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0-03-03 20:41:5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袁 声 莉

一、确立立体创新观

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谈到创新,首先想到的是瓦特发明蒸汽机、陈景润攻克数学难题、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从而把创新想得很神秘,高不可攀,一般人难以达到。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狭隘的。

香港城市大学副教授乐晓东博士认为创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创造力是多元化的,生活化的,它不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不是只有著名数学家和发明家才能具备的特殊才能。在谈到什么是创新人才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先生认为:“所谓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创工作新局面的人才。”

《走出单位》的作者栗陆莎在比较我国传统单位体制与跨国公司体制对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不同影响后,批判中国本土员工的落后思想、保守意识和非职业化行为,他竭力倡导中国员工一定要改变单位意识(单位意识即人格中被动性、僵化、不肯承担责任、惟命是从等特性),要培养创新精神和主动性。在谈到什么是创造性时,他谈到:创造性是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更好和更高的工作精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创新能力的根本体现,别人没用过的、效果更好的工作方法就是创造性方法。

创新源自生活,创新源自工作,创新源自学习,在不同社会阶层中,在不同工作岗位上,都可以产生创新,都可以成就创新人才。譬如大家熟悉的我国著名的吊桥专家许振超先生,就是在普通的吊桥岗位上,通过不断的钻研、小革新、小发明,逐渐成长起来的我国现代工人阶级的典范。由于他的创新成就,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极大地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改变了我国在吊桥维修技术上必须依靠日本的历史,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吊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丰富的创新潜力,只要我们尊重它,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积极思考,不断实践,勤于总结,就能使自己身上的创新潜能像流水一样涌现出来。

现实中,创新的体现形式是多方面。从大的方面讲,有思想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具体到某个领域,有内容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形式的创新,角度的创新,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程序的创新,颜色的创新,包装的创新等等。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产生创新。譬如,我们可以向马克思和毛泽东学习,在思想上产生创新,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前者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写就了闻名世纪、影响深远的《资本论》,深刻地、严谨地揭示了资本运行的奥秘;后者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候,在对中国革命进行广泛调研基础上,独创性地提出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这都是在人类思想领域中的重大创新。

如果我们自认很难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成不了马克思和毛泽东,那么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如,我们可以实现方法上的创新。同样是做一项事情,一可以采取A方法,二可以采取B方法;做同一个方面的研究,过去人们主要采取的是逻辑推理法,现在采取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从而实现方法上的创新。

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后,常常被任课老师要求撰写课程论文;寒暑假,学 1

校也常常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这都是我们开展创新实践的最好机会。一篇好文章的衡量标准有多个角度,如立意高远,结构合理,内容新颖,观点独到,资料详实,方法科学,等等。因而创新的立足点也很多。

我们教育工作者应一点一滴地在以上方面不断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这种不断进取的意识,不断锻炼他们实践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善于为他们搭建各种平台,鼓励他们打破已有的框框,宽容地看待他们的一些出格的行为。

综上所述,创新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我们不应把创新神秘化,不应人为地限制自己的创新努力,而是要勇敢地进行创新性探索。

二、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应从影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正确认识是什么因素在制约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栗陆莎在分析中国本土员工在跨国公司中地位为什么不高、成就为什么不大时,从主观的角度,指出地位不高、成就不大,根本原因在自己,不在老外,不像本土员工认为的那样。是我们勇气不够,责任感不够。人的勇气和责任感不是先天产物,它的形成受到人们后天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体制与制度是后天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核心因素,在最初阶段影响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当某种态度和行为成为习惯后,就变成人们一种自觉的行为和难以更改的思维方式。

所以,从社会和组织的角度,要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改变落后的体制和制度,建立有利于培养人们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制度环境。近些年来,社会有识之士认清这个现实,并在大力推进培养全民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制度创新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开始产生实效。我们学校,也积极地通过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制度的创新,力图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有实质性的进展。

乐晓东博士在总结中国人创新能力不足时认为更多是由于当今教学方法的僵化和知识运用不足造成的。前者的责任大多在学校和老师,后者则与同学们自身密切相关。

我以为:同学们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学校要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老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同学要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勇于实践,勤于探索,要培养自己开放的心态,使自己融入社会实践的大舞台。

