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县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0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7:3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县实施突破辽西北攻坚战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

(2018-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市关于实施新一轮突破辽西北战略的部署,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我县经济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和《辽宁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深度融入辽宁三大区域全面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破除一切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调整经济结构、做大经济总量,补齐短板,全面加强民生保障和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强县富民、晋级升位,打造全国一流民族自治县,确保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农村居民

1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年均增长7.5%以上;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18-2020年三年间,政府性债务分别控制在5亿元、4亿元和3亿元。

二、重点工作

2018-2020年,主要实施四大行动、二十大工程、40个项目和重点工作,加速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打造新的增长极。

行动一: 工业转型升级行动

行动纲要:进一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释放供给侧改革红利,提升产业集群集聚度和工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全力把**县打造成为全市工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和标杆。

行动目标:氟化工、铸造、农产品、新能源四大产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73户,全县总量达到94户,全县工业总产值达14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一)产业集群建设工程

1、氟产业开发区,打造中国绿色氟都。充分发挥氟化工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氟化工产业优化升级,形成全县工业经济新引擎。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30户,产值实现50亿元。

(1)全力推动“智慧园区”建设,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环保监测数据实时显示报警、能源管理、电子商务、

2

应急指挥、管理流程可视化六大系统板块,借助信息化实现开发区智能化、精细化、封闭化管理,打造互联网+智慧园区。

(2)突出招商选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发展品质。抓住北京通州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开展与江苏省对口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招商选资活动,引进一批高端、高品质氟产业链。对接中化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等大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的全系列项目。提高企业外贸出口能力,创建省级出口基地。

(3)深入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实现重点企业提质增效、产值倍增。以金凯化工、天予化工、金特莱化工、凯莱英化工、氟托新能源等一批优势企业为重点,做好年产4000吨氟橡胶、2000吨聚全氟丙稀、1000吨聚偏氟丙稀、6000吨FEVE氟树脂、3000吨锂电池电解、1000吨(HFIP)、10000吨含氟泡沫灭火器、37吨含氟液晶中间体、1000吨六氟磷酸锂以及年产770吨精细化学品等重点升级改造项目,打造一批国内外技术领先的品牌企业。

(4)完善配套设施,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实施PPP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雨水排水明渠工程、“一企一管”污水排水检测管理系统及VOC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及净水厂,构筑企业达标排放、处理厂深度处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的再生水循环利用系统,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园。

3

(5)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研发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作用,推动与沈阳化工大学、黑龙江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搭建产品研发、融资服务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切实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示范园。

„牵头单位:辽宁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配合单位:经服局、发改局、经合局、环保局‟

2、铸造产业基地,打造东北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以铸造产业链和价值链向中高端升级转化为发展方向,引进、建设国内一流钢铁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农业机械生产企业,着力打造东北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户,产值实现40亿元。

(1)铸造产业。以汽车制造、数控机床、重大装备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装模具等产业为发展方向,依托力达铸造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东北)中心暨二期技改3D打印及智能铸造项目、沄川铸造双液铸造项目、昊天铸管球墨铸铁管项目,重点引进和发展华晨集团、沈阳机床、沈鼓集团配套企业。继续发挥短流程工艺优势,重点发展铸钢、铸铁、铸铝产品。采用短流程V法铸造及消失模等先进铸造工艺,做大做强以黑色和有色精密铸造、超大吨位铸造为重点的铸造产业。

(2)钛产业。围绕祥远铸造、恒利铸造等高钛渣生产企业,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引进大型轻质钛合金生产企业,

4

重点发展防腐铸件、泵体、阀体、叶轮及人体植入工具等钛合金材制品,积极引进面向航空、航天及核电等高端领域的钛合金新材料加工及关联项目,打造钛产业基地。

(3)有色金属。以远东铜业为龙头,结合矿铜冶炼和废铜精炼,打造矿山开采、粗铜冶炼、精铜冶炼、副产品回收加工、稀贵金属提炼纵向一体化产业链,同时拓展电线电缆、阀门、模具等铜制品下游产业链,尽快形成一批配套企业。

(4)环保产业。借助江苏盐城对口帮扶机遇,规划建设辽宁阜新环保科技产业园区,研发孵化、发展环保装备制造、环保材料生产、节能产品加工和危废处臵产业,重点引进一批废旧电子产品、废橡胶、废酸碱等加工利用及一般危险废物再生利用项目。到2020年,达到年处理危险废物30万吨能力。加快开发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推进治理装备系列化、成套化。加快建设30万吨废铅蓄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力争三到五年时间,打造省内环保设施设备生产基地。

