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教学心得体会

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5 08:33:00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浅谈

陵原中学 樊小刚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的过程。在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了体育这门课程取得效果是否完美。个人感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堂教学方面 (1)、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尊重实际体育教学条件和新课标教学内容的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我们体育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学校体育教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体育室内课上,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来设置一堂好的体育课为主导 。在体育室外课上,根据新课标的教程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体育设备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课堂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积极参与。同时体育教学需要遵循“简单、实际、易操作为基本出发点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让体育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使体育教学课堂真正的回归自然。

(2)、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学生对体育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一些动作要领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体育教师的想象了。因此,我们体育老师在体育课堂上,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回过神,在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明白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继续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才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 、理论与实践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新课标教材是体育教师进行有效体育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体育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 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技术动作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听说各式技术动作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效率。

三 、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熟悉新课程标准,因为新课标是我们体育教师的教学依据,它指明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向,,我们应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切实落实到自己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同时我们体育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达到有效教学。

推荐第2篇: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推荐第3篇:体育教学方法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叫刘东东,来自山东,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指导老师李志清教授。下面开始我的试讲,我试讲内容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通过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同学们对体育教学法的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体育教学是以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所以学习教学方法时贵在通过理论和范例来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动作要领,正所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我们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了解和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下面我们先学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它的概念是什么,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法的概念就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使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时,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先请问一下同学,语言等于讲解吗?对,语言不等于讲解,为什么语言不等于讲解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举例来说明,比如我说大家到篮球场集合,快点,怎么了,下次不能迟到,等等这些都是语言但它不是讲解,语言的特点是用来指示、评价、要求命令的,但是语言中没有学生不明白的地方。那讲解呢,讲解就是用语言向学生讲解他们不明白的道理。比如跆拳道中的横踢单个技术动作要领,是提膝、转髋、大小腿折叠紧、脚面绷直、鞭打踢出小腿、击打后站架自然恢复,这就是跆拳道横踢技术的动作要领的讲解。通过以上这两个例子的鲜明对比,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了语言不等于讲解。

那么讲解等于讲解法吗?同样讲解也不等于讲解法, 讲解法是除了用语言向学生讲解他们不明白的道理以外,还要熟练的运用讲解的方法和讲解技巧。比如说,我们前面所讲的语言不等于讲解那里,老师就运用了讲解法,在给同学讲解你不明白的地方时候应用课举例和对比这样的方法技巧,让同学们很快掌握住语言和讲解是不相等。讲解就是向学生说明一件学生不明白的道理,没有加上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所以说讲解不等于讲解法。

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而讲解法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做法及要求,以及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能进行讲解的方法。

我们在运用讲解法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不能形成“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要精讲多练。体育教学与其他教学不一样,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身体运动特征,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形成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这样既达不到教学效果更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运用讲解时,要抓住教材的关键,突出重点。比如跑的教材重点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点是后蹬,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讲后蹬技术。教师只有抓住教学重点,才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技术要领动作。现在很多教师运用教学口诀,取得了教好的教学效果,如将武术中的前踢腿动作先归纳为“三直一勾”,再分别讲解“三直”(前踢腿时,上体和两腿的膝关节要直)和“一勾”(上踢腿的踝关节要成勾型),几个字概括了动作的要领,又如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可概括为: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语言既简明,又生动形象,调理清楚,学生喜欢听,容易记得住。所以说运用这样的讲解法既符合了体育教学法“精讲多练”的原则,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懂得了在教学方法中不要出现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但是我们也不能出现只练不讲的局面。为什么不能只练不讲,因为我们前面也学到,讲解是要用语言给学生讲明他们不明白的道理。如果学生只是去练,而不知道练的道理、要领是什么?我们说能训练好吗?再比如说在对抗的运动项目中老师只是让队员天天做单个动作练习而不去跟他讲解动作的用法。将来上了擂台肯定是不会拿到好的成绩。所以说在体育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去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针对具体情况,随时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如在做支撑跳跃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推手,在跑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放松肩部,用力后蹬。所以在教学训练中要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好我们接着往下学习问答法,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问答法的概念,问答法又称提问法就是指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要求学生回答 ,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和巩固技能与知识的方法 。这就是问答法的概念。而且问答法也是一种历史悠久,行之有效的方法, 很多古代的教育家都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常用提问法来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在现代教学中,问答法也被广泛运用,那它的优点是什么呢,问答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们了解了问答法的概念和优点,下面我们接着往下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文化课课堂上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 1.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往往采用简短的语言。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提问时应采用简单, 通俗、易懂的语句,避免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及长篇大论,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回答。

2.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因为体育课主要是以教授运动技能为主的实践课,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应该在练习中,教师应该在练习中给予指导。而没有必要为个别动作花费太多时间去讨论。 3.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以伴随练习中的思考为线索。

问答法在教学中学生并不能直接得到答案,而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的体验, 仔细地体会每个动作的完成及所产生的身体的变化,不断地去思考 ,联想才能得出答案。 4.在体育教学中的问答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为什么放在开始比放在结束更为重要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刘晨阳同学请你来回答一下,好请坐,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的吗?好,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如果把提问放在练习开始的时候,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起到提醒作用,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注意,而且还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如果放在结束练习之后,学生会对自己刚才练习的动作进行记忆性的思考,促使学生积极的寻求答案,加深对正确的答案的印象。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中问答与在文化课课堂上的问答在形式上还是存很大差别的。我们大家要把它区分开来。

在体育教学中,虽然广大体育教师很注重运用问答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明显存在着浅显的问题,使得提问失去了启发思维的意义,如以下几例: 1.老师做的好不好?

比如老师做完一个示范,问你们做的好不好,可能我们大家都会回答说好。同学们想一想,这个问题提的没有意义吗?其实这个问题问的几乎没有任何教学意义,反而有相反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真的做的很好,就有点自催自擂,而且学生也不知道教师示范好在哪里,如果教师做的并不好那么教师就等于让学生说违心的话。 2.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

教师在学生做完练习后问,我们做练习的积极性高吗?学生回答说高,这第二个问题看似是个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评价的结论只有一个高。 3.他做的好吗? 好,我们就给他鼓掌。

教师挑出学生做示范后问学生,学生自然回答好,并鼓掌。现在很多老师上体育课的时候都经常提问这样提问题,但是这个这个提问的也是有些浅显,因为它的回答也是只有好与不好,没有太多的让学生思考的地方。

上述三个问题都只需要很浅显的做出判断思考,而且没有第二个选择,因此是不成问题的提问。因此我们对前述三个问题进行做以下改进,第一个问题老师坐的好不好?就可以改成想想老师刚才做的示范和你们自己的动作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归纳出老师的动作与自己的不同点,就不存在好与坏的评价,就属于归纳性提问) 2.我们做练习积极性高吗?可以改成大家评价一下第一组和第二组,哪组练习的积极性高?为什么这样说?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主判断。

第三个问题3.他做的好吗? 可以改成 谁来问答一下,他作的示范好吗?好在哪里,又有哪些不足?这种提问是要求学生进行选择,它是态度上和认识上的判断,不只是回答好与不好。

针对以上三个提问进行修改后,使提问变得没有那么浅显,反而更有思考价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提问法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巧妙与其他教学方法衔接, 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在体育教学中,一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一种方法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搭配,或者有机结合,或者以法为主多法相辅。所以说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研究各种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

好,本节课内容已讲解完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思考题,第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希望同学们在课下的时候加以思考,并能熟练掌握。好,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推荐第4篇:体育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语言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预防和纠正错误法、处方法、学法和心理调控法等。

一、语言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运用清晰而准确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信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语言法主要包括有:讲解法、口令和指示以及口头评定等。这里重点谈谈讲解法。

讲解法是指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讲解的目的要明确,讲解应有教育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讲解要有计划性和针对性,通过讲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动作的要领、重点和难点。

2、讲解的语言要生动、形象、清楚、简明、准确、通俗易懂

教师讲解时口齿要清晰,要用普通话讲解;用词要准确,讲解要简明扼要,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和口诀。

3、讲解要富于启发性

教师讲解时应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出的问题深浅适度,既有兴趣性,又有启发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

4、讲解应注意时机和效果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把握好讲解的时机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的开始部分,应首先讲清本次课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做到语言简明、声音洪亮有力。对于新教材,一般都在练习前进行讲解,在讲解动作重点、难点的时候可配合手势和语调的变化,以提高讲解的效果。当学生正在做练习的时候,特别是做静止用力和危险性较大的动作时,一般不进行讲解,必要时可简短提示。

5、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特别是对于九年义务教育范畴内的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讲解一定要与示范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语言刺激的同时,感受到直观的动作形象,以促进其较快地形成运动表象。

二、示范法(含有:正面、侧面、背面等)

示范法是教师(或指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过程和要领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的种类较多,可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分类。

(一)按照示范的速度进行分类可分为常速示范和慢速示范

常速示范一般在某种教材教学的开始阶段,为使学生建立物完整的动作概念时使用。

慢速示范通常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动作的结构和时空特征时使用。

(二)按照教师示范的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正面示范、侧面示范、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

正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左右移动。

侧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侧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人体的前后移动。

背面示范是指教师做身体练习时背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是为了表现较为复杂的身体练习技术。

镜面示范是指教师在与学生做同一个身体练习同一个节拍的条件下,以自身所出的左或右肢体与学生正好相反,同时正面向着学生进行的示范。它通常用于技术结构简单,又需要学生模仿的身体练习。例如,徒手体操或广播体操。

示范还可分为完整示范和重点示范、正确示范和错误示范、高位示范和低位示范等。

无论是那一种示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时,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要正确

良好的示范应该准确、熟练、放松、优美。它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前,体育教师应当认真地准备示范动作,以确保教学中示范的质量。

2、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

教师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每次示范前,应根据教学任务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示范什么和采用那种示范形式(当然,也可以综合运用各种示范),以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到他们应观察的东西,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3、示范位置要适当

示范的位置与教学的效果也有重要的关联。它与身体练习的特点、学生的队形、天气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教师示范的位置应以全体学生在无干扰、易观察,同时教师又易于控制学生的条件下进行。

4、示范要紧密结合讲解

讲解应注意与示范相结合已如前述。示范与讲解结合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先讲解后示范,此法多用于对新教材的教学;二是先示范后讲解,此法一般在复习旧教材时使用;三是边讲解边示范,此法多用于技术简单或学生较熟悉的身体练习。

三、完整法和分解法

(一)完整法

完整法是将一个动作的所有技术环节,在不予以分割的条件下,完整连续地进行教学或练习的方法。完整法的优点是能保持身体练习结构的完整性,不易割裂身体练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掌握较复杂的身体练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完整法适用于技术比较简单,或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

运用完整法时必须注意的两个问题:

1、对技术较复杂而无法分解成技术环节进行教学的身体练习,应通过适当降低身体练习要素的水平,或选择适宜的诱导性练习和辅助性练习进行教学。在教学的开始可以降低身体练习的难度,忽略技术细节等方式使学生顺利过渡到泛化期。

2、诱导性练习是与所学动作技术相似而又简单的专门性练习。诱导性练习的选择要有目的性,应注意它所使用的肌肉以及用力的顺序与所学身体练习的一致性。

(二)分解法

分解法是把一个身体练习合理地分成几个部分(或环节),按部分逐次进行教学,最后完整地掌握动作技术的教学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对于较难的身体练习可以突出重点,有利于过渡难点,简化教程,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其缺点是容易破坏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影响完整动作技术概念的形成。

运用分解法时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

1、在分解身体练习和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防止破坏动作结构。

2、确定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重点与其他环节的衔接,最后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 3、注意完整法与分解法的关系。分解地进行教学则是手段,完整地进行教学才是目的;完整法降低练习要求到一定程度就是分解法,而分解法要求练习提高到一定程度就是完整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结合使用两种方法。例如,进行先完整、后分解、再完整地进行教学,或先进行诱导性练习,后分解、完整、分解,最后完整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在根据教材的特点选用上述两种结合形式时,最后都要使用完整法。因此,可以这样说,能使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就不要用分解法进行教学。

四、练习法(含有:重复、变换、循环等)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根据体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有目的地反复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使学生感知和建立所学身体练习的表象后,还需要通过反复而大量的运动实践才能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纠正错误动作,巩固所学技术,建立正确的动力定型。因此,练习法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方法。