1、要从思想上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转变唯一标准、唯一答案的学习结论观。在科学领域,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没有唯一的结论。答案求解的过程要受到很多环境因素的制约,随着环境的改变,结论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转变唯书、唯上的真理标准观。人大校长纪宝成先生曾说过:“要创新,就必须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不唯潮流。”但现实情况却十分严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列举了一个普遍现象:“听一个学术报告,常常有很多人提不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极差。”就连他的博士生,在最初的半年里,也让他相当头痛:“谈一个问题,他们就像傻瓜,总谈书上的东西和别人的观点,从来不怀疑和反驳我。”

关于学生质疑老师和书本的观点,我一直执欣赏的态度。我认为学生质疑老师和书本有很多好处。我对学生说,质疑老师和书本蕴涵着很多意义:其一,这说明你在积极思考问题,大脑处于活跃状态,说明你不笨,说明你的状态很好;

其二,能质疑书本知识,说明你有前期积累,没有前期积累,提不出像样的问题;其三,质疑书本,质疑老师的观点,说明你很勇敢,不怕老师和同学笑话,这种胆识和勇气很好;其四,质疑书本和老师的观点,说明你把老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种民主意识很好。以上几个方面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健康发展来说均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反向思维,多向思维,培养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经常与自己的老师、同学展开辩论,不断培养立体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他甚至认为,学生应该把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获取专门知识放在首位。

2、要勇于实践

乐晓东博士在分析中国人缺乏创造力时总结说:知识无活力化是导致国人创造力缺乏的四大原因之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锻造我们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大舞台,这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

我们的信心是在不断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的,我们的经验是在每一次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和修正的,而创新能力更是在不断实践中得到开发和体现。在多次与学生合作开展的实践活动中,我的学生在总结中常常这样写道:通过这次活动,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

在大学期间,我们同学要善于自己搭建实践舞台,还要善于借助学校和社会的丰富多彩的实践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当前我校在学生实践教育方面加大了力度,学生实践的机会多了,这对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不过在如何借助这些活动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方面,还有许多文章要做。一是着力培养我们的策划能力和设计能力。策划和设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策划好一项活动,或设计好一个项目,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我们同学应开动脑筋积极创办自己的学习团队和社团。三是开展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譬如结合所学知识和理论,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撰写小论文,随感。四是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马永红、励杭泉在“中美高校理工科教学方法之异同”一文中充分肯定了美国式的课堂讨论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美国式的课堂讨论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得很少,大多以学生讨论为主,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或者学生自己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不给标准答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无限制地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思路去理解课程中的难点。”

当然,因课程内容的差异,在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上不可能也不应该千篇1律,未来的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应向何方发展,以哪种方式为主,允许人们有一个探索的过程。但无论如何,从教师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永远是必要的;而从学生角度来看,自主地融入课堂教学,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属于自己的智慧与思考,同样是必要的。

4、要主动开发自己的情商,培养非智力能力

任何一个成功的创新者,必然具备优秀的创新人格。因为创新往往与失败相伴,与挫折相连,经受不住失败与挫折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谈创新,更没有资格奢谈自己的未来。培养创新能力,要求我们必须注重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开

发自己的情商。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偌贝尔奖得主青少年时的智商材料,结果发现,他们大多数人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甚至中下等的智商,但这些的人格与个性与常人有很大区别。

华罗庚曾说:“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创新要有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都会扼杀创新的火花。以科学创新为例: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问美籍华人科学家丘成桐先生:中国科学不能够发展,中国年轻人不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是否因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时,他回答道:“杨振宁、陈省身、我,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长大的,都很享受这种文化,学问都做得不错。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把做官赚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求名求利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杨先生也好,陈先生也好,当年出国时都抱着一种热情,就是做学问,所以做成功了。我们年轻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担保他们能做出第一流的工作。”

也许,我们大多数同学将来会进入实业界,并不从事学术研究,尽管如此,一个人的非智力能力仍然比智力能力重要。拥有更加远大的追求,而不受蝇头小利的引诱;确立对社会终级目标的关怀,而不鼠目寸光,这对任何职业的人来说都将更加有利于激发他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作出更伟大的成就。

创新能力培养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培养

论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

关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论文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问卷

高度重视 创新措施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