„牵头单位:铸造产业基地管委会;配合单位:经服局、发改局、环保局、经合局‟

3、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打造东北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基地。发挥我县农产品总量大、品种全、质量优的基础优势,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基地为主,乡镇为辅,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构建“一主多辅”的产业发展

5

格局。到2020年,基地内发展1个以上优势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集聚区内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增长7%以上,规上企业达到13户,产值实现30亿元。

(1)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畜禽资源优势,扶持肉食品加工企业发展,提高产能。加快推进牧原集团100万头生猪产业体系项目建设,实现屠宰加工同步投入运营。利用雨润集团阜新畜禽产业园闲臵厂房,引进国内肉制品加工领军企业。

(2)乳制品加工业。加快优质奶源基地建设,推进阜新伊利乳品二期建设,发展液态奶、酸奶、儿童配方乳、含乳饮料、老年配方乳和高品质奶粉等高端产品和主导品牌。

(3)粮油加工业。做大康龙、维远、东祥、佳信合、芳山谷物等现有企业,重点推进功能性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年加工出口4万吨瓜子系列产品项目、辽宁新一天食品扩建项目,注重引进大型粮油加工企业,提高深加工能力,拉长深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4)果蔬加工业。以果蔬、食用菌等加工为主,扶持金利隆、金果实业、辽宁田园等企业扩大规模,研发新产品。推进辽宁田园新建食用菌生产加工及多糖提取、金利隆食品年新增4000吨速冻蔬菜产品能力、金地果蔬番茄酱加工等精深加工项目,大力推进冷链等配套项目建设。

(5)酒类及饮品加工业。推动三沟酒业、海泉酒业做大做强,加快东北地区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建设步伐。扶持

6

桑港树莓、阜新鑫龙辰等企业开发葡萄酒、树莓酒、树莓饮料等产品。以亿鑫红阳为龙头,有序开发利用王府架其营子自涌水资源,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品结构与档次,满足高端饮用水市场需求。

„牵头单位: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配合单位:发改局、经合局、经服局、农业局、新农办、畜牧局、各乡镇‟

4、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东北最大新能源产业基地。 借助国家政策机遇,充分挖掘、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利用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资源,扶持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实现我县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用3年的时间,再开发新能源80万千瓦。

风力发电:2018-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60万千瓦,总投资48亿元。

光伏发电:2018-2020年,新增装机容量15万千瓦,总投资12亿元。

生物质风电:以惠农生物质电场为依托,新增装机容量3万千瓦,总投资3亿元。

到2020年,规上企业达到15户,产值实现20亿元。 „牵头单位:新能源办;配合单位:发改局、经合局、经服局、相关乡镇‟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程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辽宁省八大门类产业政策,

7

加快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以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推动资源型行业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提升排山楼金矿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支持排山楼金矿全面采用冶炼清洁、强化熔炼和强化浸出等先进技术和工艺。

支持大鹰水泥等建材行业加快工艺提升步伐,做强水泥主导产品。加快推进铁选企业尾矿库无害化处理,建设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材料、预制保温墙板复合材料、发泡保温材料等新型建材。加强非煤矿山开发管理,提升非煤矿山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鼓励采选企业改造升级和转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开发生产新材料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大力发展蒙药产业,加快辽西环保特色产业。 „牵头单位:经服局;配合单位:发改局、国土局、卫计局‟

(三)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

制定中小微企业发展计划,积极引导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发挥好省政府“千百万”工程作用,用好用活用足省政府科技特派团政策和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业载体,支持中小微企业切实提高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中小微企业与国企、央企,特别是江苏各地产业园区、集聚区内大企业协作配套,推动企业产品、

8

技术和创新成果融入大企业生产链、创新链和供应链,尽快形成一批“小巨人”企业。到2020年,培育“小巨人”企业15户。

„牵头单位:经服局、发改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

(四)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工程

坚持龙头带动、项目支撑、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新一代节能环保、新材料、含氟化工、农机和工程机械企业,做强为国家重点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新能源装备配套产业。

重点推进辽宁奥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抗环保生物饲料研发生产项目、惠农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工程、汉道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665吨含氟精细化学品项目搬迁技改工程、阜新泓吉光电材料有限公司600吨OLED柔性显示及柔性照明材料(聚酰亚胺中间体)项目和年产2000吨航空航天聚酰亚胺树脂新材料项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一批能够拉动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新技术企业。

