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物理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2:30: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物 理 教 学 设 计

(第三节 :

科学探究

平面镜成像) 唐县葛公中学 王茹 电话 13643321870

一、教材分析: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在八年级上册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习近平面镜成像的,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的实验设计方法和思路,为第五节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都观察或留心过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但基本停留在学习的感知阶段,尚缺乏理性的思考,他们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怎么探究,探究哪些方面,还迫切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能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感受物理现象的规律美与和谐美,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小组合作精神。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感受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难点: 如何确定像的位置以及对虚像概念的理解

五、课型:科学探究、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六、教法:实验探究法。

七、仪器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一块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张8K白纸,一盒火柴,若干支

高度不同的蜡烛(有两根等高),刻度尺,笔。 教师演示器材:火柴,蜡烛,平面镜。

八、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我们经常说: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与我们的物理知识有很大联系。大家不妨拿起你手中的镜子,照照自己,看平面镜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物理学中把你手中的那块表面是平的镜子称为平面镜;镜子外面的你称为“物”;镜子里面的你称为“像”。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平面镜成像”。教师板书课题——平面镜成像。

2、学习新课: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一)观察:

学生活动:学生照镜子,观察自己在靠近或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提出问题:

由教师提出本节课的探究课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位置跟物体的大小、位置有什么关系呢?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三)猜想与假设:

教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同学们猜想一下平面镜成像可能有什么特点?本环节学生可能提出很多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但本节重点是用实验验证学生提出的以下猜想:

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是“近大远小”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3、实像还是虚像。

(四)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1、设计实验:(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验证猜想1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方案交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加以修正,并梳理学生的设计,筛选出最合理的探究方案。

(1)如何确定像的位置?把玻璃板放在8k白纸的中间,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放在成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与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并用笔记录此时蜡烛的位置。

(2)实验时,为什么要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看不到平面镜后面的蜡烛,无法知道它是否与像完全重合,所以不用平面镜,而用玻璃板。

(3)改变蜡烛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1)实验前教师强调玻璃板一定要竖直,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别忘记录物、像和玻璃板的位置及实验数据;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

(2)结束实验后,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观察白纸上物与像的关系,及与平面镜所在位置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物像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很容易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五)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2:像是“近大远小”的;还是像与物体等大。) 1、设计实验:学生利用高度不同的蜡烛分组讨论、设计验证猜想2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间的方案交流。

把一根中等高度的蜡烛放在离玻璃板较近的位置,拿另一根较高的蜡烛移到成像的位置处,观察它们能否完全重合,从而验证“近大”是否正确;同理去验证“远小”是否正确。

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各小组采用不同的方案进行实验,并派学生代表表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像和物的大小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的结论。

(六)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验证猜想3: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设计实验:学生感受蜡烛在玻璃板后的像。将蜡烛点燃,距玻璃板一定距离,用手感受蜡烛所成的像的温度,得知所成的像为虚像。

3、练习:

通过练习感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和学习方法上都有哪些收获?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需要总结?

5、布置作业:预习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

6、板书设计: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虚像。

九、课后反思:

本课对于开拓学生学习思路,掌握科学探究过程有较好的作用。通过适当练习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学生猜想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简要的板书。

2、增加“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实验,为学好凸透镜成像打好基础,为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提供帮助。

3、小结环节过于简单化。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第五章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反思

物理教学设计(推荐)

物理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