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发布时间:2020-03-02 06:48:0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下面是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诗史堂之后,便是第四重建筑——柴门。柴门的体量,是几重主体建筑中最小的,占地仅20多平方米,高也不过

三、四米。门前,清溪碧水流淌而过,一座别具情趣的小小石拱桥横跨溪上,颇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清溪两旁,笼笼慈竹拔地而起,悠悠凉意油然而生。再循着溪流向西张望,跨水而建的水槛在竹影树荫中似隐似现。如此景致,令整座祠宇更增幽趣,更添情韵。

\"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此外,如同称其居处为\"草堂\"一样,还有表明其布衣幽栖生活的意味。在杜甫的草堂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与\"柴门\"有关的句子。如\"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这是说,当年诗人修造的柴门,不是正面浣花溪,而是顺着江流的方向所开。再如\"花径 不曾缘客扫,蓬门(即柴门)今始为君开。\"(《客至》)可知诗人平时闭门幽居,有了知己或至亲相访,方打开柴门迎客。还有\"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则写出了与邻居交往互访,宾主相得,气氛融洽,送别于柴门而依依不舍的情意。这里,柴门又是诗人送客的相别之处。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到,柴门虽简朴,却给诗人平添了许多生活乐趣。缘于此,清代的重建才有意营造出这座别致、简朴而又风景绝佳、充满清幽之气的建筑并作了如此的命名。

今日草堂柴门,较之其它建筑,的确可谓简朴,但其比起当年诗人所建,却又堂皇得多。门上匾额为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门前楹柱上悬有明人何宇度用杜句所撰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此联由杜诗\"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宾至》)点化而来。上联改\"岂\"为\"信\",下联以\"犹\"易\"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柴门,不会再紧闭不开,而是敞开它的胸怀,迎纳着千千万万的瞻仰者。

篇2: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

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篇3:杜甫草堂相关文化

说到\"诗圣\",都知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位于成都西门外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就是他流寓成都时的故居。1955年,在此建杜甫纪念馆,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985年5月,杜甫纪念馆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河南巩县人,生于公元712年,公元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他将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社会弊端、民族矛盾、战乱现实和民生疾苦,用诗歌记录下,其传世的1400余首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他在诗歌创作上,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取得了辉煌成就,被后世尊称为\"诗圣\"。1962年,杜甫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杜甫代表诗作《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

公元759年冬,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同谷(今甘肃省成县)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更是千古绝唱。杜甫的诗歌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被后人誉为\"诗史\",其人则被尊为\"诗圣\"。

后人尊崇杜甫,其草堂故居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受到关注和保护。五代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现今杜甫草堂博物馆,是合并了东邻的梵安寺和西部的梅园形成的,总面积300余亩,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胜地,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最具代表性的胜景之一。馆藏文物、资料1.19万件,以南宋孤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宋、元、明杜诗刻本和河南巩县手抄本《杜氏家谱》最为珍贵。园内格局典雅、建筑古朴、庭园幽美,是杜甫行踪足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馆藏最多和知名度最高的地方。馆内\"大廨\"、\"诗史堂\"、\"工部祠\"三座主建筑,循序屹立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堂廨之间,以回廊连结,曲折宛转,风韵别致。东连\"花径\",西凭\"水槛\",梅竹成林,古楠参天,清幽古朴,为一别具风格之园林。

每年阴历正月初七,该博物馆都要举办\"人日\"游草堂民俗活动。

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杜甫草堂导游词

导游词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导游词

杜甫草堂 导游词

杜甫草堂导游词

导游词(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英文导游词

杜甫草堂梅园导游词

杜甫草堂导游词优秀

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