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0-03-02 05:10: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摘 要】小学的美术教学中,除了需要注重对学生绘画技术进行教学以外,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审美观形成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审美观的形成可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当中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对美的认知提高可以使其在美术学习中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更有助于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而创造性的思维则能够对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产生促进的效果,使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绘画创作更是如鱼得水。那么通过在小学美术教学当前的现状基础上,去探索培养小学生审美观和创造力的方法,对小学生的美术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观培养;创造性思维

小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能力都能够做到一定程度的培养。小学教育的新课改中对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对学生基础绘画能力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创造力,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以及形式中进行摸索,使当前的美术教学效果能够达到要求。本文将从当前环境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培养现状入手,为教师提供一些审美素养提升进而创造力培养的针对性策略,希望可以使小学的美术教学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质量。

一、小?W美术教学中的培养现状

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所影响,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将教学大纲的内容传授完成,并且在对学生的绘画能力的教学中,只是让其照瓢画葫,并不注重学生的观察过程。并且,教师对学生进行色彩以及形状的辨识教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思考,使学生在绘画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于一切事物的分析都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向学生进行美丑的分析,使学生的审美素养也不能过得到培养。这些都是在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的现状,对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1]。

二、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审美观的培养

(一)什么是美

在小学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并向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著作让学生进行诵读,使学生可以在每天对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中,不知不觉的受到“仁义礼智信忠孝”传统美德的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能够使学生从内心中培养美的观念,在小学生心灵纯净的基础上,让他们去阅读文艺复兴时期比较有名的艺术家所创作的著作,可以使小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充,增进他们的智慧,也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学生只有认识到什么是美,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才能发现美、表现美。

(二)名画鉴赏

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观,教师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观察过程,观察是形成审美意识的重要前提。对于观察的对象,可以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中流传的名画作品,让学生对名画中的绘画内容和技术进行观察,并且在鉴赏名画的过程中会对小学生的审美观形成产生促进效果。并且,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名画具体的鉴赏,通过对名画的意境进行分析,使学生去感知和理解,并且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对其审美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亲近自然

并且,对小学生的审美观进行培养也不要只局限于课堂之中,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室外写生的活动来进行美术教学。而为了促进审美观形成的目的,教师可以将室外写生的地点设置在传统文化气氛较为浓郁的各个风景区,使学生能够去欣赏祖国的壮丽河山以及自然的大美风景。并且,各风景区都存在着许多类似“石雕狮子”等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物,这些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使小学生对其进行绘画和勾勒。通过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景观,对小学生的审美观提升有着非常大的帮助[2]。

三、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绘画环境

在绘画创作中是体现小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如果小学生处在安定和谐的环境当中,可以使其更好的去进行绘画创作。而良好的环境不仅仅是指干净整洁以及安静等方面,还需要为小学生营造一种创作的氛围。所以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建议,为美术教学设立专门的教室,并且教室的内部设计要与美术相关,使小学生进入到教室以后就能够感受到美术的氛围。并且,在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选择位置来进行绘画创作,不用传统的固定座位来对学生进行束缚,使学生能够放松的投入到绘画当中,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促进的效果。

(二)增进小学生参与意识

小学生由于年纪偏小,还存在着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性,不能够对一件事产生长时间的专注效果。教师对于这种情况也需要对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培养,这样才可以使小学生能够全神贯注的投入到绘画创作当中。想要使小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教师可以从名画的鉴赏中来达到这一效果。在将名画进行展示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名画的创作背景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容,通过将作者创作名画时的背景故事对学生介绍,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创作中的情感,使学生也能够在以后的绘画中进行自己的创作。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参与进教学当中,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培养。

(三)培养想象力思维

小学生其实具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所有的事物都很容易使小学生产生联想。教师正是要在小学生想象力充沛的阶段,来引导学生形成想象力的思维。创作离不开想象,且在生活中碰见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延伸无限的想象,美术教学中想象力是作画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3]。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容易和想象力进行结合,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小学生加以引导,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新想法都要加以鼓励,给予他们自信心,将学生的想象力融进绘画创作,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生各方面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基础绘画能力进行教学,还需要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以及创造力,这样才能使美术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也会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力.再探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的策略与方法[J].小学生(中旬刊),2017(05):79.

[2]尤少锦.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乌髻岩风景区为例[J].新课程(上),2017(01):231.

[3]崔莹.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培养途径分析[J].新课程(上),2016(07):157.

小学生创造力培养问卷调查

如何培养和发挥创造力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审美观的形成期

培养孩子创造力

如何培养创造力

在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