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4亿元;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增长10%以上;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较达到0.72亿元;

„牵头单位:发改局;配合单位:各产业基地、经服局、统计局‟

9

行动二:农业农村振兴行动

行动纲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调结构、促融合、提品质上下功夫,以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滚动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重点,同步提升县、镇、村发展品质,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构筑产业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行动目标:2018-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增长3%左右;到2020年,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特色产业突出、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农业格局初步形成。

(五)种植业效益提升工程

优化种植结构,稳定粮食产能,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65万吨以上(其中两杂作物产量150万吨以上,杂粮产量15万吨以上),油料产量达到30万吨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70万吨以上。

5、粮食作物高产示范项目。提升耕地质量。合理开展“一主四辅”耕地轮作。引育推广高产玉米品种,集成示范优质高效栽培、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打造一批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提高粮食生产抗灾保丰收能力。到2020年,玉米播种面积调减到250万亩,重点粮食产区

10

玉米单产提升到750公斤/亩,确保面积调减后玉米总产不降低。

着重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杂粮新品种,加强技术组装配套,稳步提升田间基础设施水平和机械化水平。巩固和扩大杂粮标准化基地。到2020年,高粱、谷子、荞麦等杂粮播种面积达到45万亩,杂粮总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

6、花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坚持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发挥良种良法的增产作用,扩大地膜覆盖面积,在集中产区创建和推广花生高产模式。建设良种繁育基地,科学确定并示范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到2020年,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花生产量30万吨以上。

7、牧草种植试点示范项目。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以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和大户为重点,通过土地流转、协议收购等方式,扩大青贮玉米、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拓展优质牧草发展空间。到2020年,推广种植牧草面积6万亩,青贮达18万吨。

8、瓜果蔬菜生产项目。抓好冬春设施蔬菜,夏秋高标准露地蔬菜生产,注重提质增效,形成设施果菜、出口蔬菜、脱水蔬菜、冷凉蔬菜、采摘果蔬协调发展的果蔬产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达到8万亩,露地蔬菜面积达到9万亩。蔬菜主产区园艺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

11

9、林果提质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以油用牡丹、白芍、白术等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加快中低产果园改造,引进适地品种,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推进林果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全面提高林果产出效益。到2020年,新增林下中药材1.6万亩;新增干鲜果种植面积1万亩,各类干鲜果总产达到25万吨,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增收2000元。

[牵头单位: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农机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六)草畜结合工程

以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耗排放低碳化、产品产出优质化为主线,扩大生态高效种养业规模,构建结构优化、种养和谐、养分需求与供给相平衡的产业新格局。积极发展肉羊、肉驴、肉牛、奶牛等草食性动物养殖。到2020年,肉类、蛋类、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37.6万吨、7万吨、2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92亿元;牛羊驴等草食家畜养殖比重稳步提升;畜禽规模化养殖率达到75%;畜禽良种率及配套技术应用全面普及;三品一标”认证企业达到70家;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牵头单位: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农机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12

10、肉羊肉驴扩群增量项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养殖示范场,新建或改造一批标准化养殖场,实现养殖方式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到2020年,新发展草畜结合户1500户;牛、肉羊、肉驴饲养量分别达到40万头、500万只、40万头。牛、肉羊、肉驴养殖收入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

11、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重点推进总投资16.5亿元的河南牧原集团年出栏100万头生猪养殖体系项目建设,确保12个现代化标准养殖场、1个年加工36万吨饲料厂、1个配套日处理30吨无害化处理中心、1个年可加工5万吨有机肥加工中心和屠宰及深加工厂按计划推进。到2020年,生猪饲养量稳定在400万头,出栏量稳定在290万头以上;生猪养殖收入占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

12、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落实工程项目财政补贴政策,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建设畜禽粪污原地收集储存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和能源化利用、污水高效生物处理等设施。加快总投资1.25亿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建立健全户集、村运、片收、县处理的运营模式,建成智能控制中心1个、一级处理中心1个、循环利用中心1个、新建和改造污水池70处、储粪场220处。到202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

13

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有效解决农村养殖面源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13、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通过生物质发电、秸秆固化成型、秸秆直燃锅炉改造,加大秸秆能源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秸秆有机肥生产和秸秆反应堆技术,实现秸秆肥料化利用;通过推广秸秆青黄储、膨化饲料生产,实现秸秆饲料化利用;通过发展食用菌生产,实现秸秆基料化利用。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总量达到180万吨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1%以上(其中农用比例达到75%以上),秸秆收储点建设达到80个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七)农业品牌塑造工程