练习法有若干的调节因素,通过调节因素的调节,练习法可以适用于学生做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以达到掌握技能和发展体能的目的。主要的调节因素有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重量,练习的时间,练习的强度、练习的间歇时间和休息的方式等。由此可见,练习法对达成体育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具有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又可分为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三种形式。

(一)重复练习法

重复练习法是在不改变身体练习的技术结构和运动负荷的表面数据的条件下,进行反复练习的方法。它是学习技术,发展体能的最基本的方法。

重复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重复练习法(或称为持续练习法)和间歇重复练习法。一些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和发展耐力的身体练习,有如游泳和中长跑,通常采用连续重复练习法。对于一些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篮球的连续传接球练习等,可以赋予它周期性的特点,从而运用连续重复练习法。运用间歇重复练习法要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确定间歇的时间,有如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复跑,在练习中不仅应对其运动负荷的外部数据和技术提出要求,还应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对练习与练习之间的休息形式和间歇的时间提出具体的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来说,间歇重复练习法的间歇时间应以学生的身体恢复为标准,这一点与运动训练学中讲的间歇训练法上有很大区别的。

(二)变换练习法

变换练习法是在变化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变换练习法中所讲的条件是指身体练习的要素、身体练习的组合、器械的高度与重量,以及练习的环节等。通过变换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刺激人体更快的适应,从而有效地提高人的体能。变换练习法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良好的作用。

变换练习法根据练习中是否有间歇,又可分为连续变换练习法和间歇变换练习法。连续变换练习法普遍适用于周期性的运动项目,有如变速跑。在中、小学校,对提高同一种身体素质的练习,教师还可以通过改变练习的器械和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如把平时在练习场地内的耐力跑改变成越野跑,把举哑铃变为双杠的屈臂撑,等等。

(三)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练习任务和需要,教师预先选定若干练习手段作为练习的站(点),学生按规定的顺序和练习的要求,依次逐站(点)进行练习的方法。也就是说,把单个的身体练习内容,按一定的要求科学地组合,然后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不停顿地进行练习。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循环、运动负荷较大、练习的程序和要求可根据练习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的条件进行各种设计。即让练习者以一个“作业点”到另一个“作业点”按预先规定的具有局部性和针对性的简单练习手段,用一定的重复次数,逐项循环练习下去,以达到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能,巩固技术、技能目的的同时,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品质,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由此可见,循环练习法既是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的结合形式,又是体育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选择身体练习,确定练习的运动负荷、练习站(点)的数量和循环顺序都应服从练习的任务。例如,为了改进和提高技术时,以4—6练习站(点)为宜;如果是为了发展体能,一般采用8个以上的练习站(点)进行练习。

2、选择的练习方法和教材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如,选用一些复习教材或学生练习过的辅助性练习;因为只有学生比较熟悉这些练习,循环才能顺利进行,教学也才较易组织。因此,循环练习法一般在学生掌握了重复练习法和变换练习法锻炼的内容之后选用。

3、选择的练习应当是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注重练习之上下肢的搭配,发展各种身体素质教材的搭配和对学生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

4、各练习站(点)身体练习的难度应适当搭配。

5、安排好运动负荷。循环练习的总负荷应适当,即各练习站(点)的负荷,以及练习站(点)与练习站(点)之间的休息时间也应合理安排。一般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再逐渐增加,但是,不要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站(点)的练习量较大时,强度应小一些;反之,强度较大时,练习的量就应小一些。各站(点)之间可安排适当的休息,各站(点)的运动负荷应大小间隔搭配。练习循环的次数也可视教学的任务、学生的条件及其需求而定。

6、严密组织。循环练习法是众多的学生同时做不同的练习,如果设计、组织的不好,就容易发生教学事故。例如,应当考虑每个组在各站(点)的练习时间大体相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从练习时间短的站(点)向练习时间长的站(点)扎堆。

五、游戏法和比赛法

(一)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 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其特点是不仅有一定的生活情节和思想性、娱乐性;还具有竞赛因素和趣味性、观赏性,能引人入胜。游戏法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操作简便易行,因此,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最感兴趣且乐于参与的活动之一。游戏法虽然有一定的规则要求,但是,它能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有利于学生体能、智能和品行的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是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重要而有效的辅助手段。

(二)比赛法

比赛法是按照比赛的规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通过相互竞争以决定胜负的练习方法。其特点是规则清楚,竞赛激烈,能充分动员学生的体力、智力,发挥学生的技能和潜能,以及心理适应能力,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优良的道德意志品质。

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四点:

1、要有明确的目的。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应根据教学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选用并周密细致地组织活动。

2、调控好运动负荷。在运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时,学生大多都比较兴奋,运动负荷较易超量(个别学生可能例外)。因此,教师应根据规则及其要求、教学的内容、时间、场地的大小等条件,调节和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

3、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和智力的培养。教师在学生活动前,应讲清楚具体的要求;在活动中,应认真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指导学生的练习,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并能适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活动结束的时候必须进行讲评。及时地指出好的、应当倡导和发扬的地方;同时,明确地指出不足的、今后要认真加以改进的地方。

六、预防和纠正错误法

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练习中产生的错误,选择最有效的手段,及时地防止和纠正错误动作的一种方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小学由于小学生运动中枢神经控制肌肉运动的能力较差,运动技能的积累较少,所以小学生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错误的动作,教师应注意及时地进行预防和纠正。因为错误的动作若不及时地加以纠正,就会产生和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同时还可能发生运动性损伤,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体育教师应善于分析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因素:

1、教育心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因此,在练习中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表现出怕苦怕累、怕伤怕痛的畏难情绪,缺乏完成练习的勇气和信心。

2、运动生物力学因素。这主要是学生对动作要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动作技术运用不合理。

3、运动生理因素。这主要是学生的身体素质或体能没有达到学习并掌握动作技术所应具备的水平。

4、教学环境和条件因素。这主要是指场地的布置,卫生条件,体育器材的稳定性,环境的干扰和气候因素等。

5、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教法。这应当包括有教师的讲解能力、示范水平,以及的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的要求是否合理、恰当,教法步骤是否循序渐进、合乎规律,等等。

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大体上也包括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教师首先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严寒和酷暑,给学生作出表率,通过讲解和运用激励的方法使学生建立起“我要练”的动机。

2、改进组织教法。教师通过提高讲解和示范的水平,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动作表象。同时,要合理、恰当地选用诱导性练习,正确安排教学步骤,是产生错误动作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能,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抓紧抓好。

4、科学而合理地确定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对于每一节课技术、技能的学习任务和体能锻炼的要求,应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5、体育教师要认真备课,了解学生情况,钻研教材教法,苦练教学的基本功。同时,应加强教学的总结、交流工作,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预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有如限制矫正法、诱导矫正法、自我暗示矫正法、消退矫正法等。

运用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1、体育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学生要耐心启发,热情帮助。

2、预防和纠正错误应首先抓准主要矛盾,抓住共性的问题进行解决。

3、预防和纠正错误要以预防为主,纠正错误应选用最适宜的方法。

七、处方法

处方法是指通过开运动处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体能和健康水平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应首先进行“运动诊断”,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个体的练习次数、练习强度、练习时间,以及练习的间隔时间等。最后好应该通过终结性的“运动诊断”,观察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能发展的情况。处方法的运用可能是在一节课,也可能是若干节课。这需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处方法对于贯彻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能力具体十分重要的意义。处方法适应对象主要是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

八、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获取信息,提高学科能力的方法。学法包括有自我定向法、自我处方法、自我评价法、自我调节法和自我恢复法等。这些学习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一般使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学生。这里着重谈一谈自我定向法、自我评价法和自我调节法。

(一)自我定向法

自我定向法是指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包括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选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练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运用此方法时应注意目标的设定应有学生的认同性和心理信息的反馈,同时目标的公开化和多极化也是教师应十分注意的问题。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二)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获取练习前后身体机能及技术等方面信息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

(三)自我调节法

自我调节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体育锻炼的实际效果,对锻炼计划进行科学而适宜调整的一种学习方法。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九、心理调控法

心理调控法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施加影响的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心理调控法有心理放松法、表象练习法和条件限制练习法等。

(一)心理放松法

心理放松法是以一定的暗示语(或利用优美而轻松的音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一种方法。心理放松法的运用应注意教师暗示语的针对性和语气。如果选用音乐,应注意乐曲的旋律。

(二)表象练习法

表象练习法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学生头脑中反复想象某一运动动作或运动情景,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调控能力的一种方法。运用表象练习法时,教师应注意表象练习的程序,应在学生有一定放松能力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活化动员,进行表象练习。在表象练习中,可以逐渐从视觉表象过渡到动觉表象,语言的提示应准确简练。

(三)条件限制练习法

条件限制练习法是指通过教师设置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范围要求或纠正错误动作的练习方法。教师所设置的限制条件有助于学生正确感知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推荐第5篇:某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2016xxx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找范文就来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2篇 初中体育教学的心得体会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学黄笑云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创新与进步的过程。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在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与练习必须密切结合,教师与学生接触频繁,且须配合默契,因此,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情是否融洽,就显得十分重要。以下是本人结合这几年来体育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保持爱心,激发学生的尊师之情\"感人心者,莫过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怀揣一份爱心,保持高度的热心,选取恰当的方法,体育教师应具备过硬的业务素养。体育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教师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人学习之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上课时天气热,老师就要想到减少学生的运动量,天气较冷时老师应想到学生衣着的厚薄,出汗后是否会感冒,遇到学生头痛发热,教师就应让学生休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的时候,教师应宽容,沉着冷静,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在练习中会违纪,这就要求教师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来解决问题,使他们主动克服缺点和错误。当然宽容不是无限度的,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而定。

二、融洽师生关系,教学互动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一种在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相互帮助、相互矫正,共同提高的合作学习环境。要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尽量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各种学习氛围,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融人到课堂练习中,让他们在感受体验总结的基础上学习,教师再去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徉的困难,有些动作学生一时掌握不了,教师千万不可急躁,更不能埋怨,而要耐心地指导学生。比如我在上初二年级立定跳远课时,首先让学生做模仿练习,体会怎样才能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全身协调用力。让学生带问题去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更乐于接受,更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三、注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应用示范进行教学,让学生多进行模仿练习,将整个教学内容游戏化、比赛化,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在较为兴奋的状态下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本节立定跳远课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示范法: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本找范文就来节课中让学生多看动作优美标准的示范,并在练习前观看有关录像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比赛法:通过游戏和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启发法:依据\"实践----认知----在实践\"的规律,在讲解前,先使学生主动探索,启发学生创新练习,理解知识、自我完善。

4、鼓励法: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多鼓励多表扬,发现闪光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5、指导纠错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示范指导和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规范的技术动作。体育课堂设计要求以学生为核心,以活动为媒介,以情感为纽带,使师生双边教学关系得到和谐发展。作为教师应该预料到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因素,特别是来自学生的反应,从而对症下药,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掌握自己喜爱项目的运动技能,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进入高中选项教学奠定基础。

推荐第6篇:体育教学方法[材料]

第三章 体育教学方法

内容提要:

本章在对体育教学方法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体育教学中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的方法,发展体能、锻炼身体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以及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创造丰富的方法有助于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本章内容对于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在体育教学中,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常用的方法包括: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矫正法。体育教学中语言法运用的具体方式有: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直观法,包括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常用的发展体能的方法有: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循环法、综合法。随着现代教学的发展,许多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如发现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群体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学重点:

1. 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的方法。

2. 发展体能、锻炼身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动作技术、形成动作技能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推荐第7篇: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体育教学方法初探

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参加课程改革两年多来,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不断地学习、探究体育课程新标准。认真思索,努力寻求教学新方法。我觉得体育教学的形式还是要灵活多样,要打开封闭的教学大门,突破狭小的教学空间,根据学生需要,让学生走向娱乐场、健身场、走向大自然,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小组合作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教学即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根据体能、学习能力合理搭配,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的模式,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促进认知,情意发展

小组合作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无压力、轻松的气氛中,对伙伴的动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伙伴交流自己练习的感受,形成一个立体的练习网络。这种教学情景,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伙伴的帮助,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只要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从而找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这种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发挥其特长,充分表现其认知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从中找到乐趣,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 例如:技巧教学中,学生完成基本动作后,教师布置组合动作练习,让学生想办法将动作连贯起来。这时,学生热情高昂,各抒己见,彼此启发分析,提炼最佳方案。伙伴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结果,八个小组的表演都有精彩之处,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取各组之长,一个完美的组合动作在学生的创造中诞生了,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团体的力量,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小组练习以合作为主,小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何况,体育本身就是竞争,为小组而奋斗,大家紧密配合,出主意、想办法、没有了埋怨和责怪,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大家彼此帮助,取长补短,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

