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清廉是仇和的标签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9:3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清廉是仇和的标签。

2007年12月28日,仇和就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第五天,他发表了自己著名的“八无”感言,这一感言他在担任县委书记时就曾说过—“我到昆明工作,人地两疏,和大家无亲无故;从未共事过,与大家无恨无怨;只身一人,无牵无挂;工作一定能无私无畏”。

仇和一路走来,政绩耀眼。他在宿迁与昆明的许多政策,比如“社会办医院,政府管医院”、窗口单位一站式办公服务,都已经在全国推广。仇和在昆明,两年就把搁置很久的三环路给修通了。一场空前的城中村拆迁也在仇和到任后启动。

事实证明,当权力没有被关进制度的笼子,仇和这么一位有个性的官员,还是倒在了反腐风暴中。他的无限权力,让他的工作不再能无私无畏。

“天下最真实的官只有两个,一是宰相,一是县官,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有改革的空间和余地。”这是仇和当年的一句话,曾被许多媒体引用,或是称赞其为“实干家”,或是贬低其为“酷吏”。无论如何,“最具争议市委书记”,是仇和怎么也摘不去的头衔。作为这句话的印证,无论是在宿迁,还是在昆明,大拆大建、造城运动成了仇和的一个标志。

不可否认,这种行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带来极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三年并作一年,搁浅多年的二环路硬是连了起来;落户手续办理从28日压缩至2天。官员们要连走带跑,害怕跟不上仇的脚步;带着狠劲的仇式语录,在官员中广为流传。”有人如此描述“昆明速度”所带来的好处。

然而,速度终究是速度,它是建立在对后面经济增长动力的提前透支基础上的。大拆大建的逻辑,无非是政府征地、拍卖,房地产商盖楼、卖楼,资金回笼后进行新一轮的拆和建。然而,任由拆建轮流抬高房价,政府腰包是鼓了,地产商的利润是高了,但这种增长方式是非常粗放的,且不说破坏历史文脉,单说地是有限的,人们的购买力也是有限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回看一下习近平今年下团的讲话就知道,经济要速度,但更要质量。仇和不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增长方式的代表。选择在这个时刻带走仇和,其宣示的是对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视,对大拆大建、造城运动的否定。

当然,否定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并不需要让其成为“阶下囚”那么严重。事实上,更加关键的是,这种大拆大建,内部存在太多的权钱交易。依然是财新的记者,放出消息,“仇和被查一事,牵扯昆明土地城建系统的腐败问题”。这或许才是仇和真正落马的原因。从刘源回应徐才厚落马,是习近平亲自督办,到王岐山放出狠话,“不能放任自流,造成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有腐必反已经是最大的共识。 不过,意义不止如此。

前两者,不少落马老虎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仇和的落马,更大的意义还是对独断专行的否定,对人治的纠偏。“仇和手一挥,拆到东河堆,仇和望一望,拆到南关荡(地名),拆到的不要跳,没拆到的不要笑,只是仇和没看到。”有人曾这样调侃。仇和不仅是大拆大建逻辑的代表,更是独断的标杆。“看准的事情,砸锅卖铁也要做。”应该说,这种干劲是每一个干部都需要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得按照法律来。即使是特事特办,也不能违反党纪国法。用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有权,不能任性。因此,仇和落马透露出的第三个信号,便是对法治坚定不移的推进。

还有一点,应该算是附带品。干部的竞争性选拔,实际上正源于仇和的推动,尤其是他在宿迁搞的“公推直选”。这一点,笔者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谈过,习近平对此是反对的。委任制、选任制和聘任制,这三种用人方式,习在组织工作会议上已经提过,单独用哪一种,都会造成干部用人出问题。因此,仇和的落马,也是对一昧使用竞争性选拔选任干部的否定。

实际上,大部分人都不仅仅是在关心仇和,而是在关心江苏,毕竟,那个地方才是仇和政治的起点。是否会牵涉,目前还不得而知。不妨静等叶子落下。

1 2011年他升任云南省委副书记,2012年11月入选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他也是十八大后落马的第10位中央候补委员,是今年以来落马的第8位副部级官员。

仇和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一直以来,仇和的“铁腕”施政风格都饱受争议,他也因此被称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