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严格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监控,规范档案、包装标识管理,加强证后监管,提升**县“三品一标”品牌社会公信力。

14、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县检测中心、乡镇检测站、市场检测点“三级检测体系”,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报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透明度。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积极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定点监测、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14

督抽查等工作,实施“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制度,实现对全县品牌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监管。

15、农产品品牌创建项目。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产品商标、“三品一标”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做强三沟白酒、驼谷小米、昕宝蔬菜、园康龙花生、孙六杂粮等一批企业品牌,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品牌创建,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到2020年,农作物“三品一标”产品个数达到80个以上,“三品一标”基地认证面积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0%以上。

[牵头单位:农业局、市场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根本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种养业内部融合,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融合样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以“十镇百村”为重点,每年建设50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到2020年,完成200个重点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

[牵头单位:发改局;配合单位:各乡镇、各相关部门‟

(九)农业综合服务保障工程

15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能力。

16、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尽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加快建立担保融资平台,开展农村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抵押贷款新机制。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试点,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17、加强农业科技支撑。依托科技共建,科技特派团等载体,深化与省内外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完善技术合作、联合攻关、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指导组、一支技术服务团队、一个产业协会”的要求,完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18、培育农业合作新模式。成立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和10个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倡导“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原料基地建设,提高农业效益。继续完善全县6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2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22个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管理运行,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继续做好国家、省、市级示范社

16

的申报工作。

19、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应用系统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以信息传输服务网络为载体,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设35个乡镇12316话务坐席,推广“致富通”手机3000部,推送病害防治、生产技术等短彩信5万条,建成100栋日光温室环境因子监测数据采集、3个智慧农业小区和6个高标准畜牧小区物联网项目,实现382个行政村益农信息社全覆盖。

„牵头单位:农业局、供销联社;配合单位:各乡镇、各相关单位‟

行动三:服务业提档行动

行动刚要:围绕“两大新城”和“四大产业集群”,以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调整服务业结构,优化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产业、主导行业结合式发展,提升专业化、集聚化程度,全面推进服务业提档升级。

行动目标:依托玛瑙、温泉、藏传佛教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一体两翼”为核心的服务业集聚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3亿元。

(十)服务集聚区建设工程

加快蒙古贞新城商业中心集聚区(一体)、东梁温泉旅游度假集聚区和十家子玛瑙产业基地集聚区(两翼)为主的“一体两翼”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推动传统服务业转型

17

升级,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发展。到2020年,至少建成1个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业集聚区、引进1家百货商场或知名品牌连锁超市、引进1家三星级以上或连锁快捷酒店,组建1家医养结合混合所有制健康产业集团公司。

20、蒙古贞新城商业中心集聚区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商贸流通业产业规模,提升整体业态水平,增强区域商贸辐射功能。引导传统百货业、大卖场向智能化、综合型休闲购物中心转型发展,提供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文化等消费服务。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特许加盟等方式发展连锁业态,实现跨区域经营。依托 “八大美食”培育特色餐饮。全面提高住宿服务业质量,有序发展星级宾馆业,重点发展经济型、大众化住宿业,充分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住宿服务消费需求。提升商务服务业水平。发展金融保险、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租赁等商务服务,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商务服务体系。

21、东梁温泉旅游度假集聚区建设项目。将地热资源开发与旅游市场开发有机结合,完善园区内饮食文化园、康体中心、养心园、温泉公园、农业观光园等系列项目,开发建设与休闲保健主体相配套、与消费群体需求相协调的绿色、健康、养老地产项目。2018年,继续完善宝地国际温泉城净尘区、静心区、养身区、牧游区项目功能;阜新宜善温泉健康城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19年,温泉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

18

项目和中水回用项目等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到2020年,建成辽西北地区最大的集休闲、娱乐、度假、健身、理疗于一体的温泉旅游度假聚集区。

22、十家子玛瑙集聚区建设项目。发挥“中国玛瑙之都”品牌效应,建设电商物流园,促进线上线下销售融合,拉长玛瑙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十家子玛瑙玉石交易中心、宝玉石工业园区、产业居住复合区、生态宜居区,形成玛瑙玉石全产业链,带动质检中心、信用担保中心、玛瑙专业人才培训中心、玛瑙研发设计中心、玛瑙博物馆、游客信息服务中心、金融服务街区配套发展,打造东北亚宝玉石文化和时尚基地。