例如:在进行游戏比赛中,教师可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自己分配任务,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小组中紧密配合,然后与其他小组竞争。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觉得自己是本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本组完成任务,并努力战胜对手。教师应认真挖掘各小组的优点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找出其不足,最后评出完成任务最出色的小组。最好的小组要表扬,其他的小组也要鼓励他们努力提高。这样既能学生的培养竞争意识又能发展其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找准位置,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积极引导鼓励,并及时调整解决未预料的问题,确保正常的课堂秩序,让学生能真正主动,愉快的练习。其次教师课前必须设计好学生行动的路线,各小组练习的位置,把握教材的重点,熟悉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况,才能精心选择有效的练习方法,才能做到课上及时辅导,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质量。另外还要重点培养在民主氛围中产生的小组“领头人”,教会他们组织小伙伴练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小组都紧紧同教师联系成一体。 幽默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幽默法是一种有效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手段,它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及批判功能。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幽默是一中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在课堂中,幽默法可分为语言幽默法和非语言幽默法。语言幽默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者运用笑话、故事等进行表达的教学幽默。非语言幽默法是指教师利用手势、躯体、表情等非语言的表达方法来实现的幽默,即动作幽默和表情幽默。 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评判一堂体育课上得成功与否,课堂气氛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好的课堂气氛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幽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情绪激昂,更好地达到健康锻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容易产生快乐感和自信心,表现为积极参与各种练习,动作轻松自如,并能更快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动作,练习时乐而不疲。 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动作规格的讲述若平铺直叙,那么会现得比较抽象,枯燥无味,难于理解,若形象地告诉学生“起跑前要象一个被尽量压缩的弹簧,听到跑的口令或枪声是„啪——‟的一声冲出起跑线,同时,起跑后要设想后面有只狼在追自己。”从而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声音和设想的情景,那么会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动作要领,又心情愉悦,更加喜爱体育活动。 沟通师生情感,消除学生疲劳

教学活动适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此过程交织着师生情感的因素,情感是将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良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幽默可让学生领略到教师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使他们觉得面前的教师不只是一个可敬畏的“教师”,而是一个风趣可亲的“朋友”。另外,当学生在练习出现疲劳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用一些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身心得到锻炼,暂时忘却疲劳,以兴奋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到课堂中来。

例如:在跳远练习中,当学生练习出现精神抑制状态是,教师采用幽默语言或动作,如教师扛着沙耙站到沙坑后面喊“猴哥,俺老猪在这里,快跳过来”,外向的学生可能会说:“俺来也”,然后兴冲冲地继续前进练习了。这样即可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谊,又能使学生暂时忘却疲劳,何乐而不为呢?

三、警策批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事先未曾预料的问题,如教师在讲解动作规格,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讲空话是,教师可幽默地说:“谁带收音机过来上课呢,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了,请暂时把它关掉”。这种幽默的批评给学生起了警策作用,即能保持教师的权威,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难堪的地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使偶发事件干扰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反而使它运行得更稳健灵活。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幽默法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当学生精神疲惫,或课堂纪律松散,或学生面对困难,或失声间出现窘迫状态是,可适当运用。但如果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操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必须严肃认真的气氛下进行,这时用幽默来逗笑学生,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伤害事故。再者,教学幽默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当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说出某句妙言趣语时会耳目一新,哄堂大笑,可若多次重复,则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素材,加以组装,改头换面,使之与体育教学的情景更加吻合,不断更新,达到“信手拈来”,而不是老生常谈。

所谓“文无定法”,体育教学同样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赶得上新课程改革的这艘大船。

推荐第8篇:体育专项教学方法

2014级专项教学方法汇编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掌握各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将各专项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同学一起分享。现在2014级的专项课中,对各专项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汇编工作。要求各专项的同学分工合 作。认真完成各项内容。

请各2014级专项老师就各专项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布置与安排,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具体的实例要求进行编写,并将本专项的内容汇编成册。以便于同学们相互交流与学习。

教学方法与内容要求锲合中学教学实际,要求专项每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并作为教法课的作业计入该课程的成绩中。

以下列出的各专项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依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的基本活动技能必学内容和限学内容选择的,有不当处请各专项老师调整与补充。

基本格式要求实例:

足球

一、脚背正面踢球

(一)动作要领

直线助跑,两眼注视球,最后一步跨步支撑时步幅大,支撑脚积极以脚跟着地,在球踏在球的后沿侧方10-15cm处,脚尖与出球方向一致,膝关节微屈。踢球腿在跨步支撑的同时大腿后引,小腿后屈,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摆动,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小腿加速爆发式前摆。脚尖向下,脚背绷直,脚腕压紧,踝关节紧张,以脚背的正面击球的后中部。击球后,踢球退随球前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支撑脚站位、击球点的准确 难点:踢球动作连贯与协调用力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

1、复习脚背内侧踢定位球(以右脚踢球为例)

2、教师示范(正面、侧面),提问学生动作步骤,演示版画图

3、原地和上一步集体无球模仿练习,了解助跑的方向、支撑脚的位置、摆腿的方向、正确的击球点和脚型。

4、分解练习:集体模仿练习①、找支撑脚位置。

集体练习(1)原地踏点,

(2)上步踏点练习(最后一步稍大)用彩色粉笔标记踏点

(3)两人组合,上步练习,一人扶肩助其平衡,找支撑脚的点,提醒其落在球的左侧后方10-15厘米处,支撑脚膝关节微屈,身体向左倾) ②、找击球点(学生脚背正面贴标记)

(1).两人组合,踢固定球 (检查、指点)

(2)手扶墙壁,将球至于距离两根10cm处,连续摆动小腿脚背正面击球,左右脚各30次

(2)在球中部绑上一圈红胶带,帮助学生强化击球中部的位置

5、助跑,1-3步助跑后踢固定球,踢固定球(距离7米,面对练习墙)

6、助跑,1-3步助跑后踢固定球,踢固定球(距离9米,提出力度不够问题,提醒学生摆幅和速度)

7、分层练习:

(1)助跑3-5步,踢固定球,固定目标(距离15米远,标准球门的宽度) (2)助跑3-5步,踢固定球,限制高度(3--5米) (3)脚背正面踢定位球射门练习(距离15米,门宽5米)

(4)踩球前滚,跟上脚背正面踢球射门练习(距离20米,门宽5米)

8、脚背正面踢球射门比赛,分4组(同上)进行。

(四)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支撑脚站位不准。解决:踏“标贴”,反复练习。

2、小腿摆动不够。解决:反复练习,膝关节摆至接近球的垂直上方时,小腿爆发式加速前摆 ,鞭打动作。

3、-----

二、脚背内侧踢定位球

(一)动作要领

(二)重点与难点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

1、

2、

3、

(四)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体操

一、前滚翻

(一)动作要领:蹲撑,两手撑垫,同时曲臂、两腿蹬地,重心前移,低头、含胸。头的后部、肩、背、臀部依次着垫,当背着垫时,迅速屈小腿。上体与膝部靠紧,两手抱小腿,向前滚翻成蹲立。

口诀:一撑二蹬三低头,团身滚翻似皮球。撑:是双手撑垫、蹬:是蹬地抬臀、,低头:是含胸低头,后脑触垫。团身:团得紧,膝靠紧。

(二)动作规格与要求:两腿蹬直离地、屈臂、低头、含胸,经后脑、肩、背、腰、臀部依次向前滚动、上体紧跟,两臂抱腿团身成蹲立。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前滚翻的用力顺序、动作连贯、圆滑。

难点:前滚翻成蹲撑(团得紧、翻得正。)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1、垫上抱膝前后滚动。

2、利用垫子的斜坡做滚动起成蹲撑的练习。

3、利用垫子的斜坡做前滚翻。

4、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前滚翻动作。

5、自己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

6、练习完成多次前滚翻。

7、双人前滚翻等

(五)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侧方,当练习者前滚时,一手托其颈部随着换托背部,另一手托大腿后部。(体操必须其它项目可以不考虑)

(六)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前额或头顶首先接触垫子。强调头部着地的正确位置(后脑勺着地),可采用“双脚蹬地、低头含胸,提臀,重心前移的练习方法。

2、团身不紧。垫上做团身滚动,以臀部为支撑点双手抱小腿,低头含胸;以臀部为支撑点,双臂肘关节撑地,团身屈膝靠胸。

3、滚翻动过程出现分腿。两腿间夹物体后到,解决分腿动作。

4、手在臀部两侧撑地。原地双手撑地蹬地练习,提高学生对双脚蹬地的感觉,解决滚动速度不够的问题。强化蹬地后的收腿抱膝,要求脚掌落地后与臀部尽量靠近。加强身体素质练习:如立卧撑、抱头仰卧起坐、躺在垫上的屈膝收腿等。

二、后滚翻

(一)动作要领:由蹲撑开始,背对技巧垫,身体稍前,接着两手用力推垫,身体迅速后移低头、含胸,经臀、腰、背、颈、头依次触垫向后滚动。同时屈臂夹肘两手放在肩上,掌心向上,手指向后自然张开,当滚到肩颈部时,两手用力推垫,使身体翻转过头并抬头成蹲撑。口诀:屈臂后倒臀靠跟——后滚低头腿贴胸——举腿收腹团身紧——两手头侧屈臂撑。

口诀简化

1、:团身向后滚——屈肘肩上翻——低头快推手——身体成蹲撑。口诀简化

2、抱膝团身向后滚,低头推手滚动稳。口诀简化

3、倒、团、推。

(二)动作规格:由蹲撑开始,直臂顶肩推手后倒。两手迅速屈臂抬肘翻腕置于肩上(掌心向后)。当头部着地时两手用力推地撑起,保持团身姿势翻转成蹲撑。

(三)重点与难点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五)保护与帮助:(体操必须有,其它项目可以不用)

(六)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田径 快速跑

一、小步跑

(一)动作要领: 躯干正直,身体稍前倾,双臂屈肘前后摆动,肩和双臂放松,提起脚跟保持高重心。一腿伸膝蹬地一腿屈膝前摆,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大腿积极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稍向前下方伸出,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步幅小频率快,整个动作配合要协调连贯。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腿积极下压,脚支撑扒地动作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1、原地小步跑模仿练习。

2、行进间小步跑。

3、小步跑过渡到加速跑。

4、小步跑绳梯练习----

(四)教学中易犯的错误及纠正方法:

1、支撑腿弯曲 。看挂图讲解并示范小步跑技术,原地高重心支撑腿蹬直练习。

2、没有向后扒地动作。体会支撑腿蹬直,另一条腿抬起后小腿略前伸,然后两手快速压大腿迅速落地时,做出鞭打动作。

3、踝关节太松坐着跑。踝关节起锺练习。

---- 主要教学内容:

田径:跑的专门练习、快速跑、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障碍跑,立定跳远、抛、推实心球,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及各种抛掷 体操:前滚翻、后滚翻、侧手翻、肩肘倒立,单杠支撑前翻下, 双杠支撑摆动,三羊分腿腾跃 各种支撑与悬垂练习等

足球:球感、球性练习、各种部位运球、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等、各种配合技术等。 篮球:球性练习、移动练习、运球、传接球、投篮和上篮练习、传切配合练习

排球:球性练习、移动练习、垫球、传球、发球、扣球,拦网 羽毛球:球性练习、全场步法练习、正手挑球、击高远球、正手发 球、接杀球等

武术:手法手型的练习、腿法步型练习、基本套路组合等 健美操:基本步法的练习、基本手型练习,基本套路的练习等 网球:球性练习、移动练习、正手反手击球

(以上内容只是初步考虑,请各位专项教学的老师根据专项特点来确定内容)

推荐第9篇: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 1.运用情景教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创造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共鸣。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例如,各种体育运动会、球类比赛、军训、郊游,都可用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增加体育游戏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活动和运动练习方法,是由一定的情节、形式、规则和结果等几部分组成的综合性活动。学生可以在可行的范围内自己创编体育游戏,使课堂充满公平竞争、冒险获胜的气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好地接受知识,并能使所学知识掌握牢固、记忆长久。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艺术 1.运用“成功教育”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这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有的学生由于害怕,不能按要求完成练习,那么,教师除了进一步讲解、示范外,还应及时适当地降低箱的高度或缩短踏板与箱之间的距离等,帮助和保护这些学生进行练习;而当学生以坚韧的毅力、顽强的品质、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成功时,他们不仅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还大大提高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目标管理

