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0-03-03 16:58: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意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

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提出来的,拥有广泛而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思想的有机统一,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现实性、民族性、开放性

科学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蕴含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包含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能够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价值力量转化为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物质力量,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

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源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思想反映和心理感知,其内容和形成发展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上层建筑,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全部社会生产关系。因此,任何意识形态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代发展的进程相一致,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改革开放之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战略方针,这时的核心价值观突出的是富强、文明两个要素。党的十二大,在提出经济建设目标的同时突出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性要求,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党的十三大确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时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三个要素。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时代命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党的十七大再一次与时俱进地丰富了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表述,在富强、民主、文明、人的全面发展奋斗目标之后加上了和谐的要求。核心价值观要素的不断增加,并不仅仅是提法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整体性系统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的确立,为我们从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新的、更为完整、更加科学的坐标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必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眼于当今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旨。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集中反映着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体现着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质,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进步的价值观,它具有主导社会思潮的先进性特质。在我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其他任何价值观都不可替代的先导性和影响力,因而必然成为主导社会思潮的伟大精神旗帜

现实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经济社会转轨的现实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空前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真切反映而不刻意回避、扎根现实而不虚无缥缈的价值观,满足人们的精神渴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它是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群众创造精神的升华,是时代呼唤的产物,来自实践、贴近实践、指导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深深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渗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创新性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30多年来,社会主义事业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壮大,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并以创新保障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根植于创新的沃土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具有创新的张力与驱动力,能够在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结合中形成创新性,在紧跟形势任务变化步伐中保持创新性,在增强培育效果的实际举措中体现创新性。创新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能够发挥持续的思想牵引和理念引导作用。

民族性

每个民族都存在着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积淀。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建立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上。这对于文化传承久远、精神积淀深厚的民族来说,更重要、更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向,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承接,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广泛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辉。独特的民族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和众望所归的凝聚力。一是核心价值观体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精神。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引用古代先哲的名言,肯定其积极进步的思想,诸如“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等。所以,尽管传统的民本主义存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到许多极具价值的积极因素,以便对传统文化加以合理积极运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二是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和

合的传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近年来,我们党先后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等理念,都可以从“和合”思想那里找到渊源。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获得了各族人民广泛认同,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广泛民众基础的价值体系。开放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其根本价值原则是不变的。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开放包容的气度,是坚持与发展的统

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

一、发扬传统与立足当代的统一。它善于吸收人类创造的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断用反映时代进步要求的思想观念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随着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价值体系。这种开放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一、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在国家博物馆设立英模陈列馆。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实践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城乡社区为重点,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组织开展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机制,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进家庭。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四、运用公益广告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益广告的选题规划和内容创意,形成公益广告传播先进文化、传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广播电视、报纸期刊要拿出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持续刊

播公益广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要发挥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影响力。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公益广告。各类公益广告要注重导向鲜明、富有内涵、引人向上,注重形式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体现时代感厚重感,增强传播力感染力。

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曾首次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来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这是我党大力弘扬中国梦的时代契机下是最直接的助推力和精神动力,是与我国的发展紧紧相依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继续迈大步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体现。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享有应该享有的福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适应当今我国发展趋势的又一次精神力量提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全面铺展开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的,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对我党长期奋斗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进一步认知,需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加强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政策领悟和形势分析。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和贯彻我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前提,解放思想,杜绝固步自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精神,不断推动改革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要坚持不懈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自己,大力弘扬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越性和领导性,狠狠把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学习领悟,增强自身的精神力量。把“三个倡导”和实际相结合,做好本职工作,尽好本职力量,真正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队伍当中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