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书香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版)

发布时间:2020-03-01 18:24: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书香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现在大力提倡“读课外书,写规范字”也不正是此意吗?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起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其实很多教师都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仅靠课内学习为主,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因为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相比较有其不足之处。

其一,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整个小学阶段课内12册的读物。仅仅靠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要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二,课内阅读极少有泛读指导。课内阅读以精读指导为主,一般不适合进行泛读指导。而泛读,常常是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

其三,课内阅读毕竟内容有限。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好奇心极强,什么都想了解。天文、地理、军事、甚至原始社会他们都想问个究竟。而这些知识,只靠课内阅读是无法解决孩子们的求知欲。 课外阅读正好在以上方面可以弥补课内阅读之不足。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阅读量,有利于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此外,课外阅读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性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思想教育的机会。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深有感触地说:“种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渐熔化。”

抓课外阅读,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却有70%的功效,用时少而功效大,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一、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

(1)读与思结合,只有边读边想,读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读完后和孩子一起探讨书中的故事情节,书中的人物。比如我推荐我班学生读《要做个好孩子》这本书,然后和家长探讨如何做个好爸爸、好妈妈等问题。我和学生一起读《蓝色的 海豚岛》这本书,我问孩子们有没有问题要问作者奥台尔。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讨论“你觉得小豆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读写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加深读书后的印象,我设计了读书表格,孩

子读完后写读后感,把他们读书时的喜怒哀乐及时记录下来,我还鼓励他们如果有疑问的地方还可以运用书信或网络的方式与作者交流。

(3)读书与使用工具书相结合,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不但可以扫清阅读障碍,而且可以有效的培养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课本习惯篇(9)明确提出“随时使用工具书”。这也是孩子读课外书必须养成的习惯。

曾经听到有的家长反映孩子一回家就看书,书读得不少,但语文成绩并未提高,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有许多学生课外阅读往往只追求那些惊险曲折的紧张情节,造成了他们一门心思看“热闹”,而不去考虑“门道”的结果。虽然阅读不是短期就有明显的效益的,但是以上现象至少说明了课外阅读需要方法指导。我不仅教学生怎样读书,我还通过家长会告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和孩子一起谈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谈感受„„让家长耐心听孩子“说书”,分享孩子读书的快乐。

二、指导写读书笔记

单纯的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课外阅读的效果。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有三种:

(1)摘抄。如摘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三年级)

(2)列提纲,指导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写读后感,自己设计读书表格(

四、五年级)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出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我告诉他们,今天的积累,就是明天的财富!而且,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一周批阅一次,发现笔记比较出色的进行诵读、展览,把优秀的读后感贴在墙上,供大家欣赏,内容有不妥的地方,及时给予点拨。开始有很多学生不会写读后感,只是摘抄书中的段落,过了一段时间,大部分会写了,而且还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我听了非常感动。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语文水平不同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去阅读不同层次的书。我还从网上搜集了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的目录供大家参考。爱好不同的学生各有所爱。如爱好历史故事的可去读有关英雄传奇的故事,喜欢小说的可去读大块头的著作。这样,可缩短学生作为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本学期,我在调查了解本班阅读现状的情况下,针对学生阅读的不同层次,推荐不同的读物,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办手抄报,并选出优秀作品贴在教室墙上,以便于集体交流。我每两周让学生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一开始,很多学生都感到头痛,当我批完他们的读后感时,我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尽可能画出有感而发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慢慢的,学生的感受越来越多,精彩地文章也越来越多。一开学,我发放家长联系卡,告诉家长必须保证孩子每天至少一小时的课外阅读。有些家长还打电话告

诉我,孩子的变化很大,不在迷恋网络游戏,爱看书了;有些家长说孩子把很多玩的时间都用看书了;还有家长说我的做法也许现在效果不大,但他相信如过孩子能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为学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听了这些我感到很欣慰。

2、紧扣教材推荐。根据课文的教学内容或课文中某一片断,向课外阅读延伸,引导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习了冰心的《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学生对冰心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我便让学生去读冰心的其他著作《小桔灯》、《繁星》《再寄小读者》等作品。学完吴伯箫的《早》一文,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故事》、《鲁迅全集》,然后些感受,课堂上交流读后感。学习了《海伦.凯勒》,向学生推荐她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进一步了解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实践证明,长期坚持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不仅激发了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会读善读的能力。

3、学生互相推荐,互相交换阅读。在一次阅读课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带来的书很好,于是我让他们每周五把书带到学校,互相交换看,我班55名学生,如果每个学生都能交换一次,那一个学生就可以读55本书。这样,既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学生又可以读到很多好书。除了教师推荐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相推荐的方法,推荐班上学生正在看的好书。每月召开一次阅读好书经验交流会: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是什么书,它好在哪里,来源何处;用最简洁的语言把书上精华的部分概括出来推荐给大家,以达到资源共享。如杨红樱的作品及选萃就是由学生推荐,然后风靡我班的。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象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孩子们都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不妨带他们到书海畅游,让书香伴随孩子们成长!

让爱心伴随孩子们一起成长

让阅读伴随成长让生命浸染书香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让爱伴随学生快乐成长[推荐]

让健康情绪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让孩子们沐浴书香

让孩子们收获快乐

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一校一品总结)

让快乐伴我成长[版]

让自信伴随我成长

让书香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版)
《让书香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