目标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要在学生明确学校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不断去实现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近期目标和课堂目标。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要制订单元达标项目和考查项目,帮助学生制订达标计划,明确努力方向。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目标跟踪管理,使他们能不断进步,最终达到质量目标要求。

三、提高心理琉导的教学艺术

1.充分利用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

体育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以充分运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进行比赛时,同组中的学生就会互相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学生间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任性、娇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各种比赛形式,如拔河比赛、长跑接力赛、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锻炼个人意志和竞争意识,培养耐挫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2.主动参与,锻炼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如让学生轮流带准备活动,让他们体验当教师的感觉,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培养良好的协作能力。同时通过锻炼,克服恐惧和紧张心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组织课堂的教学艺术 1.灵活多变,不骄不躁

在体育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应能对学生的意外情况快速地做出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因势利导,把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学生违纪行为引导到有益于学习的方面来。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他们学习。在处理各种问题时,随时想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从教育的根本利益和目标出发,力求处理好所面临的问题。 2.行为替换与奖励

为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提供合乎要求的替换行为,也是教育艺术的体现。如有的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总爱打闹,教师可根据情况请他来保护其他同学练习,请他做示范,回答问题,当裁判等。总之,给他安排一些合理的活动,替换违纪行为,并对表现好的及时进

推荐第10篇: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七章 体育教学方法

第一节 体育教学方法概述

一、关于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的概念在教学论各个概念中是一个最复杂的概念,再由于体育本身有着许多的方法,如体育锻炼方法和运动训练方法等,所以使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就更加复杂。仅对至今的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的不同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教学方法定义的中心词都很不明确,用两个词作为中心词的概念也很多,有的概念、定义的中心词还用了“总和”这样含混的表述,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是个复杂的和有着多个层次的概念。

至于当前体育学者对体育教学方法概念的解释,可以说基本是移植一般教学论中的有关教法概念,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在概念界定等方面也会有许多同样的问题。当然体育教学方法在内涵和外延上诸多问题,也会严重地影响体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对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界限和内容的不清晰更妨碍着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教材和教法课程教学的进行,影响着体育师范生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掌握和体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提高,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重要,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

二、教学方法育教学行为的区别

为什么人们会对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理解产生以上那样的多样性甚至是混乱呢?本书认为:这与“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的区别不明”有密切的关系,让我们首先在此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三、体育教学方法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行为应该有区别,否则就不必有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也不必在体育教学论上的书上教体育教学方法了,那种“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做的事都是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教学行为只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行动特征,而教学方法则是教师的某种教学技术,如“讲解”是教学中教师的行动特征,而“讲解法”则是教师们所采用的技术。

教学行为与教学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除了运用不当的情况下,一般来说都应是合理的、科学的,都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技术;而教学行为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有的还是错误的。

(2)教学法使教师群体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有规律可循的教学技法,而教学行为则是教师个体的偶然和随意的行为。

(3)教学方法由有目的、有意识的教学行为组成,所有教学方法都由教学行为组成,但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是教学方法。

四、体育教学方法的层次

当前,对体育教学方法含义的理解产生多样性和混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学方法的空间和界限定位不明”。

当笼统地说到体育教学方法时,很难确定它所指的是什么。有时是指教师教会学生的方略(如发现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手法(如提问法、口令法、限制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如录像演示法)。 其实,体育教学方法也是有层次性的,本书根据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分析、认为体育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层次(表7—1): 1.“教学方略”的层次

这是教学方法的“上位”的层次,也可说是广义的教学方法的概念,是我们过去说的传统定义中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也是我们原来理解的教学方法的组合设计的层面,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法和手段的组合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也可称教学方式或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说法更强调与其他教学法的区别,而教学模式则更强调它已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法)。教学方略主要体现在对单元和课的设计上。例如发现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广义的教学“方法,但它是由许多我们过去所说的中层次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的,如其中的提问法、组织讨论法、总结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手法,其中也包括模型演示、实地测量等多种教学手段。 2.“教学方法”的层次

这是教学方法的“中位”的层次,也可称教学技术,它基本等同于传统定义上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运用一种主要的手法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如提问法,就是为了实现某个教学方式而采用的具体的教法,是运用提问和解答的方法来实现一个教学方式,这个层次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中的某一个教学步骤上。 3.“教学手段”的层次

这是教学方法的“下位”的层次,也称为教学工具,是传统定义上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它是教师运用一种主要的手段进行教学的行为方式。如提问教法中的挂图使用(或称挂图法),就是主要运用挂图来实现某个教学方法的完成的手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课中的某一个教学步骤中更为具体的教学环节(场景)上。

五、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定义

至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进行如下的界定了。

第二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历史与发展

一、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简史

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现象出现以后才有的,但不是课堂体育教学出现后才有的,一些体育教学方法在近代体育课出现之前的民间体育传授中就已经存在。例如民间武术的传承中必然存在着武术的教学方法;在杂技的传承中必然存在着类似体操教学的方法;在涉水的传承中必然存在着类似游泳教学的方法;在野外的生产实践中也必然存在着类似野外活动教学的方法等等,只不过那时人们并没有用现在的教学方法来理解它们,也缺乏对它们进行科学的总结。但当近代体育教学出现以后,体育教学方法才作为一个教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而被体育教育者们所重视、所研究。体育教学方法才以更快的速度发展起来。 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当然首先是受各个时代特征的影响。但由于体育教学内容受时代的影响远大于其他的学科,因此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首先直接受到体育教学内容变迁的影响。

(一)体操和兵操时代

在漫长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体育更多的是兵士的训练,在这种以发展身体为主要目的的体育中,训练的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占主导地位。这种方法一般偏重于苦练式的重复,注重大运动量形成运动记忆和体能的增强。这里面也有封建社会专制性质和体育教育不发达等原因。

(二)竞技运动时代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代表现代社会文明的竞技运动项目迅速发展起来。这些竞技运动本身就充满着人本主义和自然体育的精神,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而且竞技运动要比操练和兵操更加复杂,集技术、战术等各种文化因素于一体,因此,苦练式的教学方法就不适应了,客观上就要求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这种改进体现在加快教学速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于是一些新的演示、观察、小集团教学法等新型方法就出现了。

(三)体育教育时代

在当代,体育已经成为文化,成为一门成熟的教育领域,体育的内容向着健康教育、心理训练、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迅速扩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总量也在急剧增长,这就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现在的体育教学不但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娱乐、锻炼和观赏体育的态度和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形成安全生活的能力等等。因此,体育教学方法也得到空前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幻灯、电影、录像和计算机等影像媒体的发展,依赖运动表象建立的体育学习更是如虎添翼,体育教学方法正向着更高层次、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但是,体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和发展,并不意味着一些基本体育教学方法的过时和消失,而是某一时代都有反映其特征的、具有代表性和倾向性的教学方法出现。从这些方法中可以看到某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状况,也可以反映出体育教学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的变革特点。

从以上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简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

由于体育教学方法的主体是教学技术,因此,同其他技术一样,体育教学的技术(方法)也是不断进步和不断发展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除了来自科学技术的发展外,还受到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与变化等影响,因此不同时代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计算机的应用使运动技术的示范更加准确,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动作的快慢可以进行任意的调整,也可以展示动作的各个。观察面和放大各个动作的局部等。计算机的运用使讲解、示范、展示等教学方法都产生了质的变化。

(二)体育教学内容的发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一些新的体育教学内容的引进带动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如心理拓展训练内容的引进,使促进团队凝聚、组织团队内讨论和组织集体发表等教学方法得到开发;野外生存训练的引进使得野外活动中组织方法和在野外进行教学的方法得到开发;攀岩训练的引进使得绳索保护下的教学方法得到开发等等。

(三)体育教学理论的进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体育教学理论的进展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的最典型例子是“领会式教学法”的出现。过去体育教学理论缺乏对运动技术类型的分析,也缺乏不同的运动技术项目应有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的认识,因此体育教学方法面对众多的运动项目时是“以不变应万变”的。但随着对球类运动项目研究的不断深入,适合球类运动的“领会式教学法”就应运而生了。

(四)学生发展与变化对体育教学方法改善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学生的情况也有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来源越来越广泛,学生的知识面随之大为拓宽; ②学生的身体发育提前;

③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对问题的认识深度提高; ④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反思能力也增强等。

这些变化必然带动探究性、思考性、集体性和民主性教学的提倡,也会对一些德育教育的方法产生新的要求。

其次,体育教学方法也是相对稳定的。体育教学方法是人们长期对体育教学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和归纳出来的,许多优秀的体育教法实践背后有着其必然性的存在,因此这些好的教学方法也是相对稳定的。这提醒我们:虽然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善的主题是永恒的,但我们也要认真学习前人留下的好的教学经验和教法成果,我们更没有必要去盲目地否定一切过去的教学方法而“推倒重来”。

三、当前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世界的现代体育教学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近代体育教学也有百余年了。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其教学方法也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方法已从运动训练方法和师徒式的传教方法中发展成为有自己特点的教法体系,而且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的新发展,出现一种新的趋势,这个趋势可以归纳为现代化、心理学化、民主化和个性化。

(一)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

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与整个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一样,其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上。开始是录像进入体育课堂,它把学生的视野扩展到体育教学的空间以外,为学生展示了他们在体育课中无法感觉和体验的东西。现在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各种教学的课件把体育教学带到一个新的感知空间。

(二)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学习本身就是个心理过程,而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技能的提高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影响最大的基础学科也是学习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已不再停留在对教学实践进行心理学分析,而用心理学研究来证明运动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成果在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如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的特征的研究会直接对分解教学法和整体教学法的优选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持,心理的念动理论已经使“念动训练”进入了体育教学等,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将会给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三)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公平化和民主化

重视个性化是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一个重大进步。传统的以班级教学为主体的教学强调了教师中心作用,具有很强的统一性。由于体育的学习效果在很多时候与天生的身材和身体素质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更需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因此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改革就有了重要的意义。民主化教学也是如此,在以操练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形态中,教师的口令和讲解是重要的教法,但是随着以体育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确立,要求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因此民主和谐的体育教学方法成为必然,近年来的小群体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等就显现了民主化教学方法的趋势。

第三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由于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还处在研究阶段,这里只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分类进行阐述。

一、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狭义的“体育教学方法(技术)”是广义体育教学方法中的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体育教学方法分类问题中最重要的部分。 本书经过对各种体育教学方法分类进行对比和分析后,拟按照体育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信息传递途径)和这种形态下的学生认识活动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分类,这是因为:

(1)媒体和信息途径本身就是教学方法的重要构成因素。 (2)运动技能学习比知识学习要借用更多的媒体和信息途径,这种分类比较符合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

(3)这种方法便于把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充分的分类和整理,能够把常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包括在内,有利于广大教师选择和运用。 (4)这种分类既注意了教学方法的外部特征,又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过程。一般来说,教学方法都是按教学活动的外部形态区分并命名的,这种形态体现一种教学活动,具有独特的教学功能;同时,它也反映了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5)对信息传递途径的分析有利于揭示教和学之间的联系。“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方法的外部表现才能控制学生的活动。”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相互制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外部表现形式。”所以,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和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有利于实现教与学活动的相互作用和统一,也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6)由于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很大的相对性,而且各类方法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发挥着整体作用,只是依据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不同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在方法分类的表述上,我们用“以......为主”来表示,就是想体现这个意思。 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分为:①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②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③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④以比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⑤以探究性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等5类。

二、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1)对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应根据“辅助学生进行运动学习的功用”来进行划分.