据报道,仇和的施政起点,都是由“治官”开始。在宿迁,他扳倒了前沭阳县委书记等贪官,撤换了不作为的干部;在昆明,已有1200多名官员因“影响软环境”被问责。在媒体的观察中,仇和从政以来,多次施行和发布让人惊讶、意外的政治举措和命令。有人认为他为了政绩不顾人权,也有人认为他做事铁血果断,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发展。褒贬不一的争议,一直是他留给媒体的突出印象。

2012年初,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铁腕仇和激活春城之水》,文章称,问一千个昆明人,一千个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在所有“新政”中,仇和做得最好的,是“铁腕治吏”。“仇和喊开会,所有人跑步下楼、出门、上车,一个都不敢迟到;一位局长睡着了,没接到市委办公厅半夜打来的电话,第二天就受到仇和批评;一个下大雨的中午,仇和看到垃圾车里的垃圾顺着雨水往下流,就打电话给正在吃饭的环保局长,要求立刻解决„„”

云南一年多来已有多名高官被查

仇和的落马,让云南官场“反腐地震”再受关注。去年3月,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去年7月,云南省委原常委、昆明市委原书记张田欣因涉嫌违纪被免职。去年8月,曾担任云南省委书记长达十年之久的白恩培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官场“地震”中,云南也在去年10月进行了一次人事大变动,李纪恒由云南省长转任省委书记,在全国总工会任职的陈豪“空降”云南,今年1月“转正”为省长。而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调任全国人大任职。

此前的2013年10月30日至12月28日,中央第五巡视组曾对云南省进行巡视,指出云南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严峻,反映领导干部问题较多,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使用以及教育、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

学者:我们不忍心批评这个人 但仇和的无限权力让人感到恐惧

个性官员主导的改革很强势,也很脆弱。仇和的“步步高升”,被认为个性开始得到宽容和支持。离开宿迁之后的仇和,在媒体眼中,少了“仇和”而多了“求和”色彩。支持仇和的舆论认为,批评者应该减少争议,多善意的建议。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俞敬尧在为2009年出版的《政道:仇和十年》一书作序时指出,有争议是好事,如果通过反思与总结,使这一个案更具典型意义,实乃民主政治建设之幸事。

姚洋教授获得与仇和对话的机会,他了解到,昆明并未全民招商,滇池也正积极治污,仇和“是一个很好的人”。但他的批评立场依然没有改变。比如,他认为“强力招商是把政府重新带入市场的微观运行”,并对昆明想一步跨入电子产业时代持保留态度。

姚洋送给仇和两本书,一本是《国家的视角》,副标题是“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另一本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他希望提醒仇和,要避免哈耶克所说的“致命的自负”。

仇和曾与记者通话:我被一路举报 仕途却一路惊喜

而仅仅在12天前,即今年“两会”开幕当天(3月3日)中纪委宣布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景春华接受组织调查。人民日报对此发表评论称“这打破了盛会不打虎的惯例”。

一位曾经采访过仇和的媒体人告诉《法制晚报》记者,春节前还曾与仇和通过电话。电话里,仇和说,“我是被一路举报,但是我的仕途却是一路惊喜„„。”

仇和参加了今年全国两会的全部过程,而在闭幕的时刻,被中纪委宣布接受调查。这 2 可能是仇和没有预料到的“惊喜”吧。

《南方周末》曾报道,在仇和任职的时间段里,宿迁频频成为外界媒体曝光的对象。 1998年,宿迁市下属的沭阳县,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此事被央视《焦点访谈》披露;1999年,又是沭阳县,将犯有小偷小摸等行为的人,在电视上予以亮相、念检讨书,取名“沉重的忏悔”,此事被《南方周末》曝光;2002年,宿迁推行1/3干部离岗招商、1/3干部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这同样引起媒体集中轰炸。

在宿迁的执政过程中,若论涉及利益群体最广的,当属经济改革。仇和的改革方向,从一开始的出售国有单位的门面房,到所有国企改制“能卖不股、能股不租,以卖为主”,再到拍卖乡镇卫生院、医院,再到出售学校,可谓“一卖到底”。

他甚至因此而说过一句极端的话:“宿迁515万人民所居住的855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要可以变现的资源或资产,都可以进入市场交易。”此话至今褒贬不一。

