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19:27: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逐一进行分析,明确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个倡导”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高度提炼、精准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定了基本的着力点和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实现这个目标首要任务是要正确理解其科学内涵,做到真信、真用。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来看,“三个倡导”构建起的是一个紧密联系、彼此推进的价值观体系。这个体系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国家,其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第二层面是社会,其价值目标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层面是个人,其价值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次的价值目标是层层递进的,第一层面强调的是宏观目标,第二层面强调的是价值取向,第三层面则关注行为准则,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整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宏观全局为核心的国家建设目标

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层次是国家层面的宏观目标,是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最高层次,具有统领作用,决定着其他层次价值理念的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价值理念的表述,结合当前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维度确定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目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富强强调的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这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物质基础,也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从政治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民主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文明强调的是国家在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上的提升,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必然体现,也是中华民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信心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支撑。和谐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同时也是国家价值理念的最终落脚点,其表达的含义是从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方面入手最终走向全面文明。它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各个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核心的社会进步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要将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具体化、制度化,确保国家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衔接个人层面的具体目标,确保个人行为准则的规范和协调。社会进步目标的实现是整个核心价值观确立的根本保障。在核心价值观中,对于社会层面目标的基本表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个方面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属性,使吸收了人类发展历史上所有优秀成果的体现,为国家、个人都勾勒出美好社会的前景。自由强调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等方面的自由,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存在状态,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美好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价值目标的自由是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和界限的,是一种合理约束和有序规范的自由。平等强调的是指的是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物质分配上的平等,更是权利和义务并重的实质上的平等。公正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整体氛围,是以人的解放、公民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的,即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包含着社会公平和正义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国家、社会根本价值理念的体现。公正的实现依赖于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通过构建起行政公正、舆论公正、仲裁公正、司法公正,从而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法治强调的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构建在“自由”、“平等”、“公正”的基础上,同时又为这三项目标提供根本的制度保证。法治最重要的就是整个社会的知法、守法,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治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行为准则为核心的个人发展目标 个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落实者和体现者,是整个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传统道德美德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规范了个人对国家、对职业、对事情、对他人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爱国是个人层面价值理念的前提,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每个人要着眼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当前实际,自觉维护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团结、正确实现国家的早日统

一、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中。敬业是个人层面价值理念的基础,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基础,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个人要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诚信是个人层面价值理念的保证,是我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是个人层面价值理念的目标,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重要表述,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相契合的,是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直接体现,更是“中国梦”的重要载体。从核心价值观的外延来看,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因此,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助于各方构建起良好的认知体系,促进认同意识的形成,从而确保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相对先进、带有示范性的良好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刘永生,康丽滢,郭秀丽.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途径[J].求实,2014,S1:209-210 [2]谢璐妍,隋芳莉.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3:26-28.[3]张会军.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3:64-66.[4]宁晓菊.青年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证研究——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理论探索,2014,05:56-6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思想汇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版)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理解

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版)
《浅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