(2)对体育教学手段可分成“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加强本体感受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的教学手段”等三大类(表7—3)。

(3)分类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各种教学手段的特征和目的,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各种教学手段的用法,分类也是相对的,而综合运用是绝对的。

第四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基本要求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教学方法。由于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普通工具,也是教育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活动,因此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最重要媒体。

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不等于讲解:教学中有大量的语言交流,教师也有许多用于课堂需要的语言,但这些不能都理解为讲解。教师语言与讲解之间最大的区别应是它是不是在向学生说一件学生不懂的事情。 (2)讲解不等于讲解法:教学中教师也有大量的讲解,但不应把所有的讲解都理解为是讲解法,因为有的讲解只是在讲解,没有技术的成分在其中,效果一般,不值得去学,因此它只是讲解而不是讲解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间答法和讨论法。

(一)讲解法

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有讲解法、问讲解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体育知识、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方法。所谓讲解的方法,是体育教师运用逻辑分析、论证,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清晰地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的手法,好的讲解法不但能把道理说明白,还能将知识掌握、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习的整体,上升为教学的艺术。

由于语言的无处不在,讲解法自然是一种主要的体育教学方法。其他的教学方法也都依托于讲解法。然而,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多地使用讲解法,不能形成“满堂说”和“满堂讲”的局面;要“精讲多练”。但是也不能“只练不讲”,因为“既懂又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高超的讲解水平,其实“精讲”正是高超的讲解水平的表现。

(二)问答法

问答法也称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完成体育教学的方法。

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问答法也被广泛地采用。它的优点是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的作用。由于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过程中的问答与在文化课课堂中的问答在形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 (1)体育教学中问答往往是用短简的语言来进行的; (2)体育教学中问答不能有太长时间的讨论; (3)体育教学中问答以伴随练习的思考为线索;

(4)体育教学中问答散在练习和讲解之中,但在开始和结束部分更显重要。

在体育教学的现实中,虽然广大体育教师很注重运用问答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但明显存在着“浅显”问题,使得提问失去启发思维的意义,如以下几例:第一个提问几乎没有任何教学意义,反而有相反的教学效果,如果老师真做得好,就有点自吹自擂,而且学生也不知教师的示范好在哪里。如果教师做得并不是很好,那么教师就等于让学生说违心的话。第二个提问看似是个学生的自我评价,实际上评价的结论只能有一个“高”,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显得非常奇怪。第三个提问也是同样,由于做示范的学生是教师挑出来的,自然要回答“好”,并抱以热烈的掌声,因此没有教学意义。

上述三个提问都只需要很浅显的判断思考,而且没有第二个选择,因此是“不成为向题的捉问”。

根据上面这种对问题的要求和提问的方法,前述的三个提问就应该作以下的改进。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体育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法的优点在于能促进全体学生都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参加集体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

在体育教学中,全体学生参加的讨论是比较困难的,也是比较低效的,因此体育教学中的讨论法往往是伴随着“小群体教学法”来进行的,在日本的体育教学中,对“小群体教学”中的讨论方法的开发是很多的,也有很多的优秀成果。下面是在体育教学课中充分运用讨论进行教学的实例。

运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时要遵循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来自于教材知识结构,教师用语言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发展他们运动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番必要的加工。包括使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意义和把处于静止状态的知识信息变为输出状态的信息。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系统性强、概念明确、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易适度等。

(2)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并富有感染力:这要求教师有很好的语言素养和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训练的因素。在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因此更要求体育教师善于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语言还要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在体育教学中就更是如此。体育教师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时的举止与神态,善于利用无声的语言。

(3)要多用设问和解疑:无论是体育教学中的讲解还是指导,都需要有一些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最好是用“问题串”来串联,以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

但要注意:①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难易适度;②问题要明确具体;③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④要敏感地抓住学生认识中模糊不清的地方或错误之处,及时地加以纠正。 (4)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结合黑板、挂图等进行讲授和讨论是日本等国家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提高讲解和讨论的质量,应该予以重视并加强对教学挂图和板书内容的开发。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是指教师通过对实物或直观教具的演示,使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

(一)动作示范法

动作示范法是教师(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动作示范法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方法,它在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表象、顺序、技术要点和领会动作特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轻快优美的动作示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动作示范的“示范面”

由于运动动作的多样性,因此动作示范更要注意“示范面”的问题。示范面是指学生观察示范的视角,也包括示范的速度和距离等要素。示范面有正面、背面、侧面和镜面。

(1)正面示范:教师与学生相对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正面示范,正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正面动作的要领,如球类运动的持球动作多用正面示范。

(2)背面示范: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背面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动作的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以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如武术的套路教学就常采用背面示范。 (3)侧面示范:教师侧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是侧面示范,侧面示范有利于展示动作的侧面和按前后方向完成的动作,如跑步中摆臂动作和腿的后蹬动作。

(4)镜面示范:教师面向学生站立进行的与同学同方向的示范是镜面示范,镜面示范的特点是学生和教师的动作两相对应,适用于简单动作的教学,便于教师领做,学生模仿。例如,做徒手操,开始时学生完成动作是左脚左移半步成开立,教师的示范动作与学生的动作相对应,则是右脚右移半步成开立。 2.动作示范法的几个要素

(1)速度: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教师注意根据情况运用不同的速度进行示范。一般的情况可用常规的速度进行示范;但当为突出显示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则应采用慢速示范。 (2)距离:应根据完成动作示范的活动范围、学生人数和安全需要等恰当地选择学生观察动作示范的距离。

(3)视线:学生视线与动作示范面越接近垂直越有利于观察。在多数学生以横队形式观察示范动作的情况下,越靠近横队两端的学生,其视角就越不接近垂直。因此,学生观察示范动作的队形不宜拉得太宽。学生多时,应让学生排成若干排横队观看示范,并避免横队前列的学生遮挡后列学生的视线。

(4)视线干扰:应注意让学生背向或侧向阳光、风向,以避免视线干扰,有利观察。

(5)多媒体配合:示范应与讲解、学生思维等紧密结合,争取最好的动作示范效果。

3.体育教学对动作示范方法的基本要求

(1)动作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要针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应区别以下三种动作示范。

①认知示范是使学生知道学什么的示范,这种动作示范的重点是给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形象,形成大致的概念。这种示范要正确、朴实,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体,不要拘泥细部。

②学法示范是告诉学生怎样学的示范,这种示范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动作完成的顺序、要领、关键、难点等。进行这种示范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的动作环节的重点部分。

③错误示范是展示学生错误动作的示范,这种示范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自己动作的错误的外部特征。进行这种示范时既要突出错误的特征又不能夸张。对这种动作示范的要求与第二种动作示范大致相同,应注意示范时着重突出要纠正的错误所在。

(2)示范要正确、美观:正确是指示范要严格按动作技术的规格要求完成,以保证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美观是指动作示范的生动和诱人,以保证动作示范可以引起学生学、练的兴趣,消除不必要的畏难情绪。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多年来这种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尽管对于某些示范有一定难度,但是对于运动表象记忆又非常重要的体育教学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与讲授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中国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较为多见的演示手段是:可活动的人体模型、战术板、图片和图画等小道具,另外还有偶尔才使用的幻灯、电影、计算机等,由于体育技能学习有难以现场观察(因为动作较快)、难以自我观察等特点,因此演示的教学法和示范法一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应该大力开发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演示法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

(三)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法是体育教师为了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随着动作错误的不断出现与不断纠正而进行的。体育教学中的纠正动作错误和帮助,不仅是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需要。 (1)纠正错误动作和进行帮助时,必须分析出产生错误的原因,才能选用适合的方法予以纠正和帮助。产生动作错误的原因常见的有以下5个方面:

①学生对完成动作不认真、敷衍了事,会把动作做错; ②学生对所学动作技术的概念模糊不清; ③学生受旧技能的干扰;

④学生的能力较差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⑤学生在疲劳情况下进行学、练导致产生动作错误。 (2)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的具体方法:

①运用语言和直观的方法,不断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要用生动而准确的描述性语言和手势等帮助学生明确动作的顺序、要领,要运用各种诱导性、转移性练习,来防止受旧技能干扰所产生的动作错误。

②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等进行纠正(表7—)

(3)纠正错误动作与帮助时应注意之点:

①在指出动作错误之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以利于学生接受和增强改错的信心,切忌讽刺和挖苦学生;

②要纠正主要的动作错误,有时主要的动作错误被纠正了,相关的动作错误也就随之消除;

③要合理使用各种方法纠正动作错误。

(四)运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的基本要求 1.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演示法时,要根据体育教学任务的需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体育中的道具在市场没有出售,需要体育教师自己或请他人制作,制作完成后还要设计演示的时机和演示的程序,并与其他教学程序进行很好地结合后写入教案。 2.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

演示前要提出问题,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去观察和思考。要把学生的感知与理解紧密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师还要借这种实践活动教给学生观察的顺序与方法,提高学生在运动学习中的观察能力。 3.做好总结,将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演示结束后,体育教师还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问答、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方式,把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偶然观察到的结果与必然的规律联系起来,使演示真正起到获得感性知识、验证和理解知识的作用。

三、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那些通过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巩固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等。

因为体育教学是以学生的身体练习和实践活动为特征的,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

(一)分解练习法

分解练习法是指将完整的动作分成几部分,逐段进行体育教学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较高而又可分解的运动项目。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把动作技术的难度相对降低,便于学生掌握和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习的信心。其缺点是不利于学生对完整动作的领会,有可能形成对局部和分解动作的单独掌握,甚至妨碍完整地掌握动作。 分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如体操的“低杠挂膝上”是由助跑、挂膝和挂膝上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可按动作技术结构顺序先练习助跑以加强动力,再练习挂膝以加强动力连贯性,最后将助跑和挂膝上的动作串联最终学会这个动作。

(2)可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如跨栏是由助跑、起跨、过栏摆腿和落地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可按动作技术结构反序先练习落地和摆腿(无栏或栏侧练习),再练习过栏动作,最后加上栏间助跑,串联练习最终学会这个动作。

(3)按学习难度分:如学习蛙泳可按难度分为陆上模仿动作、水中局部动作练习和水中完整练习三段,按学习难度先练习陆上模仿,将“划、弯、伸”和“收、翻、蹬”动作练习正确并熟练,再下水做扶池边练习腿部动作和有同伴扶助的手臂练习,待较熟练后再做带浮漂的完整练习,直至最终解下浮漂完全学会蛙泳。

(4)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分:如武术的动作,所涉及的身体各部分有:下肢动作、上肢动作、上体姿势和头部动作,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如果整体学习就会有困难,因此可按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来分解学习。分段教学的顺序可以是多样的,基本顺序有分进式、连进式和递进式三种。

进行分解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划分动作时,应注意其相互间的联系,划分开的段落应易于连接完成并不破坏动作的结构。

(2)使学生明确所划分的段落或部分在完整动作中的地位和相互联系。

(3)分解法要与完整法结合运用。分解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学生 学习中的困难,最终达到完整掌握动作的目的,所以,分解动作的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基本掌握即可与其他段落或部分连接起来进行练习。

(4)切忌为分解而分解的练习和步骤。 (二)完整练习法

完整法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连续地进行学和练习的方法。它适用于“会”和“不会”之间没有质的区别或运动技术难度不高而没有必要进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运动项目。完整法的优点是教学中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便于形成动作技术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联系;其缺点是用于应该分解而又不宜分解的动作(如体操运动中的翻转动作)时给教学带来困难。此时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困难和便于他们掌握动作,可采用以下做法:

(1)利用示范和演示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如让学生掌握动作的方向、路线、动作节奏、速度等要素,帮助学生对动作有个完整认识。 (2)抓住教学重点进行突破。如体操运动中的翻转动作虽无法分解,但其中的要素、扭动力、动作动机和动作要领还是可以进行分析、共找出主要的要因和主要问题所在,有重点地进行练习,切忌不要一开始就拘泥动作的细节。

(3)通过帮助与辅助降低难度。如通过辅助器材的使用和利用教师的各种帮助降低动作难度。 (4)有意识地降低对动作质量的要求。如体操动作的适当分腿、屈膝,武术动作中降低速度,篮排球中的近距离投篮、发球等,但降低要求要以不形成明显错误动作为限。 (5)开发多样的辅助练习和诱导性练习。 (三)领会教学法

领会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方法指导思想的一项重大改革,它从强调动作技术转向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兴趣。领会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六个部分,领会教学法是以“项目介绍”和“比赛概述”作为球类运动的开始,让学生了解该项目特点和比赛规则,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该运动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领会教学法与传统的技能教学不同的是:教师不是从基本的动作教起,而是首先对学生进行“战术意识培养”。教师在战术介绍以后,结合实战向学生演示一些临场复杂的情况和应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瞬间决断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全面观察情况,把握和判断时机以及应变能力,使学生最终可以根据所学的技术和战术,判断出“做什么”和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如何去做”。

领会教学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过去的“从局部开始分解教学”,改变为“从整体开始教学再到局部,再回到整体教学”。这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领会”到项目(特别是集体性的球类项目)的基本概况和概貌,并较快地形成球类意识和战术概念等。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如下特点:

(1)从项目整体特征人手,然后再回到具体技能学习,最后再回到整体的认识和训练中。

(2)强调从战术意识人手,把战术意识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整体意识和战术为主导的特征很强。