2005年,江苏省宿迁市出台了一份颇具争议的文件《关于制止大操大办 树立文明新风的若干规定》,该文件规定:不论党员干部,还是城乡居民,婚丧嫁娶时,宴请都不得超过一定标准。而这个标准之严格在我国尚没有先例,处理之严肃更是全国罕见。

仇和,这个在中国颇有争议的市委书记,以自己施政的刚性和推行新规定的态度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关于制止大操大办 树立文明新风的若干规定》就是仇和施政风格的一个典型代表。

直到临别,仇和才在“告别演说”中,对昆明官员首次露出温情:“如果自己的性格再温和一些、领导艺术再讲究一些,或许就会避免因工作要求严格、批评人较多而伤害一些同志的感情,造成个别同志的误解„„今天,也借此机会,对因我个人主观原因,留给昆明的遗憾,带给同志们的不愉快,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说到这里,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弯腰向台下鞠躬。沉默几秒钟后,台下的掌声响起,有的官员眼里含满泪水。一位处级干部说:“我们自己都不清楚,是意外,是感动,是委屈,还是释怀。”

昆明人对仇和的感情复杂 除了“治吏”,仇和第二项得到昆明各界一致肯定的工作,是滇池水系综合治理。仇和的第一句话是“滇池死,昆明亡;滇池清,昆明兴”,第二句话是“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人,治人先治官”。轰轰烈烈的“河长制”就此出台,仇和亲自担任盘龙江的“河长”,市长任宝象河的“河长”,其他30多条河,也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局长们分任“河长”。如今,滇池水质明显好转。

和治水相比,治堵则曲折得多。仇和来了之后,问了一个问题:“二环1年能不能修好?”在场的官员吓了一大跳,他们原先汇报的,是3年修完。2008年10月,二环全面开工。昆明城东西南北任何一个方向,都是遍地挖坑、尘土满天、噪音轰鸣,所有道路都因二环施工陷入令人绝望的拥堵中。当二环修通后,交通拥堵大大缓解,所有怨气顿时消散,仇和赢得公信力和美誉度。

但畅通的日子只过了半年,2010年,仇和决定修地铁,并且6条地铁线同时开工。昆明一片哗然。支持者认为,“二环经验”证明了“长痛不如短痛”是对的,干脆一口气把地铁修完。反对者认为,这是典型的贪多图快。

到昆明不久,植物学专业出身的仇和,一声令下,1年,还是1年,要种300万棵树,每条人行道都要有3行树,园林部门、城建部门的公务员,统统上街种树去。2010年,昆明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53%,当年就圆了国家园林城市之梦。

眼下,所有昆明人都在担心,仇和做得最好的整顿官员、治理滇池两件事,会不会随着他的离任出现倒退和反弹。2011年12月4日一早,仇和那篇充满了对昆明依依之情和殷切希望的“告别演说”,登上了昆明所有媒体的头版头条,绝大部分媒体都把最大的赞美、最深的不舍送给了仇和。但个别媒体也登出不乏反思的报道,认为“昆明今后应注重休养生息” 3 等。这两类报纸,都有很多市民购买、阅读。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普通市民,问对仇和离任有何感想。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了一句类似的话:“仇和这样的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有。”

十八大后福建“首虎”落马

徐钢

综合法制晚报等报道

昨天上午,中纪委发布消息称,福建省副省长徐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据了解,徐钢是十八大后福建首名被查处的省部级官员。 6天四虎,中纪委再砸贪官“护身符”

3月20日上午,中纪委发布重磅消息,福建省副省长徐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至此,十八大后的“反腐地图”,仅剩下北京、上海、吉林、西藏、宁夏5省区尚没有省部级官员被查处。

两会后中纪委反腐持续加码,算上此前被调查的仇和、徐建

一、廖永远,6天时间已有四只“老虎”落马。过去,有人把退休当护身符,后来不灵了。如今,王岐山再出重手,又让四种“护身符”失效。中央用最生动的事实告诫贪官们:别再耍心眼了,反腐没有禁区,不会因地、因人、因时而异,违反党纪国法只有被严惩一条路可走!

仇和

仇和感想

仇和十年读后感

《仇和十年》读后感

关于仇和现象

读仇和有感

仇和十年 读后感

仇和离职感言

仇和告别演讲

批评“仇和现象”

清廉是仇和的标签
《清廉是仇和的标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