„牵头单位:经服局、发改局;配合单位:温泉城管委会、玛瑙产业基地、东梁镇、十家子镇‟

(十一)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工程

找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玛瑙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契合点,全力推进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温泉城、十家子玛瑙风情小镇、瑞应寺、海棠山景区、乌兰木图山景区。培育一批森林度假、山地休闲、花卉中药材观赏、农家乐、民宿民居等乡村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0年,国家A级风景区总数达到10家以上。

23、旅游大通道建设项目。以王府为起点和终点,设计总长213.5公里,途径东梁、佛寺、大板、十家子、建设、

19

阜新镇,形成环形大通道。建设大板至大巴旅游道路20.3公里、建设佛寺至毛岭沟旅游道路28公里、建设新民至大板旅游道路18公里。以沿线重点景区、景点为核心,建设县城旅游产业集群、东梁温泉旅游产业集群、葛根苏木旅游产业集群、海棠山旅游产业集群、关山旗敖包旅游产业集群、十家子玛瑙等7个旅游产业集群。

„牵头单位:旅游局、交通局;配合单位:各相关乡镇、相关单位‟

(十二)电商物流发展工程

打造辽西、蒙东地区重要物流集散地和连接东北、华北与内蒙古的电商物流通道的重要节点,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商物流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电商物流企业,构建煤炭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四大物流体系”。到2020年,力争建成1个省级重点物流园区。

24、供销集团电商物流建设项目。加快供销集团物流电商项目建设步伐,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建立“菜篮子、日用消费品、农资农具、农副产品”专营渠道。“线上”构建服务“三农”的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线下”建设100家物流配送分拨中心和打造城区、乡镇、村屯1000个销售平台。

„牵头单位:经服局、供销联社;配合单位:各产业基地、各乡镇‟

20

行动四:新型城镇化提升行动

行动目标: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28%,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十三)城镇建设工程

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完成东关村、西关村城中村改造,建成东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蒙古族文化示范城、绿色示范城。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建设一批功能齐备、设施完善、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特色小镇。

25、蒙古贞新城和县城旧城区改造项目:到2020年,基本完成建成区12.6平方公里内平房区改造。实施发展大街和人民大街改造、城区雨污分流、城区路灯改造、细河东西两侧景观带延伸、北外环路建设等项目,建设街宽、路净、城绿的和谐人居环境。

26、东梁温泉城建设项目。委托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温泉城一期、二期、三期30平方公里规划进行重新编制,与葛根苏木旅游规划有效结合,整理伊玛图河水系。推进宝地〃斯帕温泉小镇、恒隆〃沁温泉、天水谷温泉度假区、阿尔善温泉度假区、玉潭泉庄等重大项目建设和推动北京多元集团养老地产建设。有序开发,综合利用地热资源,加快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温泉旅游度假聚集区,建成温泉特色小城。

27、特色小镇和中心城镇建设项目。抓好十家子、东梁、

21

大板、佛寺等4个特色小镇和泡子、建设、伊吗图、王府、福兴地、旧庙、大巴、于寺、务欢池9个中心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展二三产业,集聚城镇人口,辐射带动周边。十家子要依托玛瑙产业基地,打造集专业玛瑙加工、文化交流、艺术体验、贸易流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国际玛瑙特色产业镇。东梁、佛寺、大板,要以温泉城、瑞应寺、海棠山为载体,打造温泉特色小镇、薰衣草特色小镇和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到2020年,4个特色小镇主体功能区基本建成。

28、宜居乡村建设项目。以示范镇、宜居示范村为重点,全面开展垃圾、污水、畜禽粪便治理;完成农房、村内道路、饮水、厕所改造;提升村庄亮化、绿化、美化水平。科学调整村屯空间布局,建设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牵头单位:住建局、发改局、温泉管委会;配合单位:各乡镇‟

(十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以建设美丽**县为目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和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2

7.5%,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7%。森林覆盖率达到32.3%,我县段牤牛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体,柳河、绕阳河水质稳定保持Ⅳ类水体,细河水质稳定保持在Ⅴ类水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为80%以上,生态主体功能得到明显增强。

29、“三沟”经验发源地保护和发展建设项目。规划实施“七个一”工程,即、设立“三沟文化活动周”、修订“三沟”志、编著“三沟”报告文学集、树立“三沟”纪念碑、创作“三沟”赞歌、建设“三沟”展览馆和拍摄“三沟”宣传片。在发源地村重点实施发源地历史成果保护、发源地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生态产品开发与休闲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五个方面的保护与发展。

