江月初照人,且颇有灼灼之势。可无论他人如何评述,唯有成败深深印人我的脑中。

(一) 失败

有的人生来就是别人生命中的过客。

像是金榜题名时落于孙山的各地举人,文曲星也罢,终抵不过三甲进士志得意满的侧目一瞥,走马观花时的擦肩而过。

水浒传讲了一群失败者的故事。

每一本小说里都存在着失败者。他们是主角的垫脚石,被人毫不留情地踢来踢去,曲终人散之时不忘顺带一提垫脚石们的悲惨结局,不然一定连姓名也未可知。有人给他们取了一个很生动很贴切的名字,叫作“炮灰”。

水浒传只不过替换了一下炮灰与主角的位置。

纵观水浒全局,再多的胜也是为了败,金光闪耀的出场是为了招安散伙的结 局,我早该猜到的。

宋江吴用李逵花荣„„他们的死有意义么?

又或者„„高俅会记住那个早年被他陷害的八十万禁军教头?

无论过去如何风光,他们只不过是朝廷权贵斗争之间的一小撮炮灰而已。跳开水浒,小小的内乱也不过是强大外患的铺垫。

但是失败的人们也有他们的生活啊。

我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次《水浒) ,颠来倒去地看,喜欢极了。喜欢里面的江湖义气,喜欢里面的手足兄弟,尤其喜欢上一个叫扈三娘的女人,青衫猎猎,横刀立马,令天地失色。当时写了不少用拼音汉字零零碎碎凑成的书评,无非 充满了了对好汉们悲惨草鱼的愤慨,活脱脱一个幼稚的小愤青。

后来才知道,原来朝廷的汪洋狂澜足以吞没江湖的暗潮涌动,原来手足情深亦抵不过兄弟阋墙,原来扈三娘也是一个失败的女人,一家老小被灭口,还要嫁给不喜欢的男人。她尚不足使天地失了颜色。不过一个小卒,一个被丑化的女人。没有温淑贤良,与丈夫不明不白地死在了某场战役。她是施耐庵笔下的一个炮灰。

这么看来,当时幼稚而不知所谓的书评便也是失败的了。也是.十二岁的我只是十四岁的我必要走过的一个铺垫罢了。现在翻翻当年的读书笔记,竟也能翻出几分惊喜。 可是难道说那个失败的,十二岁的我就是没有意义的么?不,她是为了十四岁的我而存在的,存在即是意义。

所以说啊„„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

(二) 成功

《水浒传》是成功的,毕竟受到了那么多人的追捧。

梁山好汉是成功的,他们如同不安分的水滴,改变了历史洪流的宽度、以及方向,抽刀断水水更流。

蔡京高俅是成功的,他们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奸臣,大丈夫不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

梁山起义也是成功的,作为一群没什么智商又没什么理想(个别除外)的山 野莽夫竟可以把一个王朝逼上绝路。

成功是一个美丽而遥不可及的字眼,但它近在咫尺,触手可得。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为了自己的道路而存在,为了自己的道路而努力着的, 便是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把成功这条路走到尽头,就是一具白骨了。打仗也好,生活也好,我们早该做好为那条道路付出一切的觉悟。

梁山好汉可以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是因为他们早就弃了生命。

有的人战斗是为了活下去,而有的人战斗则是为了去死。

为自己找一个堂堂正正的死的理由,为自己多年的成败画上一个悲壮沧凉却可以一笑了之的一个句号,这便是英雄,英雄的末路。

英雄是无数成功与失败的积淀。

(三)英雄

好汉和英雄不可以划上等号,至少我以为不可以。

我们可以不以成败论好汉,却可以成败论英雄。

不能否认,招安或不招安,梁山好汉一直都是好汉,但只有风风火火闹九洲的,才是英雄。

英雄不可以背弃自己的道路。那条充满了失败却名为“成功”的道路,尽管路上蓬蒿杂乱,满是血剑白骨。

英雄在路上走着,遇到了另一个人,他正从那条路上退回来,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英雄认出了他,那是曾经的英雄。

“泉涸,鱼相咀于湿,相濡以洙,不如相忘于江湖。”那人感叹,“我要回去做个好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英雄笑了,“慢走不送。”

曾经的英雄在夕阳中驻足了很久,欲言又止。

“从来成功不容易,为何转头总是空?明知道„„”那人还要再叹,却转而 想起了自己年少时的模样。

“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英雄且行且歌且远。

有人说水浒传中众多的好汉上了梁山之后却失了生气,逐渐变得统一,辩识不清。反倒不如山下的他们来得热闹,或许是新的规矩体制吧,抑或是把梁山当作无路可退时的归宿吧。然而他们忽然意识到梁山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于是有人便在杀戮中逐渐走向麻木,失去个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使一时的反抗起义,好汉背弃了曾经又义无反顾坚守着的英雄路,便只是一群随波逐流需要组织依靠的普通人而已。

体制里不容许英雄的存在。 于是真正的英雄消失了,在抉择与反转之间灰飞烟灭。 (四)转念

起,承,转,合。

反转昭示了结局。

《水浒》的反转自宋江决定招安伊始。

纵然是刀笔小吏,宋江毕竟还是一个不满足于现状的复杂的人。胸怀野心却虎落平阳,走投无路方上梁山。

大名府火光冲天夜,祝家庄流成河的血,或许宋江曾无数次扪心自问,狂澜 已至,大厦将倾,挽耶?不挽耶?扶耶?不扶耶?

李逵像心里不安分的小鬼,嚷嚷着“你们的皇帝姓宋,我们的哥哥也姓宋”,要哥哥也做个皇帝了

或许是蓄谋已久的,或许只是一念之差,从此世上再无梁山泊。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常常面临抉择,错一步便是歧途。

所以,我们不好去指责宋江有如何的狭隘,因为他也是人,吴用也是人,人是极难做到可以完全弃名声、依靠于不顾的。尽管他们大声宣扬梁山的正义,心里却心知肚明。为何林冲得不到投名状?为何称 “投靠朝廷”为“招安”?

于是梁山决定用 “招安”表明自己的清白,尽管众所周知,招安之后,江湖人面上还敬他们一声好汉,背地里鄙夷一句小人;宦海人明面上客套一声同僚,暗地里嘲弄几分莽夫。他们为社会所不容,他们可以不做官,但也不曾公然反抗,他们都说离不开组织的普通人啊。

于是山里又有人开始不满了,可是不满归不满,也只是不满而已。 转念之间,是一颗平静下来的沉淀的心。 虽然它关乎成败,然而成败不再重要了。

宋江在佞臣的陷害下溘然离去,鲁智深在青灯古佛之间安然圆寂。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又有古人云:“君子温润如玉。” 《水浒传》中的俗人好汉看透了社会,他们最终认识到无论在朝在野都没有 出路,倒不如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力,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即倒。他们在血腥中磨去了锋芒,接受了命运,虽然不及君子。

也许这不只是梁山的转变,而是一个人一生的转变,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才子施耐庵以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将水泊梁山的故事娓娓道来,说一切自有天注定。

注定的转变,注定的失败,注定成就一部《水浒传》。

《水浒传》于我,就只是一个故事。一个略带讥讽略带戏谑的故事。无从判别它的真伪,但既然留传千古则必有其为大众所接受的部分。社会黑暗也好, 民不聊生也罢,至少在我眼里这是一个关乎成败关乎抉择的故事。 一首关于失败者的诗。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 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