(3)突出主要的运动技术,而忽略一些枝节性的运动技术。

(4)注重比赛的形式,并在比赛和实战牛培养学生对项目的理解,教学往往从“尝试性比赛”开始,以“总结性比赛”结束。

完整法和分解法在实际运用中是紧密结合的。运用分解法时,应注意使学生完整地理解动作;在以完整法为主进行教学时,也应对动作的某些环节或困难部分进行分解学习。采用什么方法应根据教材的特点(主要是“会”’和“不会”的关系和难度的特点)、学生的能力和教学时间等因素来确定。 (四)循环练习法

循环练习法是根据教学和锻炼的需要选定若干练习手段,设置若干个相应的练习站(点),学生按规定顺序、路线和练习要求,逐站依次练习并循环的方法,它主要是练习的方法,不是教学方法,但它也是一种教学;组织方法。循环练习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是流水式和分组轮换式两种。

循环练习法的特点是有多个练习手段,练习过程连续循环,练习内容可多样,运动量、练习节奏和身体锻炼的部位比较容易调整,可以根据课上的练习需要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和安排,能较全面地发展学生体能,提高运动能力,还能较好地提高学生学、练的兴奋性。 运用循环练习法时应注意: (1)练习手段、练习量、练习站以及循环练习方式的确定,均应服从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学生的运动能力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练习站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一般以6个左右为宜。

(2)选用的练习手段应是学生会做的。应将发展基本活动能力的内容、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培养心理品质的内容、激发兴趣的内容、促进学生交流的内容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以利于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3)每个练习站必须有定量、定时、定性等的要求。 (4)各练习站的练习要注意负荷大小不同的练习交替安排。

(5)可以从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一开始练习,以后各站逐步增大运动负荷,但一般不超过学生最大负荷能力的三分之二。练习量大时,强度应相对较小;反之,强度大时,练习量不能多,在循环练习中还要注意合理的间歇。

(五)在教学中运用以身体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科学对待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因素。身体练习是体育学习的必须途径,也是教学达到多种教学目的必须媒介,身体练习中的运动负荷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必须予以重视和科学的对待。既要保证技能学习和素质提高的运动负荷,又不能一切围着负荷转,像一些教学为了追求练习密度和心率曲线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不能进行所谓“与预测心率的吻合度评价”,使体育课成为“心率课”和“锻炼课”。

(2)要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要符合教材的特性。 (3)要与培养动脑、动口、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

(4)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和自我评定等能力和良好习惯。作身体练习时,学生的自主性较强,教师要注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评定和自我反馈的习惯和能力。

四、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比赛活动,使学生通过更生动的运动实践,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运动能力、提高运动参与兴趣的教学方法。

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等。

(一) 动游戏法

游戏法通常有一定的情节和竞争成分,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但正是游戏中的情节和竞争、合作等要素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心理锻炼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游戏法被广泛地采用。 运用运动游戏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游戏法的内容与形式,应根据发展体能的需要,要有明确的目的,并采取相应的规则和要求,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2)应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规则,同时鼓励学生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去争取优胜。

(3)在游戏时裁判应认真、严格、公正、准确,只有客观评定游戏的结果,监督不良行为,才能激发学生参加游戏的兴趣。 (4)要布置好游戏的场地与器材,加强游戏的组织工作。 (5)游戏结束时,要做好讲评,指出优点与缺点。 (二)运动竞赛法

运动竞赛法是指通过组织学生比赛进行技能学习和练习的一种教学方 法。严格地讲比赛也是游戏的一种形式,但比赛和前述的游戏法有如下两个主要区别:

(1)游戏有竞争、合作、表现等多种类型,而比赛则偏重于竞争; (2)游戏不限于某个项目,而比赛往往是与某个运动项目有关。 比赛往往是实战,具有强烈的竞争性,因此对学生的技战术和体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更高水平的检验,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现在提出的“领会教学法”从让学生领会运动项目特性的角度出发,也非常注重比赛的教学方法,如“尝试性比赛”、“限制性比赛”、“总结性比赛”等具有明确教学目的的比赛形式。 运用比赛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教学过程的时机、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和场地器材的条件等合理地运用比赛的方法,如果运用不合理反而会影响教学、影响学生技能的提高。

(2)在一般情况下,两队水平应接近,使用的器材设施应基本一致,使学生在实力均衡和条件相当的条件下竞争,这样的竞争才能激烈而富有情趣,但是,在学生技能不太熟练时,则要通过对规则的改变、攻守双方实力调整等方法使比赛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比赛时,体育教师要严格控制与调节学生的运动负荷,巧妙地进行比赛分组和轮换,使学生既有平等的比赛机会,又不至于过度劳累。 (4)比赛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好机会,要注意在提高他们运动技能的同时,对他们进行良好体育风格的教育,如让学生自觉遵守比赛规则、留意伤害事故、比赛中的互助精神培养等。

(三)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主要适应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利用低年级学生热衷模仿、想像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年龄特点,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遵循幼儿认识和情感变化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设定一个“情景”,甚至由一个“情景”来贯穿整个单元和课的教学过程,如“夏令营”、“唐僧取经”、“小八路送情报”等,让学生学习和练习用情节串联起来的各种运动,多配合讲解(讲故事)、情景诱导、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来进行。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对学生态度、兴趣和欣赏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方面在人的成长中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很强调在教学中运用以陶冶情操和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就有这方面的意义。

(四)运用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1)活动前,要进行情景诱导和竞争欲望的调动。教师在进行情景教学前,要让学生“人景”;教师在进行比赛教学前,要能让学生“摩拳擦掌”;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前,要让学生“想玩”学生有了这样的心理调动,就能产生对“当前课题”的动机和兴趣。 (2)活动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比赛、游戏和情景体验都是伴随着情感反应。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情境,如通过学生相互加油、给予现场鼓励、增减比赛次数等多种方法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3)在活动中还要注意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不同,在体能上的差别更大,所以在比赛中让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运动乐趣是非常重要的。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成功体育”式的比赛方法,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活动后,要讲学习和比赛等进行有机的捏合,不能“为游戏而游戏”、“为比赛而比赛”、“为情景而情境”,要通过总结、江界河讲评等方式对教学进行总结,对学生的技能学习及提高情况向学生反馈,同时通过总结对学生进行各种其他方面的教育。

五、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的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验证性活动、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地探究学习,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法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自主的活动,使学生在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他们自觉主动地探究学习的态度和能力,通过进行探究的步骤,学习研究客观事物的过程,提高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联系的能力。发现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有较大的优越性。

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发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现(所要学生发现的并不是未知的),而是一个发现过程的举例。这一方法多用于那些可以引出多种假设、原理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在学生形成概念、理论,找出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联系时最为有效。但是,运用这种方法花费时间较多,而且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还需要逻辑较严密的教材和素质较高的教师。对于太简单或太复杂的内容以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发现法。

发现法的基本过程是:①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要解决或研究的课题;②学生利用有关材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各种可能的假设和答案;③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学生中如有不同观点可以展开争辩;④对结论作出补充、修改和总结。 (二)小群体教学法

也被称为“小集团教学模式”等,是通过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因素和学生间交流的社会性作用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并达到对学生社会性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指出的是小群体学习的模式与以往为提高教学效率和进行区别对待的分组教学法有根本的区别。它是充分考虑了体育教学中的集体形成和人际交流的规律性来设计的。

小群体教学方法虽也形式多样,但一般在单元的开始都有一个分组和形成集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各自的学习目标;在单元的前半部分,一般是以教师指导性较强的小组学习形式为主,在单元的后半部分,一般则以学生主体性较强的小组学习形式为主,此时教师主要起指导和参谋的作用;单元的前半部分以学习活动为主,单元的后半部分则以练习和交流活动为主;在单元结束时,一般有小组间比赛,小组总结,发表和全班总结等步骤。 由于小群体教学法要依靠学生小组的自主性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又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我们把这种教学法归类于探究性的体育教学方法中。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学生在探索、认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类方法中,教师的地位与前几类方法中的情况有较大不同二在这里,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有较大的活动自由,有时还要使自己作为成员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但其实教师的指导性更强(主要是形式上起了变化),要求教师的指导要更加周到、有效和更有预见性。

使用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1)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发现活动,首先要依据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实际,把教材中的某一知识或问题确定为学生进行探究的课题。当课题确定后,是把一个问题单独作为一个发现过程?还是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几个问题,构成相应的几个发现过程?每个过程的知识容量是多少?这都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结构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真进行安排。如果教材难度大,学生基础较差,自学能力较弱,就应该把课题分解得细一些,知识容量少一些,发现过程的时间短一些,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探究活动。随着学生发现能力的提高,发现过程的跨度应逐步增大,知识量也相应增多,让他们在更高水平上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严密组织教学,积极引导学生的发现活动:学生的探究、发现绝不是一种自发的、随心所欲的活动,它是在教师的严密组织和积极引导下进行的。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障碍,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帮助学生,启发和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深化。这样可以减少发现过程中的曲折,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学习效果。

(3)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发现的良好情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除了在活动场所、教学设备、教学时间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师生的努力,创设一种互尊互爱、好学深思、奋发向上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乐于开展深入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也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发现是非常有利的。

第五节 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一、合理选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

被专家学者总结和被第一线体育教师使用的体育教学方法是十分丰富的。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还会有许多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产生出来。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能否正确地、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方法发挥最大作用的前提,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所谓“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这个意思。在实践中,也有很多用错方法而影响教学的实例(见后面的实例分析)。 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各种教学因素,科学而合理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才可望使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根据性、有效性、可信性,有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

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方法的关系就像工人和工具的关系。所以,每个教师不但要学会各种体育教学法,还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会科学地、恰当地选择、使用、组合和替代使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所不可缺少的。

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他要依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法

不同体育课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体育教学方法。比如新课教学,就得更多地运用语言的方法、示范和演示的方法,如果是练习课就要更多地使用练习法、比赛法等教法。又比如,如果是单元的前段课,可能发现法、游戏法就可以多用一些,如果是单元的后段课,可能小群体教学法和比赛法就可以多用一些等等。 (二)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选择教学法 一般说来,不同性质的教材内容,也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器械体操基本上要使用分解教学法;游泳、独轮车、滑冰必须要使用分解教学法;跑步、跳跃、投掷的教学就应该使用完整教学法;很多球类项目都可以使用“领会教学法”。另外,集体项目很适合用“小群体教学法”;枯燥的项目很适合用“游戏教学法”;锻炼性项目很适合用“循环教学法”;含有重要科学原理的运动项目就很适合用“发现教学法”;等等。总之体育教师应在仔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性质和具体内容的特点灵活而有创造性地选择适当的体育教学方法。

(三)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法

使用体育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而不是教师的一种什么“展示”,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要看该教学法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是否对学生有帮助。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考虑学生对使用某种方法在年龄、智力、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纪律及风气诸方面的准备水平。如对中学生就不适宜使用“情景教学法”,对初学的学生就不适宜使用正规的“比赛教学法”;对体能较差的学生就不适宜使用“循环练习法”,所以应当注意从学生具体实际出发,选择那些最能适应学生条件和能促进和发展学生技能的教学方法。

(四)要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法

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方法只有和教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密切结合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实施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仍然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育教师的条件和特长都会成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有的体育教师形象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强,就可以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现象和问题;如有的体育教师身体形象和运动技能强,就可以多用示范和帮助的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和信任感;如有的体育教师很幽默,就可以多用一些有意义的笑话来阐述一些道理或巧妙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如有的体育教师给人以严肃的印象,就不宜开一些不伦不类的玩笑,应多进行正面教育。总之,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应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采取与自己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当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也应通过努力学习和克服缺点,不断提高选用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能力(详见后面四个有特点的教师所分别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五)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用教学法

任何体育教学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各自的独特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的限制等,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体育教学方法受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有时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有时就事与愿违。例如,有的时候多讲是循循善诱,有时多讲是繁缛啰嗦;有时做游戏是生动活泼,有时则是无聊幼稚;有时用多个教学步骤是循序渐进,有时则是画蛇添足;有时组织比赛是兴趣盎然,有时则是尴尬无味等。这些变化取决:于对这些教学法功能是否有深刻的理解,取决于对使用这些教学法的时机是否合适,取决于对这些教学法功能的使用范围是否有了解和运用准确,取决于这些教学法使用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等,离开了上述的条件,用任何教学法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因此,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时,必须要认真分析教学法的功能、应用范围和条件。