到2020年,三个发源地生态和历史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大的跨越,村屯环境和基础设施实现大的改观,农民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牵头单位:发改局、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文广新局、交通局;配合单位:各相关乡镇、相关单位‟

(十五)公共文体设施网络、文体产业体系建设工程 统筹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对未达到国家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社区)文化站进行新建或改扩建,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健康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应不低于90平方米,不少于四个活动室,配套建设

23

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规划和建设各级各类体育健身设施,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体育公园,社区建设标准化健身中心。使“体育生活化社区(乡镇)”与“15分钟健身圈”有机结合。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展示展演、全民教育培训、文化产业开发,建设8000平米传统文化展示中心。

„牵头单位:文广新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十六)城乡路网完善工程

不断完善县域公路网主骨架,提高道路等级和通行能力,构建大交通,实现大发展。

30、阜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积极配合征地动迁工作,确保我县境内55公里如期开工建设。

31、公路干线建设改造和村内道路建设项目。实施公路干线改造106.8公里。修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村内道路360公里。新建撤并村道路300公里。

„牵头单位:交通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十七)教育服务均等化工程

到2020年,实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目标,构建结构合理、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

32、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学前教育。进一步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到2020年,确保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公

24

办幼儿园,改扩建村级园40所,设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111个,扶持普惠制民办幼儿园20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率达到85%,学前教师专业培训合格率达到100%。

义务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聚焦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到2020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巩固率、完成率达到98%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巩固率达到98.5%。

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5%,巩固率达到99%,完成率达到98%;高中班额控制在50人左右;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提高率达到50%;高中在校生犯罪率控制在0.1‰;创建1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职业教育。认真抓好初级职业教育年度“绿色证书”全员培训工作,完成实习实验基地建设。做好调整后农村初中初职教调整工作。逐年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力度,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县职业中专实训楼5800平方米,平安地职业高中完成新建实验楼2000平方米,到2020年,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以上。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年培训农民、城镇职工1万人次以上。

25

民族教育。加强蒙古族幼儿园建设,不断改善蒙古族学校办学条件。到2018年,完成对全县所有蒙古族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和普通学校民族校长培训工作;到2020年,完成“双语”教师培训工作。

成人教育。继续发挥乡镇、村农民技术学校的阵地作用,强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等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农技示范校先进示范经验。

民办教育。理顺办学体制,整顿办学秩序,规范办学行为。积极争取创办一所民办高中。建立民办学校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

33、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

到2020年,学校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满足教学生活需要。完成“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任务。全面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建设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全县义务学校完成的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基础上,完成“三通、一平台”建设,推动优质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

„牵头单位:教育局‟

(十八)医疗服务体系升级工程

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口质量和居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

26

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卫生计生服务能级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更强。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网络体系,合理配臵卫生计生资源,强化公平与效率,促进均衡和协同发展,让人民群众享受便捷、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计生服务。

34、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价格机制、采购机制、支付制度、监管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建成县乡村一体化的分级诊疗网络体系,全县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完成国家新一轮医改目标。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工作,促进人才资源共享。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动医养结合和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医院能级建设,改善医疗服务。

35、调整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臵。县级医院床护达到1:0.5,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达到2.5张。坚持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形成以县人民医院、辽宁省蒙医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医疗体系。拉长以辽宁省蒙医医院为龙头的蒙医药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条。积极引进社会资本,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专业服务能力,建立起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运转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7

36、加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农业人口按户籍统计参合率要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均达到满意乡镇卫生院标准。加强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的建设工作,实现1个行政村拥有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目标。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县人口,并动态更新。

37、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完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县人民医院、辽宁省蒙医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传染病院、招束沟镇第二卫生院等新扩建项目。2018年,投资5000万元新建县中医医院综合楼15000平方米、投资1600万元新建妇幼保健院综合楼5000平方米;2019年,投资4000万元扩建县医院住院部病房12000平方米、建设县蒙医医院教学康复及老年康复综合楼20000平方米。新建4所乡镇卫生院,实现乡镇医院全覆盖。

„牵头单位:卫计局;配合单位:相关乡镇‟ (十九)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战略工程”。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转移就

28

业能力。抓好输出地和输入地相互协作,实现劳务输出无缝对接。到2020年,打造10个劳动力输出基地,转移就业15万人,力争劳务经济占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打造**县劳动力输出品牌。

