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11:2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的教学方法

【摘要】: 队列队形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育的活动与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尝试一些随同集体完成协同运作的操练,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的姿势和良好习惯,掌握上课和集会的队列、队形的方法,发展学生快速集合和进行队列队形练习的能力;并使学生体会时空感觉,使其在集体行动中,逐步养成动作正确、反应迅速、整齐一致、服从集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队列和队形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自制力和坚忍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意识。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

【关键词】:队列队形

练习

教学

兴趣

重复

队列队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队列队形是对身体姿态和空间体位感觉的基本训练,也是组织集体活动,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整齐一致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的个性,具有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品质,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气质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队列队形练习又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育的活动与内容。在整个小学队列和队形教学中,队列队形的整个教学及其重要的内容,可以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上体育课及组织活动的实际需要进行安排。而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加强引导队列队形练习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一些行为和意识的影响,如自制力、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日常生活中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等。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先认清队列队形练习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要努力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在课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了能更好进行队列队形的教学,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古代着著名的学者管仲说:“劳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跑步走等。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疲惫,从而失去了对队列队形练习的兴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师在教学中不妨采取情景创设的方法,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调节教学气氛。

1、场景模拟法。教师把训练场地布置或用语言描绘成一个特定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学生好奇、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起他们训练的热情。

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的场面,让学生

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来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把训练场地布置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2、游戏竞赛法。每个人都希望在竞赛中取得胜利,小学生的好胜心更为强烈,在游戏中获胜是学生参与活动最重要的原动力,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

通过队列队形练习,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可以让学生形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和令行禁止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作风。

二、降低难度切合实际

体育教学首先是教育,它必须为育人的最高目标服务。因此,体育教学必须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注意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教材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及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表现出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心理素质不稳定等现象。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

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这种空间感和本位感较强的动作,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对动作刻意的强调,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诸如此类的高要求还有很多,如原地踏步时提腿的高度,集体训练时的动作同一性等,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教师要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作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队列队形的练习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

那么队列队形这个内容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呢?举个列子,刚这段时间,本人就一年级的队列队形进行着教学,一年级的队列队形练习主要是简单的四面转法。但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四面转法对于他们来说也很难被接受。第一次教学,我先教学生认识了前后左右,特别强调了左右方法如何识别。但在第二次教学时,还是有小部分学生没有搞清楚左右方向。再进行简单的复习后,就进行了转法的教学。这是就发现问题了!我们都知道每个转法都是以脚跟、脚尖为轴进行的,但是学生对于这个方面的掌握着实薄弱。在经过几次练习后,更是发现,原来学生不会转,他们转过去之后,两只脚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或者有的甚至是“走转”;或者是跳的。学生的方法很多,却没有一个是正确的。是否能合理地组织学生活动,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而我们体育教师如何运用这个专业技能又是一个大学问。

三、丰富语言调控情绪

由于队列队形练习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等原因,学生不愿意练习。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语言非常重要即:

1、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在机械的队列队形练习间隙,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鼓励学生说些健康的俏皮话。也可以应景说一句歇后语或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

2、琅琅上口的顺口溜。为了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同时也激发训练的兴趣,教给学生一些自编的顺口溜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笔者编了一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在教学中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 (站队时)队列里莫说话,老师就会把你夸。两手平举踏步走,嘴里数着一二一。

(立正时)抬头挺胸收小腹,两脚并拢肩放松。双手紧贴大腿边,双目炯炯视前方。

3、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体育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项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同样重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宏亮、清晰。体育教师从动作上传达的信息有时远比语言来得清楚,学生通过观察不仅看到了准确的动作,还能感受到形体姿态的美,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从事体育教学已有多年,下面将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归纳几点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的示范: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尽量做到正确,熟练、优美、大方,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感受到美的熏陶,在欣赏示范的同时也是有力的鼓舞。当然教师也应该考虑自己的示范位置示范,我们选择一个全体学生都能清楚的看到示范的位置进行示范,而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这样就能达到示范的目的和应有的效果。

二、深刻学生的记忆:比如说学习四面转法的可以用竞赛的形式,重复的让学生转来转去。要求,不管是转哪个方向,转过去转回来,双脚都还在原地不变。也可以在往右转时就先拍打自己的右腿,提醒自己右脚脚后跟,往左转时,就拍打自己的左腿,提醒自己是左脚脚后跟了。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该经常更换场地或者是游戏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爱新鲜的心理特征,激发他们的训练热情。例如:练习齐步走、四面转法、正步走、立正、稍息、踏步等我们可以利用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练好队列队形的重要性,用语言来激发他们的激情;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趣味教学。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也应该采用多变的形式,因为队列,队形教学不是一两节课就能学会和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从教学形式上多加考虑,使学生有新鲜感,这样,才能克服队列、队形练习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达到练习的最佳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因此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也是队列队形训练的有效载体。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一比哪个小队集合的速度快、队列整齐;看一看哪一队的队员精神饱满,站姿准确;听一听哪队队员报数的声音响亮有力,予以表扬。其他的队列的游戏还有:一切行动听指挥;挑战应战;穿城门,春种秋收等体育游戏,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先从简单的开始教,如各种转法教学时让学生先学会脚尖脚跟走,为练习打定基础。因为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大都是参照军事训练的相关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军事化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不能一味地以高标准去要求他们,否则只会使他们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压力,而该学习的东西却一点也学不会。例如:在教学原地踏步和齐步走的练习中,教材中对摆臂的角度与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达到的。而且只可以的情调动作,只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进而影响整个动作的准确性,产生排斥抵触的情绪。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教师就应该降低动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做到。如摆臂时学生能够做到双臂自然摆动、动作协调、姿态美观,就可以视为达到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后的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五、教师语言的调节: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是缓解学生身心疲劳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于在进行队列队形的教学时,幽默能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有助于放松练习带来的紧张感,能让学生更快地自我调整,投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训练中。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抓住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句话与学生开些善意的玩笑,打一个比方,作一个对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真棒,你真厉害给学生一些掌声鼓励学生。也可以应景的说一句歇后语或者是反正话,课堂气氛会在学生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与兴奋性也会随之提高,学习的效率也就显现出来了。在低年级的队列训练中我们可以编一些简单的顺口溜让学生牢记动作的要领(比如四面转法:脚尖脚跟转),同时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配合相应的队列队形练习内容。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改下的体育教学中,队列队形练习仍然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师必须从主观上重视这一教学内容。然而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练习显现出单调、枯燥的状况,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练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体育教学》——月刊总第122期

《体育—一~二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

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方法

队列队形教学方法

浅谈体育队列队形的教学方法

体育队列队形反思

体育队列队形教案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

!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反思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

队列队形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队列队形的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