教学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和工作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如发现法要比讲解法费时间,分解法要比完整法费时间等,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某个教学方法时,也应考虑其所用教学时间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高效低耗的,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我们还要注意“有价值的弯路”,即看起来费时间但实际上很重要的步骤,比如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重要的原理,用点时间让他们探索和发现是很有意义的,是高效率的;但是要防止“无价值的弯路”,即又费时间又没有实际意义的步骤,比如教学生短跑还要从“起跑---疾跑---途中跑---冲刺跑”这样琐碎的步骤来进行就是低效率的;总之,体育教师应尽可能选用省时又有效的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三、正确或错误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一)正确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常有较好地运用了教学方法的实例,使用教学方法恰当的原因是他们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恰当地选择那些合适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运用教学方法,表7—7列举了4位特级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教学方法的实例。 (二)错误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实例与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也常有不能很好运用教学方法的例子,这些不恰当地用教学方法的原因是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环境和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且也是他们不能很好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来运用教学方法的缘故,下面就是几个不能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来运用教学方法的实例。

第11篇: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谈高职体育教学方法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得到国人的重视,现在的中国再不是曾经那个被人嘲笑的“东亚病夫”,但是我们的体育也存在着不足。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方法;体育素质

根据《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基本目标: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全面发展体能素质,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态度。可见其中的指导思想正在扭转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中的弊端:教学内容死板,片面注重体育技能的培养,教学缺乏人文精神,学生欠缺对体育的观赏能力。下面我将着重探讨如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探究式教学结合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高职体育发展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脱节。教师教学思维僵硬,应付式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照本宣科,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缺乏创造性精神。其次,教学模式死板,教师在教学中强调体育发展的动作技能标准,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体验。从而造成学生逐渐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体育课堂气氛沉闷。再次,体育评价方式单一,由于我们采取的是大班教学方式,教师很可能根据个人喜好来打分严重挫伤学生积极性。

第二,多种评论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评论方式忽略了公平性,会极大的打击学生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评论中可以将学生也引进来参与“自我评论、教师评论和他人评论”三方评论相结合的方式来打分,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成绩的公平性,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与教师的师生情感。同时教师不可只看成绩,还应该综合评论,除成绩外,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团队合作,个人素质纳入到整体评价中来。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观念

首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现在教学形式多彩多样,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体育运动的,但是我们有部分学生因为教学中的某些原因可能不喜欢体育。现在我们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立体给学生分解每个动作,解决教师个人演示时由于视线和方位原因给教学带来的难题。例如,教师在向学生展示长拳的教学时,可以自己亲身展示加多媒体展示的方法结合,将难的动作通过视频展示出来。解决学生在练习中的困惑和难题。

其次,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激情,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着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运动观念和运动方式。现在我们的许多学生有这种健康的意识观念,但就是缺乏一个正确的锻炼方式,很多学生在锻炼中要么就是运动过量,要么就是运动过少,从而造成的结果就是锻炼没什么作用或者运动过度伤身。所以我们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过度锻炼的案列,促使学生吸取教训。

最后,可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运动方式,学生的脑海里有了科学的运动观念,长久下去就容易产生良好的运动习惯。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可以从多个维度向我们的学生展示正确的运动观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体育教?W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优化教师的教学课件。但是那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师不可过于依赖它。

三、吸收西方高职体育教学方法精髓,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首先,西方的教学模式层次分明,他们把体育教学分为初级体育教学,中级体育教学和高级体育教学,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材施教的传授体育竞技技能,形成一个合理、科学,完善的教学系统。而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育发展也不均衡,同时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机制,使大多数学校往往占用体育教学时间来学语数外,学生一学期下来总的体育课时少得可怜,学生的体育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其次,我们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忽略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全部按照国家的统一标准来判定学生成绩是否合格。这样的评分方式是极其不科学的,造成的结果就是近年网上所出现的某些学校教学考评中出现学生猝死的现象。大多数人只去嘲笑学生体质差,却不反思我们的教学体系的缺陷。所以当前我国所需要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保证学生每学期的体育教学时间相对充足,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最后,体育应该纳入到学生升学体系中来,提高体育在整个成绩中的分数占比,还有便是体育教学应该具备人文精神,因人而异,我们有的学生确实身体羸弱,无法跟上体育教学进程,我们的老师需要因材施教,适当放宽要求,给他一些难度适合他身体承受能力的标准,让我们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进来。体育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坚持给学生教学,而不是放弃对学生的教学。长期良好的教学可以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并形成一种习惯。

四、体验式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培育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向学生演示一套完整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加以练习,学生在不懂的地方老师加以指导纠正,然后再让学生练习,不断修正学生的动作,使学生形成“让我学”到“我想学”心态的转变。另外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加入一定的实际因素,让学生学的知识不仅只用于考试,而且在他们未来出来工作时依旧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帮助。

五、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逐步变得多样化,在传统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学手段单

一、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僵硬等特点。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因为一个老师的整体教学素质高低而变化。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有着教学理念先进,教师教学模式多样,知识节点精炼简短,教学内容富有层次性,突出重难点的优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高职体育改革尽管取得惊人的成绩,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的缺点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高职体育的发展,所以今天我们还需要积极改革教学方式,革新教学观念,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取长补短,促进我国高职体育改革的发展,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第12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教”与“玩”相结合 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 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

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

强其创造能力。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1.集分结合

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2.课间穿插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按着音乐节拍以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躁、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命题发挥

就是在教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由教师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体育活动项目,充分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独立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4.内外联系

就是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学生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校内学习的知识能够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形成知识的地域特色。

三、“教”与“玩”结合的原则要求

1.服务中心

即为教学教改这个中心服务,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结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寓教于“玩”

“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的玩,即无要求无目的的凭兴趣玩,一种是有要求有一定目的的“玩”,两种玩虽都以身体的运动为主要形式,但实际意义则完全不同。在体育教学中,提出“教”与“玩”相结合,是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

3.循序渐进

从引导、诱导的角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在渐进过程中使“教”与“玩”的形式、内容在结合上日益紧密,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1.增强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育教学形式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

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

2.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的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3.加快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4.促进了学生的智力提高

“教”与“玩”的结合,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接触了更广阔的知识天地,促使学生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等方面全面发展,促进了思维、判断、记忆等方面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智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满足学生需要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会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并且将其更完善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第13篇: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等。

3、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

4、以情景和竞赛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运动游戏法、运动竞赛法、情景教学法等。

5、以探究活动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发现法、小群体教学法。

第14篇:体育教学方法初探论文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体育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参加课程改革两年多来,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不断地学习、探究体育课程新标准,认真思索,努力寻求教学新方法。我觉得体育教学的形式还是要灵活多样,要打开封闭的教学大门,突破狭小的教学空间,根据学生需要,让学生走向娱乐场、健身场,走向大自然,使体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教学即是将班级学生分成几组,组员根据体能、学习能力合理搭配,针对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小组共同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的模式,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

1.1促进认知,情意发展

小组合作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无压力、轻松的气氛中,对伙伴的动作进行评价,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伙伴交流自己练习的感受,形成一个立体的练习网络。这种教学情景,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来说,可以感受到伙伴的帮助,分享小团体成功的喜悦,认识到只要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就会成功,从而找到了自身价值,增强了信心。对于学习成绩优异者,这种学习策略给他们创造了更广阔的舞台,发挥其特长,充分表现其认知的能力,同时也帮助他从中找到乐趣,对他们完美人格的塑造极有帮助。

例如:技巧教学中,学生完成基本动作后,教师布置组合动作练习,让学生想办法将动作连贯起来。这时,学生热情高昂,各抒己见,彼此启发分析,提炼最佳方案。伙伴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结果,八个小组的表演都有精彩之处,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取各组之长,一个完美的组合动作在学生的创造中诞生了,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团体的力量,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1.2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小组练习以合作为主,小组间以竞争为主,竞争与合作并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又愉快。何况,体育本身就是竞争,为小组而奋斗,大家紧密配合,出主意、想办法、没有了埋怨和责怪,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和集体荣誉感,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了解和友谊。大家彼此帮助,取长补短,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在进行游戏比赛中,教师可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自己分配任务,让他们先在自己的小组中紧密配合,然后与其他小组竞争。这样每个学生都会觉得自己是本小组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将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本组完成任务,并努力战胜对手。教师应认真挖掘各小组的优点加以表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要找出其不足,最后评出完成任务最出色的小组。最好的小组要表扬,其他的小组也要鼓励他们努力提高。这样既能学生的培养竞争意识又能发展其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应找准位置,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针对教材内容积极引导鼓励,并及时调整解决未预料的问题,确保正常的课堂秩序,让学生能真正主动,愉快的练习。其次教师课前必须设计好学生行动的路线,各小组练习的位置,把握教材的重点,熟悉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情况,才能精心选择有效的练习方法,才能做到课上及时辅导,从而提高小组合作的教学质量。另外还要重点培养在民主氛围中产生的小组“领头人”,教会他们组织小伙伴练习的方法,使每一个小组都紧紧同教师联系成一体。

2 幽默法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幽默法是一种有效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手段,它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疲劳及批判功能。体育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幽默是一中普遍应用的艺术手法。在课堂中,幽默法可分为语言幽默法和非语言幽默法。语言幽默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表达方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者运用笑话、故事等进行表达的教学幽默。非语言幽默法是指教师利用手势、躯体、表情等非语言的表达方法来实现的幽默,即动作幽默和表情幽默。

2.1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

评判一堂体育课上得成功与否,课堂气氛的好坏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好的课堂气氛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而幽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情绪激昂,更好地达到健康锻炼的目的,也就是说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容易产生快乐感和自信心,表现为积极参与各种练习,动作轻松自如,并能更快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动作,练习时乐而不疲。例如:在短跑教学中,动作规格的讲述若平铺直叙,那么会现得比较抽象,枯燥无味,难于理解,若形象地告诉学生“起跑前要象一个被尽量压缩的弹簧,听到跑的口令或枪声是‘啪’的一声冲出起跑线,同时,起跑后要设想后面有只狼在追自己。”从而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声音和设想的情景,那么会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动作要领,又心情愉悦,更加喜爱体育活动。

2.2沟通师生情感,消除学生疲劳

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的过程,此过程交织着师生情感的因素,情感是将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良好的师生情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学幽默可让学生领略到教师所具有的丰富多彩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使他们觉得面前的教师不只是一个可敬畏的“教师”,而是一个风趣可亲的“朋友”。另外,当学生在练习出现疲劳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用一些幽默,让学生在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身心得到锻炼,暂时忘却疲劳,以兴奋的精神状态重新投入到课堂中来。

3 警策批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事先未曾预料的问题,如教师在讲解动作规格,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讲空话是,教师可幽默地说:“谁带收音机过来上课呢,我们现在要认真学习了,请暂时把它关掉。”这种幽默的批评给学生起了警策作用,即能保持教师的权威,又不至于使学生陷入难堪的地步,化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使偶发事件干扰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反而使它运行得更稳健灵活。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幽默法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当学生精神疲惫,或课堂纪律松散,或学生面对困难,或师生间出现窘迫状态是,可适当运用。但如果在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操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必须严肃认真的气氛下进行,这时用幽默来逗笑学生,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产生伤害事故。再者,教学幽默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当学生第一次听到教师说出某句妙言趣语时会耳目一新,哄堂大笑,可若多次重复,则会觉得索然无味。因此,教师平时要多收集一些素材,加以组装,改头换面,使之与体育教学的情景更加吻合,不断更新,达到“信手拈来”,而不是老生常谈。

所谓“文无定法”,体育教学同样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赶得上新课程改革的这艘大船。

参考文献:

[1]中国学校体育.2005,(1).

[2]体育科研.2004,(2).