„牵头单位:县人社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二十)脱贫攻坚工程

以产业脱贫和金融扶贫为主线,持续加大资金整合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支持和兜底保障体系,深入推进光伏扶贫、金融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帮扶等脱贫措施发挥效益,全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帮扶、群众自力更生的脱贫格局。到2020年,确保5060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112个重点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38、大力发展产业脱贫项目。按照“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发展思路,抓住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示范带发展规划和产业融合试点县的有利契机,重点依托示范带建设等农业产业项目,鼓励和支持贫困人口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花生、杂粮、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出效益。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在贫困村建生产基地,吸引贫困农民以土地、以劳动力、以扶贫资金等资源为股份,入企业、入合作社,建立与贫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保证贫困农户长期稳定增收。

29

39、突出抓好资产收益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将各类扶贫资金整合投入发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和光伏项目,投入的扶贫资金折股量化给贫困农户,通过产业收益分配促进贫困农户增收脱贫。

40、着力做好就业帮扶项目。实施“百企帮百村带千户”精准扶贫工程,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实施“农村公益岗位安臵就业计划”,鼓励支持通过在土地流转企业务工、公益岗和农村环境治理吸纳等方式,多渠道安臵贫困人口就业。继续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工程,培训并转移安臵贫困农民增收脱贫。

„牵头单位:县扶贫局;配合单位:各乡镇‟

三、保障措施

(一)体制机制保障

1、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改进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向园区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创新服务载体和服务方式,推行“多规合一”、“ 多评合一”、“ 多证合一”等模式,推广工业园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实现中心以外无审批。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不折不扣兑现各项优惠政策和各项承诺,规范各项收费行为,坚决杜绝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行为,为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牵头单位:营商局、编办、

30

发改局、市场局〕

2、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臵改革, 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到2020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县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搞好农村“两权”抵押试点。抓住土地颁证确权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农村土地溢出面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牵头单位:农发局、林业局、国土局、新农办;配合单位:各乡镇〕

3、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科学界定事权范围,提升乡镇财政基本保障能力,激发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活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调动和保护乡镇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积极性,继续实行县与乡镇“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乡镇政府可支配财力。〔牵头单位:财政局;配合单位:各乡镇政府〕

4、化解政府债务。优化事业单位结构,对人员规模小、职责单

一、职能弱化消亡以及可由市场主体提供服务的事业单位进行归并精简,压减财政供养人员到合理水平。到2020年,全县事业单位总数控制在500家以内。科学组建企业集团,化解政府债务。2018—2020年,全县政府性债务分别控制在5亿元、4亿元、3亿元。多举措筹措资金,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财政局;配合单位:编委办、人社局〕

31

5、创新人才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各级各类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吸纳能突破先进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创业。鼓励“柔性引进、刚性干事”的人才引进办法,邀请紧缺高层次人才从事兼职、咨询、科研、创业、技术合作等专业工作,服务全县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关键领域掌握前沿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抓好人才政策落实,提高人才待遇。〔牵头单位:组织部、人社局、发改局配合单位:各产业基地、各乡镇〕

6、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

(1)明确管理职责。按照省、市关于规范和加强园区管理部署,并结合我县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重新明确园区的机构编制和职责。园区规划范围内的行政村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逐步“撤村建居”,由园区统一管理。

(2)创新管理体制,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原则,对省级以上工业园区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对市级工业园区赋予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支持工业园区实行“一区多园”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府管理+公司运营”“镇区合一”等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开发总公司为投资开发主体的开发机制改革,构建园区建设投资和融资主体。

32

(3)推进各项改革。落实《中共阜新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阜委发„2017‟23号)加大工业园区财力支持,制定园区招商优惠政策。推行投资项目“零收费”。制定奖励政策,对园区贡献大、入规企业适当奖励、鼓励支持园区采取PPP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园区土地政策,推进园区适度储备土地,入园投资项目实行净地出让制度,支持国企业和各园区通过灵活方式共建工业园区。

推进园区要素供应方式改革。鼓励工业园区(一区多园)整体“直购电”或“直供电”改革试点政策,支持工业园区与金融机构合作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并对外募集资金,支持工业园区引入社会资本设立融资担保机构,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工业园区道路以园区骨干企业注册的名称命名。