第15篇:教学方法心得体会之

教学方法心得体会之——我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今年我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节可以称得上高效的课,必须达到: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尽其所用,教学的效果不是看你教多少,有没有教完内容,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讲得很多,讲得天花乱坠,讲得很辛苦,也是无效学习。

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这一直是我们这些历史教师不停地琢磨、探讨的。

一、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因为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要有机的结合。特别是课前备课,一般是每人每周备一节课,所以在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学生该背的内容你也要会背诵;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上课中,经师生碰撞,你再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课后更要备“课后课”, 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抓学生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但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三、借鉴别人的东西,是最快的途径。应该坚持听校内外其他教师的公开课或常规课,同学年的教师互相听课。各级学科带头人、备课组长课堂要随时开放。要充分利用博客和网络这个研讨平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利用博客发表教学设计、论文、反思、教学方法,开阔自己的教学思维,学习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搞好教学课堂的实效。

四、加强课堂上的管理

①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排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因为糟糕的纪律之下难以完成教学任务,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学生有溜号、睡觉等现象,要及时纠正。其实想要控制学生也很简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去。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我们上课时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紧跟老师。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要想要成绩,你就得想办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愿意学习。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有“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思想。什么方法只要有效就行,学生能学到东西就行。

②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尽量不让他们拉后腿。最好是能稳定住他们的情绪,想办法不让他们在考试中落队。其实所谓的补差,就是“治懒”。

③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必须让学生记笔记,让学生动起来。把书由“厚”变“薄”;还有利于今后复习,翻开课本,重点难点和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加工等立刻展示在面前,从而引起对旧知识的回忆,增强了学习效果。

五、无论怎样高效,最直接的检验结果还是体现在试卷上。要答出一份满意试卷,培养答题技巧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规范性训练。

六、养成复习错题和典型例题的习惯(这种方法最好在好学生中提倡) 错题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整理错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总结,在总结中前进,没有总结,只能停滞不前。整理出有价值的错题好题,总结出学习经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效课堂是在我们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希望我们的历史老师成为高效课堂的实践者,新做法的尝试者,因为机遇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想法和做法,有很多老师做的要比我好多了,希望你们把你们的更好的做法贡献出来,让我们更好地借鉴,也让我们年级历史成绩提高

第16篇:化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化学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大石桥市第四初级中学

于亚芹

现代教育思想已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上都有提高。本文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

1 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1、创设提问情境

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感知器官,激起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最大限度的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真正主动地“跳一跳”“摘到桃”,这才是真正的现代教学观,更加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升学的教育,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出能使学生愤悱的情境,以便营造探究的氛围。教学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这种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善于问,更要会问,更要指导学生多问善问。要问得恰当,问在知识关键处;问还应掌握坡度,问在难易适中处:问更应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让学生感到时时有问题可想,促使联想,对比思考,设想种种解决方案,从而使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学生的大脑中展开,学生形成开放式探索性思维。

除巧设疑问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并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以激其情,奋其志,使他们的思维水平及探究能力都能不断提 2 高。例如:在讲到《金属的活动性》时,如果教师仅告诉学生金属的活动顺序,学生往往印象不深,同时思维易形成定势,是否可以让学生经过实验,以填空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然后得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从而使学生得出其规律,这样避免了思维的定势。如在讲到《氧气的制取》时,针对二氧化锰的作用,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设计探究性实验并进行实验:①加热二氧化锰,②加热氯酸钾,③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从而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思考就会得出结论,老师最后只需总结就好了。

2、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自主探究的欲望

传统的教育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缺陷即缺少独创性。经验告诉我们,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在学过和未学过的知识之间,在未知领域与新领域的知识之间没有学生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教师能为学生架设联系的桥梁,诸多认识问题是可以突破的,这正是探索性实验培养的关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习的内驱力,它可以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被激活的转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通过问题情景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

科学发展史告诉我们,科学上的重大进展与成就并不是由解决问题的人促成的,而是由提出问题的人在平常中看出异常而促成的,即“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因而深化自主探索的特点是:正确提出问题,自主选定方法,独立创新实验,自主寻求结论。

例如:例如在讲《水的组成》时,我以故事导入创设情景, 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我以火在水中燃烧的视频导入创设情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

三、精讲精练,提高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这样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3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视野。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一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4 另外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教师通过精讲精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主观性和自觉性,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就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

四、指导检查,引导讨论,及时小结,使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查阅资料,自己解决浅层问题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即本节知识的生长点,但这些知识又不属于本节必须掌握的内容。为不冲淡本节课的主题,使知识紧凑,可指导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分析,以成为本节课的延续和深化。这样做学生就逐渐养成不断探究化学奥秘的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解决有争议的、有难度的问题,并能在这样的探究中找到乐趣。

化学学习中会有许多有争议或有难度的问题出现,这时,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解答,应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答。讨论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层层深人地分析问题,疏导思维障碍;纠正思维偏差等。讨论,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很好手段,由于我们上课前不强调预习,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时,不会造成思维定势,学生的思维不会受课本的限制,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奉想办法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调动其探究积极性。

3.及时辅导、整理、小结,使小结成为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指导学生整理、小结,归纳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分析知识点与考点的关系,研究学习方法,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进行评价和整理,从而使知识达到高层的迁移。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的一些做法,有不妥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迎接挑战,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17篇: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广元市大石初级中学 徐东荣

新课程背景下,对中学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然而,事实上,语音教学的效果与我们想要达到的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不能独立拼读识词,对于音标认不全、记不准;死记硬背单词字母的顺序,鹦鹉学舌式的语音发音方法,为了方便记忆,在单词上注释中文汉字或拼音,当众朗读有羞怯的心理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大部分的学生英语拼读不过关,只有少数能顺利完成拼读。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音教学,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学好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的语音、语调。我们应认真抓好音标教学,使初中生人人都能认识音标,读准音标,能够看音标读单词,拼写单词。教好音标,让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教师在教学中,或许是时间的限制,或许是认为音标不是教学的重点,就忽视了音标教学,学生的读音只是靠教师的领读、模仿、听来学习的。这样学生即使当时听了,会读了,也能读对,可是对新学习的内容,下课后,或时间一长,就忘了。所以学生靠领读、听、模仿是难以掌握读音的。为了让学生读音规范、正确,尤其在初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编排,把音标教学穿插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音标,能通过音标学习单词,保证读音的正确性。当然也离不开课外学生自己的努力。音标教学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了正确的读音,才能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由浅入深。

在完成字母教学和所有音素的基础上,在重读闭音节和重读开音节中,从5个元音字母的发音入手,引进发音教学最基础的规则。通过反复不断地比对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达到耳熟能详、见词读音的境界。我们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单词构成与单词发音的连接关系,并通过记音标来发音从而很好的记忆单词。同时,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逐渐向学生介绍单词的音节和重音的基础知识。

教会学生按音节读单词音节教学虽然比较简单,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一是因为词型变化的认识受音节的认识的直接关联,两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如动词、现在分词、过去式、过去分词,名词第三人称单数、名词复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以及最高级的变化规则。二是因为学生对所学词汇的正确拼读和科学快捷牢固的记忆也是由音节的划分决定的,对于出现的比较长的词汇,我们教会学生正确划分单词音节,并按读音、音节组合、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效果特别明显。在音节教学时,我们按照先教音节类型再教音节的划分的顺序进行教学。初中英语初始阶段存在大量的单音节词,利用这些词进行音节教学有直观、明了的效果。当然,音标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拼读。拼读中应改变按字母排列顺序逐个字母拼读的惯例,最好领学生按音节和读音规则拼读。对于单音节词,学生容易读,也容易记住,但对那些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学生在朗读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音节,把一个较长的单词划分成“小单词”,这样学生读和记就容易多了。

三、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语音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听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要是加上必要的手势、表情、简笔画等,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想办法去听懂老师的话;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材料,如录音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要坚持随教学进行训练。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这是提高学生语音和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略读捕捉信息,即要快速浏览习题,捕捉一切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时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问题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主旨大意,切忌偏重两个词而忽视全文。同时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第18篇: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总结

英语学习主要分为词汇、语法,阅读与作文四部分,听力也很重要,词汇是基石,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其余都学不下去,因为中国人学外语最困难的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记忆课文内的单词最好的办法是把相关的课文背出来,背诵课文的好处远不止记忆单词而已,可以熟悉语法,可以培养学外语不可或缺的语感.当然背诵课文很费时,你可以挑重要的句子背。

英语中有很多中词,介词,动词,名词等,要学会分类,词组也很重要。看课外读物时会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要立即去查字典要学会猜意思。一定要有一本英语字典,这是英语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因材施教,尽量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对于优秀生应该为他们补充一定的课外内容,进一步提优。而对待学困生,则应着眼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单词,短语和句型的听说读写,经常要和他们复习,记忆方面要多下功夫。注意他们取得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出现的懒散现象,要批评但不能过份打击。

第19篇: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队列队形教学方法

队列队形练习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具有帮助学生养成身体的正确姿势,培养学生自信坚毅个性的重要作用,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

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例如在齐步走的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检阅的情景,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教师扮演好检阅者的角色,用语言激发他们的激情,用口令指挥他们的行动。

又如在练习原地四面转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成热闹的十字路口。让一部分学生来扮演行人和车辆,另一部分学生就模仿交警指挥交通。当“小交警”打着手势向不同的方向转动时,课堂上学生情绪十分高涨,以往训练中重复单一的原地四面转法得到了较好的巩固。

第20篇:初中体育足球教学方法研究

初中体育足球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足球课堂教学方法作为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足球技能不断提升的手段,初中足球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是学生足球技能与足球意识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因此,足球教学过程中,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足球课堂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结合足球教学实际,就足球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足球;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引言

随着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足球课堂教学中,一节完整的新授课,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支撑。其中学生作为足球学习的主体,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以学生状况作为基础,教学方法虽不是主体,但它却是整节课堂教学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足球教学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因此创新初中足球教学方法,对于提升足球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国初中足球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足球教学方法单

一、教学效益低、学校的足球活动氛围有待于进一步的构建,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初中学校足球教学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对于校园足球的普及也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初中足球教学工作现状为研究的基础,对初中足球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促进初中足球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1 足球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新的课程标准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强调足球课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门以足球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含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全的社会适应能力,即身心健康。新一轮课改正是伴随着学校体育功能趋于多元化而应运而生的,新课标下的学校足球教学观转化为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多维健康观,新课标的启动实施,促使广大体育教师一定要重新审视学校足球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价值,特别要正确运用足球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学习兴趣。足球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整个足球课堂教学的手段,因此只有全面的提升足球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的效果,才能在足球教学中明确学习要求,加速掌握足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生动、易懂,有趣味,形象逼真,富有启迪性的课堂教学方法能使学生保持永久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有效促进足球教学质量的提升。

2 足球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使用

2.1讲解示范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指的是,教师在上新课之前,直接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足球课堂开门见山式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晰要学习的足球内容。因此有助于节约大量的课堂时间。其次,能够适时地破题质疑,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 ,因此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新课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快地接受新知识技能,加强了新旧知识技能间的联系,同时会使整节课教学结构紧密。

2.2迁移教学法的使用

足球学习内容的安排,基本上符合布鲁纳提倡的螺旋式编制,其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且足球知识、技能本身的特点就是系统性比较强,新旧技能的关系练习较为密切。因此,一个新知识技能的出现总是在旧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演绎或推导出来。学生对新知识技能的接纳也是借助旧知识技能为跳板去领会新知识技能。 “复习引入”这种教学新课的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必须有旧知识技能作为迁移,因此在足球这一知识技能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可激“疑”比较好的办法就是设“疑”。在教学的教学环节也是教师设“疑”的最重要环节。

2.3情境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足球课的内容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本堂新课的教学情境,使新课教学开好头。创设情境,教学新课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故事教学,创设情境。学生由于年龄等原因,自我控制能力弱,再加上足球内容在教材上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在足球课堂教学中不改进教育方法,总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也将在几分钟之后散化,更不用说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将教材上教学内容趣味化,让情境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的主动地学习,让快乐成为学习的情境。因此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用情境教学,让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足球知识技能;引导学生通过情境的形式去更好的学习足球技术。

2.4游戏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按照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如果可以找到一种方法促使学生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将学生的足球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我做”,变成 “我要做”,足球教学的实践中更应该将学生对足球知识与技能的获得,由教师的灌溉转为学生的自我练习, “寓教于乐”是让学生将外部刺激与内心相互作用共同结合的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 “游戏教学教学法”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天性,激发学生足球学习与锻炼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在足球运动过程中的团队协作、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进而促进学生向着多元化的角度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足球教学时应围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立足于学生的足球基础与发展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提供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积极地发现的教学方法。同时,要给予学生学习的自由权和选择权,使学生能在新课一开始就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与状态,从而有利于后续足球学习与锻炼中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与优化,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养成良好的足球技能和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 牛勃.中学足球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9(05)

[2] 吉健礼.探究式教学模式在中学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1) [3] 陈冲,郭向荣.新时期下对中学足球教学与训练的思考[J].华商.2008(21)

[4] 卢波.对中学足球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成才之路.2008(12)

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
《体育教学方法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