(4)加快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体制等改革试点。涉及工业企业的审批或登记事项原则上在县区或工业园区一站式办结,在工业园区建设审批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或电子登记服务一站式办结项目。支持工业园区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养人”支出转向“办事”支出,提高服务效率。各相关单位对工业园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停水、停电、停气(汽)、停运前必须向县政府报告。执法部门对工业园区内的工业企业(项目)进行行政处罚,执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牵头单位:编办;配合单位:各产业基地〕

(二)组织保障

33

1、完善县域经济工作组织体系。制定县级领导定点帮扶35个乡镇和产业基地制度,建立县级抓总、帮扶领导、县直部门、乡(镇)领导负主体责任的工作责任体系,每个乡(镇)安排一个县级部门对口联系。成立县域经济管理机构,选派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干部专职负责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保证人员相对稳定。

〔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编办;配合单位:县直各相关单位、各产业基地、各乡镇〕

2、编制乡(镇)产业发展规划。乡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县域经济同步发展。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发展路径,培育发展载体,补齐发展短板,使镇域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要充分摸清本区域发展优势和潜力,从区域特有的比较优势出发,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因地制宜,对产业、基础设施等重大布局作出合理安排,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鼓励本地居民创业创新,支持现有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制定符合区域实际、彰显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抓好组织实施。

〔牵头单位:政府办、发改局;配合单位:各包乡单位、各乡镇〕

3、强化项目带动。围绕氟化工、农产品深加工、铸造、新能源、玛瑙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形式,

34

增加项目储备,建立三年滚动项目库。充实完善重大项目评估领导机构,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增强大项目带动效应。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重大项目副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帮扶机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牵头单位:经合局、发改局、项目办;配合单位: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农发局、环保局、经服局、旅游局、营商局等〕

4、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指导培训。推进干部交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乡(镇)挂职或任职。各产业基地和乡镇要选拔优秀人才组建专业的招商引资队伍。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鼓励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县直有关部门指导乡(镇)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完善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集中组织县直部门、乡(镇)党政负责同志到先进地区实地考察和培训,学习改革思路和先进经验,加强对县区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

〔牵头单位:组织部;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各乡(镇)〕

5、建立监督考评机制。建立建全各项考核制度,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和奖惩制度,注重成果,激发广大干部工作热情,确保目标任务实现。

完善项目考评制度。创新推进重点项目的监督考核机制,出台行之有效的项目考核办法,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开展督查问效。切实解决突出问题,要对项目的投资计划、进展情况进行严格审核,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题调查

35

等方式,加强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的考评,定期通报。对推进工作不力,阻碍项目发展的人和事坚决问责。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县督查考核办会同县直有关部门重点考核产业基地、乡(镇)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其中,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指标为乡(镇)一票否决项,其它指标按照综合得分对乡(镇)排序,报县政府同意后通报考核结果。对完成所有指标任务的产业基地、乡(镇)给予一定数额资金奖励,对成绩特别优异、贡献特别突出的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授予集体或个人立功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情况差的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或给予通报批评。

〔牵头单位:组织部、纪检委、督查考核办、财政局、发改局;配合单位:各相关部门〕

(三)政策保障

1、用好省财政支持资金。紧紧把握省政府每年整合1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辽西北地区发展和2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落实对招商引资落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项目给予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落实对现有企业的升级改造、扩能升级等项目银行贷款给予贴息补助;落实对引进的领军型创业人才、高科技人才给予安家补助的政策,制定好争取资金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三年攻坚计划项目储备库,确保省财政资金的支持比例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6

〔牵头单位:财政局、发改局;配合单位:各产业基地、各乡镇〕

2、土地政策。支持鼓励开展增减挂钩,按省国土厅要求,在省域内流转节余指标,积极盘活县域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安排县域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重点项目用地予以指标倾斜,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能源环保、特色旅游、社会事业等项目纳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项目清单,为项目实施提供用地保障。用地实行并联审批。

〔牵头单位:国土局;配合单位:发改局、经服局、住建局〕

3、金融政策。不断丰富金融业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向乡镇延伸网点,积极支持农村信用联社转制为商业银行,支持金融机构增设营业网点,增加便民服务,开发涉农金融产品,增加农民财产抵押范围,加大对农业和小微企业服务力度,鼓励引导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股权融资、融资租赁、债转股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

〔牵头单位:金融办〕

4、用电政策。鼓励售电公司代理县域产业园区和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牵头单位:经服局、供电局;配合单位:各相关单位〕

37

38

平邑县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江城县学前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

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三年行动计划措施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县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0
《县县域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